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南文化篇—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建筑与岭南园林的有机结合,建筑有轻巧通透的体形,富有岭南传统文化的韵味。
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袭。因此传统的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第二阶段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第三阶段是西洋建筑的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融合起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建筑技术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形成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新风格。涌现出以佘(左边田,右边逡去掉之旁)南、莫伯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岭南派建筑大师。广州的岭南建筑有许多代表作。余荫山房、小画舫斋、陈家祠、西关大屋、竹筒屋、商业骑楼建筑等都充分表现岭南城市的风貌。20世纪50年代以后广州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诸如北园酒家、泮溪酒家、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山双溪别墅等一大批园林宾馆和酒店,它们都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优秀作品。
这里向大家介绍构成岭南市井风情图画要素的,让旅游者们充分领略岭南建筑文化风貌的骑楼商业建筑、西关大屋、竹筒屋和誉为“岭南建筑艺术宝库”的陈氏书院(陈家祠)等。

1.岭南园林建筑

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岭南园林建筑兴起于明代,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与苏州园林齐名。现存的佛山的梁园、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园(余荫山房)合称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建筑中的佼佼者。此外,到广州解放前已有诸如文塔花园、晚景园、唐荔园、清华池馆、环翠园、荔香园、海山仙馆等一大批明清时代的名园。然而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这些名园大多已荡然无存,已成陈迹,只留下文献书画的记载。广州除余荫山房和小画舫斋两处清代园林建筑外,现存的园林建筑多是如泮溪、北园、南园等几家现代园林建筑。

[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座落于西关逢源路三连直街,是一座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因此屋平面和造型近似画舫,所以称作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是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的别墅,黄景棠于清末改建,落成于光绪壬寅年(1902年)。小画舫斋地处人口稠密的西关,地面很不规整,但建造者匠心独具,巧妙地根据地形地物和不同的用途安排了住宅、书斋、戏台、庭园等建筑。宅园占地2000平方米。园门朝南,园内建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北面后楼,包括门厅、轿厅和客厅;第二组是南面的两层楼房,为主人住宅;第三组是祖先厅和船厅。以柱廊和石路连通各建筑,中间布置庭院,内建凉亭、假山、栽种花草树木。
小画舫斋内最具特色的建筑船厅,是主人的书斋,位于宅园西北,临涌而建。船厅南边临涌处砌有一小码头。在门上嵌有“小画舫斋”石匾。厅高两层,原为木质结构,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绿琉璃瓦歇山顶。门厅上挂清代两广总督阮元之题书:“白荷红荔半塘西”木匾一块。
祖先厅为卷棚歇山顶,连州青石雕砌须弥台基,面阔8.5米,进深9.3米,两侧砌山墙,地面铺大理石。
北面后楼即观音楼,其首层分门厅、客厅和轿厅,门厅北面有一小门。二层供奉观音菩萨。
小画舫斋是一座广州硕果仅存的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建筑小巧玲珑,布局合理,园内鱼池、假山、游廊、凉亭错落有致,清静幽雅。九里香、白玉兰、茉莉花、米兰等花草树木遍植庭中,散发出阵阵幽香,处处体现出岭南园林建筑的神韵。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十年(1871年)竣工,历时五年。该园主人邬燕天,为番禺当地举人。此园面积不大,占地仅1598平方米,但汲取了苏杭园林风格,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将亭、台、楼、阁及水池、小苑间以曲径小桥,并广植古树名木,珍贵花卉相衬托,从而形成一座以布局精美小巧、玲珑剔透为特色的岭南园林。它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余荫山房以“浣红跨绿”廊桥为界分为东西两大景区。廊桥是园中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前后各五级石阶,桥下为一石拱券,桥亭为卷栅歇山顶,前后分别题额“浣红”和“跨绿”,故称浣红跨绿桥,桥上设栏干,亭下设挂落,前后两端有风雨廊连接,廊两边设长靠椅,西区以深柳堂为主,以临池别馆为辅。深柳堂木雕为园中之精品,东次间有许多名人题字木刻。堂前庭院盘绕着两株炮丈花古藤,花开时节,落英缤纷,瑰丽非常。东区主体建筑为玲珑水榭,此亭为八角,又建于一个八角形水池中央,故又称八角亭。东南角有杨柳楼台,东北角有孔雀亭、来熏亭、榄枝厅等小巧玲珑的古建筑。并栽有菠萝树、腊梅、南洋水杉等珍贵古树名卉。
园门位于西南角,园门两边有一对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既体现了“余荫”之名,又体现了“红雨”、“绿云”的园中特色。
临池别馆与深柳堂隔池相望,廊柱悬挂对联:“别馆恰临池,洗砚有时鸥可狎;回廊亦步月,寻诗不觉鹤相随”。深柳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内明间装(左边木,右边隔去掉耳旁)槅窗扇门,置松鹤延年落地罩,上悬“深柳堂”木匾,两次间置满州窗,两侧次间置透雕葡萄香狸花罩。
余荫山房面积虽小,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交相穿插,构成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庭苑空间,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的特色,使游人耳目一新。

[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位于秀丽的荔湾湖畔,原址是南汉宫苑昌华苑故地,泮溪始建于1853年,是现存全国最大的园林式酒楼建筑。泮溪酒家占地12000平方米,全园分厨房、厅堂、山池和别院四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之间以游廊相连。酒家正门为五开间,八幅精美的屏门竖于门厅内,格心是蚀刻书法套红色花玻璃,镶楠木海棠透雕花边,裙板为楠木博古浮雕。门厅左侧是六开间的宴会大堂,厅堂周围用纹样丰富的斗心格窗和色彩艳丽的套花玻璃窗心组成。厅堂内部东西梢间分别以贴金大花罩作空间分隔,再配以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藻井天花,使大厅更显富丽堂皇。大堂北面为对朝花厅,花厅西为水榭,水榭前廊往西,过桥廊便到山池部分。山池是全园景致中心。桥廊两旁,按地势开池架山。石山结合山馆,从桥廊拾级而上,直达山馆楼上。楼之西面向荔湾湖,食客游人可凭栏远望,荔湾湖波光水色如诗如画,尽收眼底。楼内装修精美巧妙,令人赏心悦目。从水榭北行,经小院长廊可到别院部分。别院由楼厅、船厅、半亭、西廊组合而成。
1974年泮溪酒家进行了扩建,由莫伯治、吴威亮、林兆璋三位岭南派建筑大师设计。现泮溪酒家占地面积已达12000平方米,餐位近3000个,员工1000多,日接待顾客1万多人,是广州乃至全国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园林式酒楼建筑。1974年扩建时建成的泮岛四面环水,与荔湾湖隔水相望,是酒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岛上有碧波厅、平湖厅、望湖厅,以贴水长廊相连。泮溪酒家酒舫廊座、殿阁楼台形式的数十个餐厅,错落有致分布于湖堤、浓荫之间,鱼池、喷泉、假山、奇石等园林小品举目即是,园内奇花异草、古树名木遍布,发出阵阵幽香。整座泮溪酒家既体现了岭南传统文化,又充满时代气息,不愧为园林酒楼的精品,被前苏联著名建筑师代表团誉为“一首完整的建筑艺术交响诗。”

