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菇立体套种模式

平菇立体套种模式

 

一、平菇、玉米立体种植技术

1、平菇播种及发菌
    
1)菌种选择

平菇菌种宜选用生物效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当地选用品种为中温型“佛罗里达”。
    
2)培养料的选择及配方

适于平菇栽培的培养料较多,如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可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料。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使用前暴晒2~3天,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另外玉米芯和豆秸作培养料,需先经粉碎,然后在1%石灰水中浸泡24h,沥去多余水分备用。
    
各种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100%,外加石灰1%(2)玉米芯90%,麦麸10%,外加石灰l%;(3)豆秸90%,麦麸10%。外加石灰1%。上述3种配方均需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加水。料水比为11.2,即含水量约为60%。
    
3)接种方法

为了能与玉米遮阴期相吻合,平菇接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选用规格20cmx 40cm、厚4丝的聚乙烯塑料袋,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采用两端和中间3层播种方式。在塑料袋中间用直径2.5cm左右的木棒插洞,以利通气。
    
4)发菌阶段管理

发菌场地应选择通风阴凉、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并用饱和石灰水等喷洒杀菌。发菌时采用料袋堆垛方式,堆垛不可过高过厚。以防
通风不良或堆内温度过高。堆上加盖遮阴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发菌期间要观测料内温度。若料内温度达28℃以上,则需向覆盖物上喷水降温,还要定期检查污染情况,剔除污染菌袋。
    2
、玉米播种
    
1)品种选择

为了得到良好的遮阴效果,要选用抗倒伏、晚熟、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农大198、掖单13
    
2)大田准备

选用近水源,涝能排、耕层深的砂壤土地块。667m2施土杂肥3000kg、磷酸二铵10kg,深耕整平后,撒施呋喃丹等农药,杀灭地下害虫。
    
3)田间设计及玉米播种

平菇、玉米播种条幅宽均为40cm。条幅间设管理走道宽40cm。两端留1m保护行,种植玉米。两端各留0.5m宽排水沟,田间条幅布局为:玉米——平菇——走道——平菇——玉米。
    
玉米播种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先将玉米条幅起宽40cm、高2~5cm的垄,然后播种玉米。如墒情不良,则需先浇水造墒。玉米的株行距均为20cm,即每畦播种两行玉米。播后覆土覆膜,待玉米出苗后,破膜,引苗出土。
    3
、菌袋移置
    5
月底,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已有一定的遮阴效果,就可将发好的菌袋移至田间出菇。在平菇种植条幅上开深15cm,宽40cm的畦沟。随之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脱去菌袋外的塑料袋。并自中间断开。将截面向下置于畦沟内,并覆2~3cm细土,喷洒适量水,以利菌块保湿。一周后即进入出菇期。
    4
、田间管理
    
1)平菇管理

在玉米大田间作平菇,由于大田气候相对恶劣且不易控制,故需进一步加强某些环节的管理。
    
①为了保证田间空气湿度,应增加喷水次数。实践证明。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进行喷水。晴朗天气上午9时和下午5时少量喷水,中午12时和下午2时增加喷水量就可保证田间空气湿度85~90%。
    
②如遇阴雨天气,应在雨前采菇,或用塑料薄膜弓形遮盖,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水影响菇体质量,同时注意排水,避免畦内积水。
    
③高温季节,应覆土保护菌丝越夏。8月中上旬气温较高,在平菇条幅上覆土10~15cm,防止菌丝经高温老化、衰老,促其安全越夏。至9月上旬,气
温有所下降,去土喷水继续进行出菇管理。
    
④出菇后期,因玉米秸秆枯死。遮阴效果较差,可采取辅助遮阴措施,如在平菇上方拉编织布或在玉米收获前于行间种扁豆、菜豆等爬蔓植物,以解决后期遮阴问题。
    
⑤注意平菇虫害防治。生长后期田间易发生跳虫危害,多密集在平菇菌盖表面或菌褶内,此时防治措施是将蓖麻籽油的水溶液洒于菇体上,或在两茬菇采收间期喷洒敌百虫800~1000倍液,2~3次即可收效。
    
2)玉米管理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按常规管理,注意玉米螟、金龟子等害虫的防治。收获时,应掰下果穗,保留完整的秸秆,以继续保持其较好的遮阴效果。

 

