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沼渣栽培食用菌的技术

用沼渣栽培食用菌的技术

 

    1、沼渣为什么能栽培蘑菇?

沼渣富含营养物质,且养分全面,质地疏松,保墒性能好,酸碱度适中。沼渣中的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以及各种矿物质,能够满足蘑菇生产要求,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好培养料。

 

 2、用沼渣做蘑菇培养料有哪些配方?

经过试验探索,可以选择以下配方:⑴每100平方米用沼渣1000千克、稻草或麦草1500千克、棉饼或菜籽饼15千克、石膏60千克、石灰25千克、碳酸氢铵5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⑵ 沼渣1600千克、稻草435千克、麦草170千克、紫云英170千克、菜籽饼5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尿素6千克。⑶湿沼渣(粪草混合发酵原料)77%,干稻草14.2%,菜壳、秸秆、玉米秆、干野草6.2%(以上作物秸秆可增多,稻草可减少,有利无害),菜籽饼1.2%,磷肥0.6%,石膏、石灰各0.4%左右。湿沼渣和干生料每平方米按41.8千克备料。⑷ 用纯沼渣作培养料,要加入1/101/8的稻草,1%石膏,1%过磷酸钙及0.5%尿素。

 

 3、培养料准备好后,应如何发酵?

 建堆前1-2天,先将稻草或麦草铡成30厘米长的小段,油菜秆、玉米秆等要敲打一下,然后用沼液或水浸透,饼肥要用沼液或水泡碎。沼渣堆制前需晒干或晾至半干。若用湿沼渣,提前一天或建堆时从池中取出均可。建堆时,稻草与沼渣要分层堆放。堆料宽2米,高1.5米,长度不限。建堆铺草每层约20厘米厚。饼肥、磷肥、石膏等分别加入每一层草中。顶面应盖沼渣封面,并备草帘防晒和雨淋。堆制期间要翻3次堆,间隔时间为5天、4天、3天。第一次翻堆时将石灰撒入;第二次翻堆时调节好酸碱度(pH7-8为宜);第三次翻堆后2"前发酵"结束。这时在料堆四周和场地喷0.5%敌敌畏液杀虫,最好用塑料薄膜密封6-8小时。"后发酵"阶段设置简易床架,床架离地面约30厘米,用砖、石垫脚。料堆中应有排气孔,上下相通,料宽1米左右,堆高1.1米,长度不限。排气孔径10-15厘米。方法是用碗口粗木棒插入,建堆完毕即可拔出。建好堆后,搭一拱型支架,并用塑料薄膜完全封闭料堆。薄膜与料堆间应有一定的间隙。阳光充足时堆温能迅速升高,棚内能达到50-55℃,料温能达到58-62℃,料堆中心温度高达70℃。保持此温度8-12小时,然后降温。降温方法,可将地面两端和顶部一端薄膜掀起,让空气上下自然流动降温,使棚内温度控制在50℃左右,不要低于48℃,恒温4昼夜。如遇阴雨天,可在料堆一端用沼气烧水控制棚内温度。恒温3-4天,料内出现大量的白色粉状放线菌,培养料发出甜面包香味或清度糖焦味,颜色为褐色。此时,培养料的发酵全过程结束,可以上床铺平准备播种。

 

4、菇房及床架准备是否同常规种蘑菇一样?

菇房及床架准备同常规种蘑菇是一样的。菇房一般选用有对开门窗的空房。菇床可用竹、木、铁搭成多层床架,第一层距地不低于25厘米,以上各层相距60厘米,以秸秆、树枝铺平。菇房用福尔马林20倍液熏蒸或50倍液喷洒,也可用石硫合剂50倍液全面喷洒墙壁、地面和菇床,关闭1-2天。然后将沼渣平铺在菇床上,保持自然疏松,厚度12-14厘米。然后在培养料面上、菇床反面、菇房及四周墙壁喷一次0.5%的敌敌畏或0.3%乐果,以防螨类及其它害虫,隔夜即可播种。

 

5、怎样播种蘑菇?