[北园酒家]
位于小北路的北园酒家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园林建筑特色的酒家。它创建于1928年,原规模不大,稍有园林特色而已,现在的规模是解放后几次扩建而逐渐形成。1956年当时广州市长朱光提出扩建,并于1957年由岭南派建筑大师莫伯治设计。莫先生在设计上保持了原有园林风格、地方特色,保存原有古树名木,采用深远曲折的综合式庭园布局,充分利用从民间收集得来的工艺建筑旧料,以丰富地方特色,保持中国庭园建筑中富于精美装饰的效果。
北园全园分南北两部分,两部之间以漏花云墙门洞为过渡。南部因地形复杂,不宜建筑厅堂,只铺绿地,栽种翠竹,营造假山,沼涌两旁修造栏河,以盆花点缀,大石块作过涌桥面,经月门进入北部。北部是全园主体,主要出入口均设于此,门厅之侧为主楼。楼南有水池,池四周分别建有各种形式的轩亭,以木桥相连,建筑物之间穿插大小院子,以名木奇石加以点缀增色,每座建筑既是营业客座,又是点缀风景的园林建筑,内外相通,步移景换。
1984年北园又在1957年扩建的基础上再一次扩建。这次扩建中在“旧北园”之南增建了五层的绮秀楼,又称新北园。1992年又进行了一次全面装饰。目前北园酒家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1平方米,餐厅44个,座位1400个,成为广州最具岭南园林特色的著名园林酒家之一。

2.岭南茶楼建筑

“食在广州”,众所周知,举世闻名。但是想要更细致、深入了解岭南饮食文化,特别是广州人的饮食文化,您就必须亲自上广州的茶楼,品香茗,尝美点。爱好饮茶就餐是广东人,尤其是广州人的生活特色之一,也是广州人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因为广州人重视饮食,一天之内就有早、午、晚三次茶市,因而茶楼这种广州传统商业建筑随处可见,几乎分布到广州市的每个角落。一般茶楼建筑的门面十分讲究,力求金碧辉煌,华丽醒目。茶楼的布局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楼为普通客座,后楼为雅座,有的茶楼的中部还设有岭南特色的园林风味的小庭院,外部装修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内部则用门罩、(左边木,右边隔去掉耳旁)扇分隔空间,装修极富岭南传统情调。这些茶楼建筑深深地浓化了广州饮食文化。
广州有许多传统的茶楼,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陶陶居、莲香楼、惠如楼、成珠楼等。

[陶陶居]
荔湾区西关第十甫路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物,那就是陶陶居,它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陶陶居前身是一间名叫“霜华书院”的私人书院。约在光绪六年前后曾一度以“葡萄居”招牌经营苏式风味酒菜,并兼营茶点。“葡萄居”易手陈姓老板后改名“陶陶居”。今“陶陶居”三字为康有为题写。康有为在1888年第一次公车上书失败后返粤,于1891年在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学馆讲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撰写变法理论,力图以教育兴国,培养和造就维新骨干。其间他常与朋友们到陶陶居饮茶品茗,当时陶陶居老板黄静波慕名力邀康为其题写“陶陶居”三字招牌。自挂上康有为写的金字招牌后,陶陶居更是声名远播,生意兴隆,成为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后因经营失策 ,后继乏人,而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终因负巨债而倒闭。今之陶陶居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所改建。改建后的陶陶居大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盖六角亭,其建筑彩画灰饰等极富岭南风格。内设卡座正厢、大观园、濂溪清舍、八桂图形等卡位,别具匠心。室内装修精美典雅,四壁悬挂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室内设置的七彩玻璃屏风上刻以诗画,供茶客欣赏。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加上服务一流,美点上乘,历来为中外文人墨客、商界人士聚会之所。鲁迅、许广平、巴金以及粤剧名伶薛觉先、白驹荣等,都曾是陶陶居的座上客。

[莲香楼]
广州最具传统特色的茶楼之一的莲香楼,与陶陶居同位于西关第十甫路,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三层大楼。首层门前为骑楼,层高约6米,两边各有一根爱奥尼柱式。二、三层外观分为三间,各用四根爱奥尼柱式。最上方为半圆形及曲线形组成的女儿墙。大门门楣上桂“莲香楼”三字的金漆横匾,为宣统二年(1910年)翰林学士陈如岳所书。1984年莲香楼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它以精美典雅的家具、岭南传统木雕和现代灯饰,使百年茶楼面貌焕然一新。莲香楼素有“莲蓉第一家”之美誉,以清香幼滑的莲蓉制造的莲香楼牌莲蓉月饼驰名省港澳。莲香楼以品类繁重多、精美可口的茶点,清幽的环境,上乘的服务吸引中外众多的食客。

[成珠楼]
百年老字号成珠茶楼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180号。成珠楼是广州开业最早、时间最长的百年老字号茶楼。它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45年),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一块当时题书成珠楼三字的樟木牌匾至今尚存。成珠楼始创时称成珠馆,是广州当时五大家族(潘、卢、伍、叶、周)之一的伍紫垣所有。伍是当时“十三行”的怡和行老板,在河南(海珠区)建有规模宏大的伍氏花园(现仍有伍家祠道)成珠馆就在园内接待处。成珠楼以小凤饼(俗称鸡仔饼)成名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民国三年获准商标注册专利。上世纪20年代获“展品赛会优等奖章”,1931年获“广州市国货展览会”一等奖章。从此成珠楼小凤饼享誉省港澳。一些外国友人和华侨也把小凤饼视为中国饼食的珍品。1959年成珠楼公布小凤饼制作秘方,被商业部编入《中国名菜谱》内。今天成珠楼的小凤饼仍是大众喜爱的著名食品。

[惠如楼]
惠如楼原址位于中山五路,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广州历史悠久,最具岭南特色的茶楼之一,素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和龙凤礼饼驰名。原惠如楼建筑外观为三层,首层门前为骑楼。二层外立面采用四柱三拱券形式,柱用爱奥尼式,外置凸出的半圆阳台,有西洋巴洛克建筑的风韵。三层前方为一平台,可观街景。全楼外立面采用西洋巴洛克风格装饰,楼内装饰却是岭南传统风格。楼内南北两面几乎全部采用中式落地长窗和仿满洲窗,通风采光极佳,冬暖夏凉。三楼大厅中部由东至西从楼顶设一下垂的花荫装饰,图案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金光闪闪。各厅堂挂以名人字画,处身其间品茗,其乐无穷。然而,随着广州城建的发展,百年茶楼在数年前的旧城改造中被拆毁,令人惋惜不已。
广州茶楼建筑外观形式是折衷糅合的多样化,或偏重传统特色,或模仿西洋古典风格,形成岭南特有的形式,也为广州市井风情增添风采,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色。广州茶楼以其幽雅环境和精美名茶美点举世闻名。无怪乎,连毛泽东主席也发出“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赞叹了。

