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收藏古文物艺术品的状况、问题与建议,之开篇

 

今天是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先生系列文章《民间收藏古文物艺术品的状况、问题与建议》的开篇。


一、关于收藏

在古汉语里,“收”与“藏”最早是分别出现的。“收”,是“取”,是“收成”。“藏”,是“藏匿、“隐藏、“储藏”。这两个字(词)见于《周易·系辞》、《礼记·枟弓》。

“收藏”一词连用,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墨子》、《荀子》等书。它指的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即对有价值的物品作收聚储存,也指收藏之物。


在我国,收藏历史可追索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一千年前的宋代已经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高潮。这里讲的,主要指古文物和古艺术品包括古玩的收藏。

对于古物、古艺术品,过去称作“古董”、“骨董”、“古玩”。“古董”、“骨董”指“古董器玩”,范围较广,相当于今天收藏界说的“杂项”。

宋代《梦梁录》中,“十三团行”有“买卖七宝者,谓之骨董行”。“古玩”一词出现也很早,《元曲·生金阁》中有:“若到人家里,那好古玩、好器皿、琴棋书画……叫那伴当们借将来”。

“文物”一词,最早见于《左传》,主要是指文物典章制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正式将遗存下来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物品,统一定义为“文物”,并分为“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我在这里,姑且统称为“古文物艺术品”。

至于收藏方式,历来有公家收藏和私人收藏两种类型。如今,国家和地方各级博物馆与各级各类文物机构,是国家收藏和保存古文物艺术品的最重要场所,其行为具有绝对权威性和勿容置疑的法律地位。

最近三四十年来,开放的环境、和平富裕的生活和活跃的市场,创造出一个热情不衰、无比巨大的收藏现象,造就了一个收藏品数量极大、品类极盛、等级极高的民间收藏现实。


(苏富比2013年春拍宋定窑柿釉瓣口盌)

其活动,诸如古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市场(包括拍卖市场)、公开和私下的交流交易、鉴定(包括鉴定机构、队伍和鉴定活动),以至于各种平面媒体、新媒体和电视等等,都为此而十分活跃,可却又相当混乱。

一方面,它显示出古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以至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但一方面,由于它的混乱,其负面作用则直接影响到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地位,甚至影响到中国古文物艺术品的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十分值得警惕和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物”不是“古玩”
民间收藏文物保护立法刍议
文物、古董和古玩的定义与区别
文物、古董、古玩:三者区别与联系 -收藏内参
骨器也疯狂,看看十年前成交价就在十万元的雕花骨片长啥样
还不懂文物和古董的区别?这里边有大门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