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龙江地区古代饮食文化——隋唐、辽金时期各族的饮食
 秦漠以後,隋唐之前,活动於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主要是勿吉、室韦。勿吉是肃慎人的後裔;室韦则和鲜卑有一定的血源关系。在主体经济方面,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勿吉以农业为主,又发展了畜牧业;室韦则以畜牧渔猎为主,又有了少量农业。至隋唐、辽金时期,又相继出现了末褐、契丹、女真;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即是以粟末末褐为主体建立的。此後,契丹人又建立了辽朝,女真人则创立了金国,与中原两宋王朝形成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

 

  地方政权的建立,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使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勿吉

  勿吉是肃慎——挹娄人的後裔。前文已述,肃慎——挹娄人是黑龙江地区较早从事农业的民族,这一点被勿吉人继承了下来,并不断发展。《魏书.勿吉传》记述勿吉人:“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有粟及麦、ji(糜子),菜则有葵,有盐池。”说明勿吉人在耕作方法上较以前有进步,农作物的种类又增加了麦和ji,同时已不单纯地去山野中采集野果野菜,而是自己开始种植蔬菜。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品种的增加,使粮食有所剩馀,於是开始“嚼米酝酒,饮能至醉”。

  家畜饲养亦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多猪无羊”,以饲养家猪为主。在养猪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畜牧业。太和初年,勿吉人向北魏朝廷一次进贡马多达五百匹之多,可见勿吉人畜马的数量极为可观。渔猎活动继续进行,“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常七、八月造毒药傅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毒药毒气亦能杀人”。狩猎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从经济生活方面来看,勿吉人与其先世肃慎一挹娄人比较起来有了一定进步。在饮食上以粮食为主,次为肉类,主要是猪肉和马肉,有时也打些飞禽走兽改口味。自己已能种植蔬菜,能酿制酒。其食物领域较之先世已有所扩大。

  (二)室韦

  室韦活动於黑龙江地区西部,是以畜牧、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室韦又分为若干部,由各部组成部落群,各部饮食亦有差异。其居於南部的部落受其他民族农业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经营粗放农业。他们“剡木为犁,人挽以耕,田获甚褊”。作物种类有“粟、麦及ji”。单靠农业是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的,因此仍以畜牧为主,兼事渔猎。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猪、牛、马。《隋书?室韦传》云室韦地:“气候多寒,田收甚薄,无羊、少马、多猪牛”;《新唐书?室韦传》亦云:“其畜无羊少马,有牛不用,有巨豕(猪)食之。”而居住在北部的室韦诸部畜牧业不发达,仍以渔猎经济为主,是较典型的渔猎民族。他们“饶獐鹿、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凿冰没水中而纲鱼鳖”。射猎技术很高,并学会了冬季凿冰网鱼的方法,这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

  室韦是以肉食为主的民族,其肉的种类除有猪、牛、马外,也猎取獐、鹿等野生动物。

  南部室韦已会酿酒,这舆经营农业有关,《魏书.室韦传》说失韦人“有麴酿酒”,可见室韦人饮酒是确凿无疑的了。

  (三)末褐(渤海)

  末褐出自勿吉,又分为若干部,其中以粟末末褐和黑水末褐最为强盛,经济发展粟末部又胜於黑水部。粟末部地居最南,受汉人及经济发展较快的高丽人影响较深,这是他们强大於其他各部的原因。经过不懈的努力,终於建立了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其国王接受唐王朝册封,典章制度亦模仿唐制,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人口达三百万左右,曾被称为“海束盛国”。

  渤海国的建立,使其与中原王朝及相邻地区经济发展较高民族的交往更为密切,渤海(即末褐)人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农业、畜牧业、渔猎业、手工业(制陶、冶金、车船、纺织、建筑、食品加工等)和商贸业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体系。

