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山西方言看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

来源:迦思佑方言词汇研究

认识山西晋方言
  晋方言作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的一支古老方言,无论就其形成的历史还是所保留的古代语言文化,在汉语发展史上均占有突出的地位。研究晋方言对了解晋文化、汉民族文化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丰富的晋方言以及晋方言所承载的晋文化已经或正在消失,如不加紧调查整理就有绝迹的可能,而且这种“化石文化”消失后将无法复原。山西省语言学会与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担负起了这项重担,他们的研究团队早于十年前就积极组织力量对各县方言进行全方位研究整理,目前,已自筹资金出版了16本各县市方言研究。
  晋方言是全国十大方言之一,作为北方方言中最具价值的方言理应作为晋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晋方言这个名称早在60年前就有人提出,当时叫晋语,其方言范围与今天的理解略有不同。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是20年前的事。中国社科院的李荣先生首次将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晋方言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其他九大方言是: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平话、徽方言)。分布于山西省除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及毗邻的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四个省区临近山西的县市。晋方言区共176个县市,面积仅小于官话;使用晋方言的人口约4500万,仅次于官话、吴方言,与闽方言、粤方言相当;晋方言区的人以山西省居民为最多。
  晋方言目前分作八个片:并州(晋中)片、吕梁片、上党(晋东南)片、五台(忻州)片、大包(大同-包头)片、张呼(张家口-呼和浩特)片、邯新(邯郸-新乡)片、志延(志丹-延川)片。并州片是晋方言的核心地区,其次是吕梁片、五台片、志延片,其余是晋方言的边缘地区。山西省南部20多个县市今属中原官话区,称汾河(晋南)片,一般不包括在晋方言内。汾河片在历史上与晋西北方言接近,以后逐渐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汾河片实为晋方言到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所以与晋方言核心地区并州片有较多共同点,为称述方便,一般所说的“晋方言”,大体上也包括汾河片。
北京大学方言资深专家王福堂教授说:就现代晋方言而言,它“的确具有相当多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1.保留入声调并有喉塞韵尾,如:太原人读“不、说、国、别、局、一、六、七、八、十”这些字,调子读得很短,不能拉长。2.前后鼻音不分,如:读“陈旧”为“成就”,“深信”为“生性”。3.平舌、翘舌不分,如:“志愿”念成“自愿”,“擦手”念成“插手”。4、阴平、阳平不分,如:“天”同“田”、“诗”同“时”、“梯”同“题”。5、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如:摆——不来、拌——不烂、杆——圪榄、巷——黑浪等。这不能不考虑晋方言区地理位置的闭塞,“恒山峙其北,大河绕其南,四塞襟之,五原控之”,“眺览其间,左山右河之势自若也,襟塞控原之腾自若也”。(康熙《山西通志》1681年)与官话区长期相对隔绝是方言保守的重要原因。

                                 山西晋方言与醋文化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亟待开发。”道出了晋方言的丰富。而我们要说:“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老陈醋一样,历经千百年岁月的酵酿,更加绵香醇厚。”
  老陈醋得名的由来与晋方言是分不开的。据说,大清顺治年间,介休醋仙王来福到了梗阳(清徐),对以前的酿醋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使酿出的醋“绵酸醇厚、陈香悠久、甜洌鲜美、回味无穷”,人们食后纷纷称赞,四处传颂,说王来福“酿了神醋”,而被别人误听为是“酿老陈醋”,后来,人们干脆把这种香如老酒的醋叫作“老陈醋”。因为“了”与“老”在晋方言中是同音的。
