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rlyl物种说】今日--美洲狮(Puma)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1400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猫科 Felidae

属:美洲金猫属 Puma

种:美洲狮 P. concolor


物种概述 Summary

中文名:美洲狮(拼音:měi zhōu shī);

英文名:Puma;

学名:Puma concolor (Linnaeus, 1771)


美洲狮,又称美洲金猫、山狮、银狮等,是栖息于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食肉目猫科动物,分类上属美洲金猫属。它的身体细而强壮,栖息于不同地区的体形大小有差异,生活在热带的稍小,雄性比雌性大40%,雌性略小。体形和👉花豹相仿,但外观上没有花纹且头骨较小。其分布范围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一直延伸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南段,是西半球大型野生陆栖哺乳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


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泛化物种,在美洲大部分的栖息地种类中,都有美洲狮的身影。它是新大陆上体型第二大的猫科动物,仅次于👉美洲豹,同时它是奔跑第二快的猫科和弹跳最好的猫科。由于其生性隐秘且独居,美洲狮被认为是夜行性兼曙暮性动物,然而美洲狮的日间活动也曾被目击。在生物学分类上,美洲狮在猫科中属于猫亚科(包括👉猎豹,家猫等),而不是更大型的豹亚科(包含狮、虎、豹、美洲豹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4)列为:无危(LC)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美洲狮头圆、吻宽、眼大、耳短,耳朵背后有与狮相似的黑色斑。雄兽和雌兽的颈部不生鬣毛。四肢细长,尾端的也有像狮一样的丛毛,但不如狮的丛毛明显。体毛较短,身上没有斑纹,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棕灰、银灰及浅紫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灰白色。美洲狮有又粗又长的四肢,和粗长的尾巴,后腿比前腿长,这使它们能轻松的跳跃并掌握平衡,美洲狮有宽大而强有力地爪,有利于攀岩,爬树和捕猎。


美洲狮是世界上第四大猫科动物;成年猫肩高约60-90厘米。成年雄性鼻子到尾巴尖长约2.4米,雌性平均2.05米,总体鼻子到尾巴在1. 50-2.75米。在这个长度中,尾巴通常占63-95厘米。雄性一般重53-100公斤,平均68公斤。雌性一般重29-64公斤,平均55公斤。美洲狮的体型在靠近赤道的地方最小,向两极方向较大。有记录的最大的美洲狮,在1901年被射杀,重105.2公斤。也有声称125.2公斤和118公斤的报道,不过这些报道很可能是夸大其词的。平均而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成年雄性美洲狮体重为56.7公斤,成年雌性美洲狮体重为45.4公斤,不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几只雄性美洲狮体重在86.4-95.5公斤之间。


根据不同的地方,美洲可能比👉美洲豹小,也可能比👉美洲豹大,但美洲狮肌肉较少,体型也没有那么强壮,所以它们的体重平均较小。而美洲狮往往随着距离赤道距离的增加而变大,赤道横贯南美洲北部,美洲豹只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以北一般较小,而在该河以南则较大。例如,南美洲美洲狮体型相对较大,可能超过90公斤,而墨西哥查梅拉-奎克斯马拉生物圈保护区内的美洲狮体重与雌性美洲狮差不多(约50公斤)。

美洲狮是除狮子以外唯一单色的猫科动物(因此拉丁语名为 concolor),但不同个体甚至同胞之间的颜色会有很大的差异。体色从灰色到红棕色都有,毛色通常像狮子一样呈黄褐色,这也是它最初被称为 "山狮 "的原因。


热带地区的更倾向于红色,北方地区的多为灰色。身体下部包括下颚、下巴和喉部都有较浅的斑点。腹部和口鼻部白色,眼内侧和鼻梁骨两侧有明显的泪槽。美洲狮体形比狮小,长相也与狮不同。幼崽有斑点,出生时眼睛是蓝色的,尾巴上有环,脸苍白,侧翼还留有黑色斑点尽管有相反的传闻,但美洲狮的全黑染色(黑斑病)从未被记载过。"👉黑豹"一词被通俗地用于指其他物种的黑色个体,特别是👉美洲豹 


2013年,在里约热内卢的Serra dos Órgãos国家公园,有人通过相机诱捕的方式记录到一只白化美洲狮个体,这表明该物种中确实存在极其罕见的纯白色个体美洲狮。


亚种与分类 Subspecies and Taxonomy

在林奈首次对美洲狮进行科学描述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有32个美洲狮动物学标本被描述并提出为亚种。美洲狮线粒体DNA的遗传学分析表明,其中许多美洲狮太过相似,无法在分子水平上确认为不同的物种,但仅存在6个系统地理组。佛罗里达样本显示出较低的微卫星变异,可能是由于近亲繁殖造成的。在这一研究之后,《世界哺乳动物物种》的作者在2005年承认了以下6个亚种:


