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河,湖海变咸的原因,会不会越来越咸?

已经在陆地生活25亿年的人类,渴望像鸟儿一样高飞,向往同鱼类同游大海,每当你在海里畅游之时,都要感谢海水提供的额外浮力,也偶尔会因为喝一口海水忍不住吐槽:“为什么海水这么苦这么咸?”

这个问题的简短回答是这样的:

从岩石和土壤中侵蚀出来的盐被河流带入海洋,长年累月的积累;同时来自海底深处热液喷口的盐分混入海水,提供补给。海洋吸收了大气中90%以上的热量,大量水分蒸发进入大气层,留下盐分,久而久之,海水盐度不断增加。

海洋中含有多种盐分,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食盐(氯化钠),还用氯化钾、溴化钠、溴化钾等。

海洋覆盖率地球表面积的71%,面积之大、分布之广,使得海水的盐度及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性多学科研究,涉及地质学、化学、天文气象等。

回溯过去,揭开真相

正如地质学家的工作一样,从岩石和泥土开始,回到过去,试图找到海水变咸的原因和时间节点。

几十亿年前,在一个被称为太古代的地球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地球与如今截然不同。原始大气笼罩、海洋孤岛零星散布,覆盖地球绝大部分面积的海洋,咸度不逊当今。

太古代想象图

地质学家偶然发现了一块保存有古老水质的太古地层岩石,因此留存了太古代海水的盐度;通过对岩石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惊为天人的结果:地球的太古代海洋可能比现在咸1.2倍。

乍一看,像是在胡编乱造。海洋中的盐分是由化学径流和海底热液喷口带来的,在地质学早期,盐分还没有时间积累,海水怎么可能这么“咸”?有关于此,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人们相信,在几十亿年前,海洋已有较高的盐度。尽管河流没有足够的时间溶解盐分并将它们带到海洋中,但这种盐度是由海洋中被称为蒸发岩的含盐岩石的融化以及潜在的火山活动造成的。正是在这片水域中,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形式出现并开始进化。

有地质证据表明,海水的咸味至少十亿年来一直如此。

对于海洋的地质学研究不如地层研究简单,常年的海水侵蚀使得留下的地质学证据极少。古老海洋的盐度仍然是一个有许多未知因素的活跃研究领域,尽管我们不完全了解古代海洋的情况,但我们对今天海洋盐度的驱动因素有了更好的理解。

世界海洋盐度图

今天的海洋是如何变咸的?

如今,海洋的平均盐度为3.5%。换句话说,海水重量的3.5%是由溶解的盐组成的。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是氯化钠——我们日常生活中称之为“盐”。大约10%的盐离子来自不同的矿物质。

乍看之下,3.5%似乎不算多,但不要忘记了地球表面积的71%被海洋覆盖。如果我们把海洋中的所有盐分提取并均匀地铺放在陆地表面,将形成一层超过166米厚的盐层。

七大洲四大洋

地壳风化产物在水流溶蚀作用下,以离子、分子及胶体形式,呈真溶液和胶体溶液随水流迁移形成化学径流。当雨雪降落后,经过地表漫流、地下水运动再汇流到河道的过程中,天然水与周围的空气、植被、土壤、岩石相接触,溶解气体、矿物质、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等,发生化合-分解、胶溶-凝聚等过程。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溶解二氧化碳,呈弱酸性,可以缓慢侵蚀、溶解岩石,同时在风化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质进入水系,随径流流入大海。

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河流是“淡水”,但这在技术上是不正确的:所有的河流都有一些盐分溶解在其中,但是因为它们在不断流动,所以盐分不会积累。江河不生产也不储存盐分,它们只是盐分的携带者和搬运工。

河流不断收集更多的盐分,顺水推盐,降水的涌入确保了盐浓度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与此同时,海水有进无出。不同于内陆的死水,广袤的海洋有着充沛的水源,但水分流失渠道只有蒸发一条路子,所以它们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盐分。随之而来的就有一个新问题,海洋变得更咸了吗?