选择纯洁菌种,按10厘米×10厘米的间距,用手指均匀打2厘米深的播种穴,将菌种掏出,按每穴拇指大一块放入,随手盖一薄层培养料,以利菌丝生长。播种后,把料面整平稍拍一下,让培养料和菌种接触紧密,但不能用力拍实,以免密不透气,然后用清水浸湿的干净报纸覆盖,关好门窗,保持房内温度在30℃以下,空气湿度65-70%,以利菌丝早日成活定植。

 

6、菌丝定植后怎么管理较好?

从播种到覆土约需20天,这段时间主要是促菌丝生长,管理重点是防高温,尽量使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65%。播种后的10天内,每天需揭报纸1-2次,以通风透气,10天后可揭去报纸,早晚开门窗,并逐步增加通风次数,注意防止杂菌。

 覆土就是在长满菌丝的料面上覆盖一层土粒。覆土的土质最好选用水田犁底层以下略带砂性的土壤或池塘底层泥土。覆土先覆大粒(直径2-3厘米),做到料面不外露,土粒不重叠,然后覆盖小粒(如蚕豆大小)。土粒含水量20%左右,pH7-8为宜,如过酸,可用0.5%石灰水喷雾调节。

 覆土后,若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适宜,约20天即可出菇。覆土后的2-3天内,每天轻喷水2-3次;10-15天内早晚各喷水1-2次,并注意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使土粒表面略显干燥,以促进绒毛状菌丝在土粒间横向生长,为出菇打下良好基础。覆土15天前后即可见菌蕾,这时要喷"出菇水",每天1次,水量略有增加,连续2-3天,使土湿润,达到手捏粘手程度。每喷1次出菇水,菇房就要大通风1次。7天左右,蘑菇子实体可长到大豆粒大小,连续两天各喷1次重水(但不能让水渗到培养料表层),增加土粒湿度,让小菇及时得到足够水分,迅速膨大。

据有关试验资料介绍:用50%的沼液(一半沼液一半清水)作蘑菇追肥,春菇增产77-140%,秋菇增产60%。

 

 7、沼渣栽培平菇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⑴备料:取充分腐熟的沼渣,用薄膜覆盖,以防害虫在沼渣上产卵,沥水24小时备用。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壳,翻晒1-2天。

 ⑵配料:按沼渣60%、棉壳40%,或者沼渣70%、棉壳30%配料,先将棉壳用水拌湿,然后与沼渣拌匀。含水量以手捏有水滴,但不滴下为宜。

 ⑶做菇床:选择通风透光的室内或室外,若是楼上地面,要用塑料薄膜垫底保湿,床面宽80-100厘米,长度视现场地面定,厚度6-8厘米。

 ⑷播种:按每100公斤培养料用栽培菌种4公斤,菌种要菌丝丰满,无杂菌,菌龄最好不超过一个月。按6厘米×6厘米见方打穴,穴深3厘米,每穴点蚕豆大小菌种一块,播种后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⑸出菇前的管理:出菇前需将塑料膜密封好,一般每7天揭膜换气1次。平菇在子实体形成阶段需水量、耗氧量增大,这时要注意通风和补充水分,子实体开始暴点(即菌蕾出现),菌床表面湿润,薄膜内有大量的水分蒸发,应把薄膜支起,离菌床15厘米以通风,如通风后菌床表面干燥,可进行喷水管理,喷水原则是天气干燥勤喷,喷水时喷头向上,落到菇体上的雾点要小,这样既调节了空气湿度,又满足了菇体的需水要求。

⑹子实体采收: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即可采收。过早采收会影响产量,过迟采收会降低品质,第一批平菇收获后,经15-20天又可长成下一批,一般一批料床接种后可采收三四批平菇。

 ⑺追施营养液:采菇后,如追施营养液,可促使下批平菇早发、高产。方法是:用木棒打2厘米深小孔,注入营养液。营养液可为0.1%的尿素溶液,也可为0.1%的尿素溶液加0.1%的糖水。