  农业方面最大的发展是犁耕(牛耕)的出现和水稻的种植。1963年在渤海上京(今黑龙江省甯安县)遗址发现了渤海时期的铁铧。铁铧保存完好,呈不等边三角形,上端宽处27釐米,两边分别长为36、33釐米:铁铧体较大,底面平直,其角度不如金代铧先进,重4.5公斤。这样大的犁铧,人力是无法牵引的,故当时应存在牛耕。早在漠代,中原及辽东地区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因此传人渤海是在情理之中的。铁制农具在渤海时期已普遍使用,发现的有铁镰、铁铲、铁刀、铁锸等。生活用具也较多使用铁器,如铁锅、铁盆、铁盘、铁碗等。

  铁犁的出现和使用,使扩大耕地面积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同时也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当然铁犁的使用尚不普遍,偶耕形式依然存在。《新唐书.渤海传》载,渤海的土特产品中就有“卢城之稻”,可见渤海确种水稻无疑。把卢城水稻作为当地特产,可见其产量不会太少。这是见於记载的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水稻。水稻的种植成功,在黑龙江地区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他作物则继承了先人的传统,有粟、黍、麦和豆等。

  渤海人还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副业生产,如养蚕、养蜂、栽培果树、种植大麻,采集药材等。造既可以满足自己食用需要,又可以用来交换其他物品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渤海人种植的水果是颇有名的,见於记载的有“丸都之李”和“乐游之梨”,此外还有樱桃、山楂和杏等。而长白山人参更是远近闻名遐迩。如738年,渤海一次赠给日本宫廷的人参就多达30馀斤。说明渤海人对人参已有很深的了解,既可以作为药材治病,又可以作为滋补品补养身体,亦可用於烹调。

  畜牧业、渔猎业作为传统的经济部门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培育出著名的“率宾之马”和“郑颉之豕(猪)”。特别是“率宾之马”,被中原人称为“名马”而备受青睐。“郑颉之豕”则是在多年养猪基础之上培育出的最佳肉食品种,可见渤海人对“吃”已颇为讲究。牛的饲养已不仅仅是为了食肉喝乳,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牛耕的需要。

  由於铁镞的普遍使用,狩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猎获动物的种类比以前有所增加,见於记载的有野猪、鹿、狐、菟、貂、鼠、虎、豹、熊、罴等。他们还训化了犬、鹰、鹘等作为狩猎的辅助工具。

  渔猎生产也有了很大进步,鱼的产量十分可观,其中以“湄沱湖之鲫”最珍贵。他们还掌握了捕鲸技术,鲸肉留作食品,而把鱼睛作为贡品献给唐廷。捕鲸不仅需要众多的人力,而且要有大型船只才能完成,据此推测渤海已有专门的部门从事捕鲸作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渤海造船业的发达。渤海人对虾、蟹之类的水产品也十分偏爱。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

  渤海人的生活用具除铁器外,仍大量使用陶器,并出现了瓷器。陶器的制作比之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由过去的手制转为轮制,这样器形不仅光滑规整,而且质地也细腻坚固。种类主要有碗、罐、杯、碟、盘、缸、瓶等。在中原瓷器的影响下,渤海也出现了瓷器生产。在渤海的遣存中,常发现有瓷器残片,说明在渤海人的生活用具中也使用瓷器,但所占比例是有限的,因为这时瓷器生产规模还较小,不能满足全部需求,或仅限於王宫贵族和富有人家使用。

  至於渤海的其他各业,如冶金业、纺织业、建筑业、造船业、食品加工业以及商贸业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裹不一一赘述。

  (四)契丹

  契丹是鲜卑人的後裔,建国前与其祖先一样仍是个“草居野处,靡有定所,“遂水草畜牧”的游牧民族。约在九世纪下半期,在中原地区农业民族的影响下,开始从事农作,向定居农业转化。其社会经济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十世纪初建立了辽朝,随後攻减渤海,把渤海辖境并人契丹版图。建国後辽代统治者非常注重发展农业,提出了以垦殖立国的方针。在辽河流域及黑龙江地区建五十馀城,并在沿边诸州“设和籴仓……许民自愿假货,收息二分。当时的仓储量很大,“虽累用兵,未尝用乏”。可见农业产量相当可观。