3、岭南建筑艺术宝库—陈家祠

陈家祠位于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始建,光绪二十年(1890)落成。
陈家祠坐北向南,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为厅堂,两边以偏间、廊庑围合,每座单体建筑以青云巷隔开,建筑间以长廊相连,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进深三进。祠堂前辟有宽阔的庭院,还有东院和后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头门、聚贤堂和后堂。头门面宽五间27.56米、进深三间14.91米。17架梁用四柱、梁架、驼峰、斗拱、雀替均刻有花卉、瓜果、人物等纹饰。头门大门上悬“陈氏书院”横匾,两边有石砌垫台,门前两侧立一对直径1.4米、连座高2.25米的石鼓,两扇大门上彩绘门神。大门内设四扇双面缕雕屏风。头门明间与次间梁架高10.09米,稍间梁架高9.69米,形成高低错落两个屋面,硬山顶封火册墙,屋面铺碌灰筒瓦,正梁塑花鸟、人物灰塑纹饰,砌石湾陶塑人物瓦脊,垂脊塑寿果、蝠鼠和狮子等。两侧东西厅堂面宽14.05米、进深三间11.9米,其建筑规模、装饰比头门稍次。
聚贤堂原是陈姓族人举行春秋祭祀和议事聚会的地方。面宽五间27.84米、进深三间16.7米,二十一架梁六柱出前后廊,梁架、驼峰、斗拱、雀替雕刻花纹,后外金柱明间、次间装12扇镂雕屏风,稍间设花罩;堂前设月台,月台宽16.84米、深5.76米,石雕塑柱以岭南佳果为装饰,栏板嵌铁花。正脊上陶塑瓦脊是1981年修复时重新烧制。
后进后堂及大厅三间原是安放陈氏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厅堂。中后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二十一架梁用五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各设高7米的木镂雕龛罩,后稍间设神龛,内设21级木阶放置神位、牌位。
除中轴线主体建筑外,其他厅堂、廊庑、斋室、厢房等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梁架、斗拱、驼峰、墙壁、墀头、踏道等待均以梅兰菊竹、花鸟虫鱼、岭南佳果、历史典故、戏曲人物等题材为装饰内容。
陈家祠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名列羊城新八景之一。
中外闻名的陈家祠,其规模多么宏大,布局多么严谨,气势多么雄伟,装饰巧夺天工,富丽堂皇,无怪乎人们称它是岭南建筑的明珠,又说它是集岭南装饰工艺之大成。在此,仅从岭南建筑、装饰工艺的角度向大家介绍这座广东规模最大最具岭南文化风格的古建筑。其中主要介绍它“三雕”、“三塑”的高超技艺。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顾名思义,它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的族祠和书院。它是广东省现存宗祠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宝库、“百粤冠祠”,闻名于国内外。十九世纪20年代德国《世界建筑艺术》和日本《岭南纪胜》等外籍中已有所记述,备受推崇。
陈氏书院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 南建筑的“三雕三塑”即石雕、木雕、砖雕、陶塑、泥塑、灰塑以及铁铸工艺的高超技艺。

[木雕]
陈氏书院的木雕,是以樟、柚、花梨等名贵木材镂雕屏门、神龛、花檐、花栏、脚门、花窗、梁架和雀替等。首进头门梁架有八块以王母祝寿、尉迟恭争帅印、曹操大宴铜雀台等为题材的柚木雕刻。首进大厅的四扇屏门有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木雕。中进聚贤堂的12隔扇有渭水访贤、韩信点兵等人物故事的雕刻。东西两厅隔板分别镂刻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后进三间有11座雕工精美、气势雄浑的木雕龛罩。

[石雕] 
陈氏书院的石雕主要有: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抱鼓石,基座雕以日神、月神和八仙;聚贤堂前以花鸟、果品为题材的石雕栏杆。这些石雕造型秀丽,线条圆润简练,玲珑剔透,流畅洒脱,不愧是岭南石雕艺术精品。

[砖雕]
陈氏书院的砖雕主要用于檐墙、墀头、门楣、花窗等处。书院正门两边东西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东檐墙正中为“刘庆伏狼驹图”,左右分别为百鸟图和以凤凰、仙鹤、鸳鸯、鹁鸪、黄莺为代表的五伦全图。画旁分别刻以明代陈白沙、唐代杜牧、北宋程颢的七言绝句。两檐为取材于《水浒传》故事的聚义厅,两旁分别刻有宋代范中淹《岳阳楼记》名句及清代诗人的七言绝句。这些砖雕以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手法镶嵌而成,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造型生动,气势磅礴,极富岭南特色,堪称砖雕艺术的奇葩。

[陶塑]
陈氏书院的陶塑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书院的正脊采用佛山陶塑共11条。首进5条和聚贤堂脊饰分别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和十九年(1893年)烧制,中、后进的4条脊饰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烧制,后进大厅的脊饰则完成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11条脊饰中以聚贤堂的规模最大,其总长27米,高2.9米,连灰塑基座总高达4.26米。全脊共塑224个人物,题材包括八仙贺寿、加官进爵、虬髯客与李靖等,整条脊饰恰似一个巨大的舞台。其他脊饰的题材主要是龙凤、花鸟、瑞兽、山水,以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群像等。

[灰塑]
陈氏书院的灰塑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总长1800余米,灰塑的题材与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山水美景等,均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铁画]
陈氏书院聚贤堂前后石栏杆中嵌有铸铁栏板,即佛山铁画。其正面6幅为麒麟玉书凤凰图,台阶两边是双龙戏珠,还有三阳开泰、连年有余等。这些铁画是以低碳钢为材料,打制或铸造而成,工艺精湛,构图精美。
此外陈氏书院内还有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装饰美术形式——壁画和楹联。书院东西厢房绘有多幅壁画,壁画的主要题材有滕王阁图、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书院的楹联主要表达对祖先功绩的颂扬和缅怀,光大先祖文风宏业的理想和愿望。楹联多为楷书,自成一格。

