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居建筑的光辉岁月:福建土楼的渊源与特点

在中国55处世界遗产中,福建土楼是唯一的山村民居建筑。事实证明,它是大气磅礴的史诗级民居。如果描画中国古民居金字塔,按照它的这一身份,完全有资格位居塔顶。

那么问题来了,从民居建筑的传承看,金字塔的下面会是什么?

01 渊源

按照互联网思维,将福建客家土楼视作古民居版本3.0,四合院可看作2.0版本,窑洞则为1.0。由此,民居金字塔自下而上便是窑洞、四合院和福建客家土楼。

如此并非无可商榷之处,因为若要较真,人类文明之初“穴居而野处”的土坑,堪称作版本1.0,所以怎么都算不到窑洞头上。然而窑洞位于北方黄河流域,特色独具,代表着“穴居”建筑的更高水平。

因此,本文古民居“版本”之说,仅从时间先后及土材的渊源传承出发,不对它们做高下判断。从实际看,窑洞出现时间相当早,而四合院存在的时间也远比福建客家土楼长。但是,无论技术或建筑体量,客家土楼恰恰因为相对出现较晚,却成了巨无霸般的现象级存在,达到了中国古民居的巅峰。

而且,最重要的是,窑洞与客家土楼在土材一项上有直接源承。众所周知,中国生土建筑能够在华夏大地繁衍传播,开枝散叶,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作为发源地功不可没,这里跨越七省的丰富黄土层,成为中国古文明初期及发展高峰期天然的建筑材料。

所以,渊源恰在于同为土料,且同属中国生土建筑三大类型:窑洞、夯土建筑、土坯建筑,福建客家土楼就属于夯土建筑。

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四合院由夯土筑成。它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约3800年前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其中一号宫呈现的四面围合,与今天福建土楼的四周围护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为方形,后者多圆形(客家土楼也有方形,没有圆土楼数量多且知名度高)。

二里头夏都遗址宫殿复原图

到了东汉,合院发展更为丰富,也逐渐成熟。从东汉画像砖中,看到当时的合院由房子和廊子围合,大门偏西,东院还有高高的望楼。

东汉画像砖中的合院

这种情形让人很容易想到古代城池,四方形状,东西南北四面高大城墙,加上四个城门,固若金汤。

敦煌壁画中就有城池,如217窟,高大的城池,夯土层状纹理清晰可见

隋唐时期,合院成为主流建筑,规制基本成熟。

敦煌23窟的盛唐壁画,反映普通民居院落,土墙围合着堂屋与厢房,布局及形制与今天西北民居相似

此后,唐末乱世、宋元流离中,黄河流域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带去成熟文化,更包括如建筑之类的实用技术。福建客家土楼也就是在这样的南北交流与碰撞中,从萌芽到渐次开花,终于成为切合福建山区的建造形态。

02 印象

福建客家土楼屹立于天地之间,关于它的故事,已经出现过无数版本。它经历刀与火的洗礼,强盗与山贼的砍凿,倭寇的侵略与炮轰,野兽的咆哮与撞击,依然挺立,未开丝毫门缝。

今天,土楼的夯土墙仍然高昂地伫立在土地,与历代难以数计的民居比,它就像一艘航空母舰。它身脊巨大,难以捉摸,以至美国卫星将它误判为导弹发射井,结果着实紧张了一阵子。

某种程度上,福建客家土楼与长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体量庞大,同为中国建筑史奇迹和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守疆千年,如今成为国家文化的象征;客家土楼为宗族和乡民生活提供长久防护,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难怪,在福建山区,客家土楼连绵不断,俨然民间的长城,也像一条巨龙,吸引着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来到这里,连连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摄影师张耀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帝汶斯·安烈称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土楼称作“中国最特别的民居”。

日本建筑大师茂木计一郎参观土楼后,感慨土楼宛如大地盛开的蘑菇,又似天上降落的飞碟,简直不可思议,惊呆了他们一行人。

03 特点

福建客家土楼给人的直观印象,更多是一座圆圆的城堡。需要指出两点:其一,土楼并不全是圆形,还有椭圆形、方形、五角形,乃至宫殿式、府邸式等各种形状。而圆形除了形状最为引人注目,其通风、采光在各土楼中也最为优良。另外,使用等量建材的圆楼可建成更宽敞的院内空间。

从事物进化与发展规律看,客家土楼最初并非圆形。馥馨楼距今已经1250年,是最早的福建土楼,便是一座方楼,如今部分已坍塌。它没有用石基,也证明它沿袭中原建筑技术和形式,充分说明客家土楼与黄河流域的建筑的渊源。

馥馨楼

但客家土楼最初便墙体高大,直逼城池,体量和规模远胜于四合院,雄壮亦非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江南民居可比。它天生强壮的基因与生俱来,早早便奠定民居高峰的地位。

同样是这座四方形的馥馨楼,它宛若城池,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坚若磐石的四层楼高的墙体,由生土加入石灰、红糖夯筑而成,坚硬程度堪比现代水泥。其次,它的楼外还有一条深3米宽5米的环形壕沟,如此设计与城池的护城河几无二致。这些都充分表明它结合城池进行民居建造的特点。仅此一点,便使普通民居难忘项背。

客家土楼建造得高大厚实,表明它防护优先的建造思路,形状特别的五凤楼也有体现。五凤楼看起来象大号的长高的四合院,说明它脱胎于此,却更为高大。它两侧为厢房,中间为厅堂,从前向后层层加高,台基渐高,墙体渐厚,凸显强大的防御功能。

五凤楼错落有致,前后主次分明,屋脊轮廓像鸟翼展开的曲线,颇似宫殿,也形象传达出其遵循的传统礼制规范。另一方面,这种前低后高的形态,及由低矮连廊做连接,成为它的薄弱环节。

方楼显然比五凤楼的防护更为严密,如和贵楼,正是四面墙等高的最大方楼。但直到圆楼出现,客家土楼找到称心如意的形态,土楼进化才告圆满,也终于登上古代民居建造的巅峰。

承启楼被称为“土楼王”,明末清初历时81年建造完成。改革开放之初,就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一起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随后又作为中国民居代表发行为邮票。它外观高大厚重、粗犷雄伟,内庭婉约,却别有一番景致;三座环楼同心相围,从外至内层数降低,最中心一座祖堂。无死角,易守难攻,让圆楼最终胜出,成为土楼民居的理想之选。

土楼王承启楼

无论方楼,还是圆楼,等高就意味着平均。聚居在土楼中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户族人,各家各户都一样房间,消除等级尊卑,没有门户之争,大家的凝聚力随之增强,高涨的团队意识,在最艰难时代,更利于同舟共济,捱过野兽暴走、强盗横行的乱世,迎来诗书传家、人丁兴旺与和平盛世。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三联书店2011年版

《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黄汉民著,三联书店2009年版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王其钧著,南天书局1993年版

《老房子——福建民居》,黄汉民、李玉祥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永定土楼
忽然,想去福建了...14
土楼之王--承启楼(绝品收藏)
福建土楼
漫品中国四大碉楼(一):福建客家土楼
古建瑰宝,福建土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