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数闽南民居类型

  山区民居

  山区内陆的民居建筑,其一般多选择接近河谷、山边的向阳小坡地族而筑居。最主要是选择接近有水源地段、交通方便、利于耕地生产区的自然地形灵活布局。通常有几户至几十户人家组成村落的集居群,居群规模,大小不等,村落无完整的街道,乡村街道随着山坡地变化曲折蜿蜓,路面多以土筑路或铺河卵石路面,而错落的民居就建于小路边。山村民居建筑平面自由、灵活,不受什么格式的限制。整个村落布局虽缺乏规律,但多依傍地势而建,显得层次分明,形成一组高低错落、变化有序的外形轮廓层次感很强的群体形象。

  石筑民居

  完全以花岗岩石为建筑材料的民居构成了泉州沿海民居住宅的独特风貌。由于当地盛产花岗岩,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大都因地制宜,把那些班驳突兀,峥嵘嶙峋的石头变成了一组组泉州市石建筑的奇观。无论是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还是门窗、石栏杆、石级梯,甚至整条街坊,处处精雕细琢,处处流露出泉州人民对石头的特有感情。

  手巾寮

  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较为普遍的沿街巷建造类型。它巧妙利用地势特点,是一种纵向延伸环的巷路,这种小型的民居住舍小巧亲切,装修也很简洁。

  另有一种手巾寮前面沿街市、后面沿溪岸。如鲤城五堡街,利用临街设店、作坊,后面水上货物运输,有“前通街、后到溪”的美称。

  洋楼

  洋式的民居建筑,它造型新颖,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厅堂居室宽敞舒展、功能分区合理。样式别致,门窗、外廓及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这种住房适应当时海外带回最新的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番仔楼”。如石狮市郊的拱星别墅,南安林路厝,鲤城青龙巷李宅,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宫殿式”大厝

  “宫殿式”大厝,是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民居住宅类型。它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庭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庭、廊、过水贯穿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起翘屋脊,脊角“燕尾式”华丽动人。

  骑楼

  骑楼,俗称“五脚架”。是泉州民居和街坊建筑。沿街面用柱廓式骑楼,楼高有二层、三层、四层高底差落;单座建筑多为纵向进深布局,楼与楼相连成十里商业长街。前面临街设店面,里面和楼上多作居住及货物堆放用房,厨房、卫生间设置后面,经营和生活都很方便。它的特点是,夏天能遮骄阳,雨天可蔽风雨照常经商。

  诒安堡

  诒安堡在漳浦县湖西乡,距著名的赵家堡不到3公里,是赵家堡的姐妹堡。

  诒安堡位于湖西盆地中央,四面群山环抱,绿水围绕,阡陌纵横,风景宜人。城墙巍峨壮丽,气势非凡,全长1200多米,高6.7,宽1.1米,全部用巨大条石砌筑。

  墙顶端外部筑2米多高的三合土女墙,上开365个垛口(为一年天数,以示年年周而复始,绵延久远)和炮眼数孔,紧附内墙有25条挑出的石梯可以攀登,城上按一定距离筑了4个小谯楼。依当地风俗,除北边不开门外,东西南各开一门,上筑城楼,镌刻石匾,冠以“迎曦”、“毓秀”、“诒安”为名。整个城堡既坚固又美观。堡内8条石铺信道整齐有序,95座房屋座北向南,鳞次栉比,虽然历经300多年,尚有一部分官厅、厢房和民屋保存完好。

  诒安堡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黄性震捐献历年积蓄俸银所建,是一座保存基本完好,具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军事城堡。

  黄性震(1638~1702年),字符起,号静庵,自幼刻苦读书,胸怀大志,初在郑经手下任候补佥事道。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顺应历史潮流,决意投清,谒见福建总督姚启圣,阐述平台十策,也称“平海十便”,核心是“攻心”。

