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红木耳的制种栽培

紫红木耳的制种栽培

发表时间:2011-06-23

 

  紫红木耳,又名紫红毛木耳。经大面积推广栽培,表明其性状稳定,耐粗放栽培。其抗杂、抗逆、抗病、抗高温的能力均优于普通毛木耳和黑木耳,质地比黑木耳脆硬,却明显比毛木耳柔软,吸水性比毛木耳强,产量比黑木耳高,栽培比毛木耳简单易成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紫红木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由许多横隔膜及分枝的菌丝组成。菌丝体是由许多横隔膜及分枝的茵丝组成,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子实体胶质,群生或丛生,初期杯状,后为耳状或叶片状或扇贝壳状,宽大肥厚,耳片直径10-25厘米、最大耳片可达40厘米以上。成熟的耳片分腹背两面,腹面光沉,颜色紫红,半透明,有脉状皱纹,干后变成紫褐色;背面生有柔软细短绒毛,多为紫红色,多为紫红色,干后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孢子腊肠型,10-15徽米×5-6徽米,孢子印白色。

  一、紫红木耳的菌种生产

  ()紫红木耳菌种生产的革新

  我国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目前仍采用"1级母种-2级原种-3级栽培种,逐级转接扩繁培育成熟后,才能用栽培种播种栽培"的传统方法。该方法不但工艺繁杂、生产周期长、操作条件要求较高,而且所需的系列专用设备、原料、药物、用品花钱多,一般菇农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农家难于承受。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笔者进行了简化革新,用木粒菌种直接播种栽培获得成功,探索出"食用菌木粒菌种生产一步法"。该方法不仅适宜紫红木耳的菌种生产,而且也适腚其它各类食()用菌的菌种培育。生产的瓶装木粒菌种抗杂、抗逆、抗病、抗衰老、抑制退化变异的能力均优于常规菌种,且1瓶木粒菌种的原料成本不足1角钱,生产紫红木耳菌种的周期只需30天左右。其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全国城乡各地和边远山区及菇农家庭都能就地取材进行生产,推广普及和应用都很容易。

  ()紫红木耳粒菌种的生产

  (1)木粒菌种培养基的制备

  1)制作木粒 用刀具刮去阔叶树木枝条的外皮,再用木工锯截成长3厘米的木段。将木段分别加工成直径约3毫米的圆柱体或近似于圆柱体的木粒,再将木粒的1头尖端削圆呈锥形的徽小颗粒,置洁净的晒帘上晒干。

  2)煮制木粒 于锅内按白糖1%,食盐0.5%,磷酸二氢钾0.2%,味精0.1%,水100%的比例搅拌混匀配制成煮液。将晒干后的木粒放入锅内煮液中淹没,搅拌使木粒浸水均匀,然后占火加温进行煮制。一边煮,一边播拌搅动,使木粒自然均匀的吸收煮液水分。水开锅后再煮沸20-30分钟,木粒含水量达到饱和时捞起,盛入竹篮或竹筐内,沥干表面水分。

  3)备封口料 将杂木屑和麦麸按11即各50%的比例称量混匀,用煮液水拌至用手抓1小把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并间断下滴为度(含水量70%左右)

  4)装料灭菌 将煮制好的木粒和拌好的封口料按101的比例混匀,装入500毫升医用生理盐水瓶内。木粒装至盐水瓶的瓶肩,木粒表面覆盖1层厚约1厘米的封口料,棉塞堵封瓶口。装完后放入太空灭菌包内或放入简易油桶灭菌锅内,在蒸气温度100摄氏度条件下,保持3-4小时,焖8-10小时后出锅。

  (2)接种培养

  接种用"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将紫红木耳PDA试管母种置接种器无菌净化装置与接种操作台组合的操作台架上,可不用电、不用药物、不用酒精、不用蒸气,免消毒灭菌,直接随机全开式取下试管口棉寒,用无菌接种锄将试管内的斜面母种菌丝分成5等份,钩出菌丝上端1厘米弃去。再取灭菌后的木粒料瓶置接种操作台架上,全开式取下瓶口棉塞,用无菌接种铲从母种试管内挑取分切成5等份中的1份菌丝块,接植在瓶内木粒料面上,棉塞回到瓶口,依次取木粒料瓶进行转接,每支试管母种可转接木料菌种5瓶。接种完毕,置25-28摄氏度洁净环境遮光培养,一般30天左右菌丝长满瓶,即可直接用于播种栽培。

  二、紫红木耳稻草沙床栽培

  ()栽培季节安排

  紫红木耳具有适温范围、抗逆性强、耐粗放栽培的优良特性,南北各地可周年在室内铺设沙床进行栽培。生产周期3-4个月,一年可安排栽培3-4批。

  ()培养料配制

  (1)配方 稻草80%、麦麸15%,复合肥2%,石膏粉1%,石灰粉1%,食盐1%,长效固氮菌肥0.3%(湛江产),水130%(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

  (2)配制方法 选用金黄无霉变的稻草,翻晒2天,粉碎成草屑或碾轧成长约2厘米左右的丝状草片,称量后置拌料场的水泥坪地上,加入麦麸、复合肥、石膏粉干拌混匀。再将食盐、石灰粉、固氮菌肥溶于所需的水中,分别浇入料中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左右,即手抓1小把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出现但不下滴为度。

  (3)建堆发酵 将拌好的培养料聚拢上堆,堆高1米、底宽1.2米,长视培养料的数量自定。料堆好后用铁锹拍平拍实呈长条梯形,盖塑膜升温发酵。堆温达60摄氏度后,保持24小时,料内呈现大量白色放线菌时播堆。将料堆中心培养料翻到外围,外围堆料翻到中间,用铁锹拍平拍实呈原堆形,用直径约5厘米左右的木锥棒在料堆上间距20-30厘米打孔洞至底,全堆盖塑料膜继续升温发酵。当堆温升高到60摄氏度后播堆,连续3天播堆1次,检查调节含水量,使培养料水分含量均匀一致。