尽管很难说海洋的咸度是否在上亿年的地质演化进程中发生变化,但海洋气候学研究表明:短期内,尽管盐分不断流入,海洋盐度通常保持动态平衡。

之所以说是动态变化,是因为全球海水盐度总体呈现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

1、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

形成海水盐度水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即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随纬度的变化,次要原因是洋流性质和河流汇入。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结果就是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20°附近海区的盐度最高,然后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此规律下,南、北大西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均达3.72%;南、北太平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分别为3.65%和3.55%;印度洋最高盐度中心区的盐度大于3.6%。

2、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

影响海水盐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河流汇入、海水的涡旋对流等。其规律是:在北纬40°到南纬50°之间,是盐度垂直变化最大、最复杂的海区。从海面到150米深度,海水盐度高而均匀,最大盐度值一般出现在100—300米之间,深层水的盐度分布最均匀,盐度值比表层水低、比中层水高。

亚热带高盐区从海面一直延伸到800—1000米深度。在南北纬40°—50°以外的高纬区,从盐度较低的表层水向下盐度渐增,从1500—2000米以下盐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

1、海水盐度的日变化:世界大洋表面盐度的日变化一般很小,日较差不超过0.005%,个别海区日较差最大可达0.017%,最高盐度值出现在17时左右,最低盐度出现在夜间或早晨。

2、海水盐度的年变化:太平洋中部热带海区盐度的年变化均小于0.05%;而大西洋北纬5°—10°之间最大年变化可达0.15%以上;海洋中盐度的年变化最大区常发生大河口附近和有冰或冰川融化的高纬地区。


每年,来自陆地的径流带来的盐分全部溶解可使得海洋总盐度增加0.00005%。然而,一部分矿物质被海洋中的动物和植物所利用,另一部分会成为海底的沉积物,不会溶解。

海洋没有变得更咸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因素。地球表层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板块构造。地壳被分割成刚性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移动。一些在俯冲过程中被掩埋,带着矿物质和盐进入地幔,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岩石或岩浆的成分。构造板块的运动不断地将物质循环进出地幔。

俯冲(和其他相关过程)示意图

有了这些过程,伴随着淡水的流动、降水和其他一些过程,海洋的盐度保持相对稳定——海洋有稳定的盐分输入和输出。

然而,孤立的水体会变得越来越咸。

为什么有些湖泊是淡水,而有些是咸水

湖泊是水的临时储存区,大多数湖泊都是淡水。河流和小溪给湖泊带来水源补给,就像它们给海洋带去水一样,那么为什么大多数湖泊不会变咸呢?

湖泊通常是陆地中宽阔的洼地积水形成,水只是在那里做短暂积聚,水的流入流出使得盐分积累效应不明显。许多湖泊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如地震和火山喷发;河流冲淤等形成,形成时间短。

像这样美丽的冰川湖是冰河世纪的遗迹

当一个湖泊没有水流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盐分时,它就会变成咸水湖。

我们提到世界海水平均含盐量为3.5%,地中海的盐度为3.8%。在红海,有些水域的盐度超过4%,加州的莫诺湖的盐度可以达到8.8%。世界上最知名的咸水湖莫过于死海,含盐量高达30%,是海水的8.6倍。

即便如此,死海的盐度也只能屈居世界第三。犹他州的大盐湖盐度高达31.7%,塞内加尔的粉色雷巴湖盐度在某些水域达到惊人的40%。

值得注意的是,湖泊在地质上并不稳定,许多湖泊在地质时期往往不会持续。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正在干涸,这既是自然过程,也是由于气温上升、干旱和农业灌溉。

盐也可以来自下面

热液喷口

上文提到岩石风化和侵蚀溶解为海洋提供盐分,还有另外一个来源:热液喷口。

部分海水沿着地壳裂隙渗入地壳深处,受地下热源的加热,并溶解大量矿物质,然后通过地壳裂口喷出,由于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盐,往往在热液喷口附近会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热液喷口附近的生物由于长时间的进化,已经能够适应热泉的高温,且部分生物可以摄入利用盐分和矿物质,使得海水的盐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多种因素作用下,海洋能够得到充分的盐分补给,但同时自然消耗又能将海水盐度维持在动态平衡中,不至于失衡,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知道海水是咸的,为什么是咸的,你知道吗?
海里的盐从哪来的?海水会越来越咸吗?
​海洋每天都在蒸发,海水会不会越来越咸?
都知道海水中含有盐分,为何海上的冰却是淡的?
海里的盐是从哪里来的?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低的海洋吗?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