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作者:肖宏伟   时间:2014-12-10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能源消费大国。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20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将达8.5亿人,城镇人口净增1.2亿人。我国人口正在经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实享受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能源消费高负荷期。如何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带来的影响,在不透支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双重目标,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2013年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2013年能源消费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创下自1999GDP同比增长7.6%以来14年的最低增速。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14年继续维持7.7%的增速。受上述经济运行状况和预期的影响,2013年我国能源需求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201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7.6亿吨标煤,相比2012年增速为3.9%

2、能源结构调整相对缓慢

相对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能源结构调整进展却相对缓慢。1990-2002年间,煤炭比例大致呈下降趋势,石油占比和天燃气占比在逐年上升,2002-2013年天燃气和水电、核电、风电占比上升。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根据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显示,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5.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1%提高到2013年的9.8%

3、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

2013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呈现出普遍上涨格局。其中,煤炭进口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达3.2亿吨,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再次刷新中国煤炭进口量的新高,煤炭进口依存度上涨至8.13%,较20127.11%的进口依存度上升明显;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进口量快速增长,估计全年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对外依存度突破30%,升至31.6%,比上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原油表观消费量升至48845.9万吨,约合977万桶/天,在国内产量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原油需求缺口的扩大导致对外依存不断攀高,2013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7.39%,距离61%“红线”已经非常接近。

二、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有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新型城镇化是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由于能源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可以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来预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我国2014-2020年间能源消费总量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到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新指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2015-2020年中经济年均增速需要达到7%左右。二是考虑到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在2011年首次超过50%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2014-202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增长。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研究基准,结合我国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同时综合考虑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15年提高到11.4%2020年提高到15%等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环境约束、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对2014-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总量在2015年将达到40.07亿吨标准煤,略高于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在2020年将达到46.70亿吨标准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总量增速逐年放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有限,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是为了应对化石能源资源日趋短缺与气候变化的挑战,我国继续严控能源消费总量,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是38.9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至10.7%,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6.1%,煤炭降至65%以下。二是经济增速放缓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新指标给发展转型带来契机,经济增速放缓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从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三是我国能源消费依然以工业用能为主,各国城镇化发展实践表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需求量的急剧上升,虽然已有研究表明,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镇,能源消耗将增加3.5倍,用电量增加3倍,但是由于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工业用能为主,居民生活用能所占比重较低,同时城镇移民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意味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有限。

三、对策建议

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带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依然存在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等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给我们描绘了未来城镇化的美丽景象,进一步要求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能源消费控制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1、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以往我国单纯采用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为约束指标来控制能源消费,但是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做大GDP来满足能源强度指标。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发展新指标的要求,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差别化规划,将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同时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不切实际地能源消费;二是充分考虑城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科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保证民生等相关产业的能源供应;三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对各区域、各行业、各企业进行能源消费总量分解,实行纵横双向控制,严格落


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关键。一是调整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煤炭产量,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稳定国内原油产量供应,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扩大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二是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水电、风电、低热值生物燃料、沼气、太阳能热等非化石能源发展进程;三是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重组从发电、输电、变电、用电,以及客户本身的能量管理控制过程,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的能源体系;四是适当发展核电,在沿海和大陆适度发展核电站,处理好废水排放问题,做好发展核电的环境和安全保障,同时加大与核电有关的专业人才培养。

3、加快化石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进程

过去的能源价格和税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外部性,导致能源消费过度,通过加快化石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进程,能最终达到抑制能源消费的目的。一是在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中,将煤炭资源开采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生态恢复治理成本、安全生产成本等成本,通过税费等形式在煤炭价格中加以体现;二是在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通过核算原油开采生产成本,在确定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改石油特别收益金为资源税、对原油开采企业按“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开征资源税,最终实现全额征收原油开采的超额利润;三是在天然气价格机制完善的同时,通过市场化程度高的可替代能源产品的价格来确定天然气价格,征收天然气资源税。征收的化石能源资源税用于补贴非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和生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
超多干货!电规总院解析2018中国能源发展情况
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
【中国能源专题】2:中国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
周大地:中国能源现状与“突围”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