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西方言集锦

恩施方言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

 
      一字方言
     “咂”-喝;“逮”、“拜”、“搞”-吃;“匀”-分;“耍”-玩。
 
      二字方言
     “火色”-扎实、厉害、能干、钢性好、不好对付;
     “稀客”-很久未见面的客人;
     “醒事”-懂事、成熟; 
     “认红”-主动承担某过错; 
     “答白”-答应、理睬; 
     “男客”-丈夫;
     “女客、堂客”-妻子、老婆;
     “哈数”-本事、把握、心中有数;
     “搞头”-板眼;
     “整酒”-喜事请客;
     “礼新”-规矩;
     “过门”-见面; 
     “哒打”-摔跤;
     “喝烟”-休息;
     “背失”-倒霉、运气不好;
     “殃酸”-装模作样;
     “奈逮”-脏;
     “利索”-干净;
     “格外”-见怪;
     “廓人”-团结人;
     “过中”-吃中餐;
     “消夜”-半夜吃东西;
     “打发”-⑴消磨时间,⑵长辈给晚辈馈赠钱物;
     “失隔”-出灾祸;
     “合式”-相配、相好;
     “廓尺”-丈量尺寸;
     “搬劲”-较量,比一比;
     “拢堆”-在一起,集中;
     “摆长(chang)”-讲故事;
     “散伙”-分开,结束;
     “扯蛋”-管闲事;
     “对爪”-面对面;
     “亲家”-结婚男、女方父亲互称;
     “老手”-经验丰富;
     “显眼”-明显;
     “赏新”-首次享受;
     “差火”-做事不可靠;
     “本分”-老实;
     “索性”-干脆;
     “要得”-可以;
     “后生”-年轻人;
     “殃疲”-打不起精神;
     “摩疲”-动作慢;
     “溜唰”-动作快;
     “那门”-怎么;
     “眼红”-怕别人超过自己;
     “打裹、打绞”-纠缠在一起;
     “嘎式、驾麦”-开始;
     “高头、皮上”-上面;
     “绞伙、扯伙”-共同,共用;
     “扯皮、搞筋、割裂”-闹不团结;
     “扯能、耍疱”-骄傲,出风头;
     “煽经、煽调diao子”-出点子;
     “吹牛、日白”-聊天。
 
      三字方言
     “哈咯咂”-惊喜,惊叹;
     “搞拐哒”-糟糕; 
     “哒扑趴”-摔倒、面朝地倒下; 
     “仰翻叉”-背朝地倒下;
     “掉底子”-不争气,没出息;
     “殃长伙”-令人失望;
     “打平伙”-共同享受;
     “郎场儿”-地方;
     “混混儿”-游手好闲的人;
     “绷面子”-想尽办法为人;
     “殃长(chang)伙”-令人失望;
     “细娃儿”-小孩、未成年人;
     “鬼名堂”-办法、花样;
     “搞拐地”-不好交待;
     “挨哈着”-等一会儿;
     “二黄腔”-不懂道理的人;
     “低嘎儿”-份量少; 
     “短阳寿”-不得好死;
     “精角儿”-聪明的人;
     “扁担挑”-老姨(一);
     “特宝儿”-爱出风头的人;
     “吹牛角”-打鼾; 
     “烟袋话”-俏皮话;
     “日古子”-不正经的人;  
     “白搞哒”-前功尽弃;
     “莫打茬cha”-别分散注意力;
     “躲猫儿”-捉迷藏;
     “殃劲儿”-消退,没有希望;
     “港港儿”-一会儿; 
     “男客家”-已婚男人;
     “姑娘客”-已婚女人;
     “矮打杵”-身材矮小的人;
     “昨锅儿、今锅儿、明锅儿…”-昨天、今天、明天。
 
     四字方言
     “k咂伙儿的”-惊奇;
     “打董董儿”-裸体;
     “白痴纳卡”-脸上颜色不好; 
     “要不要得”-可不可以;
     “格里逢外”-与众不同;
   “正儿八经”-认真;
   “外打正着”-得心应手;
   “见子打子”-见机行事,做事主动;
   “吃么荷儿”-白吃,贪占便宜;
   “尖尖老壳”-狡猾的人;
   “扯混老儿”-做梦;
   “蛋不纳岔”-无关紧要;
   “一哈哈儿”-一会儿;
   “钻牛角尖”-钻空子;
   “黄毛Y头”-即将成人的女孩;
   “扯锅巴蛋”、扯野葛藤”-管闲事;
   “那门开交”、“怎么得了”-收不了场。
 