4.沙湾留耕堂

留耕堂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年)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宗祠,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
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 、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
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
第一进是山门。留耕堂山门前是宽阔的、用大青石铺成的大天街(广场),大天街正对一池塘,在临近池塘处两边的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天街正北面,便是恢宏肃穆而又富丽堂皇的留耕堂正门。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的一副对联是:“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联语表明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是为使后人生活更美好,并希望全族人同舟共济,永远和睦。正门的两扇大门由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门上各绘金盔金甲的武将一员作门神,用的是我国重彩壁画的传统手法,及其鲜艳夺目。在门的两边是两个石鼓,是功名的象征。鼓座基上刻有吉祥图案,其中正面刻的是狮形瑞兽。侧面刻有“老龙教子”、“三阳启泰”等吉祥图案。大门东西两侧是各由三条石柱和木柱及金字托梁所组成的包台。前是礼台,接礼所用;后是“八音台”迎宾唱名所用。另外,还有“出孝”、“入弟”两间鼓楼,它们一起构成留耕堂的门面,已初步展现出这座古建筑的恢宏气象。
在正门最值得细心欣赏的是门顶的横梁,梁上的木雕极其精美,特别是在古建筑学上称为“驼峰”的33个三重如意斗拱,雕刻内容花样百出,或奇花异卉、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整座前门,梁、枋、斗拱共同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岭南建筑艺术珍品。
进正门,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耸立在人们的面前,这座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属于留耕堂的二进。门额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所书“诗书世泽”的石刻,表明沙湾何氏是书香门第,历代不少人考取科举功名。碑坊由八条石柱分出三个门口,顶上红白石精刻花鸟瑞兽图案,其中有大红的玫瑰,艳丽的牡丹,洁白的菊花,雄健的猎鹰等。上檐承以木构如意斗拱,层层飘出,四面檐牙高楼,碑坊的主脊是一条用灰塑的手法雕塑出来的头西尾东的七彩回龙。那彩龙正欲摆尾高飞,神态毕现,塑在碑坊顶上,充满了生气而又寓意吉祥。
过碑坊,到丹墀(大天井),回首可见,碑坊额上的“三凤流芳”四个苍劲大字。这是为了表彰沙湾何氏祖先在北宋后期考取进士的三兄弟,这三人在当时被尊称“何家三凤”而流芳后世。
第二进除了仪门外,还包括后面的丹墀(天井)、月台和东两边的庑廊。天井由红砖铺成。月台(又称钓鱼台)依天井的北面而建,高出天井1米,原是族人在喜庆日子看戏的舞台。其基石由一列15块大理石构成,石上刻有“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戏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及松、梅、竹、菊、牡丹等图案,刀法浑朴自然、玲珑剔透,是元、明年间的古石雕,非常珍贵。月台东西两墙基中也各有五幅大小不等的鸟兽红石刻,同样神采非凡。东西庑廊各有四石柱、八条木柱,共24条柱,这原是祭祀时供客人休息的地方,现为珍贵文物展览室。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北面象贤堂和东西庑廊的60多条大柱,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就如钢琴的琴键,令人仿佛听到一曲古典音乐,悠扬婉转,跌宕起伏,心潮澎湃,仿佛置身艺术的海洋里。
享殿又叫象贤堂,进深达17米多,在古祠中是少见的,正中一前一后悬“大宗伯”、“象贤堂”两块红漆金字木匾。“大宗伯”指的是沙湾何氏第二代何起龙,明朝洪武年间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当时人称“大宗伯”。“象贤堂”是纪念沙湾何氏的宗祖何德明(号象贤)而设。象贤堂由4 条石柱和24条两人合抱的大木柱支撑,梁、枋、驼峰斗拱均有玲珑剔透的云纹鸟兽、花果虫鱼等的复杂木雕,令人叹为观止。置身如此宽敞高挺的象贤堂,巨大的柱林更觉得肃穆庄严,对前人的敬意不觉油然而生。
中座后面是后寝的东西庑廊,廊中有八个雕成仰覆莲花瓣的红砂石柱基础,造型美观别致,是明代的遗物。后寝是留耕堂的最后一进,分为中、东、西三间。中间的最大,正中的神龛呈长方形,精雕许多吉祥图案,外镀金漆,光彩夺目。正中檐下悬挂白底黑字“留耕堂”横匾,两边有一副木刻对联:“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点出了留耕堂的原意。现后寝东西两边是番禺历史人物像展。西边有广东音乐典雅派的“何氏三杰”——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三人的铜像。东边有番禺清代诗人屈大均、岭南画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塑像。在寝殿的东西间,有番禺驰名的民间艺术——沙湾飘色的雕塑。沙湾飘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色彩艳丽、造型传神、色梗纤细、装置巧妙而闻名海内外。
留耕堂长期以来以其恢宏的建筑气势,高超的雕刻艺术,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而受人青睐。
  
5.西关大屋

来到广州,看到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交通,一幢幢直插云端的高楼大厦和鳞次节比的琼楼玉宇,已经初步领略这座国际大城市的现代化风貌。现在向大家介绍仅广州特有,最富岭南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民居,那就是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门厅(门官厅)中设天官和土地神位,其后有中门四扇,平时不开,只有乘轿贵客来访才开,以示隆重迎接。仅留左右两门出入,使路人看不见门内情景。轿厅是供乘轿客人及主人出入停轿之所。
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面积最大,屋脊最高。整座大厅红栋(主梁油红漆)黑桷(木角油黑色)白瓦(衬瓦涂以白色),宽敞宏大。为使大厅更加明亮,屋顶错落装以明瓦即玻璃瓦。
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
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夫妇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池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州窗、刻彩图案、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
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十分可惜,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壬寅年),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为楼房,中间是花园,楼房精致典雅,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门额石刻清末书法家苏若湖所书“小画舫斋”四字。小画舫斋整座建筑为白花岗石脚、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
正门进门是一座玲珑剔透的木雕通花套石刻红花玻璃大屏风。屏风后面是门厅,前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长廊中建有一座名叫“诗境亭”的半边亭。西边是“船厅”,呈画舫形,小画舫斋因此得名。还有阮元题书的“白塘红荔泮塘西”木刻横额。朝荔湾涌一侧全部是蚀刻蓝玻璃满州窗。北面有供奉黄家先祖的坐北向南的“家庙”(祖先庙)。

6.竹筒屋

来广州旅游,首先进入眼底的应是南国名城的两山一水,即秀丽而郁葱的白云山、越秀山,滚滚东流的珠江,以及云山下、珠江畔林立的高楼大厦,那些是现代化建筑。但很少人知道广州近代建筑的大量存在,今天仍然存在的且极富岭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那就是竹筒屋。现在向大家比较详尽地介绍这种名字奇特而又充满南国市井风情特色的传统民居。
竹筒屋,顾名思义,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所以称竹筒屋。竹筒屋还有一种叫法,那就是“商铺屋”。广州的竹筒屋产生于19世纪。当时广州工商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内陆皮开始紧张,地价上升,在这种形势下,竹筒屋这种商住屋建筑形式应运而生,成为近代广州传统住宅形式之一。普通市民和部分富裕人家都成为其居住者。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广州工商业的发展,竹筒屋或称商铺屋亦随之迅速发展。那时广州几乎所有商业比较集中的街道都大量建筑这种屋式。竹筒屋主要集中在霞飞坊、盐运西街、将军东街、将军西街一带。
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其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不等,宽不过4~5米。短者7米左右,长者达20多米。呈长方形,排列在狭小街道两旁。
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外面为脚门(吊扇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对开的厚硬木门,具有采光、通风、保安的功能。竹筒屋很少朝外开窗,完全形成封闭式。楼上临街一面设有内阳台,阳台用木质或有图案的彩瓷筒作护栏,多为半月形。阳台既可采光通风,晾晒衣物,又可作消闲休息,观望街景,是竹筒屋唯一一处关闭底楼大门后通向外界的“空中楼阁”。最顶的楼面的图案,有各种不同的具有岭南传统风格的设计。
在19世纪后期,广州的竹筒屋仍然保持着岭南传统特色。也就是说面窄而进深大,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进深的加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看似为一层,因屋高达四、五米,故常设夹层和增设楼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那时亦出现前部为单层,中、后部为二层的竹筒屋。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广州的竹筒屋也发生了变化。层数增加,出现两、三层,甚至四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的梁和过梁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以混凝土代替砖木结构,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改为平顶。人称这种竹筒屋为“洋楼”。
广州的竹筒屋具有低层、高密度、适于南方气候的特色。除广州以外,竹筒屋还分布于省内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以及汕头、湛江等地。原属广东省的海南岛海口市也有许多这类屋式。越南河内及东南亚一些城市也有竹筒屋。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建工作的进步,许多竹筒屋也逐渐被拆除,改建成现代化的商住大厦。目前荔湾区西关一带仍保留一些竹筒屋。

