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精粹:孝道文化

汉朝大儒郑玄说《孝经》是六经总汇,章太炎先生说《孝经》是国学之宗季羡林先生说“在众多的伦理教条中,孝总是摆在第一位。”《孝经》从“入则孝”开始,详尽地讲解了孝道,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讲到了极致。

在封建社会,许多英明皇帝告知天下“以孝治国”。 周文王以孝著称,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王朝。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的那么好,根源就在于这些皇帝以天子身份行孝垂范,以孝驭官,以孝化民,以孝治天下。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都是在演孝。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慈爱心肠,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这是节日的动力、魅力所在。比如大年正月初一,作为晚辈的儿孙都要给祖宗长辈磕头行礼。磕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最深重、礼仪级别最高的表达方式。只有当你低下头,弯下腰,折服傲慢,摒弃轻浮,双膝跪倒在亲人面前时,你才能体验到那种毕恭毕敬的崇拜,那种和站着无法相比的神圣情感。那一刻你才会觉得只有那样的跪拜才能表达对父母高堂的祝福。因为那一刻你又似乎变成了一种近似于母胎内婴儿的姿态,那是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感恩的姿态。历来人们都知道磕头是大礼,“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正月初二,闺女要走娘家。“娘家,娘家,有娘才是一个真正的家。”女婿要给岳父母拜年,你娶走了人家的女儿,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对岳父母的孝敬责任正月初三,对已过世的父母,做儿女晚辈的要去上坟祭拜父母。养父母之灵这也是行孝的要义之一。 春节把孝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礼仪化、规范化,让一代又一代的后生们一年一度的潜移默化的接受孝道的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们得到怀念和敬仰。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象征着中国人对“孝”的无比推崇,“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其实清明节也是一种“过年”,只不过除夕是活着人的团圆,清明则是人与祖先、人与自然的团聚而已。当你站在亲人墓碑前,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同时,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人类永恒的疑问就会油然浮现。这里最能触发关于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奉献与索取的思考,在这些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重新认识自我和人生,激发前行的动力。还有哪一种文化,哪一种节日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呢? 

孝顺父母第一层面满足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第二层面是养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让父母为你的健康担忧,身体要安全健康,精神上远离是非,《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懂得爱护自己生命的人,今后才能爱护父母、爱护长辈、爱护民众。 其次是要顺父母之意。我们要知道父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按照父母的意愿来顺着他们不要下意识地去改造老人,而是应该努力适应老人。孟子说:“不能得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第三兄弟姐妹友爱和睦是做父母最安心的自己的儿女团结友爱,都和睦相处,互爱互敬,齐心协力,父母就安心顺心。第四是常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对老人由“食养”提升到“色养”的层面。关注老人的心理世界,呵护老人的精神生活,是时代赋予孝敬的更深内涵。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唱红,至今传唱不衰,为什么朴实无华的一首歌会打动那么多人,而且魅力持久,深入人心。这首歌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关键是两个字“孝道”。如果社会不缺少亲情,我们还会被这首歌所震撼吗?现代人孝的水准已经很低了,有些就连“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底线也不容易做到,即便是回家了,也是任务性的走个过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把看望父母当成额外负担,即使再忙,打个电话的时间总是有的,问题是“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有孝心,更要有孝能。不增父母之累,不陷父母不义,不添父母之忧。尽孝需要智慧。如给父母零花钱时,不要给整张,要给小额零钱容易消费。因为父母节俭习惯了,给整张的他会长期放着或存起来,舍不得去花再如,和父母约好,第一次电话响了不要去接,停几分钟,第二次再去接,以免得因接电话匆忙而出事。孝顺无难事,只怕有心儿。古人编二十四孝,因为我们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年有二十四节气。这就告诉我们:一年从始至终,都要保持孝心,不能间断,要二十四小时念念不忘孝,这才是赤子之心。

自古以来,儒释道都将孝道推为立身治世、信行求道所必须遵行的大道。三教“理同出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其核心也是一个“孝”字。孝道“通于四海,充塞天地”,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孝道的精髓,上合天理,下得民心。可以说是千古不灭,万古长青的真理。《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孝心的人总想着让父母放心、希望父母一辈子幸福,因此,他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发展潜力大,人生的结局也好。

大家要知道,孝顺是根,德行是本,财富是果实,当咱们大家的孝顺、德行不断提升,我们家的财富的枝叶花果就会愈来愈繁荣。我们目前出现的所谓这危机、那危机,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危机,孝道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曾子在《孝经》里曾问:圣人之道,有没有高过孝道的?孔子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在人的德性里,孝是最大、最圆满、最根本。孝心不能等,从现在开始;孝心不用说,从做开始。以孝为本,以孝为荣,以孝为乐。跟风就跟行孝风,追星就追贤孝星,成就我们的孝道人生。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子里,虽然还有花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人们问比尔.盖茨,什么事情最不能等,他没有说事业,也没有说金钱,而是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虽然中西文化不同,但人性相通,对父母的感情相通。 尽孝需要传承。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正是孝这种道德维系了民族文化的命脉。失去了它,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孝敬父母(之二)
正文显示页面
尽孝要早
做人必须要有孝心,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孝道[1033]-[333]为什么中国要刻意的强调孝顺?
五伦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