  与醋有关的词汇在晋方言中占有很大比例,单从醋的名称就可见一斑。山西在历史上的名醋有平阳熏醋、太平米醋、南六堡曲醋、运城柿子醋、壶关新寨醋等。如今山西醋的品种更是多样。从牌号分,有老陈醋、普醋、双醋、特醋;从生产工艺上分,有熏醋、黄醋、淋醋、回流醋、封缸醋等;从原料上看,有高粱醋、玉米醋、小米醋、麦醋、糖醋、柿子醋、果醋、红薯醋等;从用曲的类别分,有大曲醋、快曲醋、自然发酵醋等;从醋的功能又可分为“饺子醋”、“凉拌醋”、“海鲜醋”、“吃面醋”等等。
  晋方言中的许多词汇也反映出人们的文化心态。比如,其他方言区的人是忌讳说“吃醋”一词的,因为“吃醋”代表着嫉妒,尤其多用于男女感情,含有贬义的色彩,像“争风吃醋”等词,就连无辜的醋坛子、醋篓子也受到牵连。而在晋方言区你听到人们说“你吃醋不?吃多少?”那是很正常的,丝毫不影响主人的热情及客人的情致。
  醋在古时叫醯,酿醋的醴叫“老醯”。由于山西人嗜醋如命,再加上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老醯儿”。有专家认为,山西人被称为“老醯儿”,是一种产品与一个地域紧密契合,并作为一种有趣的文化广为流传的结果。
  老陈醋还被人们作为创作素材广泛使用于山西的曲艺作品。小时候听过一段潞安鼓书《醋为媒》,至今仍记得开头的一句唱词:“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另外,晋语中还有一些体现醋文化的谚语俗语:“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醋是随饭吃的药,更是顿顿吃的饭”,“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酿醋行业中还常说:“能做醋的工人就能做酒,但做酒的不一定能做醋。”
  晋方言中的醋文化词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好好地发掘、研究和整理,让这些独特的晋方言词汇大放异彩,让古老的陈醋及醋文化现象继续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晋北方言与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称“雁剧”,是晋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晋北地区各县市,在分布上以忻州地区为中心,但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大同、包头等地。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同治时期,它是由南路的蒲剧与忻州当地的方言和民间艺术长期不断融合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剧种。北路梆子以晋北方言为基础,吸取了晋北方言的精粹,这是北路梆子集地方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华所在。我们用方言区来命名产生的这种新剧种正是体现了方言和地方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词汇方面
  从北路梆子的唱词与道白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晋北方言词汇。如名词:《舁桥》中的“山窝”(山里面)、“光景”(日子)、“莜面山药”、“莜面推窝窝”(面食的一种)、“凉拌山药丝丝”、“担疙瘩”(一种面食)、“骨拐”(腿腕)、“旱船”。《血手印》中的“这边厢”、“那边厢”。动词、形容词:《三堂会审》中的“打量我命难保全”(打量:估计、约摸之意);《醉陈桥》中的“手扳着垛口往下瞧……帅字旗不住空中飘“(“扳着”:手压着、按着;“不住”:不间断地、不停地);《打代州》中的“公该”(就应该这样);《天剑除》中的“我心想做生意褪褪穷毛”中的“褪褪穷毛”(做生意脱贫致富);《舁桥》中的“倒灶倒灶真倒灶”(倒灶:倒霉)等。这些方言词语晋北人听起来并不陌生,非常贴近人民的生活。
二、叠音词的运用
  叠音词的运用,将现实的口语性与戏剧的形象性紧密结合,如《舁桥》中的“阴沉沉”、“血淋淋”、“哗啦啦”、“雾茫茫”;《访白袍》中的“清风飘飘,细雨霏霏”;《打代州》中的“黑压压”;《血手印》中的“悲风呼呼响,胡天叫地两茫茫”。这些唱词在戏剧中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场景的作用,给人一种生动形象之感。
三、谚语、俗语的运用
  晋北梆子的道白、唱腔,不仅大量运用方言土语,还运用晋北方言谚语、俗语。如:《舁桥》中的“饿得前心贴后背”(谚语),形容饥饿的程度;“好你老婆子,和老咸菜一样——黑心”(歇后语)增加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这老婆子不够数——一定是个二百五”(顺口溜)用来刻画人物。
四、语气词的运用