  建国前,由於契丹人仍以游牧为主,故饮食习惯以肉乳为主,随著农业经济的发展,粮食取代肉乳而成为主食。但肉食仍占有很大比例。在多年的肉食生活中,他们对肉的吃法已呈多样化,见於记载的有腊肉、濡肉、肉糜、涮肉、烤肉等;用马、牛、羊乳舆粮食混合制成乳粥、乳饼等。宋人所著《可谈》云:“契丹主馈额以乳粥,亦北方之珍。”五代人王定保著《摭言》云:“银饼焰,食之甚美,皆乳酪膏腴所为”。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记述到,宋人路振出使辽国,辽待之为上宾,盛宴款待,“先蔫骆糜,用杓而啖焉;熊肪、羊豚、雉兔之肉为濡肉,牛、鹿、雁、骛、熊、貉之肉为腊肉,割之令方正,杂置大盘中。二胡衣鲜洁衣,持悦巾执刀匕,偏割诸肉以啖汉使”。这种现偏现吃的方法颇为独特。在内蒙古後汉旗辽墓的壁画中,有涮火锅的场面,说明契丹人已掌握了涮火锅的技巧。

  契丹人的粮食品种主要有麦、稻、粟、黍、稗、粱及豆等。除粒食外,契丹人喜欢吃面食,其品种主要是馒头和煎饼。其粒食吃法也有多样,有水饭、乾饭、粥饭、炒米等。契丹人进行征战时也要带上一袋炒米,“息马饮水炒”。不同的节令,亦有不同的吃法,“立春日吃春盘(春饼),人日吃煎饼,端午节吃艾糕”。这些习俗,有的保留至今。

  契丹人的蔬菜有葵、葱、蒜、韭等,他们喜欢把这些蔬菜作为调味品生吃,如契丹人去给宋朝皇帝祝寿,诸卿面前“分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契丹使臣面前加“猪羊鸡鹅、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又生葱韭蒜醋各一碟”。

  契丹人的水果种类也很多,如他们送给宋朝皇帝的生日礼物有“蜜晒山果十束棂碗,蜜渍山果十束棂,匹列山梨柿四束棂,榛栗、松子、郁李、黑郁李、面枣、楞梨、棠梨二十箱。这裹既有新鲜水果,又有“蜜渍山果”和“蜜晒山果”,说明契丹人已掌握了做果脯的方法。这或许就是今日果脯蜜饯的前身。契丹人还有吃冻梨的习惯,庞元善《文昌杂录》云:“馀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三行,时方穷腊,坐上有上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和现今北方吃冻梨的方法完全相同。这种独特的风味,是北方特有的寒冷气候的产物。契丹人的另一特产是西瓜,是五代时由回鹘地区引进的。文献记载云:“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盖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瓜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後来西瓜由这裹传人中原地区,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食品。

  契丹人喜欢饮酒,建国後在上京皇都设有麴院,专为王宫贵室酿酒。据文献记载,契丹宫廷内较著名的酒有菊花酒、御容酒、茱萸酒和千秋万岁酒等。契丹人还会酿制葡萄酒,《长春真人西游记》云:契丹“酿蒲萄为酒,果实舆中国同”。金人元好问《蒲萄酒赋》云:“予亦尝见还自西域者云:大石人绞蒲萄浆,封而埋之,未几成酒。酒愈久者愈佳,有藏至千斛者”。可见契丹人已有较高的酿酒水平。酒足饭饱之後,契丹人也喜爱饮茶,这是受汉人影响的结果,茶叶也是通过贸易从华南地区而来的。在契丹与北宋的商贸活动中,茶叶占有重要的位置。“解渴不须调乳酪,冰瓯刚进小团茶:[25],足见契丹人对茶叶的偏爱。

