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看西汉族史,君王家事乃国事,君侧皆是宗亲难逃衰败

引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短短16字深层次揭露古代帝王对天下的看法,如果说家是组成国的最小单位,那么帝王之家又该如何呢?

帝王与后妃以及子女,加上皇亲国戚,这些或明或暗的人际关系,交织成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势力党派,编织成各朝各代的政治主张和脉络。帝王婚姻是政治的产物,后妃是政治的附属品,外戚政治则是帝王婚姻的一个产物。我们以西汉为代表,从不同角度细数帝王的家事。

一、帝君与后妃,婚姻关系对皇权的影响

“后,君也”,太后是封建王朝最具地位和权威的女性角色,家庭中地位举足轻重。西汉时期,太后在朝政中颇具影响力,以吕太后窦太后为代表。

西汉以孝治天下,因而西汉时期的太后,要比后世诸多朝代权利更甚,太后权威直接体现“子孝”。相较于其他人,太后更能名正言顺干预朝政,皇帝年幼亦或昏庸无能,为保持政局的稳定,太后往往会及时出手临朝称制。

西汉时期最早干政的便是吕太后,“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吕后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之后文景之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是幼帝,羽翼未丰前往往都会依赖太后,自身能力不足,有母亲嫡系势力补足,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心理上的亲近。这种情况,往往会随着皇帝的成长,皇帝和母亲之间迟早出现矛盾。

新帝羽翼渐满,自然而然的接手国家权柄,不愿再受他人指手画脚。多数时候太后贪恋权势,不愿意放下手中权利,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皇帝主动交出权利,如孝惠帝,由太后继续处理朝政,自己躲在后宫饮酒享乐。要么以太后为屏障,壮大自身实力,如汉武帝,不断积蓄力量,最终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后宫太后是重要角色,君恻的妻子同样有着重要地位。

古代施行一夫多妻制,作为权力巅峰的皇帝,自然是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民间更是有“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又该如何处理如此庞大的妻妾关系?

皇后是皇帝正妻,既是常侍君侧的贤内助,同时也是后宫管理者,“皇后,大君也,指成王也”,以吕后为例,如果没有她的协助,刘邦很难成就大业。刘邦初为泗水亭亭长,“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为家中生计于田间劳动。刘邦与项羽争霸失败,项羽“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高祖讨伐黥布被箭射中,吕后赶紧为他请来良医医治。

刘邦出身微贱,成功之路离不开吕后这位贤妻,当然,这种无关情爱的相互帮助,少不了利益因素作祟。

吕雉刚毅果断心狠手辣,成为刘邦政治帮手,两人的婚姻虽没有过多情爱,却能彼此成就。陈皇后与霍皇后家庭背景优厚,能为新帝稳固新政,他们的婚姻与爱搭不上边,单纯的政治婚姻。卫子夫以她个人修养,得到武帝敬重,成为贤内助,她的婚姻有情有爱,有喜有悲。赵飞燕以她的妖媚,蛊惑成帝,扰乱朝纲,致使成帝无子嗣。

皇帝与皇后的夫妻关系与政局有着重大的关联,反之,时事政治也会对帝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除开正妻,皇帝的妾,也就是嫔妃,在西汉家族史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古代婚姻最主要意义便是传承子嗣。孟子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生育自然头等大事,而西汉皇室婚姻较为疏阔,不讲究门第出生,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不论贵贱,不重贞操,不论行辈,比如刘邦宠幸过的薄姬,以前是魏王豹的妻子。选纳后妃以色艺取人。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帝王对姬妾的宠爱,绝不会凌驾于政治利益之上,刘邦宠爱戚夫人,想将其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当他发现太子刘盈大器已成,立马放废立的想法,同时劝说戚姬“吕氏乃真主矣”

于皇帝而言,后和妃地位截然不同,皇后是帝王家女主人,在家庭关系中有绝对话语权,她们可以理所应当直接插手家中事务,是“男性主外,女性主内”的直接体现。

嫔妃始终是侍妾,家中大小事务都无权参与,一但色衰失去皇帝临幸,只能在深宫后院幽怨终生,用“笼中雀”形容嫔妃十分贴切。

二、帝君与子女,父权压制与继承者的考验

“人之至亲,莫亲于夫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刘邦登基后这样说道,皇位继承是刘氏王朝得以延续的保障,是整个天下生死存亡的关键。从秦汉时期起,为了皇位的稳定,历朝历代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核心就是父死子继。

西汉建立前,刘邦就预立太子刘盈,刘邦并不是对刘盈有多偏爱,未立国而先立太子,这也是出于对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防止皇位的争夺斗争,“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

后来刘邦想废除太子另立宠姬之子的举动,遭到张良、叔孙通、周昌为首的众大臣的强烈反对。叔孙通更是死保太子谏言道:

“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削污地。”

意思十分明确,晋献公废太子导致国家动乱数十年,秦朝废太子导致赵高作乱,吕后帮扶刘邦才有如今的局面,反正要废太子就先废了老臣我!