  在唱腔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演唱时拖腔及部分句尾有大量的虚词托字,如“哎呀、唉、么、嗨、啊”等。这些语气词的运用让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北路梆子以晋北方言为基础,也因地区不同而方音稍有差异,但总体说,北路梆子的道白还是晋北方言,这是多年来能传唱于晋北地区,让广大群众能够接受、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晋北方言的研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

                           晋方言与山西的地形地名
  【根据地形为村落命名是地名最古老的来源。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川纵横、沟壑林立,地形地貌千变万化,很多自然村的地名都是对地形的归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绝不满足于普通意义的“村”、“庄”的简单描述,在山西方言中有一大批词汇反映了这些地形。这些古老的地名牞缀成一幅生动细致的画卷牞为我们描绘出山西的自然风貌。】
  普通意义上的山在地名中被细分为近百种小类,如:墚、峁、圪、峨、岭、垣、条、塬、嘴(咀)、垴、岩、尖、台、洞、岗、巅、凸、豁、峰、垄、堆、墙、墕、圪洞、圪垯、圪垛、圪堆、圪栳、圪蛋、豁墚子等等。这些地形指的都是隆起的高地,但形态有殊别。比如“墚”的顶面比较平缓,两侧是谷。“峁”是相对孤立、顶部浑圆的黄土山。“岭”是相对孤立,周边坡度陡峭的黄土山。“圪垯”是指黄土山圆形的顶部。“圪垛”是指对于整座山体而言相对凸出的部分。“圪蛋(旦)”指呈圆形的黄土岗。“墕”指两山之间相对山头而言低而平缓的地带。“坝”指黄土山体之侧。“嘴”是形象的说法,即习惯上说的山嘴子,是山墚向沟底延伸而呈尖状的部分。“条”指山墚之上相对平缓而呈条状的部分。“垣”指呈台状而周边陡峭顶上平坦的黄土山。“圪堆”是指小型的土堆似的小山;“圪栳”即“山圪栳”,是指山体弯曲式交接成的山体角落。“豁子”即是山体的缺口处。“垴”指小山头。“岩”是山或高地的边缘。“尖”是山的末端部分。“台”指高而较平的山地,“岗”指山脊部分。“巅”指山顶,但它不是很陡峭,而“峰”则是高而陡的山等等。
  有山必有沟,下面这些地名中的字是描述低陷地带的:沟、掌、岔、川、渠、沟岔、沟子、壕子、峪、圪筒、沟底、圪岔、沟、峪、渠、壕、口、岔、崖底、壑、堑、峡口、谷、涧、河、坪、凹、洼、湾、泉、堰、塘、坳、池、井、凹地、底、汇、岸、潺、浸、套等等。“沟”是两山间低陷的平地,沟有旱沟和水沟之分,有水的沟可称为“河”、“涧”、“湾”、“池”、“潺”、“井”、“汇”等。“峪”即是“山谷”,“两山之间谓之峪,峪必有平地,数顷或数十顷不等。”(《刘贵阳说经残稿》)“峪”包含的平地往往比沟大。“川”的地带就更大一些牞有叫“小川”的牞因为命名人在命为“川”后自觉名不符实,又进行了修正。很小的沟称为“渠”、“壕(子)”、“沟子”。沟的尽头处称为“掌”,一般说“沟掌里”。两沟交接处或沟川交汇处谓之“岔”或“沟岔”、“岔沟”。沟之口部谓之“口”或“沟口”、“峪口”。沟的底部谓之“沟底”。“圪筒”就是“筒”。“套”指弯曲的沟。“浸”“堑”“壑”都比较深。
  对平地的描写主要体现其海拨高低、面积大小和土壤特质。如“垣”的海拨高牞面积也大;“坪”的海拨高,面积小;“原”的海拨低,面积大;“平”海拨低,面积小。称为“滩”的地方,一定有河滩或洪水曾冲过而留下的砂石滩。“碛”的音和“气”同,意思与“滩”差不多。省内大多地区缺水,所以假如本地有水源的话,地名中是多半要体现出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批井、泉、池、河、干、湾、塘为末字的地名。
  还有一些地名属于坡地,如:坡、坡底、半坡、坂、坂底、斜等。陡峭的地势有:崖、畔、圪台、圪塄、石级、岩、塄头、塄、壁等。叫“崖”的地方必然有一面直立临深谷。“畔”则多临河。运城有地名“辿”,音“迪”,表示山道崎岖不平。
    人们还在这些地形前又加上形象词的修饰,使描绘更加生动准确。有描摹形状的,如马蹄涧、马鞍山、鸭里、鱼岭嘴、驼垴、猪头山、石盆沟、笸箩湾等,用人们熟悉的器物或动物形状,把地形描绘得栩栩如生。也有说明土质的,料角门、黑土岩、赤土凹等。还有直接用形容词描绘的,如“圪柳掌”的“圪柳”是弯曲的意思,“圪撩沟”的“圪撩”是向上斜的意思,“仄爻庄”地形呈一字,“一倾坡”则地势倾斜一览无余。

                          山西晋方言与畜牧文化词

  山西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区,自古就是一个亦农亦牧的地方。山多、坡多、牧草丰盛,非常适宜养殖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同时,这也是农业生产所不可或缺的。在养殖过程中,人与大牲畜情感日增,这种情感多以文化的形式折射到方言中。
  牛是人们最最常见的动物。晋方言里与牛有关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如:掇牛:放牛(吉县);圪牛牛:量词,状说东西很少(文水);牛劲子:形容人固执没完没了(新绛);牛蹄蹄:比喻两人合不来;憨老牛:比喻有话故意不说,憋在肚里;圪逗牛牛:形容小孩胖而可爱(平遥);老牛抵角:一种游戏,两人各拿一只蜗牛将其壳抵在一起比谁的蜗牛壳不破(高平)。