7.商业骑楼建筑

当您漫步在北京路和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时,您会对马路两旁非常特别的建筑形式发生兴趣,又感到十分新奇,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在北方任何城市都看不到,找不着的。这种建筑形式就是商业骑楼建筑,简称骑楼。
商业骑楼建筑是岭南和广州近代城市商业街市的一大特色,也是广州建筑的最大特色之一。
骑楼最能体现广州的南国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一幢幢不同风格的骑楼建筑,从街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鳞次栉比,连绵不断,街的两边骑楼隔道相望。骑楼宛如一把神奇的大伞,在烈日当空或大雨滂沱时,默默地为行人遮阳挡雨。骑楼是城市安全的港湾,名正言顺的人行道,进入骑楼,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因为不必担心各种飞驰的车辆碰撞你。在沉醉东风的晚上漫步于这望不到头的长廊里,在微风吹拂下,令人心旷神怡,无限温馨。
关于骑楼这种建筑结构形式的来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从古代岭南越族的干栏式(高脚楼)发展而来。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外来建筑形式,是广州人将西方古典建筑券廊式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数观点倾向于后者,因为这更接近岭南文化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骑楼是一种敞廊式商业建筑,最早出现于地处南欧和地中海一带的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城市。敞廊式商业建筑的产生是与古希腊商业发达和气候炎热多雨有关。敞廊能为顾客和行人提供遮阳挡雨,提供良好的步行环境,适应商业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城市景观,浓化了城市的特色。敞廊式商业建筑,即骑楼在古罗马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拜占庭继承古罗马的建筑文化,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建设了两旁带有商业敞廊的中央大街。据载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壮观的街道之一。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敞廊式商业建筑更是遍布欧洲各地。至今欧洲许多历史名城如瑞士的伯尔尼、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法国巴黎等仍然保存着这种敞廊式商业建筑。
到了近代,随殖民主义的扩张,资本的输出和科技文化的传播,骑楼这种敞廊式商业建筑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包括中国广州。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封闭状况被列强的洋枪大炮所破。外国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形式随科技文化传入中国,尤其是传入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商埠广州。因此从19世纪来到20世纪20年代,在广州的一些道路,如长堤大马路、一德路、人民南路、中山五路等率先出现骑楼建筑。其中广州最早的带骑楼的道路是1886-1920年建筑的长堤大马路。
广州近代骑楼迅速发展的时期是1925年以后。当时广州市政厅颁布《催领骑楼地办法》加速广州道路的修筑和骑楼的兴建。当时兴建骑楼的街道主要集中在今东山区的中山四路、越秀南路、越秀中路、北京路(北段)、白云路、东川路;越秀区的维新路(起义路)、大南路、人民路、大德路、西濠二马路、小北路、法政路等;荔湾区的十三行路、六二三路以及海珠区的南华路和同福路。虽然1930年广州市政当局又颁布《取缔建筑章程》,规定道路较窄、道旁植树较多、市郊和商业较落后等地方,或位于公园、大学、住宅或其他公共机关周围为不准建筑骑楼的马路。但是由于下列诸多因素促进和推动了广州市骑楼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广州社会的变革和城市的发展;广州炎热多雨的气候;政府当局政策的引导,重用一大批留学回国人才掌管广州市政部门,并以先进的观念和西方技术积极参与和推动城市建设,特别是骑楼商业街道的建设,以及广州有大批富有华侨积极参与广州房地产投资;还有,骑楼这种商业建筑改善了购物环境,促进了广州商业的发展;而广州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骑楼商业建筑的发展。因此从1930年到1937年是广州骑楼街道建筑的鼎盛时期。那个时期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都修建了一大批道路。当时广州市区内骑楼街路段共有36条,总长20多公里,集中于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最著名的,骑楼最集中的街道有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等。最有代表性和最气派的骑楼应属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
由于广州的骑楼商业街具有很多优越性,在城市建设中崛起,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对类似广州的南方城市起了示范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广州为中心骑楼建筑发展到广东全境,幅射到广西、福建、海南等与广东邻近的华南地区。梧州、南宁、厦门、漳州、泉州、福州、海口、文昌等地处热带、亚热带、炎热多雨的以及华侨众多的城市都有数量颇多的骑楼建筑。
最近,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编制保护骑楼街发展规划,要将骑楼街建设成为全国最长的岭南特色建筑,使骑楼这一个岭南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景线永存于世。

8.西洋古典建筑

说到岭南建筑,特别是广州的居住建筑,必须说一下沙面的西方古典建筑,因为这种屋式对广州城市风貌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沙面从1861年9月3日就成为我国最早的租界之一。经殖民主义者多年的建设使沙面的建筑集中了几乎所有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成为欧陆建筑的大观园。沙面如此集中的西式建筑群,在全国34个租界中是绝无仅有的。也许对于来广州旅游的外宾,特别是西欧游客来说,这不是什么新奇的景点,但对于广大的国内旅游者来说,除了新奇之外,还有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让游客“勿忘国耻”!在此对沙面及其西方建筑群作一简单介绍。