1、P. c. concolor -- 指名亚种(委内瑞拉);

2、P. c. puma -- 智利亚种(智利、阿根廷);

3、P. c. couguar -- 北美亚种(密执安);


4、P. c. costaricensis -- 哥斯达黎加亚种(中美洲) ;

5、P. c. anthonyi -- 安东尼美洲狮(委内瑞拉南部);

6、P. c. cabrerae -- 阿根廷亚种;


2006年,在研究著作中,佛罗里达亚种(P. c. coryi)仍被称为一个独立的亚种。截至2017年,猫科专家小组的猫科分类工作组只承认2个亚种有效:

1、指名亚种(P. c. concolor)在南美洲,可能不包括安第斯山脉西北的地区;

2、北美亚种(P. c. couguar)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可能在南美洲西北部。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美洲狮美洲狮不善合群,一年中只有在发情期才成对生活两个星期左右,此后便开始各自独立的生活。通常是母子结群,它们共同守护领地,用尿液标出边界。雄性的领地大于雌性,并且在一头雄性的领地内有多只雌性,雌雄美洲狮的领地经常会出现重叠。


美洲狮的平均体型大于除狮子、老虎和美洲虎以外的所有猫科动物。尽管它的体型很大,但通常不被归入 "大型猫科动物 "之列,因为它不会吼叫,缺乏豹科动物专门的喉头和舌骨装置。与 "大型猫科动物 "相比,美洲狮通常是沉默的,通过母子关系以外的发声进行极少的交流。美洲狮有时会发出低调的嘶嘶声、咆哮声和呼噜声,以及鸣叫声和口哨声,其中许多声音与家猫的声音相当。美洲狮以其尖叫声而闻名,正如它们的一些俗名所提到的那样,尽管这些尖叫声经常被误解为其他动物或人类的叫声。

👆点此查看视频

美洲狮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猛兽,也是噬杀成性的“杂食家”,主要以野生动物兔、羊、鹿为食,在饥饿时也会盗食家畜家禽,甚至连最难对付的犰狳、豪猪和臭鼬,美洲狮也能使它们就范。如果美洲狮捕捉的猎物比较多,它们就会把剩余的食物藏在树上,等以后回来再吃。


它们善于游泳和爬树,也善于奔跑,每小时能跑53~64公里,跳跃能力极强,美洲狮在跳跃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它轻轻一跳,便能跳到6-7米以外;能从12~13米高的树上或悬崖上跳下,也能跃过3米以上至6米的高度或5米以上至13米的距离,所以对20米以内的猎物,只要奋力跳跃两次就可以捕到。美洲狮的爪子很大,后腿也是猫科中最大的,这使得它具有很强的跳跃和短跑能力,能够从地面跳到高高的树上。


美洲狮白天夜里都很活跃,常利用树木和岩石作为隐蔽,然后伏击猎物。捕猎对象繁多,它主要捕食鹿类和其它小型兽类,家畜(包括马、家牛、羊等)也是攻击的对象,在美洲,它是仅次于美洲虎的猛兽。美洲狮捕捉所有能看到的猎物,69%是各种鹿类:白尾鹿、黑尾鹿、马鹿、马驼鹿等,也捕捉其他动物:松鼠、兔子、水獭、犰狳、西貒、啮齿动物、火鸡、鱼、昆虫、豪猪,臭鼬甚至蚱蜢、蝙蝠、蛙、树懒、貘、野鸭等。也捕食家畜,甚至袭击人类。


美洲狮喜好草丛茂密并且多岩的栖息地,以便其跟踪猎物,但也能在平原地区生存。美洲狮具有领地意识,并以低种群密度生活,其个体的领地大小取决于地形、植被以及猎物数量。尽管体型庞大,美洲狮却并不是其栖息地上的顶级掠食者,而要屈居于美洲豹、灰狼、美洲黑熊以及灰熊之后。因美洲狮喜欢隐居的习性,基本远离人类。美洲狮很少攻击人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进入到他们的领地,此类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美国萨格鲁国家公园内的美洲狮警告牌


在一般情况下,它并不主动袭击人,只是当人攻击它时,为了自卫,才会伤杀袭击者。在美洲有的人家把小美洲狮捉来进行驯养,长大后,能够和猫、狗和平相处,会象狗一样地看守门户。