  ()装料接种

  用17×40×0.04厘米的聚丙烯筒膜装料,每袋装干料约0.5公斤,湿重1.2公斤左右,两头套环塑膜封口,3毫米宽的自行车内胎胶圈扎紧。装完后将料袋入放太空灭菌包内,在蒸气温度100摄氏度条件下,保持4-5小时,焖8-10小时后出锅。接种用"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将紫红木耳木粒菌种瓶置无菌净化装置与接种操作台组合的接种器台架上,直接随机全开式取下瓶口棉塞,用无菌镊子夹出瓶内木粒菌种表面的封口料弃去,另1人取灭菌后的料袋置接种器操作平台前方,2人相互配合用无菌镊子夹取木料菌种刺破袋筒膜植入培养料内约2.5厘米深,外露木粒头约0.5厘米将刺膜孔堵封。接种时,木粒菌种锥尖朝下,每袋分2排相向间距约5厘米各植入木粒菌种5粒。接种完后,置20-28摄氏度洁净环境遮光培养,3-5天翻袋1次。当菌丝吃料2-3厘米后,用无菌镊子取出菌袋上的2排木粒菌种,再次植入新的培养料内,该木粒菌种可重复接种使用2-3次。

  ()沙床栽培

  (1)沙床铺设 将河沙过筛,冲洗至无浑浊,晒干。将河沙入室铺10厘米厚,距墙两侧80厘米用红砖铺放2排人行采耳走道。

  (2)菌袋移栽 当上述接种后的菌袋约经30天培养菌丝长满袋后,用单面刀片割下袋两头的套环筒膜,将菌袋间距10厘米栽植在沙床上,菌袋直立埋沙约8厘米深,在沙床表菌袋周身用刀片划5-7""""表出耳口,喷水润湿河沙。采用白天盖膜夜间揭膜开门窗的方法拉大温差,刺激催耳。耳芽生成后,去掉盖膜,喷磁化冷开水雾水逐渐提高菌床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保持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随着耳芽分化耳片膨大,应加强光照和通风,尽量敞开门窗或用排气扇每天排风2-3次。子实体7-8成熟,即耳片厚实肥大,颜色紫红亮丽时采收,头潮耳生物转化率可达100%以上。

  ()高产措施

  头潮耳采收后,把残留在菌袋上的耳根或耳蒂清理干净,敞开门窗用排气扇排风使沙床表面干燥。将菌袋拨离沙床,调换方向即出过耳的一头向下间距10厘米重新栽植在沙床上,菌袋周身用刀片切划3-5""形出耳切口,喷水润湿河沙,同前进行催耳管理至2潮开采收。收完后搬走沙床表层3厘米厚的河沙,菌袋从中切开分成2筒,切面向上不留间隙铺排在7厘米厚的河沙,喷水至沙粒吃水呈饱和状,沙床表盖1层报纸养菌催耳。耳芽冲破沙床后,去掉报纸,同前进行出耳管理至3潮耳采收,总生物转化率300%以上,最高可达350%

  三、紫红木耳大棚立体栽培

  ()选地搭棚

  立体栽培紫红木耳的大棚易搭建在近水源、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环境清洁的农田或庭院。大棚长25米、宽8米,四周及棚顶先盖1层厚膜,膜上再盖1层遮阳网或草帘或玉米高梁秸。棚顶间距4米设置1个长1.5米、宽1.5米、高0.8米的排气窗,棚内光线以能看书读报为宜。也可利用现成的蔬菜大棚或日光温室。

  ()培养料配制

  (1)配方:1)草秸屑80%,玉米混合粉15%,复合肥2%,石膏粉、石灰粉、食盐各1%,固氮菌肥0.3%,水130%(含水量60%左右)2)

杂木屑85%,麸皮10%,复合肥2%,石灰粉、食盐各1%,固氮菌肥0.3%,水130%3)棉籽壳6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8%,石灰粉2%,固氮菌肥0.3%,水145%

  (2)配料:分别按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石灰粉,食盐和固氮菌肥先溶于水,其它料干拌混匀,浇入食盐水、石灰水和固氮菌肥水播拌均匀,检查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上堆发酵,中途翻堆3-5次。

  (3)装袋灭菌:用20×50×0.05厘米的聚丙烯筒膜装料,每袋装干料约1公斤,湿重2.5公斤左右,袋两头套环塑膜封口,胶圈扎紧。装完后放入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焖1夜后取出,也可放入常压灭菌锅内,在蒸气温度100摄氏度条件下保持8-10小时,焖1夜后出锅。

  ()接种培养

  用"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2人相互配合将紫红木耳木粒菌种植入灭菌后的料袋两头,每头各接植木粒菌种7-10粒,封口改用报纸,胶圈扎实。接种完后置大棚地面,立体叠袋5-7层,进行发菌培养,用覆盖塑膜或覆盖塑料编织袋或降低叠袋层的方法,棚内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5-7天播袋一次,一般30-40天菌丝可长满全袋。

  ()出耳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去掉袋两头封口报纸,地面泼水和空间喷雾水逐渐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打开排气窗增加通风换气,调控棚内温度20-35摄氏度之间,给予散射光照,进行催蕾出耳管理。耳芽生成后,增加喷雾水次数和通风量,使耳片从袋两头膨大生长,7-8成熟时采收,可采4-5潮,生物转化率250%-3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如何利用沼渣种植食用菌?
优质黑木耳仿生地摆栽培技术
南方黑木耳生态化栽培技术
达达菌业之-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黑木耳小V型孔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