  在忻州,人们往往根据牛的毛色来确定其质的好坏。好牛有“黄牛”、“紫红牛”、“肚底花牛”、“红狸牛”、“黑狸牛”、“黄狸牛”、“火烧龙”等不同的等级之分;劣牛也有“黑牛”、“蜂窝牛”、“红袄儿套孝衫”、“白头孝尾巴”等区别。
  山西各地还流行着不少有关于牛的俗谣谚语:“牛喂盐,一天一两或八钱。”“手把耧拐眼望牛,耳听耧疙瘩定稀稠。”“处暑不出头,不如挽的喂咾牛(忻州)。”“九九又一九,犁牛儿遍地走。(大同)”歇后语则有:耕牛甩鞭子——催(吹)牛;牛嘴上戴笼头——有嘴难张(武乡);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来(大同);牛皮灯笼——里明外不明(大宁);老牛上坡———屎尿怪多(临汾)等等。
  另外,天镇方言里还有一个描写牛的谜语:“吃咧圪节节,屙咧疙瘩瘩,走路抱八八,叫唤哞摸摸。”
  马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晋方言里与马有关的词语也很多,如:马趴:脸朝下趴着(平鲁)。立人树马:形容站在面前给人以压迫之感(静乐)。跌倒马爬:走路步伐不稳,踉踉跄跄的样子(静乐)。少嘴没马:形容口拙言迟,不善表达(高平)。飞踢马咬:形容小孩子不服管教,张牙舞爪的样子(静乐)。谚语有:“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榆社)。“铁是打出来的,马是骑出来的”(阳泉)。“马横有缰绳,人横有道理”(阳泉)。“牛是南山虎,马是北海龙”(晋南)。歇后语则有:翁圪塄上跑马——闹玄哩(大宁);马背上钉掌——离蹄(题)太远(忻州);城墙上跑马——兜圈子哩(忻州)等等。
  有关于驴的歇后语,我们也收
  集到不少。比如:磨道的驴——听
  喝(忻州);骑驴看戏本——走着瞧
  (大宁);老毛驴打滚——翻不过身
  (忻州);排小车的捡住驴拱肚——
  有袢袢(盼盼)(忻州);驴死笼头烂——鱼死网破(河津)等等。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晋剧里,我们更是看到这样一段唱词:“一更一点俺就喂牲口,蚊虫儿嗡嗡子嗡嗡不介意。二更二点俺就修驴蹄,寒虫儿得得子得得吹凉气。三更三点牵驴去饮水,黑狗儿汪汪子汪汪吓你哩。四更四点忙把驴鞍备,蛤蟆儿哇哇子哇哇催人急。五更五点解缰赶驴去,金鸡儿格格子格格把晨啼。”
  至于骡子,很多地方都有儿骡(公骡)和骒骡(母骡)的叫法。《忻县志》歇后语有“骡子下驹——办不到”,吉县谚语有“上坡骡子平地马,下坡毛驴不用打”,临汾谚语有“骡子踏雨马踏雪”。
  总之,山西作为畜牧业很发达的地区,大牲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人们在大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与之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并通过上述各种语言形式,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山西:晋方言中的禁忌语
  禁忌语指由禁忌或避讳而产生的语言避忌现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礼记》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牞入门而问讳。”除了汉语普遍存在的称谓禁忌、姓名禁忌、隐私词禁忌之外,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语音谐音因素和山西方言用词等,形成了山西特有的一些禁忌语。
  1、山西是“煤炭之乡”,煤的开采进入地下挖掘之后,煤矿工人同大自然的搏斗更加凄苦、悲壮,他们无法抵御来自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死亡自古也是人类畏惧的话题。在煤矿和矿洞禁忌说“塌、砸、挤、落”,对塌落事故只能言之为“冒顶”、“裂帮”等代称。
  2、禁忌语大多是由谐音联想而产生出来的。各地的禁忌语是各地方言的读音谐音联想出来的。在某方言区是禁忌语,在另一方言区则不一定是。山西“四”与“死”同音,“死”以及与“死”相近的发音,如“4”、“14”等也都成了禁忌的对象。人死了要避讳说“死”,上年纪的人死了,阳泉人言之“驾了、老罢了”,晋城人、大同人言之“老了”,吕梁人言之“老了、逝及了”等,小孩少亡或夭折在山西言之“没了、殁了或丢了”,家人对长辈去世言之“过世了,不在了,老了,下世了”。山西晋城有的地方妻子对丈夫的去世言之“展腿了”。过年过节,更是忌讳说“死”,买了死鱼死鸭,一定要说“文鱼文鸭”,“文”是文静不动之意。手机号以及车牌号等也都对4惟恐避之不及。另外,与“死”意义相近的词语也要避讳,如“终”、“亡”、“丧”等。于是,接新娘子的车队里,忌讳用“奔驰”加“桑塔那”,因为取其第一字即为“奔桑”,与“奔丧”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山西人送礼忌送“梨”、送“钟”,因为“梨”与“离”、“钟”与“终”同音。过年煮饺子,“破了”要改说“挣了”,“吃完了”要改说“吃好了”,“用光了”要说“用净了”。喝酒时酒壶空了或“干了”而言之“启了”或“喝启”。“鸭”在山西由于与“押”、“压”谐音牞不被用作祭品。