👆点此查看视频(PS:视频中为特例,遵纪守法请勿效仿。感兴趣可以在美洲狮梅西账号中看到相关饲养缘由和背景)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美洲狮警告牌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雌性在1岁半-3岁之间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5~20年。在繁殖季节,雌性在23天的周期中约有8天处于发情期,妊娠期约为91天。雌性有时被报道为一夫一妻制,但这是不确定的,一夫多妻制可能更常见。在人工饲养和野外,长期的压力会导致低繁殖率。有多只雄性会在这段时间内发起争斗。它们将在两周的时间内形影不离,每天最多可交配多达70次。


美洲狮的繁殖季节不固定,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90天。通常在春末夏初时,雌兽便在山洞里或在某一隐蔽的地方生下幼仔。只有雌性参与育儿。产仔数量在1-6只之间,一般为2只。洞穴和其他能提供保护的凹地被用作产仔窝。


幼仔出生时是看不见的,一开始完全依赖母亲,母亲会把它们舔得很干净,大约在三个月大时开始断奶。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开始和母亲一起外出远行,先是去捕食地点,6个月后开始自己猎取小猎物。初生美洲狮的斑点会逐渐淡化,最终在2岁半时消失。幼狮至少要和母亲在一起2年。


年轻的成年美洲狮在2岁左右,有时甚至更早离开母亲,试图建立自己的领地;雄性美洲狮往往更早离开。一项研究表明,离母体范围最远的美洲狮死亡率很高,通常是由于与其他美洲狮的冲突(种内竞争)。在新墨西哥州的研究表明,雄性比雌性分散得更远,更有可能穿越大片的非美洲狮栖息地,并且可能是栖息地斑块之间核基因流动的最大原因。


据报道,野生美洲狮的预期寿命为8-13年,可能平均为8-10年;据报道,温哥华岛上有一只至少18岁的雌性美洲狮被猎人杀死。美洲狮在人工饲养中可能活到20年。野外死亡的原因包括残疾和疾病、与其他美洲狮的竞争、饥饿、事故,以及在允许的情况下,人类狩猎。猫科免疫缺陷病毒是猫科流行的一种类似艾滋病毒的病毒,对美洲狮适应性很强。


和几乎所有的猫一样,美洲狮也是一种大多独居的动物。只有母猫和小猫是群居的,成年猫很少见面。虽然美洲狮一般都是独行侠,但它们也会相互分享猎物,并且似乎将自己组织成由雄性主导的领地所定义的小社区。在这些区域内,猫咪之间的社交比与外人的社交更频繁。


对美洲狮领地大小的估计差异很大。《加拿大地理杂志》报道,雄性美洲狮的领地面积为150-1000平方公里,而雌性美洲狮的领地面积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其他研究表明,雄性美洲狮的下限为25平方公里,但上限更大,为1300平方公里。在美国,据报道,德克萨斯州和大平原北部的黑山地区有非常大的范围,超过775平方公里。雄性的范围可能包括或与雌性的范围重叠,但至少在研究的地方,没有与其他雄性的范围重叠,这减少了美洲狮之间的冲突。雌性的分布区可能彼此略有重叠。抓痕、尿液和粪便被用来标记领地和吸引配偶。雄性可能会把一小堆树叶和草刮在一起,然后在上面撒尿,作为标记领地的一种方式。


家域大小和美洲狮总体丰度取决于地形、植被和猎物丰度。研究表明,每100平方公里的美洲狮丰度从0.5只到高达7只(南美洲的一项研究)。

由于雄性比雌性分散得更广,更直接地争夺配偶和领地,它们更有可能卷入冲突。例如,如果幼年美洲狮没有离开母亲范围,可能会被父亲杀死。雄性美洲狮遇到对方时,会发出嘶嘶声、吐口水,如果双方都不退让,可能会发生暴力冲突。猎杀或迁移美洲狮可能会破坏领地,使年轻的、流动的动物与已建立的个体发生冲突,从而增加攻击性的遭遇。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美洲狮是美洲所有野生陆地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大的。它的分布范围横跨110度纬度,从加拿大北部的育空地区到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它的广泛分布源于它对几乎所有栖息地类型的适应性;它生活在所有森林类型,以及低地和山地沙漠,以及植被少的开阔地区。

美洲狮是美洲所有野生陆地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大的。它的分布范围从北到加拿大育空河流域,南到南美洲的最南端,纵跨纬度110度。它的广泛分布源于它对几乎所有栖息地类型的适应性;美洲狮的栖息环境也非常多样化,生活于森林、丛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等多种生境,可以适应多种气候和自然环境。


美洲狮是一种喜欢在隐蔽、安宁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从海平面起到海拔4200米的高原均有美洲狮分布。在南美洲,它们避开美洲虎分布较为集中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圣安娜山脉,它喜欢陡峭的峡谷、悬崖、边缘岩石和茂密的灌木丛。


