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抽样风险对审计测试的影响
    审计测试是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被审项目的部分内容进行试验,以获取审计证据,据以判断被审项目是否可以接受的一种审计程序。审计测试会受到非抽样风险的影响。
  (一)非抽样风险的含义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相关说明】非抽样风险是一个相对于“抽样风险”的概念。
  抽样风险是因为选取和测试样本时样本规模低于百分之百的因素导致,而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没有关系,但是二者的环境都是在“审计抽样”中。
  特别说明的是,很多考生朋友在学习“非抽样风险”时常常试图与“检查风险”进行比较,甚至为了得出某种结论而不断发问和纠结。
  事实上,“非抽样风险”和“检查风险”是在完全不同审计环境中的不同审计问题。
  当我们讨论“检查风险”时,对应的概念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即基于审计风险模型时的检查风险。
  (二)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例如,确认应付账款的漏记(确认完整性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却把应付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例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例如,注册会计师通过观察固定资产来证实其所有权。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
  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三)降低非抽样风险的审计思路
  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适当改进,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四)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找出非抽样风险受到影响的原因,找出审计思路降低影响,是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的事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PA每日提分】审计抽样方法,必练!
2013《审计》高频考点:非抽样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全套流程详解!
2019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答疑《审计》:审计抽样
每日一读 | 审计重难点解析(2)——审计概述、审计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