3、“伙计”在北方一些方言中是对朋友的称呼,在山西方言中则指婚外性伙伴。不同地域人们使用这类禁忌语,稍有不慎,便会产生误会。

                              山西方言难懂的早期记载

  “难懂”用行话说就是“交际可懂度低”。交际可懂度的高低是区分方言之间差异大小的重要的参考条件。一般认为,官话之间从南面的云(南)、贵(州)、(四)川到北面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自西面的新(疆)、青(海)、甘(肃)到东面的河(北)、山(东)、江(苏),通话困难不大,有的就没困难。而晋方言区的人与邻省中原官话区、冀鲁官话区、北京官话区的人用方言交际几乎不能通话,晋方言内部的各片之间也不能通话。
  晋方言区的人与外省打交道困难,可懂度低是出了名的。清末在推行官话运动中,有人就提出山西话难懂这个特点。如:1910年清末资政院议员庆福等人在《陈请资政院颁行官话简字说帖》中谈道:“关系最重者,其在感情之不洽,何有团体?即如山东山西,其与畿辅(按:北京附近地区)临近相等也,而山东人与畿辅人联合经营,农工商贾,无微不入,居处言笑,若无省界。山西人与畿辅人,除多财之大贾与达官来往外,则彼忌此骄,视为异类。推求其故,惟言语一小异一大异为之也。……而一致非取京音不可”。这是用交际可懂度对山东、山西人与畿辅人交谈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实际效果所作的感性评价:“惟言语一小异一大异为之也。”道出了山东人与畿辅人交谈为“小异”,山西人与畿辅人交谈为“大异”,也道出了晋方言比山东话难懂这个“视为异类”的特点。今天看来,这个评价是对具体方言之间差异最早的客观实录,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才基本厘清山西方言与山东方言之间,晋方言与北方官话之间非同步发展的种种差异。一个世纪之后,两省之间的交往虽多,但方言之间的差异非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相反,还很有可能加大。因为山西的方言依然还很封闭。
   康熙年间《山西通志》记载,外地人来山西做地方官,在公堂上无法与山西人交际、沟通,说道:“每见听讼者,官诘于上,民不解;民诉于下,官不解。不得不藉传于胥役之口,胥役传官之话于民,官仍不解,传民之话于官,民仍不解。”这段话的意思是:每次遇到告状的人,外地来山西的官吏在公堂上面问话,底下告状的老百姓不懂;老百姓在堂下诉讼,堂上的官吏不懂。不得不借助于旁边的小官吏翻译,小官吏将堂上官吏说的话传达给老百姓,堂上的官吏听时还是不懂,小官吏将老百姓的话再翻译给堂上的官吏,老百姓听见还是不懂。

                              山西方言与煤炭文化
  奔腾的黄河似琼浆从天而下,孕育了古老的三晋文明。高耸的群山如屏障拔地而起,怀抱着广袤的山西大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山西成为中国煤炭的基地。煤俨然成了山西的标志物之一。山西人对煤有独特的认知,形成了晋方言中丰富多彩的煤炭文化词汇,足见煤在山西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山西人对煤的称呼十分细致,把煤统称为“煤”(太原、清徐、平定、和顺、娄烦、岚县、临汾、汾西、代县、广灵、长子、沁县、晋城、阳城)或“炭”(平遥、孝义、离石、临县、汾阳、隰县、石楼、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平顺、临汾、霍州、万荣、永济)。
  把块状的煤称为“炭”(太原、清徐、平定、和顺、娄烦、岚县、山阴、长子、晋城、陵川、吉县)、“炭块块”(清徐)、“炭圪拉”(平遥、平顺)、“炭圪瘩”(孝义、汾阳、隰县、忻州、永济)、“大炭”(离石、临县、五台、朔州)、“圪瘩炭”(石楼)、“黑炭”(汾西)、“干炭”(汾西)、“炭坷垃”(五寨)、“炭块子”(大同、忻州、天镇、万荣、永济)、“块(儿)炭”(天镇、运城)、“疙瘩煤”(广灵)、“煤坷垃”(广灵)、“炭圪拉子”(长治)、“煤块”(沁县)、“疙瘩子煤”(临汾)、“疙瘩子炭”(临汾)、“碎坷垃”(朔州)、“炭块儿”(闻喜、新绛)。
  把有烟煤叫作“肥炭”(太原)、“肥煤”(清徐、祁县)、“烟儿煤”(太谷)、“粘炭”(平遥、霍州)、“软煤”(文水、娄烦)、“有烟煤”(临县、岚县、石楼、山阴)、“烟煤”(汾阳、广灵、沁县、阳城、临汾)、“黑炭”(汾西、万荣)、“有烟炭”(忻州)、“炭煤子”(朔州)、“炭”(大同)、“大炭”(天镇)、“臭炭”(长治、平顺)、“臭煤”(长子、晋城、陵川)、“烟炭”(闻喜、新绛、运城、吉县)、“大烟炭”(永济)。
  把无烟煤叫作“笨煤”(太原)、“煤”(清徐、太谷、祁县、平定、高平)、“干炭”(临汾、霍州、闻喜、新绛、平遥、汾西)、“干煤”(临汾)、“硬煤”(文水、娄烦、晋城)、“大脉煤”(平定)、“小脉煤”(平定)、“无烟煤”(临县、汾阳、隰县、石楼、五寨、朔州、山阴、广灵、沁县、吉县、万荣、永济)、“没烟煤”(岚县)、“无烟炭”(运城、永济、忻州)“煨炭”(天镇)、“香炭”(长治、平顺)、“香煤”(陵川、晋城)、“香烟”(阳城)、“拦炭”(朔州)。
