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一点钝感力

                          引自<油化纵横>杨慧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作品中提出的。他在文中,结合他的成名历程,感悟出几点体会。

钝感力不是迟钝,而是一种排除外界干扰,心无杂念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钝感力是一种耐力

渡边淳一在年轻时,就弃医从文。在还未出名时,遇到挫折,又失去信心时,有一个经营酒吧的妈妈桑就经常给他鼓舞“不会的,你很有才华呀”。即便她本人从未读过作家的小说,她的话也根本算不不了什么,但作家听了就飘飘然,并有信以为真的劲头。这就促使他在编辑不断的退稿时,又不断的写稿、投稿,以至成名。回顾往事,作家认为有才华的新人作家在遭退稿后长时间意志消沉,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是很危险的。即使编辑打电话过去,也得不到想要的信息。由于创作没有进展,编辑便难以再打电话询问,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此一来,慢慢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这些有才华的新人作家在文坛上就渐渐消失了。

因此,在成名38年后,他以75年的人生阅历,告诫现代人:所谓钝感力,是某种意义上的迟钝。它是对周围的一切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态度。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生活态度,就不会因为一些挫折而郁郁寡欢。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有限度的迟钝对于引发个人的创造力、导致事业成功,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有益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博士曾说过,“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以此来佐证钝感觉力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取得“世界性的发现”。

渡边淳一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钝感力》一书反映了日本当下的问题: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过于敏感,受不了打击,甚至有点神经质。所以他提倡现代人要拥有钝感力,要有坚强的神经。

渡边淳一指出,钝感力是指一种“为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在当前竞争激烈、节奏加快、复杂多元的社会氛围中,现代人待人处事过于敏感,频生烦躁,容易走极端,因而也容易受到伤害或伤害到他人。具有钝感力则能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在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情感的伤痛时能不介怀于心,不停滞不前,仍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同时也易于与他人和周遭环境和谐相处。如此,才易于求得生存,才能更容易获得愉悦和成功。

二、钝感力是一种积极开朗的心态

齐胜,某公司职员。最近情绪低落,唉声叹气,不知如何和领导相处,也不知用何种心态面对领导。平日里,如果是和朋友或陌生人交往,只要大家处于平等的平台上,齐胜都会非常自如。但是一旦面临受一定管制处于不平等关系时,比如面对领导或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时,他就感觉深受困扰。“和他们打交道时,容易紧张”,他坦言。齐胜举例说:“比如过去和我很好的一个同事升职后,我的工作要直接向他报告,这种上下级关系一经建立,我就不知如何应对。每当接他的电话都会很紧张。”齐胜举例说:“比如过去和我很好的一个同事升职后,我的工作要直接向他报告,这种上下级关系一经建立,我就不知如何应对。每当接他的电话时都会很紧张。”齐胜承认,本来两人过去的交往比较直接,现在自己和对方说话时还要设想一下对方的潜台词,听到对方的话后还要琢磨一下,很有压力,而且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温柔的领导。“他从不严厉地指责下属”,齐胜说。但是他依然感觉到紧张和压力。每当接到对方的电话时,头脑中的一根弦就会绷紧,“要鼓半分钟勇气才敢接”,他说。偶尔领导因为工作的问题就事论事地指出齐胜的一些不足,齐胜会非常沮丧,整整好几天都开心不起来,直接影响工作热情。每当这种时刻,齐胜在单位遇到领导都会不自觉地绕道走。平常遇到工作上的不同意,齐胜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获得一种钝感力,面对不平等关系,又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鉴于他这种对不平等关系的过敏以及不知如何应对的状况,可以推测他的这种状态和他家庭的理念有一定关系。人与人的感情无高低之分,永远平等,只是社会经济地位有所区分。齐胜对所谓的不平等关系,即社会经济地位孰高孰低如此关注,可能来自家庭的影响。也许他的父母从他很小时起就无意识地灌输给她这样的观念——只有在社会经济地位上高人一待才是有价值的,而在教育中情感可能是被忽略了。就齐胜遇到的困境而言,他的朋友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他一等时,齐胜就会在内心中比较,从而产生焦虑。

面对生活、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锁碎烦恼,让自己感受不快的神经“迟钝”一点。“钝感力”就好象一件厚厚的铠甲,能把伤害消于无形。任何大风狂风拂过的山冈过后,就如一阵清风。“钝感力”强调的确良就是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心态,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

