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器收藏中的行话
开门:有开门,也有不开门,开门的意思是一望便知是真品,反之则是不开门,一看便知道是赝品。

2 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掌眼:请行业帮助鉴别玉器或作参谋,便称“掌眼”。

4 走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7 国宝帮:指一类特殊的人群,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8  高古玉、中古玉:现代之前的玉器都称为古玉,但因年代不同,又有更细的分类。
   比如说汉以前的称为高古玉,唐到元代的玉器称为中古玉。

羊脂玉:玉中极品,如同羊油般。每个人心目中评判羊脂玉的标准不一样,我认为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和田籽料,二白度要好,三细腻度要好。

10 祭坑玉:专门为了陪葬而做的玉器,大多玉料一般,工艺粗糙。

11 粗大明:指明代某种玉器风格,并不形容玉器粗糙,而是讲其艺术形式上比较粗犷。

12 玉山子:一种玉器,立体圆滑的人物,常常是山水花鸟等题材的玉雕作品,体型较大。

13 包浆:玉器表面因为长时间氧化而形成的光泽,有天然包浆和人工包浆之分。

14  斜刀:也称“坡刀”,一种雕刻技艺,磨去玉器上阴墙一面,做成斜坡状,在西周玉器中比较常见。

15 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16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7 留皮(图16):在器物上保留原石的表皮。

18 巧色:又称巧雕,俏色。是玉工依玉材之自然色泽纹理,巧妙地加以设计运用,做出纹饰来增加表现力的雕刻技法

19 饭渗:肉眼观察玉石内部有如同稀饭里的饭粒状的白色斑块。

20 游丝毛雕:西汉玉器上出现的一种阴刻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毫发,后人称为游丝毛雕。


图1 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火烧形成的。
 

图2 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实际上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水银能沁蚀玉体,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称为水银沁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图3  朱砂红:玉器表面有朱砂附着物。

图3 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图4 铁沁:铁氧化生锈后对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红色。

 


图5 灰皮:玉器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皮。


图6  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图7 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后经过清洗盘玩后的状态。


图8    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图9   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图10  斜刀:又称坡刀,西周玉器中常见的一种雕刻工艺,磨去阴墙一面,成斜坡状。


图11  玉山子:立体圆雕的人物,山林景观摆件。


图12  汉八刀:汉代的一种玉雕技法,风格简练流畅,宛如八刀而就,多见于玉蝉(图12),玉握猪。


圆雕:指三维立体的玉雕。

图13  透雕:又称镂雕,是用拉丝的工艺表现出镂空状的玉器。

 

 


图14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立体的形象。


拉丝痕:在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线锯拉丝痕迹。

片切割:用硬度较高的工具来切割玉料,其痕迹多为直线状。

 


老玉新工:用老的玉料或老的素器新添加纹饰工艺,此类仿品杀伤力较大。
.
老改老:在古代就因为器物破损而改制的玉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收藏界的行话
如何盘玩你的爱玉1(古玉的盘玩)
玉器收藏的行话
古玉沁色奥秘(古银沁与玉料墨色)
收藏无需是古玉
古玉为鉴,新玉当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