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哲学[1]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画卷中,诗歌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的一朵奇葩,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得益于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很多诗句中都包含着作者人生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这句诗说明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解析:这句诗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这句诗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的基本范畴。告诉我们要用因果关系的哲学道理分析问题,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②唯物辩证法的现象与本质的基本范畴,告诉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这首诗说明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这句诗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6.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解析:这句诗说明了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这句诗意思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8.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解析:这句诗说明了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诗句也是这个道理。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这句诗说明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这句诗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解析:这首诗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析:这句诗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解析: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解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1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解析: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1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解析: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有:①联系的观点;②矛盾的观点;③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解析:这句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这句诗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富有哲理性之诗词(图文)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
蕉窗灯影读古诗,偶有所得看人生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哲理诗大全
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算不算五对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