  对煤炭的众多称呼中,有的是以煤的外在形态取名的,如“炭圪瘩”、“煤坷垃”、“炭圪拉子”等;有的是按气味来称呼,如“香炭”、“香煤”、“臭炭”、“臭煤”等;还有的是根据煤炭的性质进行命名,如“粘炭”、“软煤”等。山西人对于煤炭分类之精细、称呼之多样,在全国其他方言中也属罕见。
  明代时,煤炭在山西被称为“石炭”。翰林大学士陆深在《河汾燕闲录》有记载:“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楂,南人谓之煤,山西人谓之石炭。”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就是用煤炭烧炼而成的,石炭之名由此而来,并因此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烧旺火。
  烧旺火之前,人们都会精心垒旺火。垒旺火有一定的讲究,如果用块状的有烟煤垒旺火,燃烧时煤块烧结在一起,不宜倒塌;如果用无烟的煤块垒旺火,在燃烧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坍塌。俗语说“旺火塌,一年趴”,“旺火倒,一年恼”,因而人们普遍钟情于有烟煤。无怪乎,在太原人们叫无烟煤为“笨煤”,而把有烟煤叫作“肥煤”,其中所蕴含的民众对不同种类煤的喜好各异现象可见一斑。

                             山西方言中的马铃薯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一提马铃薯,大多是指块茎。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马铃薯在山西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它其貌不扬,在一般人心目中不论是它还是以它做成的食物多少都有些土气,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它却是名符其实的“舶来品”,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直到300多年前才由东南亚传入中国。
  马铃薯在山西方言中有多达十余种的不同的称谓,如山药蛋(太原、文水),山药蛋儿(孝义),山药(大同),山蔓菁(汾西),地蔓(高平),地瓜蛋儿(长治),山蛋子(平顺),土豆(阳城),地豆(晋城),洋芋(闻喜)等。
  马铃薯之所以在山西方言中有如此之多的不同称谓,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其种植范围极广,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且单位产量很高,因此非常适宜在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贫瘠的山区种植,从营养角度来看,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所以一经引入,就在山西各地广泛种植。其次是因为它是外来物,在引入时并没有统一称谓,引入后又由于其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群众的语言是极其鲜活和生动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就赋予了它各种极具特色的称谓:
  称其为山药,多是因为它多种植在山坡等地;称其为山药蛋,多是因为它形状一般为圆形,用“蛋”来命名,形象而且生动;称其为地豆或土豆,多侧重于表示它埋在泥土里;称其为洋芋,则多是由于它是外来物,人们一般习惯在称呼外来物时在前面加一个洋字,如称火柴为洋火,称水泥为洋灰。
  在多种称谓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称谓就是“山药蛋”了,山药蛋不仅作为马铃薯的一个称谓而存在,更是融入了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人说,除了煤和醋之外,山药蛋是山西的另一张名片。
  在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有这样一个文学流派是不能不提的。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就地取材,运用自己大小操纵的家乡方言进行创作,写出来的作品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其代表人物是赵树理,主要作家还有被并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马烽、李束为、孙谦和胡正。这些作家都出生于山西,他们的作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个流派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山药蛋派”。所以“山药蛋”也就随着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传播而成为普通话的一员,与土豆一起进入通用的词汇库,极具特色的山西方言产生了极具特色的马铃薯的多种不同名称,也孕育了属于山西人自己的山药蛋文化。

