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家具诱惑世界」第一章:高风千古,家具从远古走来

说起中国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八个字。在为世人所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做到了其文明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确实,中华民族在其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虽历经磨难却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为世人所景慕的文化奇迹。中国明清古典家具文化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中国古典家具的历史可谓久远,作为人类生活资料的一分子,可以说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起家具就已出现了。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木质家具就已出现,家具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更加辉煌灿烂。饮水当思源,中国明清家具的辉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是中国几千年古典家具文化积淀和发酵的结晶。因此,我们在描述中国明清家具辉煌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几千年来家具文化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史。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商周时期就有了古家具的雏形。中国在商周时期便已进入了著名的青铜器时代,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这一时期制造工艺的优秀代表。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很迷信,多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佑护。因此,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祭祀活动便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礼器,便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这一时期的礼器,虽多是青铜材质,然而已具备早期家具的雏形。比如,这一时期的“俎”和“禁”,就分别代表着用来宰杀牲畜并置放“牺牲”的案子及放置酒器的台子。

“禁”为古代贵族放在庙堂之上,在欢宴或祭祀时,用于放置酒杯的案子,最早出现在西周,消失于战国。

由于周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认为商人战败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放置酒杯的案子称为“禁”。禁,就是禁戒饮酒之意。

云纹铜禁

注:云纹铜禁,呈长方形,类似后世的条几和案子,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作装饰。禁身的上部攀附着十二条虎形怪兽,它们凹腰卷尾,口吐长舌,面向禁中心,形成群虎拱卫的场面,十分壮观;下部是十二条龙形怪兽承托着器身。该云纹铜禁是我国目前发现体积最大、时间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是我国冶金史上的里程碑。由于千年的水浸与腐蚀,该云纹铜蔡出土时已成数百块碎片,经过文物工作者两年多的修复,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未将这一稀世珍宝的原貌呈现于世人面前。现保存于河南省博物院。

西周时期,周王室拥有宗主国的无上权威,而自周平王东迁以后,伴随着王室的衰微,周王室的权威便受到了严重挑战,于是,天下诸侯林立,兼并不止。而连年不休的争霸与兼并,又客观上为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家具的制造水平也提高很快,涌现出了鲁班等一批能工巧匠。冶金技术的进步,使炼铁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锯、斧、钻、凿、铲、刨的出现,使木材加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变革。

床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起居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从河南信阳关出土的彩绘大床上,我们似乎隐隐约约还能发现当时楚国家具制造的某些特点。屏风的出现,至少不应晚于床,因为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使用屏风的记载。

从目前已有的考古成果来看,漆家具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家具。除了沿用传统的漆绘、油彩、针划、贴金银箔、镶银等工艺外,还出现了戗金、堆漆等工艺。有的家具漆饰后,还配以馏金铜饰件,显得尤为华贵。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家具的类型还比较简单,主要的家具品种也就是床、几、案。

秦王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改革弊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经过多年征战,秦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王朝正式诞生。秦统一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制度,推行郡县制,采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清家具措施,使秦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又采取了许多激进的措施,比如,筑长城、修陵寝、建咸阳都城,对民众无休止地加重赋役。规模庞大的阿房宫,就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标志之一,遗憾的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年“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官,其辉煌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去想象当年的盛况。

随着汉兴秦灭,中华民族进入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比如作为中华各民族核心的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汉朝不仅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而且由于汉族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汉以后,历朝历代的名称虽多有变更,但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地位则始终没有变。

汉人的起居方式依旧是“席地而坐”,室内家具的摆设,自然以床和榻为中心。这时候床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可供睡眠的场所,更多的是人们来用餐或交谈的所在。这些场景,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上都有记载。几在汉代则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们只能用木几或竹几,不可错乱。案的作用也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案既可作为饮食用桌,又可用来放置竹简,以便伏案写作。

随着与西域各国交流的增多,古代中国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被彻底打破,胡床就在此时传入中国。值得提的是,这一形如马扎的坐具,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被我们的祖先发展成可折叠的马扎、交椅等。胡床的引人,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进入东汉以后,我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提速,科学成就更加辉煌。比如,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汉书》、张衡的浑天仪和地动仪相继问世,尤其是蔡伦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事业的传播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佛教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三国时期更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一个为后人敬仰不已而又津津乐道的时代。有人说,魏、蜀、吴三国君明臣贤,皆具开国一统之气象,惜乎生于一时,而最终同归于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许正是在这相互制约、剧烈碰撞中,才激发出了许多值得我们今天还在思考和学习的东西。

如果说“席地而坐”还是魏晋以前大多数中国人固有的习惯,那么,至少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方各民族交流的增加,新的生活方式已逐渐传入中国。方便舒适的“垂足而坐”,遂为中国人所接受。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 局部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

注:杨子华,北齐著名画家,擅画鞍马、人物。他的画风,对当时的画坛影响颇大。其《校书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也有人从时代风貌看,认为其应是宋基本。

尽管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史书所载多为政治混乱、战争不断的局面,但这一期间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涌现出了陶渊明及“竹林七贤”。佛教的日益兴盛,极大地加快了寺庙的建设步伐,而寺庙中所陈设的用具,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们还无法看到当时的家具实物。不过从大量同时期的壁画、石刻上,我们发现至少在隋唐以前,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就已大量出现。而在家具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多少都与佛教有关。

