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读《左传 ·介子推》随笔

介子推,何许人也?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陌生。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字号介子、介推,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对于他的死坊间有不同的看法。


                                                                                     介子推母子像

割股奉君

春秋时期骊姬之乱暴发后,为了躲避追杀晋国公子重耳避四处逃亡,跟他一起的有五个人,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逃亡的十九年间介子推一直跟随在重耳身边,居无定所困难重重。重耳最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介子推功不可没。

据资料记载重耳逃入卫国边境时,凫须把重耳一行的粮食全部偷走了。逃入深山密林中时重耳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喂食重耳,重耳得以活下来。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不离不弃,成就了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晋文公

功不言禄

重耳历尽千万艰险,回到晋国成为君王,欲赏赐跟他逃亡的一行人时,很多人都跑到重耳面前,夸赞他们的功劳。介子推看不惯这些人,拒绝了并毅然辞官,携老母亲归隐于绵山。


                                                                                     介子推石雕

封于绵山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书:“至死不复见”。介子推携母隐居于绵山,直到他离世了也没有见过他。追崇介子推的人为他鸣不平,提笔于宫门上写道:“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当晋文公出宫门看到这些字时,羞愧的说:“这些字是写给我看的,我忙于处理朝中政务,凉了子推啊,没有表彰他的功劳。”打探得知他住在绵山上,于是晋文公将绵山当做奖赏封给介子推,说:“就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绵山风光

民间传说

对于介子推的死民间流传甚广。晋文公在得知介子推归隐于绵山后,非常的气愤,自己亲身去绵山找子推,但是介子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手下武将看不惯介子推的傲慢,就放火烧绵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谁想介子推铁了心不出来,最后抱在一棵柳树上被烧死。晋文公懊悔不已,哭着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里,用着柳木做了一双鞋子,他每天望着鞋子叹息道:“悲哉足下。”据记载“足下”就是出自晋文公对子推的这一叹。寒食节也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每年这个时候不能起火,只吃冷食。


                                                                           绵山风光

战国屈原《九章·惜往日》中写道:“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食节的故事
魅力山西(名人篇)|介子推
清明寒食为了纪念这个人,他割肉啖君,功成名就后归隐山林
梅轩读《史记 》之77:介子推不屑争功求禄
清明与寒食
山西有一个小县城,名叫介休,源于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