                            山西方言与红枣文化
  大红枣是山西的特产,于是山西各地积淀了悠久而又浓厚的红枣文化。
  首先,从名称上看,红枣在各地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现以柳林方言为例)。根据品种和大小,红枣有以下名称:牙枣niazao、团枣tuanzao、酸枣xuezao和梨枣leizao,大枣和小枣等;根据枣的不同生长阶段,从触觉和口感角度看,红枣又有两种叫法:硬枣ningzao(又称脆枣quzao)和面枣mianzao;再从视觉的角度看,红枣又有以下四种名称:枣不脐zaobecei(变红之前的幼年阶段)、红眼圈圈hongniequeque(红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枣)、半腰腰peyaoyao(红了二分之一左右的枣)和通红红tonghonghong(红透了的枣);从其发育特点看,好比一个受精卵可以孕育出两个人一样,一个核上也可以长出两颗枣,它们只有一小部分重合,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双马马"songmama;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的枣又拥有了新的名称:如干枣giezao(自然风干)、蜜枣miezao、酒枣jiu zao和熏枣xiongzao等。
  红枣不仅有纷繁庞大的家族,而且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影响颇大。
  首先,红枣被人们淋漓尽致地应用在饮食中,尤其是一些重大节日。如:民间二月二日传统吃枣豆子,即将大红枣、红豆、豇豆等一起放入开水锅,用文火闷煮到烂熟如干饭;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中也有枣,即以软米、大枣为主料,用苇叶包成三角形拳头大,文火闷煮;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该日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它们的原料也离不开大枣;大年三十吃的年糕,不论是案糕还是油糕都需要大枣。此外,普通日子里老百姓也时常会把大枣蒸进馒头或煮进小米粥中。
  红枣除了给人们提供基本饮食功能外,还被人们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嫁女时蒸的花馍馍上以布满红枣为喜庆,新婚夫妇的被褥四角内要包数颗大红枣,洞房炕角也要撒红枣,"枣"与"早"谐音,企求早生贵子,并愿新人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孩子过满月、生日时也都要吃枣糕,望孩子早点长高,早日成材;母亲给外出的子女捎衣服时也要夹带一把红枣,盼孩子早日归来。
  作为吉祥物的枣在为活着的人传递着祝福的同时,也为生活之外的神和故人送去无限崇拜和敬意。每逢春节、元宵节,此地的居民会在神台上供"枣山"、"节节高",这些供品都是在加工过的面团上插上红枣,用来祭祀诸神先祖;柳林民间清明节还有蒸燕燕的习俗,即用白面发酵上碱捏成飞鸟燕雀及十二生肖等各种形状,等其出笼后以线穿成串,间以一颗颗红枣悬挂屋内,以纪念介子推。
  大红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久服轻身延年。"所以人们常将大红枣作为礼品送给亲友。在革命年代,一曲"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的歌曲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饱含着人们对共产党的无限爱意。除此之外,在人们的色彩观念中,枣红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颜色。
  可见,红枣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西方言中的“牛”文化
  山西畜牧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牛文化。从山西方言许许多多的关于牛的词汇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古代农耕文明的遥远回响。
  牛按性别分雌雄两类。未阉割的叫公牛、牤牛(阳曲)、泼牛(吉县)、牤蛋(和顺)、坡牛(永济)、扑牛(万荣)等;阉割了的公牛叫犍牛(定襄)、老犍(晋城)、壮牛(新绛)等。雌牛的叫法有兕牛(阳曲)、兕牛子、母牛(平遥、祁县)、乳牛(广灵)、善牛(陵川)、肾牛(晋城)、厦牛(万荣)。
  按毛色可分为:红牛、黄牛、黑牛、黎麻牛(又叫花牛,指杂毛牛,平遥)等。按年齿可分为:大牛、老牛、小牛儿(怀仁)、小牛子、牛犊子(平遥、长治)、牛犊儿、牛娃(河津)、牛娃儿(洪洞)、牛蛋子(山阴)、牛犊嘞(沁县)等。按功用可分为:耕牛、犁地牛儿(平遥)、奶牛(专用于产乳的)、菜牛(又叫肉牛,专供食用)。
