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故宫家具点评55——皇帝用的冰箱
    炎炎夏日,喝冰镇饮料是一大快事,在电冰箱没有发明之前,能享受这个乐趣的人不多,但总有人享受,皇帝就可以。京城有皇家的冰窖,冬天在河里取冰,夏天使用。下图就是故宫里的冰箱,黄花梨做胎,内衬铅板,盖板上有空,散冷气用。

冰箱下部有个托,隔离地面,使冰块保存时间更长。用这样的冰箱,可以冰镇瓜果,还可以散冷气,也可以做冷饮。

冰箱外部用铜箍固定。侧面有提手,方便搬运。

明清两代的皇家冰窖,对用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清代的冰窖是由工部都水清吏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皇家庙坛与官府用冰。一些较大的王府,也可利用府内外的水面,自行窖冰,府内消费,例如恭亲王府、醇亲王府、豫王府等都有自备的冰窖。另外,避暑山庄所在的热河、喀喇河屯,东陵所在的遵化、冀州,西陵所在的易州,以及皇帝南下巡幸所经过的徐州、苏州、江宁……都设有官窖。


清代北京冬季储冰的官窖,据乾隆版《大清会典》记载,在紫禁城内有五座;北海陟山门外雪池胡同有六座;德外冰窖口有砖窖三座,土窖两座;正阳门外大江胡同内有两座土窖。近来有文章提及现存北海夹道恭俭胡同的两座砖窖、什刹海东白米斜街内两座土窖也属官窖,但至少在乾隆版《会典》中未见记载。


据光绪版《会典》记载,每年三九,工部会根据宫廷的需求量,给内务府奉宸苑(清代内务府掌管园囿、河湖水面的机构)行文,由奉宸苑选取何处水面的冰适于窖藏,然后由工部负责“伐冰”(采冰)、窖冰事宜。


紫禁城内曾有五座冰窖,可储冰二万五千块。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6.3米。这些冰窖大多在故宫博物院不开放的景区中,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有一座至今尚存,据说游人可以看到。


雪池冰窖位于皇城内,清内务府旁边,是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皇家冰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有半地下式砖砌拱形窖六座,可藏冰五万四千块。现存的这5、6号窖为内拱形建筑,内长约25米,深入地下近5米,券宽近10米,规模宏大。窖内陆下部分由大块花岗石铺底,花岗石砌帮;拱形顶由城砖砌成,可谓“铜帮铁底”。从现代建筑理念分析,当年太液池畔地下水位很高,修建这样的地下建筑时是如何防水抗浮的?


雪池胡同的冰窖,一直使用到1979年,后来几个被北海公园用作供电室、维修车间、自行车棚等,1、2、3、4号窖相继坍塌,或者拆毁填平。近日笔者重访雪池冰窖时,发现剩余的两座冰窖已修葺一新,并设立了“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据管理人员讲,现在这里归北京市文物局掌管。


德胜门外冰窖也是明清两代的大型官窖之一。乾隆版《会典》记载:“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北京德外冰窖的历史也要追溯到明代,到清代乾隆年扩建到砖窖三座,土窖二座,可储冰七万余。当年将官窖设置在德外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大片可供伐冰的水面,来自于玉泉山的高梁河水注入这些水面,水质很好,例如今天的太平湖地铁车辆段,当年是原积水潭水面的一部分。解放后被扩建为太平湖公园,解放后德外冰窖的冰,也采自太平湖。据附近居民回忆,每到夏天,德外冰窖口胡同拉冰的汽车、三轮车往来穿梭。后来,这里还建设了人造冰车间。


今天,这里被扩建为一条宽阔的大街,仍叫“冰窖口胡同”,德外冰窖原址,已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地铁2号线时同太平湖一起被填埋。


正阳门外土窖,“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官学及各门、各监狱官设暑汤之用。”这幅查尔德拍摄的照片,很可能就是位于前门外冰窖斜街的土窖。明清两代,这里可供采冰的水面,除南面的金鱼池外,还有先农坛以东的大小川淀。北边的前三门护城河冬季很少结冰,至于明清地图上的“崇文三里河”,本身就是一条污水沟。这座建于明代的大型冰窖何时废弃,笔者未能找到文字记载。不久前拜访这一带的老住户,老人们只记得1954年建立冰窖胡同小学时,冰窖就早已消失多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冰窖而得名的胡同
冰窖旧事:老北京的消夏记忆与历史遗存
《新民晚报·国学论谭》:冰鉴·冰窖·冰箱
浙江佳宝春拍:两只帝王家的“冰箱”
冰窖胡同:地连珠市口人在玉壶心(图)
399、西城区的古代建筑(四)冰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