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的锻造

古代冶金技术比今天落后很多(但根据当时的总体科技水平来看,我觉得当时的印度、中国及日本刀剑制作水平高得不可思议)。因此,古人做刀,不可能使用现代人的观点和方法,他们知道铁,知道钢,知道钢与炭(注意是炭,不是碳)大体有关,不知道碳,认识硫,但不知道是钢铁中有害杂质,更不知道磷、铬、钼、钒、锰,不知道马氏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索氏体。

古人没有理论指导,只有靠师父相传及自己研究,少数几个掌握了用现代眼光来看较为科学的天才,成了有名的大师。

古人知道钢与炭(注意是炭)有关,但他们无法在冶炼过程中控制碳含量,为得到一块钢,有三种办法:1,渗碳。使用熟铁高温渗碳,此法仅在较早应用。2。混合法,先分别冶炼生铁和熟铁,生铁熟铁按比例混合后冶炼,得到含碳中等的钢,此法用于大量生产。3。我们熟知的折叠锻打法,古代称为铣,以生铁为原料,用于生产高级刀剑。

折叠锻打的机理:

有些朋友认为折叠锻打是使成分均匀,对于中国古代钢铁来说,这其实是不对的。中国汉代以后铁的成分是较均匀的(当然你不能与现代钢铁做比较),折叠锻打并不能使其更均匀,相反,是更不均匀,要的就是这效果,机理在后面表述。

折叠锻打的主要作用就是脱碳和排除硫、磷杂质。古代的生铁中,除大量碳外,还含有大量硫、磷,前面讲的混合法,通过混合平均是碳达到合适值,对硫、磷含量降低有一定作用(熟铁含硫磷低),但对硫磷的降低仍然有限。折叠锻打一方面使大量铁在红热状态下暴露在空气里,使碳、硫、磷氧化脱除,另一方面,通过锻打使碳、硫、磷以迁移富集,“造渣”形式脱除。

加热、锻打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脱碳较多,冷却后较软,韧性高,弹性好,研磨后显示光泽较暗,不暴露在空气中部分脱碳少,硬度高,研磨后较明亮。通过折叠锻打,使较软部分和较硬部分交错结合,就能得到一把既硬又韧,具有弹性的好刀!通过高手的烧韧,更能背韧刃硬。

一把好刀,通常都有美丽的花纹。一把失去花纹的刀,是因为在折叠锻打或烧刃中出现过烧,这样的刀,硬度低而脆,内部形成较大缺陷,性能不如混合冶炼法制除的刀。因此,在古代可通过看花纹(地肌)来判断刀的好坏。

综上所述,花纹钢的刀在古代可算是兵器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当时低质的冶炼条件下通过特殊处理,得到性能令人惊叹的“神兵利器”(相对于当时的其他兵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
生铁、熟铁和钢的特点
我国铁器使用,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
古代铁质兵器之“百炼法”
经典——中国的钢铁史话
中国历史上炼钢技术的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