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时期建筑防火技术“别有洞天”

火灾,伴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产生。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阻止火灾的肆掠,为了生存的需要,便开始了火灾的防范和治理工作,探索出了不少建筑防火技术,其卓越程度,令今人惊叹和敬仰。

 木骨泥墙与防火保护层

 新石器时代半穴居和地面建筑的出现,其墙、柱、屋顶等建筑材料,都是用树木、茅草等可燃材料,因而常引发火灾。建筑防火成了突出问题。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探索,先是想出了在可燃材料的墙上涂抹草泥的办法以防火。渐渐发展到应用木骨泥墙防火。木骨泥墙,即用树的枝干扎成排栅,中间用草茎充填,然后再覆盖草茎泥而构成。这种建筑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直到封建社会晚期仍在使用。其中,木骨泥墙的一种形式的竹笆抹泥墙,至今在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民居中仍有保留。这种木骨泥墙,防火性能比较好。但暴露在外面的木柱成了薄弱环节。于是,先民们很自然地借鉴木骨泥墙的做法,用草茎泥涂抹或包起来的方法,让木柱形成防火保护层。这样,木柱也可以防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防火实践的总结和运用,先民们又发现了一种“胶封材料”。这种材料是用当地随处可寻的料礓石煅烧后而制成的一种理化性能近似于现代水泥的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防火、抗压、防潮、保温等性能。按大地湾遗址(今甘肃省天水地区秦安县五营乡鄙店村)901大型房址所发现的“胶封材料”,通过现代检测,实际上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水泥。

这种“胶封材料”作为防火涂料涂抹在木柱表面,不但具有很强的防火效果,而且能取得抗压、防潮等效能。

夯土墙和土坯墙

在距今约4600-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我国建筑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夯土墙和土坯墙发明了,完成了难燃墙体(木骨泥墙)向完全非燃烧墙体的过渡。使建筑防火技术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夯土墙,即将土夯实筑成墙体。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中的一些房屋采用了土夯筑技术。其建筑程序是先筑低矮的台基,然后筑墙体、室外护坡和室内陆基。

随后,土坯墙出现了。这种土坯,一般长20-50厘米,宽15-38厘米,厚4-9厘米。系用深褐色粘土制成坯,晒干后用来砌墙。其方法是错缝叠砌,再用黄泥粘接。墙砌成后,再在外面抹上一层草泥。

在夯土墙和土坯墙出现的同时,石灰也已经被广泛使用。河北、河南、陕西等许多属中原龙山文化的房屋遗址中,其地面和墙体都抹上了一层厚约2毫米的白灰,颜色净白,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坚硬。经化验,与现代石灰的成分基本相同。石灰的采用,不仅增加了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瓦的使用

随着制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先民发明了瓦。这是建筑材料的一次重大变革。

建筑上用瓦,文献记载最早始于夏代。但最早的实物始见于西周早期遗址。且瓦的使用数量较少,只用于屋脊。到西周晚期,瓦的使用才扩大到整个屋顶。其大小、形状、文饰也都各不相同。

瓦的应用,解决了屋顶的防火问题,同时使中国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阶段进入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就消防而言,瓦的使用,是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使原来的可燃材料建筑的屋顶,改成了非燃烧材料建筑的屋顶,与非燃材料构筑的墙体结合,使整个建筑的防火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
古代建筑中的墙体构造
至简至美 生土建筑的回归
1000多年过去了,生土建筑为什么依然这么牛?
古代建筑夯土地基研究
农村土房子翻新,稻草泥为什么这么流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