据有关试验资料介绍,用50%浓度的沼液拌棉壳生产平菇,比用清水拌料增产52.9%,且出菇时间提前14天。还可用50%的沼液作采菇后的追肥试验,比对照(50%豆腐水)增产37%。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⑴不要打捞底渣,以免将池底未死亡的虫卵带入菇床。⑵要沥去沼渣中的过量水分,并用薄膜密封,以防感染。⑶沼渣透气性差,必需拌合适量的填充物。除棉壳外,还可与谷壳,碎秸秆混合,比例以6:4为宜。

 

8、沼渣栽培草菇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1、备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自然沥干,塑膜密封,以防害虫产卵。将新鲜无霉烂稻草与玉米秸扭成绳子样的草把,每个草把重约0.7公斤,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小时,充分吸足水分。

2、播种时间: 5-9月份,各地温度不一样,自定。

3、露天栽培:选择阳光充足、通风凉爽、靠近水源的地方,选用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与沼渣拌匀做成种植草菇的畦面,一般畦宽1米、长10米,晴天将土掘起,晒白后敲碎,同时喷洒10%的石灰水和沼液,驱除土中蚯蚓及其它害虫。2天后,畦与畦之间开一条宽1米、深30厘米的沟,作过道和排水用。然后将吸足水分的草把依次横排在畦面上,穗心朝里,基端向外,紧密靠拢排齐。排好一层就用脚踩,并用1%硫酸铵液喷洒,接着撒一层沼渣,摆一层菌种,第一层用种3瓶,依次重叠2-3层,每层向里收缩6-7厘米,形成梯形,叠完第三层后再撒满菌种。一堆草共用菌种10瓶左右,所用沼渣占25%左右,最后在草堆的上面和四周盖上草帘或塑膜,以防风雨,保温、保湿,避免强光直射。4天后,要踩踏浇重水,并在顶部盖上泥土,室外栽培在24℃和80%以上的空气湿度,以及30℃以上的堆温,草堆含水60%以上,10-15天就可见菇。

 4、室内栽培:其堆料播种覆膜等同露天栽培一样,只是管理方面应注意:室温要保持在25℃以上,草堆内的温度经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堆温在踩堆后4-5天可上升到50-60℃,经过2-3天开始下降,当下降到42℃时就开始出菇。如果堆温上升很慢,到第4-5天还达不到50℃以上,就要进行踩结浇水(如草堆很湿,则只踩不浇水),同时可加厚草帘或用塑膜覆盖,如果堆温太高,则应掀开草帘,通风散热。

 室内栽培的湿度控制在90%左右,若气候干燥,可在草堆覆盖物上浇水,或用喷雾器向室内喷水,并使草堆的含水量保持在60-70%(即从堆内抽出的稻草,用手拧有水溢出但不滴水)。

若遇连续高温晴天,在作堆后的第四天再踩踏浇水一次。当堆面出现小白点时,以保湿为主,轻喷或少喷水。随着菌蕾增大,逐渐加大喷水量,采收后,应再增加草堆的含水量。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用底层沼渣,以免未死亡虫卵孵化,污染菇床。

 2、播种2天后,料温会急剧上升,上层高达50℃,下层可达45℃,这时要注意揭膜通风换气1020分钟,再盖膜,料温应控制在3238℃,以免堆温过高烧坏菌丝。

3、草菇虽喜湿,但相对湿度不能超过90%,若湿度不够,可于晴天上午10时,下午3时喷清水,或喷沼水,喷时要轻,切莫大水泼洒。室外栽培遇雨天要用塑膜覆盖,雨后及时揭膜,不论室内室外栽培,一定要看到料面大部分出现小蕾时才能揭膜。

4、采摘要适时,当子实体如鸡蛋大小,且饱满光滑,略带黑褐色,基部白色,这时采摘最好,不可过早过迟采收。

5、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和防治病虫害。危害草菇的杂菌较多,多在高湿、通风不良时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挖掉,也可用75%的酒精棉球擦去霉菌。灭鼠不能用药物毒杀,如发生虫害,可用0.2-0.3%的敌敌畏棉球熏,也可适当停水,让菇床干燥,使幼小害虫因缺水而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详情
沼渣种蘑菇的方法
鸡腿菇仿野生周年高产栽培
草菇两段栽培产值高
露天生料栽培竹荪
【图文】草菇菌种怎么挑选?如何进行栽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