[沙面]
沙面原是珠江边上的一个小岛,位于白鹅潭之畔,有濠涌(沙面涌)与市区隔开。沙面东、北、西面有5座桥与六二三路相连。全岛呈椭圆形,东西长9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
沙面最初是古珠江江心岛中流沙的一部分。中流沙一带水深港阔,自宋至清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津和船舶码头,明代曾建有“华节亭”,管理外国商船进出,是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清代为了加强海防,建筑有多座炮台。鸦片战争之前,岛北临江地区建成十三行商业区,沙面成为外国海船进出的中转站。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十三行和夷馆被烧毁。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又进攻大沽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清咸丰九年(1859年)清政府批准中流沙临江一面供英、法建立租界。两年后,即1861年又签署了《沙面租界协定》。“沙面”的名称就是取中流沙“滨海一面”的意思。当时,法租界在东占1/5,英租界在西占4/5。沙面被英法强租之后,将中流沙辟为两部分,凿涌(沙面涌)筑基(今六二三路)将岛与城区分隔开来,炮台被拆毁,原在此栖居的中国人被赶走。沙面从此变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英法侵略者的乐园,白鹅潭成了他们的军舰和商船自由航行的专用港湾。
租界建立之后,英法对沙面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精心的建设,使岛上交通井然有序,三横五直,加上环岛道路四通八达,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系统。全岛以道路分成大小不等的12个区,建设绿化带和街心公园,北街建为临河林荫道,南街建为临江公园。建筑物均沿主次道路布置。在英法的经营下,沙面成为外国领事馆、银行、洋行、教堂、学校的聚集地。其中洋行就有数十家,分属于英、法、日、德、荷、美、瑞、葡等10多个国家。其中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英属怡和洋行的分支机构设在沙面南街50~52号,太古洋行设在50号。
沙面的建筑多为砖木、砖石结构,其建筑形式大部分为西洋风格,所以人们把沙面称作西洋建筑群。一些专家认为,沙面西洋建筑形式可分为新古典式、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仿哥特式等。
新古典式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底层基础,以古典式和各种组合形式为建筑主体,加以细部装饰。其特点是模仿西方古典复兴手法,追求雄伟严谨,体形规整,稳定典雅。其代表作是今沙面大街54号的汇丰银行和沙面南街18号法国东方汇理银行、60号的英国圣公会等。
所谓折衷主义式,是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追求固定的法式,只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的一种西洋建筑风格。属于这类建筑的有沙面英国领事馆、英国亚细亚火油有限公司、沙面招商局等。其中英国领事馆东立面首层采用拱券门廊,上层为柱式外廊;南立面采用巨柱,上下两层为不同形式的外廊;西立面以实墙为主,加上装饰性外挑阳台和柱式。三个立面各不相同,是一幢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的西洋建筑。
券廊式是一种平面简单,立面为连续的拱廊组合,形式简洁,脚线明朗,无其他特别装饰的西洋建筑风格。其代表性建筑是沙面大街48号。沙面大街14号路德教堂是仿哥特式风格的西洋建筑。
中国政府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沙面租界。解放后沙面回到人民手中,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沙面时,批示要保护沙面的原貌和环境。国家曾拨款1000万元作修整费用。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对沙面地区的西洋古典建筑群进行了测绘和规划保护,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兴建了沙面公园,开设了网球场、游泳场等公共娱乐设施,使沙面成为广州市民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沙面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称为广州第九景。
除了沙面比较集中的西洋古典建筑群外,广州还有不少的西洋古典建筑。

[粤海关大楼]
粤海关大楼坐落于沿江西路29号。是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型。该楼威严雄壮,雄踞于珠江之滨。粤海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海关,创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与江海关、津海关合称全国三大海关。原楼于1913年拆除,现楼由英国建筑师卫·迪克重新设计,1916年落成。大楼坐北向南,四层,连钟楼总高31.85米,建筑面积442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为基座形式,用条石砌筑,使上层光滑的圆柱和饰以花饼的栏杆形成对比。正面和东侧柱廊全部双柱,仿罗马爱奥尼式巨柱通贯二、三层,四层为罗马塔司干柱式。

[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楼]
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楼是一幢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该楼坐落于沿江西路43号,由英国建筑师丹备设计,1916年落成开业。该楼平面略呈梯形,坐北向南,面积1740平方米,南主楼三层,北副楼二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南立面以希腊爱奥尼式巨柱通贯二、三层,造型优美典雅。今为广州市邮政局办公楼。

[省财政厅大楼]
该楼位于北京路,建于1919年,由法、德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为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该楼是近代广州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楼主体建筑高五层。底层为基座,二、三两层立面采用巨柱式、券柱式。拱券正中用拱心石。大门在正中,门洞两旁用双巨柱式。门前为弧形大石阶,连通室外与二层。四层立面为方窗洞,用双圆壁柱。五层立面采用双方壁柱。楼梯间为半圆形,位于后面两翼之间,沿梯可直上屋顶天台,天台正中建有八角形厅,上盖穹顶。大楼内部空间高大明亮,走廊宽敞,室内以花砖铺地。大门上额书“广东财政厅”,落款为“中华民国八年六月九日”。

9、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校址设在文明路215号。为纪念孙中山,民国15年(1926年)7月改名为中山大学,后一度迁往天河五山(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现址),1952年院系调整时将岭南大学部分院系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校址亦随之迁入岭大原址。中大是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师资力量雄厚。丁颖、成仿吾、郁达夫、许德衍、俞平伯等许多著名教授和学者先后在校任教。郭沫若曾任教授兼文科学长,鲁迅曾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建国后在校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陈寅恪、梁方仲、容庚、江静波、蒲蛰龙、商承祚、李岳生等。
继1978年调整、改革后,1996年设有研究生院、11个学院、30个系、23个研究所和35个教学科研中心。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合并后仍称中山大学,从而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学府。合并后的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共有11个博士、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99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和5个专业学位点。还设立了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中山大学校址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新教会办的大学——格致书院。1927年收归国人自办,改名私立岭南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并入中大。因此,今中大校院内有不少近代建筑是属于西洋古典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清代马丁堂。
    [岭南大学马丁堂]
    马丁堂 在广州海珠区新港路中山大学校园内。由美国纽约斯托顿事务所设立,柯林斯负责施工,建于1905年。当时由岭南大学美国董事会筹款,以马丁捐款最多,故名为马丁堂 。该堂是岭南大学最早建筑之一。初为教室、试验室及图书馆。曾于1965年重修。
该堂长50.68米、宽16.14米、高15.8米。建筑面积约2335平方米,砖、木、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属券廊建筑,四周以红砖柱廊围合,中以红砖分隔成东、西、中堂,各堂间隔墙砌壁炉。楼高三层,并有地下室,前后开门,门前均有花岗石台阶,楼板及(上面是录下面是皿 lu )瓦 顶,天台为混凝土浇制。外墙装饰简朴,廊柱以红砖砌成方形通柱,柱身、柱头有砖砌花式装饰。由于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柱廊可不依靠拱券承重,一楼虽仍用平缓的砖拱,亦只起装饰作用。二、三楼未发拱券。各层间施线及装饰尚保留一些“殖民地式”做法。现柱廊外围已加一圈玻璃窗。
据资料考证,马丁堂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对研究近代建筑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丁堂于1990年被列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中山大学校园及建筑]
中山大学的前身为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广东大学,由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省立法科大学合并而成。校址最初在广州文明路原广东省师范学校(今广东省博物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6年改名为中山大学。1932年由于文明路地方窄小,校舍简陋,由西南政务委员会拨巨款筹建新校舍。新校舍在孙中山生前选定的石牌五山。在时任校长邹鲁主持下,限令30个月完成建校工程。工程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工程由留美建筑师杨锡宗主持。他从1933年起,共设计了农学院教学楼二座、理学院教学楼四座、法学院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及食堂若干座。林克明先生的全部设计,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宫殿式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农学院化学馆以西方古典建筑常见的手法,其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外观立面二层,实为三层,底层作为基座处理。立面用巨柱式,贯通二层。屋顶用庑殿顶。大屋顶内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理学院教学楼(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平面倒U形,二层,黄脊绿瓦红墙,人称“红楼”。整座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装饰图案纹样也是中国民族风格,基座为须弥座,斗拱、栏杆、彩画均为另传统形式。其中巨柱式及室内天花线脚则为西方常见手法。物理系教学楼的艺术形 象更为独特。平面亦呈倒U形,正中用单檐庑殿顶,两翼则用歇山顶,然后是歇山。正立面主体高三层、庑殿顶,两翼高二层、歇山顶,非主体则为二层,用单檐歇山顶,形成一个主次分明、稳重大方的外观构图。
在石牌中山大学校园中,有一块巨石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赠言:“博学之,审问之,慎忍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当时中大校长邹鲁于民国二十三年手书。