    五字方言
  “砍脑壳死的”-没有好下场;
   “打窝屎主意”-想歪点子;
  “死无乱时用”-不聪明;
  “相今魔方儿”-千方百计想办法。 
 
    对话方言
   只要用下述方言对着畜(畜)讲话,畜(畜)就会留步或朝你面前走来,且畜(畜)互不打搅。如:
   “哇…”-犁田时牛会立即停下;
    “咩…”-羊会得意地向你走来;
    “喔…”-生狗会回头看,熟狗会摇头摆尾地跑到你面前来;
    “逻…”-猪会发出声并站立起来;
    “咪…”-猫会到你面前与你亲热;
    “啄…”鸡会到你面前唱歌觅食。
 
 
鹤峰方言:
“傻瓜”是“苕蚌蚌”
“闹矛盾”是“扯皮”  
“倒霉”是“背失” 
“狠毒”是“刮毒”
“潜水”是“钻迷宫”
“爸爸”是“(老儿)”
“小孩”是“小(娃儿)
“先前”是“香(格儿)”
“外婆”是“嘎嘎”    
“外公”是“嘎公”     
“姑姑”是“娘(娘儿)” 
“怎么”是“哪门” 
“如果”是“要是” 
“用力、加油“是“嘿气”、“攒劲”
“非常”是“该哪门” 
“什么”是“么德” 
“开头”是“起先” 
“前面”是“前头”
“后面”是“后头”
“上面”是“皮头”
“下面”是“底哈”
“里面”是“蔸里”
“不好”是“拐哒” 
“自己”是“完” 
“角落”是“格(勒儿)” 
“感冒”是“良哒” 
“小孩”是“小(娃儿)” 
“僵持”是“卯起答” 
“吃饭”是“逮幻”
“吃一餐”是“逮一登” 
“摔跤”是“达扑爬” 
“太黑”是“黑区麻孔” 
“打他一耳光”是“产他一耳屎” 
“有把握了”是“有哈数答” 
“漂亮”是“乖” 
“放起”是“国起” 
“脏”是“奈呆”
“肉”是“嘎嘎” 
“素肉”是“金嘎嘎”
“聊天”是“扯懒谈” 
“转弯”是“转拐” 
“怎么啦”是“那门滴” 
“黎明”是“麻(麻儿)亮” 
“黄昏”是“麻(麻儿)黑” 
“膝盖”是“客息(老儿)” 
“棺材”是“荒子” 
“宠坏”孩子是“惯视哒” 
“怎么啦”“那门的” 
“上街”是“上该” 
“差劲”是“撇、日古子” 
“斧头”是“开(杉儿)” 
“豆腐”是“灰(木儿)”
“厕所”是“毛丝” 
“末尾”是“老尾(巴儿)” 
“手肘”是“倒拐子” 
“麻烦”是“劳慰” 
“汤碗”是“钵(钵儿)” 
“干什么”是“搞么得”  
“特别喜欢”是“该那门欢喜” 
“石头”是“癌头” 、“恶狼骨” 
“小气”是“色吧”
“糟了”是“拐哒” 
“脑袋”是“脑阔” 
 形容“小”是“点(点儿)” 
“耍赖”是“赖皮狗” 
“人品差”是“差火” 
“鸟”是“雀儿、雀雀” 
“摔一交”是“搭跟(特儿)” 
“鼻子”是“鼻儿” 
“内裤”是“摇(裤儿)” 
“背心”上“汗(特儿)”
“会聊天和不受信任的人”都叫“懒谈客”
“哪里”是“哪(河儿)”
“那里”是“那(喝儿)”
“那个”是“雾给”、“赖格”
“尿罐”是“夜壶”
“烫”是“塔、握”
“软”是“啪”
“狠”是“猫”
“好玩的东西”是“乖(乖儿)”
“很小”是“点(点儿)”
“板凳”是“板(凳儿)”
“车子”是“车(车儿)”
“高级”是“来四”
“非常高级”是“来四得枪么的”
“蚂蚁”是“蚂烟子”
“猫”是“猫(娃儿)”
“牛”是“牛(娃儿)”
“猪”是“猪(娃儿)”
“马”是“马(娃儿”
“羊”是“羊(额儿)”
“老鼠”是“高客”
“狗”是“狗(娃儿)、“狗子”
“兔”是“兔(娃儿)”
“老婆”是“堂客”
“睡觉”是“困醒”
“整人”是“捞做”
“脏”是“来带、蜡踏”
“很相象”是“枪神答”
“不妙、怎么回事”是“拐舵、哪门搞的满”
“米酒”是“老(资儿)”
“松垮东西”是“波(老儿)货”
“山凹”是“山凹(凹儿)”
“脚指”是“角直(格儿)
“手指”是“手直(格儿)”
“脸庞”是“脸(波儿)”
“嘴”是“嘴(波儿)”
“下巴”是“哈(波儿)”
“腮帮子”是“芽包谷”
“去”是“替”
“一会儿”是“一哈(哈儿)”
“很薄的皮”是“皮(皮儿)”
“乒乓球”是“兵帮球”
“毛毛细雨”是“麻(麻儿)雨”
“媳妇”是“媳(湖儿)”
“坐登”是“坐(灯儿)”
“木房奠基石”是“桑登”
“钥匙”是“哟吃”
“鞋子”是“孩子”
“男孩”是“男(娃儿)”
“女孩”是“女(娃儿)”
“小孩”是“小(娃儿)”
“月娃”是“月(娃儿)”
“舌头”是“舌(铁儿)”
“手指头”是“直(格儿)”
“脚指头”是“角(直格儿)”
“指甲”是“直(格儿)阔”
“毛巾”是“胡子”
“腿子”是“腿(特儿)”
“高低不平”是“包包汞汞”  
 