  另外,牛反刍叫“换嚼”(平遥、广灵)、倒嚼(平遥),牛用角顶叫“握”、“猜”(音,平遥)。
  牛在古代农耕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关乎全家人的食粮保暖,故人们爱怜之,还常常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带“牛”的名字。如把小孩昵称为牛牛、牛儿;用“牛”来排行:牛儿、二牛、三牛;在牛前面冠以“金”、“铜”、“铁”、“福”、“喜”、“灵”,叫金牛、铜牛、铁牛、福牛、喜牛、灵牛等。
  带牛的词还有,把牛字重叠为“牛牛”,表示小昆虫。形容人长得又粗又矮,叫牛腿子(平遥);形容人执拗倔强,叫牛劲(新绛);称婴儿、小孩的胖脚或小鞋叫牛蹄子、牛蹄蹄(平遥);形容数量极少,一点点,叫“一圪牛牛”(平遥,文水);假装赌博或卖货骗人上当叫“拉黑牛牛”,或“拉黑牛”;形容小孩子胖而可爱叫“圪斗牛牛”(平遥);形容做事不紧不慢,不着急叫“牛皮灯篓(子)”、“老牛”;固执不化的人叫“牛角”或“死牛角”;“黑乌牛”用来形容天气阴沉欲雨或黑红色的肿胀伤痕;形容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叫“牛牛滚蛋蛋”;“死牛疙瘩”形容人脾气倔,不通情理。
  山西方言中有很多有关“牛”的歇后语:
  牛毛擀毡子——不合股;按住牛头喝水——勉强不得;牛圪角戳进羊屁股——牛气又羊(洋)气;牛吃了赶车的——奴欺主啦;牛拉轿车——不配;牛皮做灯笼——照里不照外;牛蹄子——两瓣;牛角上抹油——又滑又尖;砂锅煮牛头——放不下;老牛散步——慢慢腾腾;牛犊子拉车——乱了套啦等等。
   山西大学教授刘毓庆先生在《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披露出早在几千年前活动于运城盐池一带的蚩尤族与牛的联系:“今运城盐池附近有个村子原叫蚩尤村,村里以前只祭蚩尤不祭黄帝。他们叫‘蚩尤’为‘蚩牛’,‘尤’与‘牛’在当地分得很清楚,唯独‘蚩尤’的‘尤’读与‘牛’同。”

                             山西方言中带"二"的贬义词
  山西方言中有丰富的以"二"打头的贬义词,多用来形容、指称某类人或某个人言行不端。随着山西地方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这些词也处在悄然变化之中,有些词或许已不常用,有些词或许只在小范围使用,成为社区或个人的习惯用语。下面主要以平遥话为例释义如下:
  二百五: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类似的还有"二八扯"(长治话)、"二王五"(大同话)、"二行五"、"二量五"、"二老倒"、"二老粗"、"二合三"、"二合拉"、"二瞎子"、"二愚子"等。
  二流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二不愣、二愣子、二傻子:形容傻气、鲁莽的人。
  二杆子:形容冲动、莽撞的人。
  二疙郎:形容离间、挑拨是非的人。
  二石疋:形容人木讷、呆滞、愣头愣脑的人。
  二性物烂:不正经的人。
  二性性、二性子:易受鼓动、煽动的人。
  二憨憨:傻、呆之人。
  二跌水(三跌水):形容穿着不整洁、邋遢的人。类似的还有"二怜怜"。
  二姑娘:形容比较呆傻的女孩。临汾一带又指言行举止像女性的男性。
  二痞子:类似无赖、地痞流氓之人。
  二伙计:笨蛋、傻瓜,又称二脱子。
  二鬼:形容做坏事的人。现在也有用来表父母亲人对家里第二个孩子的亲昵称呼。
  二讨债:相当于讨债鬼。
  三猫二眼:指人做事、学习不专心的人。
  二磨神(临县):做事磨磨蹭蹭、不出效果的人。
  二个炮(朔州):恨铁不成钢。
二血头(朔州):吃里爬外。
此外,还有一些带"二"的词偏中性。例如:
  二饼(柄)子:指眼镜。用来讽刺那些学习没学到家,却像文人书生似的坏了眼睛的人。
  二道贩子:形容做二手买卖,从中牟利的人。
  二把刀(二把势):形容做事不熟练。
  二不球球:形容人或物一般水平,中等偏下。
  二不坎(坎):形容做事或生活上比较困难的时期,通常也是比较关键的时期。
  那究竟为什么用"二",而不用"一"或别的数字来表示以上的贬义呢?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农村的孩子比较多,在他们看来,老二比较叛逆,脾气暴躁,没有老大谦顺。
     二、惯用语有"起二心","忠心不二",二是和"反"意联在一起的,表示"不忠";古代不许妇女再嫁,有"好马不披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信条,二又表示“不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方言大全 你想知道的方言都在这里
山西人必知的40件山西事儿
山西忻州老牛湾景色
忻州市2023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推荐名单公示
晋方言俗语词——拉黑牛
山西忻州最美10处古村落,每一个都能让人深刻记忆与惊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