二、大棚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探索了棚内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黄瓜与平菇立体间作模式

  冬暖式大棚面积为667m2,在冬暖式大棚内以后立柱为分界线,后立柱以南为黄瓜与平菇间作区,黄瓜于105日播种,培育嫁接苗,1112日定植,采用宽窄行起垄种植,宽行85cm,窄行驶45cm,株距25cm。当黄瓜定植后,将发满菌丝的平菇袋,栽培到黄瓜的窄行内,每畦排放25袋,投料3000kg。后立柱以北1m左右的距离,为平菇栽培区,栽培时,将发满菌丝的平菇菌袋顺后墙排成东西行向的梯形菌墙,堆排高度9-10层。这样一条菌墙可堆排5000袋,投料5000kg

  2、试验、示范结果

  黄瓜与平菇在同一棚室内立体栽培,实现了植物间的互惠互利,促进了两者产量的提高,试验、示范表明一个667m2的冬暖式大棚黄瓜产量达到75000kg,平菇产量达到7800kg;与单一种植黄瓜相比,黄瓜产量不仅没有减产,而且增加了一季平菇的收入,经济效益增加1倍以上。

  3、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黄瓜在分类上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而平菇则为大型真菌门。两者之间生态规律差异很大,前者在光合作用中吸收CO2释放出O,平菇则吸收O2释放出CO2;因此,二者在棚室共处共栖中形成了不同因子的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克服了在棚室内单作蔬菜中突出存在的CO2浓度不足问题,有利于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黄瓜的产量,黄瓜产出的O2,则有利于平菇的生长发育,而提高平菇的产量。

  黄瓜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平菇为4-30℃,棚室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瓜与平菇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平菇属于变温结实型种类,较大的温差能够促进菌体大面积现蕾和加快子实体的分化速度。而且,平菇在菌丝分解及能量交换中,能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可提高棚内温度1.5-2℃,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平菇在繁殖阶段,子实体形成时只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为此,平菇只要配置在棚内黄瓜生长的地下部分及空间的弱光位置就能满足对光能的要求。在黄瓜生长中,这些区域及空间由于弱光阴湿又往往被忽视利用,而恰恰给平菇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便于管理、可在后立柱间东西向用黑色薄膜相隔就能形成各自不同的小气候,通过对环境条件的协调利用,来促进黄瓜与平菇的生长发育。

 

三、辣椒与平菇大棚套种技术

1、辣椒移栽

1月上旬进行大棚辣椒冷床育苗,在立春前后开始移栽,行距37厘米,株距33厘米。辣椒栽植后,采用大棚套小拱棚,晚上盖草帘保温,白天揭草帘增加光照,并按常规做好辣椒的栽培管理工作。

2、平菇套栽

辣椒栽植后,即可开沟套栽平菇,可套栽3个辣椒行档,留1个辣椒行档不套栽,作通道。在辣椒行档正中间开沟,沟的宽和深各为17厘米。按开沟的长度、宽度和套栽沟条数计算出要套栽平菇的总面积,以便准备原料和菌种。栽培前,对场地泼洒5%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处理。

3、平菇栽培

适宜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如棉籽壳、稻草、玉米芯、油菜壳和木屑等。但处理方法不同。以棉籽壳为例,每平方米投料20公斤。方法是用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拌入其干料重的1.5%石灰粉和0.2%的多菌灵,加水调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充分拌匀,即可开始栽培。按棉籽壳干料重15%确定菌种用量,选用广温型平菇品种。将菌种掰成蚕豆粒大小的碎块,并分成3份,1份占1/2,另2份各占1/4。将拌好的粒也分成3份,每份各占1/3。向所开的沟内铺1层料撒播1层菌种,下面2层各撒播1/4的菌种,最上层料面上撒播1/2的菌种。使料面上的菌种占优势,拍平后盖上报纸,再覆盖1厘米厚用石灰消毒过的细肥土,土要疏松透气,以利菌丝生长。菌丝发透后自然出菇。

辣椒地套种平菇,也可在辣椒地外先装袋,人为增温快速发菌,待菌丝发好后,于3月或4月间,在辣椒行档开沟埋菌料(脱去塑料膜),让其出菇。

4、注意事项

①不要选用低温品种,要用广温型品种,以拉长出菇时间,争取高产量。

②如所栽辣椒秧有损缺,必须补齐,确保出菇后有充足的辣椒枝叶为其遮阳。

③在用药防治辣椒病虫害时,要先用塑料薄膜将所栽培的平菇盖起来,然后再喷药,待辣椒植株上的药液全部干后再揭去盖在平菇上的薄膜,以免农药污染平菇而影响食用安全。

 