所以建议齐胜审视内心,理解自己的焦虑所在,昼降低自己对于外在评价性的东西以及对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分关注,转而关注在交往关系中美好的情感部分,可能就会缓解往的压力,变得相对钝感和豁达。

三、企业也需要点钝感力

为人需要钝感力,处世需要钝力,企业也需要有钝感力。

任建新,蓝星集团的创始人,现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1984年下海,为将“蓝5”硝酸酸洗缓蚀剂市场化应用,成立了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初创时期的小企业,经过认真考虑,将第一笔生意选在西宁郊外煤矿的锅炉。几个人铺下摊子,扯开嗓子,吆喝半天,只吸引来一位要清洗旧茶壶的老太太。第一笔产值只赚了两毛钱。没想到“清洗茶壶光洁如新”的事情传到煤矿领导的耳朵里。蓝星终于揽上清洗一台结重垢的锅炉的生意。

任建新当时带领6个小伙子下海,“只是想为化工机械研究院增加些收入”。企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当第一笔收入是两毛钱时,企业看上这两毛钱吗?特别是在创建蓝星时,任建新还将自己的家产作抵押向化机院借款1万元。蓝星没有考虑太多,接了这个单子。结果看“一把茶壶带出来一台锅炉”很划算。可见,不考虑多是对的,当时就应该“钝感”点。

说到阿里巴巴网站的CEO马云,他在创建互连网站时,公司遇到了现金流紧张,每天都有人适度职而去,他也想辞职而去。因为公司前景暗淡,状况危急。马云经过考虑,但没有考虑太多,就招集骨干,说道“想念你们出去,一定能谋到5000元钱的职位。但是,五年后,十年后,你们还愿意再不停的找工作吗?我们公司虽然有困难,就象我们在黑暗中前进。虽然看不见光明,但是我们十几个人手挽手挥舞着大刀,就什么也不怕了。早晚我们会走出去。

公司到了危机关头,领导人需要冷静考虑,但是又不能为困难吓倒。只有对困境持有耐力,才能树立孤军奋斗的勇气和豪气。商场如战场。做企业,经常在胜败之间游走。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对眼前的胜负不要太放在心上,培养一点钝感力,着手应对以后的挑战。

四、你应具备钝感力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面对方式,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心态,往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按照你的意图运转。当面对层出不穷的麻烦,拥有钝感觉力的人无疑拥有着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最好姿态。而在生活中,第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着自己迈步过去的那道坎儿,看不穿关系的那层迷雾。

钝感是针对敏感而言。据有关专家分析,有两种敏感:有一种“过于敏感“:有些人对于别人的瓜特别敏感,容易盯着不好的方面不放,有弃儿的感觉。有这种气质的人对于别人的评价并没有真正了解,总是集中于负面评价,在思路纠缠于别人凭什么对我这么不好。这样的性格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想不开,自然也不容易成功。

与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敏感不同,还有一种敏感,能够敏锐地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能敏锐地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能敏锐地察觉别人的感受。这种敏感能够感人所感,想人所想,体贴别人,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从理想的角度来说,过敏不好,过于迟钝也不好。真正的敏感觉有助于一个人洞察人情世故,给他人以理解和宽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渡过淳一提出的“钝感“其实是针对前一种敏感,即”过敏“而言的。如果一个人很过敏,那么他在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很多问题上都会感觉处处碰壁,影响情绪和生活的质量。相反,如果迟钝些,即所说的拥有钝感力,人际关系无疑会更好。但要拥有这种钝感力,据有关专家分析,不光有关人生智慧的问题,还是心理学的问题。一个天性不够钝感觉的人,他的个性的形成和他童年时获得的爱太少,担心获得不了别人的爱和认可都息息相关。

所以,渡边淳一为我们提出了钝感觉力这个美好的概念,但如何拥有钝感力,他在书中却不曾提及,事实上也无从提及。但这已足够什得每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和谐的人们警醒,以宽厚、开放的心态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都不会气馁,都会拥有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如何达到目的,就要看各自的悟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渡边淳一曾说:“神经钝感力强的人,其...
人到中年,愿你拥有“钝感力”
日子这样过,会越来越舒心
人际交往的界限~钝感力
《一》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应称为超感觉力
浪荡作家渡边淳一和他背后的四个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