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军队是如何长途行军的,这是一门宁慢不快的科学

战国以前诸侯间作战,几乎不用长途行军,出门布阵就可以了。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军队经常远离本土作战,在没有交通网的古代,迷失道路不但贻误战机还可能陷入绝境,按照正确的路线行军是第一要点。我国历代都有专门绘制地图的机构,而且自唐代到明代,绘图工作一直是由兵部下属的职方司掌管。除了地图,孙子说:“不用乡导者,不得地利”,古时选择向导一般是当地的士著或是敌方俘虏

行军要掌握速度,留有余力不会感到劳困,才能最高限度地发挥战斗力。这就要限制日行军速度。行军速度队形必须保持严整之外,在几支军队之间的间隔距离、担负任务上也有严格的划分。分为大军、兴军、踵军、分卒四支。大军作为主攻部队,准备正面接敌。踵军离大军一百里,先于大军出发,与大军约好战斗时间。战斗时间一到,踵军就进行大会餐,进入临战状态。兴军先于踵军而行,到了战斗时间就行动,距大军二百里,距踵军一百里,如期到达集结地区,分兵负责占领各有利地形,等战斗胜利时就追击逃敌,暂驻待机时紧逼敌人。

行军中的最大威胁要算是遭受敌人的伏击。这是因为行军途中兵力较为分散,未能列阵,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而敌人却常是预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且以逸待劳,占有明显的优势:为了避免被伏击,首先注意的是选择道路,其次是广派、早派,以至远派侦察人员,掌握敌方动态。

行军中遇江河大川,又少船或无船,如何渡过?一是架设浮桥,二是探明水情、水势,觉得流水不急不深时,采取防敌袭击的措施,组织部队涉水渡河。遇上水深浪阔的河流,或以战士手中的木杆长枪捆束起来,一般十根长枪为一可以渡一人,往返多次,即可将军队渡过;或者制作木筏,搜集民间的陶瓷缸等作渡河工具。有的利用冬天北方河水结冰,从冰面上通过。利用河水结冰过河,当河水冰结不厚或尚未完全冻结时,向河流中投放树木、苇草,使冰草相结,加快冻速度、缩短冰冻时间:当冰面平滑如境,不利于人马迅速通过时,铺设木板覆盖泥沙以增大摩擦力。这是把科学知识运用于战争的重要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津到朝歌500里,周武王竟5天走完!武王行军速度可不可信
[历史随笔]古代军队如何作战——战术篇
为何古代大军行军很少超过每天40公里?
行军也这么正规,难怪大秦会赢!(秦军战力探秘)
二十四路塘骑当先锋,揭秘中国古代军队行军的细节与步骤
大唐对外兴起之战——阴山之战,一举确立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