10.东山花园洋楼

上面介绍了岭南园林建筑、骑楼、西关大屋、竹筒屋等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屋式。作为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在岭南建筑和装饰艺术上的反映,再向大家介绍广州较有特色的花园式洋楼。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入,广州的居住建筑也出现了西方屋式。由于受到欧美西化的影响,广州传统的西关大屋、竹筒屋等民族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相糅合,也出现了新型的花园式洋楼。
东山一带,上世纪初还是广州郊外荒野之地。从1915年开始,一些广东籍华侨开始在这里建置房产。民国时军政官僚也纷纷到此营建别墅和官邸。于是,东山一带,尤以新河浦为代表出现了许多时髦、豪华的花园式住宅和洋房。此后逐渐扩展到农林上路、农林下路和梅花村一带,那些地方相继建设了许多吸取欧美各类别墅形式与广州地方传统建筑特点相结合的新型民居建筑群,即花园式洋楼。
东山花园式洋楼一改传统建筑“青砖石脚”西关大屋的格调,又有别于“开间窄、进深大”的竹筒屋的布局。这些花园式洋楼具有下列的特色: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大多有古典柱式,也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建筑面积较大;平面不规整,布局灵活多样,一般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建筑大多有柱式门廊,若无门廊,则在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近似欧洲的乡间别墅;室内精心装修,地面一般都铺以优质水泥花阶砖。
东山花园式洋楼大体分为两类型:一种是花园别墅式,前后有庭院,主楼多为二三层,外墙用红砖砌筑,水泥钢筋结构,多采用仿罗马、希腊等形式,门廊入口处采用券拱形式和山花顶,形式新颖,副楼多为平顶,清水红砖勾缝外墙,装饰稍逊色;另一种是建筑线条简练,装饰简洁,外墙用红砖砌筑,楼上筑阳台或前廊,室内明亮宽敞,地板铺水泥花阶砖,柚木门窗,主楼前设小庭院。
东山新河浦的春园、简园、葵园、明园等名园是这两类花园式洋楼建筑的代表作。

[春园]
春园位于东山新河浦路22~26号,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小河。春园是三幢并列同一式样的三层洋房,楼高13.5米,每层进深19.1米,宽9.8米。24号楼天台建有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八角亭。四周有围墙,高2米。围墙门口向南,安装两扇铁门,门柱上各置一座石狮子,门楣上书“春园”两字。院内有水井。
春园曾是中共“三大”代表居住的地方。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春园成了当时中共党中央的活动地方。“三大”召开期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的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等就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客厅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也曾在客厅开会进行分工。1993年春园被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园]
坐落于恤孤院路24号,前后置花园,主体建筑朝南,布局对称,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三层,设阶梯步入二层为大门,开券拱式门楼,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仿希腊柱式,外墙涂刷米黄色粒状灰砂,出檐处施以几何图饰。上世纪20年代简园曾是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公馆。

[葵园]
坐落于恤孤院路9号,坐北向南,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布局对称,中间为入口,建有突出的券拱门楼,门楼上塑有“1922”字样,可能是葵园的建造年份。首层二层有柱廊式走廊,砌有砖柱与仿希腊式柱,外墙为砌筑和涂刷黄色墙料。

[陈济棠公馆]
坐落于梅花村3号,是1931年号称“南天王”的广东省主席陈济棠建造的公馆。梅花村位于中山一路中段北侧,东起水均南街,西至福今路南端。因陈济棠在此建公馆时于马路两旁广植梅花而得名梅花村。陈公馆占地面积达5610平方米,楼房四幢,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公馆内有大片草地,建有假山、六角亭等,环境清幽。现此处已辟为广东省妇联办公室
除东山外,东皋大道和昌华大街一带亦有若干此类花园式洋楼,已列入规划控制保护范围。

11.岭南建筑与岭南派建筑大师

[岭南派建筑的主流和成就]
岭南派建筑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形成的,人们把这支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建筑流派称之为“广派”或“岭南派”。关于岭南派建筑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特色和风格,我们引用著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和艾定增教授所作的精辟的评论来概述。曾昭奋教授最早把中国建筑新风格定为北京的“派京”、上海的“海派”和广州的“广派”(“岭南派”),并归纳出“岭南派”建筑风格的特色是自由、自然和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城市或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
自从曾昭奋教授提出“广派”(“岭南派”)的风格和特色后,建筑界对“广派”建筑的发展更加关注。1989年建筑评论家艾定增在其论文《神似之路——岭南建筑学派四十年》中指出:“岭南建筑学派在地域上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桂林、南宁、汕头、深圳、珠海、湛江和海口等地的近代建筑主流,在时间上指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建筑新风格的发展与成熟,其中也包括大大滞后了的理论。”他还指出:“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音乐和岭南绘画具有同步性,是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政治革新运动相呼应的。而‘两广’人的近代生活方式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则是它产生的根基。它的发展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是洋人带来的洋建筑的输入。接着是由侨乡开始的土洋结合、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也有园林庭园的大量出现)。再就是中外建筑师有意识地将中西建筑糅合在一起(其中有强调民族形式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原中山大学及岭南大学等等,有强调西方形式的而且数量较多)。最近40年则是中西融合,古为今用的初步成熟期”。艾定增先生从八个方面概括了岭南派建筑的主流和成就:
(1)宁变勿仿,宁今勿古。现代岭南建筑的先驱,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夏昌世教授以现代建筑风格设计广州文化公园水产馆、中山医学院和华南工学院校园中的建筑群,在全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的作品中山医学院医疗教学建筑群还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
(2)追求意境,力臻神似。广东人在每一种艺术创作中都刻意追求岭南特色,建筑创作也一样,追求意境,立意在先,处处体现出中国的岭南的情调和神韵。例如白云山庄的诗情画意,白天鹅宾馆的能唤起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故乡水”。
(3)因借环境,融为一体。岭南建筑重视选址立基,与环境融为一体,继承了传统建筑的精华。“白云宾馆”、“双溪别墅”、“白天鹅”等宾馆建筑是其中的佼佼者。
(4)群体布局,组合空间。岭南建筑结合气候特点,使建筑物具备现代景园特色,而且在门厅、中庭、休息廊、餐厅、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园林花木,赋予环境以大自然的情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将中国园林的精神与现代建筑的格调浑然一体的东方宾馆庭园。
(5)清新明快,千姿百态。岭南建筑善于利用混凝土钢筋框架特点,创造通透空间及虚灵形体,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同时借鉴古代亭台楼阁原型,使新建筑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6)室内设计,丰富多彩。 岭南建筑在室内设计上利用传统手法,如灰塑、陶塑、砖雕、木雕、洞门景窗、空花博古、贴地铺地、彩色玻璃、镶拼壁画、盆景几架、特色家具、匾名对联等等,使室内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7)景园文脉,推陈出新。岭南建筑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中国古园林空间手法,移植到建筑与城市设计中,从而产生出鲜明的特色。例如白云山、越秀山、流花湖公园、兰圃、烈士陵园、麓湖、东山湖公园等。
(8)神似之路,殊途同归。岭南建筑学派主张新建筑与传统形式风格要神似,不要形似。要神似,反映了一种文脉意识,对传统精神及集体无意识的关注,对环境整体性及人性空间的尊重,对与世界潮流同步的强烈愿望。
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代表作有友谊剧院、白云山庄、白天鹅宾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泮溪酒家、天河体育中心、白云宾馆、大都会广场、中国市长大厦等。这些作品分别荣获中国城市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奖、国家教委优秀建筑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
现代岭南建筑学派能与“京派”、“海派”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硕果累累,享誉国内外,广州建筑大师和设计大师们功绩至伟。在此向大家介绍几位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大师。

