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建筑大观园:南安蔡氏古民居的神奇魅力
蔡氏古民居的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料,经泥水工横、竖倒砌筑,白灰砖缝黏合成红白线条优美的拼花图案,色彩异常强烈,形成独具闽南特色且极富文化内涵的“红砖文化”。


蔡氏古民居是闽南“红砖文化”的代表(市旅游局/图)


    
    “国宝级”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与永定土楼并称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蔡氏古民居神奇在哪?昨日,记者前往蔡氏古民居,感受这座闽南“小故宫”的神奇魅力。
    
传说添神秘色彩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镇漳里村一个叫“漳州寮”的地方。管理处蔡宗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说。清朝中期,有一天,泉州知府微服出巡,来到此处,见处处是茅棚,没一处好房子,但是农民个个辛勤劳作,就问他们:“这里是什么好地方?”一个农民答到:“将就寮(闽南语)。”
   
    “将就寮?”知府竟不知道他所管辖的范围内有这么一个地名,于是问:“怎么说?”一个青年农民答道:“我们这里的居住条件差,没有房屋,搭个茅棚将就,乡亲们便把村子取名‘将就寮’,先将就过日子,日后发达,再建华丽大厝。”
   
    知府听了,非常赞赏:“农民也该有此大志。我就给你们起一个雅致的名字吧,取谐音叫‘漳州寮’吧!”
   
    于是“漳州寮”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而那个与知府说话的青年就是蔡树清,也就是蔡资深的父亲,蔡氏古民居的建设先驱。

40年造闽南“小故宫”
   
    蔡树清后来到菲律宾经商致富,清同治六年(1867年)回到村里,在“漳州寮”兴建豪宅,建启昌厝、攸楫厝等房屋。其后,其子蔡资深继承父业,相继建大厝,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历时40多年建成了集各种建筑特色为一体的闽南“小故宫”。现存较完整的宅第共16座,总建筑面积有40多亩,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
   
    置身古民居中,就恍如身处一座古色古香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这个建筑群有大小房间近400间,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座座房屋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石雕。
   
    从远处看,蔡氏古民居就像一把琵琶,一头大一头小,石埕上石板之间缝隙就像琵琶乐弦。
   
体现高超建筑技艺
   
    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小川说,蔡氏古民居是现存和已消失的闽南文化的见证。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折射的是闽南成熟高超的建筑技艺。而其聚族而居的建筑形态,更是现代建筑所没有的。
   
    蔡氏古民居的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料,经泥水工横、竖倒砌筑,白灰砖缝黏合成红白线条优美的拼花图案,色彩异常强烈,形成独具闽南特色且极富文化内涵的“红砖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安蔡浅晚清民居地名“漳州寮”,是否与漳州有关成谜
【福建·南安】蔡氏古民居·最美的闽南红砖建筑(1)
【第三站:南安】福建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
深藏于闽南的“小故宫”——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
福建南安: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
【闽南印象——南安蔡氏古民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