四、葡萄园套种平菇技术

1、食用菌栽培菌种的制备

1确定制种期

不同果树的休眠期有不同,不同的食用菌品种也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如何确定食用菌的制种日期,使其生长期与果树休眠期相对应,是果树套种食用菌技术成功的关键。

2菌种要求

选择菌丝洁白,没受高温影响,菌龄40天的菌种,菌丝以发到底后熟10天为宜,不能超菌龄。选长40cm、直径10cm、厚3丝的聚已稀塑料袋作菌种容器。平菇所用栽培料配方为:棉籽皮60%,树枝粉碎后的木屑20%,麸皮15%、玉米2%、石膏1%、石灰1%、糖1%,栽培料的含水量应达到 60%

2、套种地准备工作

葡萄采收结束后,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期间,叶片还比较旺盛,郁闭度 0.50.7,这时葡萄架下有3分阳,7分阴的出菇环境。先将零散的葡萄藤、叶统一吊在离地面高度1.5m的大棚架上,以留出操作沟空间。在葡萄树周围 80cm处,将地削平做床,清除杂草,翻松土壤,整平床面,并在床边作坑,便于在床面注足水分,增加土壤湿度。

3、出菇方式

1菌棒就地排放出菇

①整理床面和排菌棒。栽培床面要注足水,做到土壤细平,把将要出菇的菌棒,直接堆放于床面,一般每床放置一排、床头留足出菇空间以便出菇,菌棒可叠置34层,高度3040cm,同时再次注水使地面吸足水,并且迅速拆开菌袋两端封口,然后搭高80cm、宽60cm的小环棚,用绳固定后覆盖塑料薄膜,再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拉紧两头以压住边薄膜,并保持棚内90%空气湿度和弱光照的外部环境。

②出菇管理。按平菇生长要求,空气湿度达到 90%,温度不能超过30℃,若外界气温较高,棚内应通风换气,减少遮阳网层,晴天中午要撑起两边薄膜以通气降温。一般7天后菌棒两头将出菇,应及时采收。一般以平菇子实体平展但还没开伞时采收为宜,采收后喷足水以便出下潮菇。

2菌棒埋土出菇技术

①处置方法。平菇菌棒出菇后,水分、养分含量均不足。为提高平菇产量,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可采用平菇棒埋土法。具体做法:产过两潮菇后的菌棒,先迅速将菌棒上的塑料袋和老菌皮剥去,双排摆放在已掘土深10cm的床面上,再覆厚23cm的细土,注意菌棒间留空隙35cm。然后浇足水,覆盖薄膜,并用细竹竿均匀隔离薄膜与土壤,以防粘结,保持水分。最后在小环棚上再盖上塑料薄膜与遮阳网。

②出菇管理技术。菌棒埋土后,一般一个星期后可现蕾,此时应去掉平铺的薄膜和竹竿,保持小环棚内空气湿度90%,温度2025℃。当菌蕾迅速长大,达到采菇标准应及时采收。注意采完一潮菇后喷1次水,一般可采收23潮菇。

 

五、梨园秋套平菇技术

梨树采收后,梨园有较长的休闲时间,利用梨树间的空行种植一季平菇,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苗床,可产平菇100公斤以上,收入200余元,投入少,见效快;还可增加肥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磷、钾的含量;同时可杀灭冬季杂草;有利于梨树秋季二次发根。  
    
为了在梨园套种好平菇,在种植技术上要掌握如下几点。

1、选择床址

一是菇床要选在离村庄较近的梨园中;二是床向要坐北朝南;三是土质较好,排灌两便;四是靠近城镇郊区,运输畅通。

2、精整畦床

菇床长810米,宽1.2米。床土翻耕1520厘米深,要精细整理,做到土泡草净,上虚下实,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床面四周要做成高45厘米的围埂,以便保墒。菇床整好后,周边开好排水沟,以便滤水。

