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懂得极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一):周秦

与西方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同,中国哲学发展历来以“实用”为主线,离经叛道的道教和佛教最终都被收服在帝国的统治框架之下,而没有发展出像天主教伊斯兰教那样的实现政教分离或政教一体的宗教;儒学从汉代起就被立为正统的官方学问,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就是围绕着重儒学,轻儒学,重拾儒学打转。中国哲学思想纷繁复杂,本系列文章尽量采用“极简”的方式描述,旨在快速理清古代中国哲思发展的来龙去脉,包含了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又融合很多历史背景知识丰富理解。

为什么要了解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史?就笔者而言,纯粹是出于对中国历史和哲学的好奇心。而现实的意义就是:当今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口上,经济体量在二三十年内将重回世界第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复兴”就是要恢复我们在历史上曾有过的伟大荣光,忆昔开元全盛日,那个时代的中国开放、富裕、强盛,文化自信、多元、繁荣,民众有思想、有血性、有尊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了解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这么做,特别是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开放,以及判断做得对不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秦以前:百家争鸣

进入东周后,周朝王室统治式微,对各分封国的控制力减弱,但大家毕竟还认周王这个共主,相互之间偶有交战但还没到闭关锁国的地步,这就给人才自由流动,学说自由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所谓的百家争鸣,争的是应该给当时礼崩乐坏的国家治理开什么药方。儒家认为应该恢复周礼,道家偏爱无为而治,墨家号召大家要兼爱,法家崇尚严刑峻法,纵横家到处撺掇合纵连横。其中法家最受青睐,因为法家应对战争的组织效率最高。随着各国变法加剧,变法成功的国家称霸野心越来越大,早期由贵族主导的以惩戒为主的战争就演变成了灭国之战,最终秦统一了中国。

百家争鸣时代处于世界历史中的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在这一时期并立的人类思想爆发有: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以色列出现了一系列先知,希腊则产生了柏拉图等伟大哲人。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极,思想史的奇特之处在于,秦以后的思想再怎么发展都跳不出佛教和诸子百家学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法家独秀

秦朝以法立国,仍然沿用法家逻辑治理国家。但法家的法一直都不是老百姓的法,而是君王之法。秦法极其严苛,战时人们可以依法获得军功容忍法恶的一面,而秦统一后老百姓没有什么军功可立,此时法的恶就极大彰显出来,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接着秦朝在各郡县的反抗下分崩离析。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历朝历代一直沿用商朝的礼用于祭祀和大典,包括秦朝;礼被儒家所推崇,但不能认为秦始皇行“礼”就是尊儒家,是否尊儒得看这个朝代是否奉行儒家思想而不是礼这一形式。所以后面谈的儒都指思想上的儒。另外,从秦开始“法”作为帝国制度的基本构成被所有王朝采纳,隐藏在儒的外衣之下,所谓阳儒阴法。

秦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此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以后的皇帝都想过秦始皇的瘾,而大臣的理想仍然是周朝的与君王共治天下,皇帝和大臣之间微妙的政治平衡推动中国历史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在宋代达到了顶峰,这就是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从此皇帝独揽大权,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多说两句,皇帝大权独揽带来了两个后果:一、如果皇帝本人无能——多体现在明代皇帝身上,要么自己行权,要么不行权,要么就授权。不行权的后果就是政务荒废国家危亡如万历皇帝;能力不行还要自作主张如崇祯皇帝最后国破人亡;授权给别人的如木匠皇帝朱由校导致太监专权政治黑暗。皇帝无能还要大权独揽的后果就是乱和松。所谓乱,就是朝廷乱,党争四起,宦官专权;所谓松,就是民间松,带来了民间私学和民间经济的发展,但主流文化依然处在理学的压制之下。

二、如果皇帝个人很有能力——多体现在清代皇帝身上,什么事情都想自己说了算,对臣下的最大要求就是听话,于是造就了一大批没有独立思想的奴才,最可怕的是清朝历经数代“明君圣主”的统治,把奴性思想注入了社会各个阶层,清朝也就变成了一个死气沉沉没有创造力的朝代,此时中国文化发展也跌入了谷底。三百年出了一个汉学之集大成者——纳兰性德,却道来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红楼梦》里读到的是没落贵族的脂粉味,哼着无病呻吟的诗词,一如林黛玉病体怏怏多愁善感,一如贾宝玉怜香惜玉不食人间烟火;再加上鸦片的输入,精神与肉体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时一触即溃。

下篇进入汉代思想介绍。#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的思想内涵与当代意义
韩星:新国学与新经学、新子学
特稿:高瑞泉 | 观念的力量及其实现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对话方朝晖:儒学与中国现代性之思
孙笑侠:精研儒学的法学家 | 士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