[中国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林克明]
林克明(1900年~1996年)广东东莞人,1920年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随法国建筑大师Tony Garnier从事设计工作。1926年回国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教学。1929年在广州市政府任职并作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兼职教授。1930年被聘为广州中山纪念堂建设工程顾问。1932~1981年先后就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间高校教授和政府部门要职及建筑设计部门的负责人或领导。同时还是第1、2、3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等。他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德高望重的老专家。1990年获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广州市优秀专家学者称号。
林克明作为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主张继承祖国优秀民族传统,吸收国外先进建筑技术,立足国情进行创作,创立了现代岭南建筑的风格。作为教授,他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培育英才,桃李满园,声望卓著。可以说,他是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主持了原中山图书馆、广州市政府合署(广州市府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牌楼、广东科学馆、羊城宾馆等建筑设计项目。他作为建设工程顾问,主持了中山纪念堂的审核及现场监理工作。

[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龙庆忠]
龙庆忠(1903~1996年)江西永新县人。龙庆忠于192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毕业回国,就职于东北南满铁路局。“九一八“事变后,出于对日寇侵略暴行的义愤,毅然弃职南下,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他先后在上海和郑州谋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龙庆忠返回故乡江西吉安师范任教。从1941年到解放前他先后在重庆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同济大学土木系、中山大学建筑系任教。1952年任华南工学院教授。
龙教授从事建筑教育5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堪称桃李满天下。龙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编写了《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建筑图解力学》和《中国建筑结构》等许多教科书。对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等问题,作了大量深入的调研,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文献资料。他还创建了中国建筑防灾学,出版了著名的学术专著《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发表创见独到的数十篇学术论文。他主要贡献是:提倡建筑学要有中国的建筑理论,要走中国自己的路;提倡建筑师要有道,即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天下为已任,为人民服务。

[现代岭南建筑的先驱夏昌世]
夏昌世(1903~1996年)广州人,1922年在广州培正中学毕业后留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建筑系。1928年毕业并获工程师资格。1928~1929在德国一家建筑公司任职。1932年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1932-1939年在南京任铁道部、交通部工程师。1940~1973年先后出任国立艺专、同济大学、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教授。1973年移居德国弗赖堡市,1982年移居香港。
夏昌世教授信奉现代主义建筑哲学,对岭南庭园建筑、园林建筑情有独钟,具有高超的设计水平、优良的求实精神以及在建筑上重视节约的作风,对年青一代建筑人才给予深刻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他顶住“大屋顶“之风,以现代主义手法设计了许多灵活、活泼、明快、经济,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的作品,其中包括广州文化公园、桂林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肇庆鼎湖的教工休养所以及中山医科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多项建筑是他精心杰作,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好评。因此建筑界称夏昌世先生为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是恰当的中肯的。他的主要著作有《园林述要》等。

[岭南建筑的旗手佘   畯南]
佘畯南(1915~1998年)广东潮阳人,出生于越南南汀。他于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学专业。1952年入广州市设计院,历任高级建筑师、总建筑师、顾问总工程师、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要职和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89年荣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被列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德高望重的老专家,1997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他还多次获得广州市、广东省、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佘畯南先生强调现代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坚持建筑设计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钱制宜的观点;独创地提出创作的六度空间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佘畯南先生为了探索、开拓和发展我国南方地区的现代建筑而倾注全部心血,是岭南建筑的旗手和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杰出代表。建筑评论家曾昭奋评价佘畯南和莫伯治是岭南建筑群峰的两座高峰,在他们两人指导下和影响下,一大批岭南建筑师已经为现代岭南建筑的发展奉献一批典范的作品。
佘畯南50多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贡献了50多项建筑作品,其中有16项获奖。他的获奖作品分别是广州友谊剧院、广州流花宾馆北楼、东方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与莫伯治合作)以及汕头人民政府大厦和金海湾大酒店、海口市海口宾馆、深圳博物馆等,真是成果累累,不同凡响。

[岭南建筑的高峰莫伯治]
莫伯治,191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193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系。曾任中大工学院助教、滇缅铁路和广州市规划公路局工程师。1952年起先后在广州市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局出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总顾问、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设计院名誉院长等职。
莫伯治先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研究具有广泛认同意义的建筑审美观,着重探索人对自然的复归感与历史文化的沟通问题,他被建筑评论家曾昭奋称为岭南建筑的两座高峰之一,是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杰出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林兆璋将莫伯治先生的建筑创作特点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1、不断地创新突破;2、熟悉岭南建筑传统;3、灵活的空间运用;4、巧妙的庭园布局;5、合理的经济结构。
半个世纪以来,莫伯治先生正是运用他在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和优点,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莫先生的代表作有广州泮溪酒家、白云山庄旅馆、白云山双溪别墅、广州矿泉别墅、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这些作品分别荣获广东省、广州市和全国的许多奖项,如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国家金质奖、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等等。其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还在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上被评为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莫伯治先生多年来发表了许多水平极高的学术论文,为建立岭南建筑的理论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岭南建筑创作队伍在茁壮成长,英才辈出,除了上边介绍的几位大师外,还有建筑设计大师郭怡昌、何镜堂以及吴威亮、林兆璋、陈伟康等现代岭南建筑学派的佼佼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关印象|一日看尽百年繁华变迁,千年兴衰往事
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东山洋房……看广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
游事
原来广州有这么多民国建筑,广州人把岭南文化藏在这八条老街和老建筑里!
岭南建筑文化赏析
发现 | 一条让你秒懂广州的步行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