3、原料配方

一般10平方米的畦床,要用生产平菇的原材料100公斤,其中棉籽壳93公斤,石膏粉2公斤,生石灰3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并配用多菌灵100克,惠满丰活性液肥20毫升,兑水130140公斤,与原料充分拌合,然后上堆覆盖薄膜57天,为了使配料均匀,要翻堆拌合2次,待料降温至20℃左右时,即可播种。

4、匀播菌种

菌种要根据播期选择常温型和耐低温型的品种。菌种要菌丝白浓、健壮、无黄水,上下内外均须布满菌丝,并要注意无杂菌、无菇蕾。9月份播种的选常温型菌种。10月份播种的选耐低温型的菌种。每100公斤原料须用菌种1012公斤。播前畦床要浇水透墒。播种时要分三层间隔撒播或穴播。下层播量略少,上层播量要大,要利于菌丝快速布满料面,抑制杂菌污染。播种后,将床面拍紧,然后盖膜,膜面再覆盖稻草。

5、管理与采收

播种10天后揭开床膜两头,检查有无杂菌感染,也可适当透气。2025天后,膜内温度超过28℃,要揭膜通风。菌丝布满后,要用竹弓拱好薄膜,并注意保墒、促菇蕾形成。菇蕾生长57天即可采收。头菇采收随即清理菇床,停水23天,再覆膜促二茬菇生长。二茬菇采后,要喷施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和0.5%的尿素混合液,补充营养,促使早出菇、多出菇。

 

六、梨树与平菇套作栽培技术

梨菌套作是近几年赵县发展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它是利用梨区空闲栽培平菇的,其栽培规程如下: 

1、品种

采用高产低温品种黑平2026,该品种常规袋栽可出5-8潮菇,总生物学效率在180%~230%之间,如果采用覆土、压泥等方式总生物学效率习达280%。它在3~31摄氏度可正常出菇,对短时间高温的有一定耐受力。

2、产量

1斤干料出2斤菇。 

3、栽培时间

10月初将料装袋,置于梨树荫凉处发菌,11月初移入棚内,12月中旬出菇,可采至次年4月。 

4、栽培配方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麦秸48,棉籽皮40,饼粉(棉籽饼粉、豆饼粉、花生饼粉、芝麻饼粉)4-5%,草木灰1-2%,过酸磷钙1%,尿素0.3-0.5%,石灰2-3%。 

配方三: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配方四:花生壳或花生蔓或两种混合59%,棉籽皮30%,棉籽饼粉3-4%,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5、栽培过程 

1)配料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 7.5-8 

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 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70%。拌匀后按50㎏/㎡堆料。若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温发酵;若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然后用直径2-3cm的木棍每隔50cm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竿,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竿交叉,堆好后撤出底部竹竿,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C°,24小时翻堆一次。反堆时要注意将外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C°,保持24小时。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秸杆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3)袋装接种: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一般掌握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的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0cm,长40-45cm为宜,装干料0.7-0.8㎏。菌种量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0-15为宜。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即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

6、发菌期管理

1)要控制温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一排。每排间留50cm走道,可堆5-15层,其他季节要单行排列,层数宜少。温度高也可""字形堆叠3-5层。发菌室温为20-23℃适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温控制22-25℃为好,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8℃。最高不超过30℃。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 

2)控制湿度: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初期不超过60﹪,因为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后期可相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

3)注意通风:培养期间结合湿度、湿度情况进行通风,每天2-3次,湿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时间,堆放数量大时也应注意通风。 

4)控制光照:菌丝体适宜弱光下生长,黑暗条件也可,光线强反而不利于菌丝生长。 

5)翻堆并及时检查杂菌: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拣出并及时进行防治。可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应淘汰。培养室一定要保持环境卫生。 

7、出菇期管理 

1)控制温度:在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菌丝经过20-30天满袋后。生理成熟进入出菇期。该品种出菇温度广泛,在3~31摄氏度可正常出菇,已经长出的幼菇即使在1-2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菇盖也不产生瘤状体,气温回升后又可恢权正常生长。催菇要降低温度,增加光线温差10-20℃为宜,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线,从而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 

2)掌握湿度:促进幼菇迅速生长,此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并供给充足氧气,低浓度CO2的新鲜空气和较强的光线。 

3)调节光照:菇房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线不足柄长盖小产量低;阳光直射菌袋,又会引起菇色发深、易患病。 