  契丹人生活用具主要有铁器、瓷器、陶器和铜器。瓷器主要用王室贵族及富有人家,平民百姓仍多用陶器,逭时的陶器制作比以前更精细,陶质更坚硬,种类也更丰富了。铁炊具种类繁多,考古发现的有多耳铁锅(有六耳、四耳、五耳、环耳等)、竖耳园底锅、三足环耳锅、三足竖耳锅、无耳锅、吊锅、提耳锅、铁烙锅、铁釜、单柄铁锅、铁鼎、铁铛、铁勺、菜刀等。特别是锅,大小不一,式样丰富,以适应不同烹饪的需要,从侧面反映了契丹人饮食的丰富性。铜器亦有锅、釜、鼎、甑等,但不如铁器种类多。

  契丹人重视饮食,从发现的契丹人的壁画墓中亦可反映出来。如白音敖包墓的《割肉图》、後汉旗墓的《涮锅图》、毛布沟墓的《煮肉图》、康营子墓的《备食图》、解放营子墓的《宴饮图》等。

  (五)女真

  女真源於黑水韩羯,属於农耕民族,其远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肃慎人就已经出现了农业,其先世勿吉、末褐都以农耕为主。黑水末褐居於黑龙江中下游、三江平原一带时就“有车马,田偶以耕,车侧步推,有粟麦”,善射猎,普遍养猪,富有人家养猪可达数百口。

  女真人(完颜部)在献祖绥可时代来到安出虎水(今阿什河)附近定居,在这裹“种植五谷、建造屋宇“。阿什河流域成了金朝建国前的主要农业区。建国後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自涑沫江之北、甯江之东北者,地方千馀裹,户口十余万……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当金太祖阿骨达即位时,“阿离合懑舆宗翰以耕具九为献,祝曰:使陛下勿忘稼穑之艰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代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金代铁农具已很普及,1958年在肇东八裹城一次出土金代铁器七百馀件。有农具、手工工具、车马器、武器刑具和各种生活用具。其中农业工具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有犁铧、犁镜、瞠头、锄、镢、锸、镰、铲、铡刀、垛叉等。1961年在阿城五道岭发现铁矿井十馀处,冶铁遗址五十馀处,证明这些铁器是当地制造的。

  农作物的种类已很齐全,见於记载的有麦、粟、黍、稷、稗、豆及麻类等。

  畜牧业及渔猎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文献记载的家畜家禽有马、牛、羊、驴、狗、鸡、鸭、鹅等十馀种。

  由於女真人是农耕民族,所以食物结构以粮食为主。女真人对粮食的加工制作已很精细,其食品种类已很丰富,如粒食类有小米饭、黄米饭、米粥、炒米等;面食类有馒头、炊饼、胡饼、白熟、炒面、面粥、大软脂、小软脂等。大、小软脂是一种油炸面食,涂以蜜糖香甜可口,是女真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一般在重要宴会或来贵客的时候才摆上桌。〈松漠纪闻〉记述女真人婚宴的场面。“男女异行而坐,先以乌金银杯酌饮,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蜜糕(以松实、胡桃肉渍蜜和糖而成),人一盘,曰‘茶食’”。宋人许亢宗出使金国,受到了有女真饮食特色的招待,“胡法饮酒,食肉不随下盏,俟酒毕,随粥饭一发致前,铺满几案。地少羊,惟猪、鹿、兔、雁、馒头、炊饼、白熟、胡饼之颊……以极肥猪肉或脂油润切大片,一小盘虚装架起,间插青葱三数茎,名曰‘肉盘子’,非大宴不设”。