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长达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后,人们渴望统一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无论是北周还是南陈的皇帝都没有这个能力,人们只好在一次次失星中耐心等待。决定性的时刻终于来了,到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后,这一使命便历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张世科,郑州明韵清风斋主人

人物名片:张世科,郑州明韵清风斋主人。

黄杨木观音像 现藏郑州明韵清风斋

黄杨木观音像 现藏郑州明韵清风斋

注:黄杨木,又名山黄杨、千年矮、小黄插等,产于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属常绿灌木。黄杨树生长缓慢,一年长一寸。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镶嵌用。

隋朝前期,其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外交流较前期更为频繁,与当时家具从远古走来的新罗、百济、日本、西域等开展贸易活动,扩大了中华文明在亚洲的传播。但总的来说,隋朝是短命的,仅仅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文化方面,留下的东西更是乏善可陈。

唐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人们常把汉朝与唐朝并列称为汉唐,主要因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这两个时期达到了极致。自战国时代起至清末,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高潮。如果说第一次出现在汉朝的话,那么第二次就出现在唐朝。在唐代,尤其是其前期,由于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贞观之治”以及其后的“开元盛世”,更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远远超过西汉的“文景之治”。这一切无不为唐代家具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家具,总的来说浑厚、丰满,尤其是豪门贵族所使用的家具,在装饰上华丽无比,出现了复杂的雕花、大漆彩绘。然而,工艺技术和品种方面较前代则变化无多,比如,这一时期的床榻类就变化无多,因袭上代形制,多是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等。从唐代敦煌壁画上,我们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之外,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这一时期又是“席地坐”向“垂足坐”,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发展转化的高潮期,传统的“席地起居”习俗逐渐被废弃, “垂足而坐”日益流行,家具形态出现了由低型向高型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盛唐的落幕,便是五代的开始。五代时期的各国几乎都是前朝方镇,都是由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战争频仍,政权更迭,民不聊生。但晚唐至五代的士大夫和名门望族多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的宴请及社交活动都请绘画高手加以记录,从而无意中给我们考察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形象资料。五代画家顾因中笔下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画卷在向我们呈现当时的宴会场面的同时,无意中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某些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

从10世纪晚期开始,宋王朝便展开了它经济发达、城市繁荣的画卷。宋时高型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促使高档宅院及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一切无不为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人起居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汉唐雄武,两宋积弱。一个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的王朝,却受尽了从契丹、西夏、吐蕃到女真、蒙古等相比较而言只能说是原始蛮荒少数民族的凌辱,以至于连自己的皇帝都成了别人的俘虏,客死他乡。这便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北宋印记。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注:《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画家顾因中所作,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南唐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当时的韩熙载为避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形象地反映出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宋以及同时期的辽、金,历时三百余年,在此期间,家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期。高型家具体系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比如,仅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泉、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等;椅具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高,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起人体向后依靠的重量;圈椅安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胡床经改进后,便形成了交椅;几类在此期间则派生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儿、卷曲腿几等多种形式。

北宋·赵信《听琴图》 (局部)

北宋·赵信《听琴图》

注:北京故官博物院收藏的《听琴图》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绢本设色。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右上角有宋徽宗赵借所书瘦金体的“听攀图”三字。但从所流传的赵信各种画笔来看,历代鉴赏家多认为《听攀图》并非赵信所作。然而,不管此作是代笔,或者是画院中人的作品,它都是一幅“神笔之妙、无以复加"的上乘作品。

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

装饰上承袭五代风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画龙点睛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燕几。这是一种成套的按比例制成的大小不同的几,共有3种规格、7个单件,可以变化组合成25样、76种格局。人们可根据人数的多少,任意组合。燕几可以说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出现的组合家具之一。

江·大木桌(冥器)

江·大木桌(冥器)

注:冥器,也称明器,是指陪葬器。中国人以物陪葬的习俗古已有之,夏商时代的墓穴就有陪葬的人、兽、日用器物及金银玉器出土。战国至汉代早期厚葬之风大盛,许多王公贵族死后往往将他们生前所拥有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此时所用的冥器严格来讲并没有专门的特指。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采用替代品如各种陶狗、陶羊、陶壶、陶猪舍等陪葬的现象出现了,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冥器。隋唐时出现了专门出售冥器的“凶肆”。宋、元以降,陶瓷制品作为冥器陪葬更加普遍。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又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依旧沿袭宋、江、金各代,家具方面也是秉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太多的改观。

当西方世界还在黑暗的中世纪里苦苦摸索、求新求变时,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则满怀豪情地走向未来。蒙古人的统治终结后,一个更加世俗、更加多样化的新时代正大步走来。明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古典家具昂首走进新时代。中国古典家具史随之展开了其更加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绚丽多姿的画卷。

元·刘贯道《消夏图》

元·刘贯道《消夏图》

注:元代刘贯道的《消夏图》为绢本设色,现藏美国基萨斯纳尔逊画廊。《消夏图》意在画文人闲适的生活,作品以重屏为背景,蕉萌竹影之下,一人独卧榻上,意态舒畅酒脱,笔法坚实流畅,人物造型准确,非常接近宋代院体人物画风貌,代表着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坐椅子的
家具:从远古走来
古人如何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
从家具的变迁看中国的修炼文化(图文)
醉红木雅居阁-中国古典家具演变史(四)
三分钟揭秘中国家具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