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新石器时期制玉的钻孔工艺——王建泉

根据出土玉器痕迹分析,新石器时期的制玉过程中钻孔工艺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钻孔的方式主要有凿琢法、桯钻和管钻。后两种是新石器时代治玉的常用方式,多为两面对钻。这种钻孔方式在古代制玉工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参考图片

01、凿琢打孔

将坯料固定,用尖锤具小心锤凿,或两面锤凿,通透以后如认为孔小,也可采用扩孔方法扩大。这种方法在石器上较多见,玉器上少见,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打孔方法,深圳西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水晶环、玦类半成品上还可看到如此的加工痕迹。

02、桯钻钻孔

桯钻在新石器时期玉雕琢磨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表明古代先民已认识到旋转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对于机械力学知识的掌握已达到较高的程度。

02-1、桯钻工具

桯钻,钻杆为实心,钻头一般较尖。在钻孔旋转的过程中钻头边缘磨损较大。实心的钻杆,不易排出钻屑,所以转速慢,孔部常出现外孔大,内孔小的表象,孔眼一般较小,玉饰件上常见这一类小孔,许多钻孔处再修磨光滑,有些修磨的较薄,也有的再进行扩孔。实心钻技术不仅应用于玉器的打孔,也应用于玉器的镂空定位及动物眼睛的制作。

原始桯钻

改进型钻杆式钻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制作十分简单。将钻头固定在木杆或竹管上,制成钻杆,钻杆上端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一人稳定钻杆,并不断向槽内加水砂浆,另外一人或两人用皮条在钻杆上缠绕数圈,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或绷在竹弓上来回拉,使钻杆转动,同时带动砂粒摩擦。这种改进型杆式钻具的使用比徒手施力进行钻孔,功效提高很多。

02-2、桯钻材质

钻具或钻头多以以燧石、黑曜石、石英、玛瑙等制成,它们的硬度大于玉料,所以较为锋利,是理想的钻孔材料。骨器制成的钻器硬度不高,材质较软。但辅以解玉砂后,它们就是一种治玉的极好工具,也可以用来钻孔和雕刻纹饰。

02-3、桯钻的应用

考古发过程中,发现凌家滩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出土了专门用于制作的玉器的石钻头、玉钻头,还有木质钻头,它们是明确的钻孔工具,有些制作工艺还十分先进。

凌家滩文化石质钻头

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石钻头,通长6.3厘米、宽1.1-2.5厘米、厚1.2厘米,黄褐色,为岩屑砂岩。表面琢磨得较为平滑,器呈不规则形,钻柄的两端各有一粗细不同的螺丝钻头,粗钻头已被磨平,两端均有使用痕迹,器柄一面有一组凹槽,为系皮带或绳索固定之用。使用时可能需要一个皮带装置旋转以带动钻头钻孔。它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真正明确为钻头的钻孔工具。

02-4、桯钻钻孔实验

实验证明,徒手钻孔即用钻径约3毫米的粗柄长身凿头钻,在一定压力下往复旋转,大约一个小时可将2毫米厚的辽宁岫岩玉片钻穿。拉弓式钻孔是将一件短身三棱尖头钻固定在拉弓式木钻上,以每分钟200转的转速,加水砂浆钻磨,3毫米厚的玉石片10分钟即可钻通。但同样的方法,在2毫米厚的新疆和田青白玉片上实施钻孔,由于玉质较细腻,硬度较高,钻一个孔洞用时近一个小时。

03、管钻钻孔

管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使用,管钻钻孔是一次玉石器制作的技术革新,是对解玉砂使用的最好诠释,它使质地较软的工具成为治玉工具。管钻的材质有竹管、木管、骨管等,对于大孔径钻孔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节省了玉料,而且为以后掏膛技术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1、管钻钻孔工艺

管钻钻孔,先将钻孔的玉料固定,定好圆心,钻管放在圆心上,加水砂浆进行钻孔。管钻因空心能够迅速排出废屑,摩擦面也小,所以转速比桯钻要快。但是管钻在钻孔过程中会有磨损,头部越来越细,如果更换钻头,孔壁上就会留下一些直角的台阶痕。由于钻孔越向下越费力,所以新石器时代大多数玉器都是两面对钻,以减少夹塞阻力,提高速度。但双面定位易出现偏差,所以两面对钻的孔内往往出现错位的台阶痕。另外在管钻钻孔过程中管壁上会出现间距较宽的螺旋纹。

03-2、管钻的应用

管钻一般应用于较大孔的钻孔,但也有小孔用管钻的。凌家滩文化时期就有非常发达的管钻技术,无论大孔、小孔大多数由管钻钻成。例如凌家滩文化20号墓出土的多件玉芯,均为管钻所留,这些玉芯许多为双面对钻,也有单面钻的,最小的玉芯直径只有0.2厘米。另外,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玉人背后的隧孔,经观察放大60倍后,发现其隧孔是先用一管钻垂直打一孔,然后再多次斜向打孔,两侧均同,最后贯通,这个孔共用了七道工序。用显微放大镜看,还能发现孔底留下的一小圆凸起,可证其为管钻钻芯。经测量,钻孔直径为0.17毫米。这种工艺被学者认为是微型管钻。

凌家滩出土玉人


新石器时代少有这样经管钻钻孔的小孔,大多数都为实心桯钻,由此可见,当时凌家滩文化工艺的先进及管钻技术应用之广,技艺精湛值得赞叹。

04、作者简介

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员。黑龙江省辽金文化博物馆 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古玉材质溯源。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新石器时代玉器钻孔技术》和《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给玉器打孔竟然是用这种方法,看完恍然大悟
汉代前玉器制作工艺初探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新石器时代玉器综述(转载)
【干货】导向孔的钻进工艺
旋挖钻与冲击反循环、回旋钻施工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