来风方言:
土家方言是土家人长期在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中形成的独特语言。但因数百年来受汉文化影响,除具有汉语言一般特征外,还有一些自己说起来顺口的独特风格。
 
生活类:词语形象直观。
如“云雾”说成“罩子”;“醉酒呕吐”说成“下猪娃”;“挨枪子”说成吃“花生米”;“吃肉”说成“打牙祭”;“无聊”说成“无獐打野、无咂什斤”;“唱反调”说成“隔里逢外”;“令人失望”说成“怏场合”;“开玩笑”说成“喝闲儿”;“拆台”说成“斗散方儿”;“不响的鞭炮”说成“须火子”;“搞小动作”说成“阴阳怪气”;“小心”说成“招架”;“想念”说成“欠”;“小气”说成“区眉小眼”;“小”说成“嘀嘎儿”;“便宜”说成“香阴”;“冷遇”说成“坐冷板凳”;“空话”说成“罐罐话”;“上吊”说成“吃挂面”;“倒霉”说成“背时”;“出事”说成“失格”;“上面”说成“皮头”;“地方”说成“场子”;“休息”说成“歇气”;“说谎”说成“日白”;“吃”说成“通”;“藏起”说成“收起”;“什么”说成“么哩”;“不好”说成“拐哒”;等等。
 
 语言类:如“丢了东西”说成“失哒”;“出了差错”说成“黄哒”;“达不到预期效果”说成“水哒”;“吹牛说大话”说成“崩壳子”;“两者极其相像”说成“确喊哒”;“舞、弄、做、办、搞”可以分别说成“你去舞饭”、“你去弄饭”、“你去做饭”、“你去搞饭”。“你干不干”可以分别说成“你舞不舞”、“你搞不搞”、“你办不办”、“你做不做”等。“个”可以说成“一个狗”、“一个窗户”、“一个客人”、“一个桌子”、“一个石头”、“一个车”、“一个船”……等等。
 
 方言类:如“试一下”说成“试一哈”;“冯”说成“红”;“酸”说成“山”;“头发”说成“头华”;“鱼”说成“宜”;“雨”说成“椅”;“去”说成“克”;“日”说成“儿”;“睡觉”说成“睡告”;“那个”说成“乃格”;“这样”说成“弄门”;“放好”;说成“戛好”;“打”说成“哒”;“看一下”说成“视一哈”;如某男叫向左称“左哥儿”,某女叫张丽则称“丽姐儿”。对于猪、狗、猫、鸡、兔之类,则称“猪子、狗子、猫子、鸡子、兔子”等。对于小孩、小动物之类则称“男娃儿、女娃儿、细娃儿、小娃儿、猫娃儿、狗娃儿等”。对于长辈或敬重者则称“您儿、他您儿、细娃儿、您儿们”等。对于同事、亲戚、朋友则称“伙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方言土语知多少
开县方言
四川方言土语知多少?
吴川方言精髓'四字口诀',全部读懂你就无敌了!
平昌话
稷山 薛前发//故乡方言真格儿“念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