纵观整个西汉,太子的废黜不在于能力多寡,而在于皇帝对宠姬的喜爱程度,只有宠姬百般劝说与权谋之下,皇帝才会有换太子的想法。

再来就是太子和父权的距离太远,父子间感情的确实使得猜忌丛生,让外部奸邪有了可乘之机,而父子矛盾的升级导致了皇帝下狠心废立新太子,比如汉武帝太子刘据,景帝时太子刘荣。

可以说皇帝的后宫,对太子的地位稳固与否有着重大的影响。刘邦取得天下后,虽然他对吕雉还有感激和敬重,但吕雉色衰加之后宫嫔妃诱惑,刘邦还是倒向了其他嫔妃一边。

《汉书·外戚传》记录了这一段内容:“后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太子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己,常欲废之而立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

皇帝家事的影响直接投射到政治决策上,不难看出,刘邦对戚姬的爱衍生到孩子身上,认为如意“类己”,而刘盈太过“仁弱”,刘邦如此举动,无疑是加剧他和正妻吕后间的矛盾,这让吕后清楚认识到婚姻关系外政治资本的必要性。

后来吕后为了重新赢得信任,开始一系列的动作,吕后听从张良的建议,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并树立自己的威信,相继替儿子除掉了政治上的隐患,这才让刘盈成功登上了帝位。

吕后和戚姬的矛盾,在刘邦在世时还能压下来,但刘邦驾崩后,吕后开始疯狂报复,她先是害死赵王如意,又将戚姬的手脚剁去,挖去双眼,熏聋耳朵,灌下哑药,扔在猪圈,称之“人彘”。

皇帝与储君间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皇帝必须预立储君,不让子女们抢的头破血流,不给奸臣可乘之机也是朝堂稳固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储君如果太过出色,也会直接对皇权的稳固造成威胁,如果帝党和太子党互相倾轧,整个国家秩序都会极大的震荡。由此可见,皇帝和储君的关系不仅仅是家庭关系的衍生,更是统治地位和父权的对立平衡。

三、帝君与宗室——家族政治打造的双刃剑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邦逐鹿中原获胜后,整个刘氏宗族都成了时代的获利的者。

中国人对于亲情关系的链接十分重视,经常会将感情影响投射到政治利益中。楚汉之争初期,由于外部斗争激烈,刘邦大量分封异姓的诸侯王,汉朝初期几乎处于君臣“共天下”的局面,而随着汉朝的中央集权愈发强盛,分封贵族的弊病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诸侯王存在的本事就是对皇权的威胁,刘邦为了保证王权的统一,是一定会过河拆桥铲除异姓诸侯的,汉是刘姓宗族的天下,

《史记》与《汉书》中记载:“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故王者疆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性于天下也。”

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左官律”,又酎金夺诸侯,削弱了封国的势力,使诸侯王再也没有能力与中央抗衡。

自汉武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像“七国之乱”这样巨大的叛乱事件发生,而后又经过了文、景、武三代的打压,诸侯王的实力大减,在西汉后期面对外戚、宦官的擅权,面对刘氏江山的改姓易号,刘氏宗族只能叹息,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通过分封诸侯国的王子们得以封为王子侯,拥有了自己的一小块封地。这一措施的出现固然会得到大量的皇族王子的支持,他们对皇帝感恩戴德,自然而然会拥护皇帝的统治。

各个侯国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从表面看,汉武帝是在维护诸刘氏王子的利益,实则是通过大量的分封来分化瓦解各诸侯王的实力。

此外,经过推恩,数量庞大而且拥有政治特权的王子侯们,在皇族的发展壮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社会基层,侯爵对皇族子弟是一种政治保护。

在宗法社会关系中,宗室一直都是皇权左右的重要政治力量,而诸侯王又是与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政治势力,虽然两方有血缘作为联系,但皇帝和太子间都会因权利斗争翻脸,更何况还是宗族之间呢?宗族和皇权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解的。

西汉中后期以后,诸侯的实力受到限制,特别是汉武帝以后推行“推恩令“等一系列的措施,诸侯再也无力与中央相抗横,沦落为一般的编户齐民。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虽然杀母立子,防止外戚擅权,但最终却是从这里开始了外戚干政的局面,昭帝时霍氏、宣帝时史氏、许氏、王氏,自元帝以后王氏外戚统领整个西汉,另外成帝时又有傅氏、丁氏,赵氏。汉朝的天下最终还是葬送在了外戚手中。

结语

纵观历朝历代,围绕皇权组成的复杂家庭关系,大小矛盾无非都是权利,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当权者皇帝上,这其实也算是传统帝制的机制问题。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君主的意志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种世袭的权利体制下,逐渐使王朝走向衰落是必然的。王权当有能力者居之,后来者亦然。但唯有相信人民,依托于人民者永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煌煌大汉, 你所不知道四个问题
她本入宫为奴,却因宦官粗心最终成为皇太后,权倾朝野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儿子还是项羽的儿子?
吕雉:一个被误解千年的女人,她的功绩,司马迁用25个字总结
临朝称制、权倾天下:这位女子是怎么做到的
想让刘如意当太子却害了他,后来刘恒当皇帝,若刘邦知道有何感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