4)水分:水分管理是提高平菇产量、有效控制病害的关键。出菇要通过空间喷水、地面浇水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减缓菌袋水分的蒸发速度,以利于菇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喷水原则是蕾期禁喷,空间重喷、幼菇少喷,保持湿润,现盖轻喷,盖大多喷,采前重喷。

8、采收 

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保证商品品质的关键。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边缘出现波状稍内卷时.但孢子还未大量释放,此时采收平菇为适宜 

七、棚室黄瓜间套平菇技术

黄瓜和平菇之间生态规律差异很大,前者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平菇则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二者在棚室共处共栖中形成了不同因子的互惠互利,提高了黄瓜和平菇的产量。

    1、选用良种 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处于一年中的低温阶段,要选用耐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抗病早熟的优良品种长春密刺。1018播种,1021播南瓜种,待1015天后即1030就可嫁接,1118定植。

    2、培育壮苗 培育适龄的嫁接壮苗,要用黑籽南瓜作砧木,注意苗床营养土的配制,搞好种子处理和苗床管理。

    3、起垄种植 要起大小垄种植黄瓜。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大垄为旱沟,小垄为水沟,浇水时把水浇到水沟内,让水沟里的水慢慢洇到垄背上,旱沟不浇水。这样种植的黄瓜根系发达,茎蔓粗壮,病虫害轻。

    4、控制温度 要适时揭盖草苫,掌控好黄瓜和平菇在棚内的生长温度。黄瓜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平菇为4℃~30℃,棚室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瓜与平菇的生长发育。而且,平菇在菌丝分解及能量交换中,能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可提高棚内温度1.5℃~2℃,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5、去须抹杈 要及时去卷须、雄花、抹杈。为减少养分消耗,要随时去卷须、雄花,及时抹杈,保证棚内有较好的透光条件。

    6、激素处理 用2030ppm的番茄灵蘸雌花以保花保果,防止化瓜。

    7、早收根瓜 根瓜早收,可使植株旺盛,瓜码密,为高产打下基础。

    8、种好平菇 平菇在生长繁殖阶段,子实体形成时只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只要把平菇配置在棚内黄瓜生长的地下部分及空间的弱光位置就能满足对光能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平菇于11月下旬接种装袋,在温室内发菌;12月下旬将已发透菌的料袋移入棚内黄瓜大垄间,随手解开袋的两头扎绳。料袋顺垄平放,每垄6堆,每堆8袋,采用三、三、二式三层摆放。

开袋后7天采菇。采34茬菇后,料袋由于水分、营养缺乏而影响平菇子实体分化生长,可将料袋薄膜去掉,把料块平埋在棚内空闲处,覆土12厘米,浇透水,710天后即可现蕾出菇。 

八、玉米间平菇高产又高效

夏玉米间作平菇能节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平菇销售期正值蔬菜供应淡季,既满足了市场供应,又增加了收入。平菇从种到收仅50天左右,时间短、见效快,技术简单,易掌握,现将栽培方法简述如下:
     
1、玉米
    
1品种。要选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的掖单2号、鲁玉10号等品种。
     
2种植规格。为使平菇出菇期与夏玉米相适应而又不影响播种小麦,玉米应在5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每160厘米的麦畦套种玉米3行,株距28厘米左右。
    
3管理。为确保夏玉米丰收,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治虫,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在小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40公斤,以后其它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2
、平菇
    
1菌种选择。选择耐高温的品种,如:831HP—1等。

2培养料的配制。选用新鲜、干燥的棉籽皮,另加5%的熟石灰,25%的过磷酸钙,0.25%的多菌灵,0.3%的尿素,130%-150%的水,要充分拌匀。
      
3播种。平菇播种时期以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为宜,即720左右。播种前1-2天要在玉米大行间挖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菇畦,要种一行留一行走道,每100公斤棉籽皮种5平方米为宜。用分层接菌和加大表层用种量的方式播种,菌种量约占干棉籽皮重量的10%-20%。播种时先在畦内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在菇畦内均匀撒入少量熟石灰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和掰好的苗种块(大小直径1厘米左右)分层播入畦内:第一层是苗种,占全部种用量的20%;第二层是培养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三层是苗种,占全部种用量的35%;第四层是培养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五层是苗种,占全部种用量的45%。苗种块要均匀撒入,压实后盖上一层地膜,最后用10厘米厚的湿土将地膜全部盖住,以保持水分。
      3
、田间管理与采收
     