  他说:“郑氏熟悉海上形势,台湾海外天险,实在难以用力。现在郑经沉溺酒色,儿子幼弱,诸将各怀异心。若能不吝官爵、金帛,诱致其党羽,收买其心腹,平定台湾就很容易了。”姚启圣认为这是陈平所以打破项籍的策略,于是就将这一任务委托黄性震去办理。黄性震又道:“现在时机还未成熟,应等待时机出奇兵,使其丧师地蹙,孤岛难持,部属感到困窘,然后抚而怀之,才能使其离心。”姚启圣又称赞这个建议是项籍促使章邯投降的策略。于是令清军出师龙虎山,奔袭长泰县,大破郑军于西溪,夺取江东桥、水晶坪等地。黄性震认为时机已成熟,可以招抚了。于是在漳州大开“修来馆”,凡来降者均给予官服、车骑或白银,即使逃回郑管区也不追究。结果,只半年时间,投诚官员就达1237人,士兵11639人。当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时,将领们曾商议要杀尽郑经部属,并将其子女和资财犒赏清军。性震秘密建议姚启圣严令制止,数十万人得到拯救。

  黄性震因佐平台有功,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晋太常寺卿,军功加至正一品。他建诒安堡,也许是由于饱经忧患、居安思危、聚族御盗、未雨绸缪之举吧?

  赵家堡

  赵家堡又称赵家城,位于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西北麓,距漳州市区90公里。南宋亡时,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与黄侍臣逃至漳浦避难隐居。明万历年间,其第十世孙赵范在这里建堡,以后赵范之子赵义又加以扩建。“完璧楼”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冬,城堡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夏,先后动工,历二十年方次第完成。

  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样建造。整个建筑群由两部分组成,初建的旧楼、旧堡为主体部分。楼为三层四合式四方楼,高20米,占地400多平方米,每层16间共48间,楼门镌刻“完璧楼”三字,取“完璧归赵”之意。楼外环城墙分二圈,外圈1200米,高3─6米,宽2米多,石基土堡上有垛口。

  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题刻“东方钜障”,西门题“硕高居胜”,南门题“丹鼎钟祥”,唯北同没有题额。天井中筑一条地道通北门外。“完璧楼”及其环卫土堡俗称“内城”。另一部分是赵义扩建的五座五进府第,每座30间,共150间,俗称“官厅”每座第五进为二层楼,系内眷住宅。“官厅”前面广场有色地水阁,池上筑有精致的“汴派桥”。此外,还有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读书处”、“云巢”等。这是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城周长约一公里半,面积约半平方公里。

  天宝“大寨”

  天宝“大寨”,址在芗城西郊天宝镇大寨村,始建于明嘉隆年间,原为土楼。清干隆二年九月重修,改为砖建。圆形,环寨有108间房子,总面积约60亩。内中房子约有百余间。寨有三门:南门门额上石刻“天宝寨”三字,内侧立有一石碑,题有“列祖行实坟茔之记”,落款为“清康熙四十年七月建”﹔东门门额上石刻“壁星辉”三字。西门最小,无字。大寨为芗城最古老与最大的楼寨建筑,寨内现在仍居住大寨村民。

  另外,在天宝镇的山美村、后寨村、洪坑村、墨溪村、塔尾村也有类似结构的建筑样式。其中,墨溪村石寨名“孤星寨”,该寨南门门额上书“墨溪古?quot;四字,西门门额上书”西成“二字,整个寨呈方形结构。塔尾土楼仅余东门,门额上书”怀远楼“三字。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距泉州市区20公里,距厦门机场80公里。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依次前后平行排列有序地分布于大约3公倾(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东西道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占地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最佳朝向。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梭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制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书画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谰;匾额如书、卷、扇、菱等别具一格;门窗如圆、拱、菱、方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而东北角最后一座附建的书轩,梳妆阁,为二层小楼,凭栏远眺,令人油然而生幽幽古情。古民群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同时古民居以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丰富的内涵,从而被誉为一座地地道道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南的几种“怪”房子,你见过几种?
深秋赏彤红,闽南最值一去的5处红砖古厝村落
春节归乡,不可不看的“福建十二种传统民居”!
《闽南建筑风格》研究报告
泉州,厦门游记
闽南古建筑上燕尾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