  女真人也以“善骑射”闻名,建国後,随著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狩猎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物需要,而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尤其对於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三朝北盟汇编》记述阿骨达出猎的情景。聚诸酋共食,则於炕上用矮抬子或木盘相接,人置稗饭一碗,加匕其上。列以斋韭、野蒜、长瓜、皆盐渍者。别以木揲盛猪、羊、鸡、鹿、兔、狼、麂、獐、狐狸、牛、驴、犬、马、鹅、雁、鱼、鸭、虾蟆等肉,或燔,或烹,或生向,多芥蒜渍沃续供列,各取配刀向切荐饭。食罢方以薄酒传杯冷饮。”如此丰盛,这哪襄是打猎,分明是野餐。从这段文字我们还可以看到,竟管飞禽走兽、生猛海鲜十分丰富,但仍忘不了“人置稗饭一碗”,这充份反映了农业民族的特点。

  女真人的蔬菜有葵,葱、芥、韭等,既作为蔬菜食用,又作为烹饪调料,特别在吃肉的时候,总忘不了撤上些蒜芥之类提味,这亦和现今吃肉时撤上蒜泥、酱油之类相同。女真人的调料还有盐、醋、油及面酱。特别是面酱,是女真人最爱吃的助餐食品,是用黄豆碾碎发酵制成的,它曾是献给皇上的重要贡品之一。《金史?蒲察官奴传》载:石盏女鲁欢家,蓄有杂酱二十甕,蒲察官奴欲害女鲁欢,以给哀宗上贡不拿好酱为罪。可见女真人对面酱重视之一斑。

  女真人好酒,甚至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几成社会公害。《金史.食货志》云,世宗派人视察农作情况,“闻猛安谋克人惟酒是务,往往以田租人,“酒行无算,醉倒及逃归而已”。王室亦是如此,《金史.世纪》云:景祖“嗜酒好色,饮啖过人”;而世祖狂饮後,更是“尝乘醉骑驴入室中”。已到了荒淫无度的地步。

  受汉人影响,女真人也喜欢饮茶。茶通过宋人岁贡和贸易而来。女真人视茶为高级饮品。〈松漠纪闻〉云:“富者沦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煎乳酪”。金初,由於茶叶进量小,所以只能供“富者”饮用,而平民百姓即“粗者”只能饮乳酪了。乳酪是女真人的日常饮品。

  女真人地产的水果有松子、桃、李、胡桃、白芍药和西瓜等。松子结於树上,成熟後上树打摘即可,桃、李是人工栽培的;白芍药是野生的,西瓜则是引进的。《松漠纪闻》载:“女真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好事之家采其芽为菜,以面煎之。凡待宾,斋素用之,其味脆美,可以久留”。西瓜是契丹人从西域引进的,女真人亦学会栽培技术,成为最受欢迎的果品。

  女真人的餐饮用具主要有铁、瓷、陶、木等器,也有少量铜器。铁器主要用於炊具,这和契丹人用铁炊具的习惯一致。最常见的是六耳铁锅。近年来,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北京以及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发现有这种铁锅。餐具类女真人则多用木质餐具,这可能与木质餐具轻便、易制做、结实不易损坏等有关。陶器主要用於淘米、洗菜和储装食物。近年来在黑龙江地区的金代遗址中,都有大量陶器出土,其器形多为盆、罐之类,说明女真人除使用木器外,仍普遍使用陶器。瓷器多用於富有人家或作为酒具、茶具使用。

  总之,黑龙江地区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舆历史条件下,用他们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方式,从而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大花园,献上了一束值得观赏的奇葩

 

下一篇:黑龙江饮食文化的特色

版权申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 在本网本稿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评论,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zengyu.xiao#zhuna.cn(发邮件时请将#改为@)。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从渔猎到农耕,东北是如何开发出来的?东北民族的贡献不容忽视
东北是如何成为汉人居住区的?
文化研究 · 郭尔罗斯农耕文化源流与形成的初探
靺鞨人
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学习隋唐的渤海国,灭亡以后故地为何反而倒退回部落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