平菇播种后10天左右,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培养料已变白,证明菌丝已生长。隔20天左右待菌丝长满后,把表土、地膜扒掉,待2-3天后当小菇蕾长至直径1.5厘米时,可早晚各喷一次水,干旱严重时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从出现小菇蕾到第一次采收需4-5天时间。采收时以菇边上翘前为宜。第一茬由于营养充足,温湿度适宜,产量最高,采完第一茬后要及时清理畦面上的残留死菇,加强田间管理,此间应经常观察培养料有无污染现象,若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用10%的石灰水消毒或用无菌小刀将污染料块全部割除。再隔三四天便会又出现菇蕾,可重复以上管理措施,到玉米收获时平菇可采收3-4茬。此期若遇上雨天可加盖农膜。
      4
、效益。
     
1增加土壤养分。采完平菇后的废弃料连同大量菌丝体在秋种前一起翻入土壤中,可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
     
2增加产量。在大小行种植玉米套种平菇的条件下,玉米不仅生长正常,而且培养料在转化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增强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健壮不早衰,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间作区比不间作区玉米亩增产33.7公斤。
     
3效益。间作区玉米平均亩产612.5公斤,平菇亩产2068.5公斤,亩收入7200元;扣除成本每亩3850元,纯收入3350元;对照区玉米平均亩产578.8公斤,亩收入520.92元,间作区效益为对照区的6倍之多。

九、平菇与蔬菜立体栽培技术

平菇与蔬菜立体栽培,是在常规塑料棚栽培蔬菜的基础上,套栽一季平菇。本方法是利用蔬菜密集叶片的遮荫作用,为平菇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既充分利用土地,又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1
塑料棚设置。采用冬春季蔬菜保护性栽培使用的塑料棚,一般棚高2.5米,宽5-6米,长度不限,只要利于通风即可。按宽1-1.2米,沟宽30-35厘米,沟深15-20厘米作垄。
     2
蔬菜栽培。根据蔬菜叶片的遮荫程度选用不同品种,一般选用番茄和菜豆,利用番茄的下层,菜豆的上层遮荫。番茄于10月上中旬育苗。菜豆可采用直播,于10月下旬播种,每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尿素3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30公斤。播种菜豆种子。11月中下旬在菜豆株间套栽1-2株番茄苗。按常规管理,番茄采用双干整枝,注意搭架的质量,要求垄面两排支架上部重合,有利于行间遮荫。
      3
菌袋制作。平菇选用中温或低温型品种,11月中旬便可制作菌袋。培养料配方为:稻草76%,米糠15%,玉米面5%,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1%,含水量65%。塑料袋规格20-22厘米×50厘米低压聚乙烯筒膜,按常规方法装料,置于常压菌灶内灭菌,当温度达100℃后保持8小时,再闷1夜,第2天出灶后冷却至30℃时两头接种,接种量5%-8%,然后堆放在培养室内,堆高以5-6层为宜,在20-30℃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一般经过25-3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再放入塑料棚内排袋出菇。
      4
栽培管理。包括蔬菜和平菇的田间管理,主要掌握如下几个技术环节:
     
1蔬菜管理。番茄苗移栽后要及时浇水,返青后追施低浓度人粪尿,促使秧苗早发快发。当番茄和菜豆苗放藤到50厘米左右时,搭架牵引进行人工引蔓,使其分枝定向生长,茎叶分布均匀,并进行定向整枝。中后期要做好追肥及防治病虫害工作,防止枝叶发黄早衰。
      
2棚内排袋。一般采用墙式堆放,单行排列,每棚四垄可排四行,堆高4-5层。墙式堆放虽保湿性较差,但出菇面大,投放量多。
     
3出菇管理。当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外界环境条件又适合于实体生长时,及时打开两端的覆盖物,让其出菇。出菇期间晴天向菌袋喷水1-3次,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可结合灌溉蔬菜保持棚内湿度。同时,注意调节棚内温度,保持在15-22℃之间,并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度,刺激形成子实体原基。加强蔬菜和平菇的病虫害防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每潮菇采收结束后,根据情况喷洒1次农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鲜菇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技术
平菇实用栽培技术(3)
平菇熟料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利用做什么效益较高
平菇的栽培室内床栽
平菇种植新方法,利用棉柴和玉米芯生产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