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官窑贯耳瓶
这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官窑贯耳瓶被定为清仿官,

这件官窑瓷器,是民国时期从清宫流出的,以前一直被定为南宋官窑,但近年来大英博物馆把它改定为清仿,瓶高度:241 毫米,宽度:149 毫米,底足:98 *80 毫米,口径:93 *75 毫米。

      器形仿自古青铜贯耳壶,口呈八方形,直颈斜肩,硕腹平底,高圈足微外撇,颈肩部凸起弦纹两道,弦纹间两侧饰管状耳, 底足两侧有穿带孔。器面施深灰青色厚釉,釉面有稀疏棕色开片纹,底足端无釉,涂褐色护胎汁。  

       底足内刻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御制诗文《咏官窑贯耳瓶》,“泑气犹滋火气磨, 两傍贯耳足穿过, 系绳恰称奴童负, 撷葩偏供诗客哦, 李氏奚囊堪伯仲, 陆家越器未差讹, 如非守口拟 致问, 把玩曾经阅几多。乾隆甲午新春御题”。诗后钤印“比德、郎润”。
真知堂曰:关于南宋官窑的鉴别,客观地说,近年来博物馆方面少有建树。自从大维德爵士去世后,这批瓷器基本上就如同死了一样,成为了纯粹的陈设品,失去了灵魂。
英国博物馆方面,把它改为清仿品,个中缘由,无非器型,釉色,和胎骨等几方面。此类器型,确实和宋官窑中贯耳瓶常见品不太相同。再加上英方把胎骨定为“褐色护胎釉”,则就和后世仿品联系起来了。
其实我们从目前可见的清仿官窑文物来看,清代仿官,由于景德镇没有杭州那种特殊的瓷土,所以都是白胎的。为了掩饰其白色胎骨,以符合“铁骨大观”的铁骨,所以才用含氧化铁极多的釉水涂抹胎足,即护胎釉。但这件瓶,明显为铁胎,也就是含紫金土极高的胎骨,所以它并不是白胎的。以此定为清仿不成立。
再者,这件贯耳瓶,乾隆帝曾经多次上手把玩(把玩曾经阅几多),一见其喜爱,二见乾隆帝也对其年代可能也有怀疑。但其肯定不是清仿的无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维德基金会馆藏官窑哥窑瓷器
难得一见!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官窑、哥窑瓷器(高清大图)
难得一见|大英博物馆藏的那些中国官窑、哥窑瓷器
汝瓷心动之二:器物欣赏
[转载]清仿官窑贯耳方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
鉴赏—— 明嘉靖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