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乾隆 周芷岩制黄花梨竹石图笔筒





品种:文房笔筒

质材:黄花梨

作者:周芷岩

年份:公元1743年(乾隆八年)

规格:径 10.3cm 高 11.2cm

品相:全美

来源:拍买回流,台湾藏家旧藏

 

    器作直腹圆柱形,以黄花梨为之,木质甚坚,木色沉雅,纹理自然成态。整器壁面作一书一画布局,一侧以平坡式构图,阴刻技法剔刻奇石秀竹,竹叶随风摇曳,神形飘逸,石竹相依,古朴拙雅,布局清朗简明,刀法细腻稳健;另一侧题行书诗文:“莫讶疏狂不何时,清泉白石是心知,闲来爱倚西窗伴,笑听秋风搅竹枝”,后为“乾隆八年癸亥仲春,过就兰山房写此”,落款“芷道人”。

    整观,以木为纸,以刀代笔,笔意峻拔,刀法壮健,显刻画人技艺之精绝,用料、布局、雕刻一一道来此帧作品之优、妙、奇。

    上海博物馆亦藏有同款竹石图笔筒,为竹刻。《自珍集》中有言:“大凡竹木雕刻,与书画真迹只有一纸不同,倘从原迹勾摹两纸,由一手刻在两件之上,则两件价值相等,不存在原刻翻刻问题”。

    此件黄花梨笔筒传世包浆淳厚,为周氏典型的刀笔风格,当与上博那件竹刻笔筒出自同一母范,周灏传世可考的作品大部分皆为竹刻制品,紫檀黄花梨类木刻存世比例稀少得多,这是一件有迹可考的传世器,格外珍贵难得。

 

    周芷岩,为周颢号,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又作芷款,尧峰山人、芷道人、芷叟、樵叟,因他有一副美须,风度潇洒,又自号“髯痴”。嘉定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生,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周灏是嘉定竹刻划时代的人物,也是清代竹刻艺术转折的关捩,有“二百余年,首屈一指”之誉。他重点发展了沈兼、周乃始、王永芳以来的阴刻刀法,以画法施之竹刻,形成用刀如用笔的独特作风,并成功地将阴刻与浅浮雕融为一体,使作品画面既具书写性用笔的勾皴效果,又有嘉定竹刻传统之饱满精深的风貌,即所谓“合南北宗为一体”,品格弥高。

    周灏所开创的刻法最适于表现文人画中山水、竹石等主流题材,因而备受文人的欢迎,学之者众,传播极广。《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灏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摘自《竹镂文心——竹刻珍品特集》)参阅:

《竹镂文心——竹刻珍品特集》 周颢 竹刻竹石图笔筒(图25) P72-73

2004年11月1日 香港佳士得 清乾隆 紫檀雕竹石图笔筒 Lot958

2002年10月28日 香港佳士得 清十八世纪 木雕题诗竹石纹笔筒 Lot761

 

 



             本人另一从东京购回的 清早期 素身黄花梨笔筒(高13.3cm 口径13cm)

 

    敞口圆腹,微束;形制端庄典雅,器物表面光素不雕。

    黄花梨古有“文木”之称,文者纹也,一意指其纹理华美;一意乃喻其吻合文人优雅气质的审美品味。是以传世的黄花梨,特别是崇尚简约典雅、纯粹线条美的明式制器,多以素器面人,加以精工抛磨,充分凸显展示其自然纹理的天然美和素雅书卷气。

    此类传世较多,该件乃为传身素器之典型,木纹清晰优美,恍有山水之意,浑然天成。较之上述大师手笔的名器,另有一番小家碧玉的天然淳朴风味。

 

附:

1、上海博物院藏周灏制竹刻竹石图笔筒三件











 

 

2、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以873.6万元成交的周芷岩刻黄花梨竹石笔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周芷岩刻、张鹏翀题黄花梨雕竹石图大笔筒 | 中贸圣佳2017春拍
台北秋拍精品欣赏
北京瓯江城成2013春拍展品1
上博新展 |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
分享八款嘉定的竹刻,喜欢的朋友们不能错过
两岸馆藏竹雕作品欣赏(转帖连载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