自美洲殖民以来的过度狩猎以及其栖息地上日益繁多的人类活动,已经使美洲狮在其大部分自然分布地上的数量都有所减少。在二十世纪初,美洲狮已经在北美洲东部地区(除了其在佛罗里达地区的亚种)绝迹。然而最近几十年间,美洲狮的繁殖群已经向东迁徙至南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俄克拉何马等州的西部。美洲狮更已被证实出现于明尼苏达、威斯康辛、爱荷华、密歇根、伊利诺伊等州,甚至东至康涅狄格州。

▲在2010年已知美洲狮的分布,黄色:灭绝或严重稀少的种群;深红:现存分布;浅红:可能分布

保护状况 Conservation status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美洲狮被列入附录I。 历史上,由于美洲狮的行动诡秘,使人们对这些大型猫科动物一直怀有恐惧、敬畏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因此美洲狮有了山狮、红虎、银狮、紫豹、印地安魔鬼、猫王等别名。人类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为了便于在这块大陆上持续扩张,曾经将它们作为害兽频繁捕杀,这种行径最终让某些亚种濒临灭绝。 美洲狮有多达29个亚种,其中“佛罗里达亚种”,也叫佛罗里达豹,已经濒临灭绝▼


因为它们有一身暗色的非常稀有的皮毛。圈养数量只有75头,野生的大约500头,而且非常不稳定。它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源的污染、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以及遗传基因缺乏多样性。此外哥斯达黎加美洲狮也以濒危。2011年3月2日,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正式宣布,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估计美洲狮的总繁殖数量不到5万只,且有下降趋势,美国各州的统计数据往往比较乐观,表明美洲狮的数量已经回升。在俄勒冈州,2006年报告的健康种群数量为5,000只,超过了3,000只的目标。加利福尼亚州积极寻求保护这种大猫,估计种群数量为4,000至6,000只。


许多人推测并认为,来自美国西部的美洲狮正在美国东北部重新征服东部美洲狮原来的活动范围,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表明西部美洲狮在东北部各州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在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是从美国中西部迁徙过来的美洲狮,不过也可能是从加拿大迁徙过来的。

知识 Knowledge

美洲狮这个词是从葡萄牙语 çuçuarana 来的,经法语;它最初来源于图皮语。在巴西称作suçuarana。在17世纪,Georg Marcgrave将其命名为cuguacu ara。1774年,乔治-路易-勒克莱尔(Georges-Louis Leclerc),布冯伯爵(Comte de Buffon)将cuguacu ara改为cuguar,后来在英文中被修改为 "cougar"。


"美洲狮(Puma)"是拉丁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通用名称。puma一词在英语中的首次使用可追溯到1777年,是从西班牙文中引入的,在此之前是16世纪的盖丘亚语,意思是 "强大"。


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它也被称为 "山狮(Mountain lion)",1858年首次以书面形式使用这一名称,其他名称还包括 "panther"、"painter "和 "catamount",早期的西班牙美洲探险家称它为gato montés(意为 "山中之猫")和león(意为 "狮子")。


美洲狮保持着拥有最多名字动物的吉尼斯纪录,仅英文名字就有40多个。


Pumapard”是美洲狮和豹结合的杂交动物。不论是雌性美洲狮与雄性豹交配所生,还是雄性美洲狮与雌性豹交配所生,美洲狮都会遗传一种侏儒症。据报道,体长只有父母体型的一半。它们有类似美洲狮的长身体(与四肢成正比,但还是比父母任何一方短),而且腿很短。被毛有多种描述,如沙色、黄褐色或灰色,带有棕色、栗色或 "褪色 "的花纹。


▲Pumapard,摄于1904年


▲美洲狮豹兽 Pumapard ,雄美洲狮+雌豹(印度豹)


▲美洲虎豹兽 Jagulep,雄美洲豹与雌狮杂交


▲虎猫美洲狮兽


▲狮美洲虎兽 Lijagulep,1908


美洲狮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cougar (Puma concolor) is a large cat of the subfamily Felinae. It is native to the Americas. Its range spans from the Canadian Yukon to the southern Andes in South America, and is the most widespread of any large wild terrestrial mammal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It is an adaptable, generalist species, occurring in most American habitat types. Due to its wide range, it has many names including puma, mountain lion, panther, painter and catamount.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物世界-美洲豹
动物世界-美洲狮 Puma
所以,这是只小猫?
神秘的美洲狮,善于社交的独居者,它们能把食物共享
美洲狮
猫科里最懂人情世故的动物,竟然是美洲狮?能用“饭局”化解争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