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茶器(一)元春省亲

“御沟春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流入宫中才咫尺,便分天上与人间”。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宛若北京西郊玉泉山上的泉水,一旦流入宫中,便从此身价不菲。这些出自名工巧匠之手的精美工艺品又宛若那些被皇帝选中的貌美如花的女子——好似“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普通百姓与爱好者再难以一睹芳容。众所周知,清宫旧藏老紫砂器作为有皇家档案记录的馆藏藏品,对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意义非凡,它既是学习进步、提高眼界、培养品味的重要参考,又是辨别真伪、训练眼力的最佳标准器。时隔几百年之后,这些明清两朝帝王嫔妃使用的紫砂器物重新回到了它的故土——宜兴——与家乡的父老乡亲团聚。二零零五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延禧宫举办了馆藏紫砂器的公开展览十二年之后,它们又一次神采奕奕地展现在广大紫砂爱好者和宜兴百姓的面前。

再多的溢美之词于精美绝伦的老紫砂器物面前,都显得那么枯燥和苍白。还是把观看实物展览的心得体会总结一下,与众友分享,倒不失为给这次展览的一个最热烈的庆功宴。看图册与观实物有着极大的差异,用几个意外的惊喜来概括这次视觉盛宴最恰当不过。

 第一个意外的惊喜——体量的差异,以往在图册的图片中看到的器物,尽管标有尺寸,但是人都会先看图而忽略数据,而看图产生的视觉印象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感受体会,往往臆断器物的真实大小。古器物的迷人之处很多,打破常规的体量恰是其中之一,能给现场的观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因为它可以把之前心中的标准完全粉碎,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1.清初乌泥渣斗式筋囊花盆,我们在图册上看,即便有标注器物尺寸,也难以感受到硕大的气场是有多么的震撼。图一图二分别为图册翻拍照片和现场实拍照片。那么精细的做工,居然还有着那么巨大的体量,几乎一个人抱不过来的大型花盆,让人赞叹不已。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初紫泥渣斗型花盆

《回乡展》实物图片

2.明末清初温器,在图册上看,以为一手可以把持过来,实物一看十八厘米和小脸盆大小相当,里面还有滤漏,从器物造型、泥料质感、工艺细节看,应该要比标注的年代提前不少,器物用途及如何使用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初紫泥匜

《回乡展》实物图片

3.乾隆本色堆泥茶叶罐,在图册上看,视觉感受要有二十厘米的高度,像是很高挑的器物,现场一看,俨然盈盈在手,可赏可用。多个器物作为参照对比,一目了然。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雍正乾隆各色御题诗堆泥茶叶罐

《回乡展》实物图片

4.明代遗留的乌泥雕漆提梁残壶,看图册时都会习惯性地与明代大容量紫砂茶壶的形象对接,然而观实物时却是小巧玲珑,一下让我们想起前文中提到,明代时大彬和其他同时代匠师一样制作大容量紫砂茶壶,游娄东与文人交往切磋后,开始制作小容量茶壶这一历史事实。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明末紫泥剔红提梁壶残件

《回乡展》实物图片

第二个意外惊喜——造型的独特。我们观看图册时,往往因为受到拍摄者拍摄角度的影响,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去欣赏器物,故而把器物最讲究、最独特的工艺掩盖掉了。

1.乾隆段泥大漆描金天鸡尊,我们从图册上看,上半部分的玉壶春瓶和下半部分的天鸡,都是饱满的圆形,观看实物才发现,玉壶春瓶是椭圆的,天鸡也是扁型的,从正面看过去,天鸡的鸡首还是向一侧倾斜的,这些造型特征,一下加大了这个器物制作的工艺难度和造型品级,完全出乎意料。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乾隆段泥大漆描金天鸡尊

《回乡展》实物图片

2.清乾隆御题诗本色堆泥扁圆茶壶,看图片壶嘴是圆筒状。观实物,壶嘴是扁圆形状,壶口开口与壶嘴一样是椭圆形开口,细节的处理匠心独具,茶席泡茶之时平添了一份玩味。这样的工艺处理往往也是高级艺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乾隆御题诗堆泥绘茶壶

《回乡展》实物图片

3.雍正乾隆两朝的紫砂胎五彩堆泥大笔筒,看图片的水平照除了笔筒口部顶层的大漆描金装饰的差异外,没有更多的差别。观实物发现两者的泥片的厚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雍正五彩堆泥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乾隆五彩堆泥笔筒

《回乡展》实物图片

第三个意外的惊喜——细节的丰富。我们看图册时,往往只有一张正面标准照,极少能够看到反应器物局部细节特征的图片,这对器物本身特征的认识会产生极大的偏差,甚至对它的路份和断代都会带来极大的误导。

1.清代雍正段泥柿蒂纹盖圆壶,从图册上的水平照来看,无法观察到盖面的细节、壶嘴开口的细节以及壶把造型的细节。从观察实物来看,壶把外侧明显做了典型明末的内凹工艺,这更加说明了明清两代制作工艺上的传承关系。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雍正段泥柿蒂纹圆壶

《回乡展》实物图片

山东同好旧藏明末紫泥铺砂犀登茶壶

2.明末紫砂胎挂釉方壶,图册上观看,四平八稳、端端正正,看实物,因为方器四片粘合成型在入窑烧制时更易变形,这个明代遗留的清宫旧藏虽为宫廷器,但也出现了烧瓢变形的现象,而不是我们一直接受的宫廷器——永远是最端正无暇的标准化了的概念。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明末紫砂胎挂釉汉方瓶

《回乡展》实物图片

3.清代紫泥匜,看图册只有正面照,难窥内部结构和工艺之究竟。观实物,俯视器物内部,其内部的前方出水口的修整方式和结构状态与明末器物高度一致,故而对图册中标定年份的异议又有了新的证据。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嘉庆紫泥匜

《回乡展》实物图片

4.清代紫泥小碟,看图册俯视图与图册标题完全吻合。展览现场俯身平视时就会发现,“小碟”底足比常见的小碟高出不少,不符合碟子的制式,更接近是盖钮的造型,所以整器也符合某个器物的盖子形制。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雍正紫泥碟

《回乡展》实物图片

第四个意外的惊喜——本来的面貌。看图册中的图片,很多拍摄者的专业性不够强,器材的原因、光线色温的原因、后期处理的原因,印刷较色的原因,都会影响最终图片无法准确还原器物的本来颜色和质感。

1.清宜钧罐蓝釉四方倭角盘,图册中釉面的高饱和度蓝色色调,让有经验的观者认定他是乾隆朝以后的器物。观实物,蓝中闪灰的低饱和度色调,一下子把它的年代推到了乾隆朝之前。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乾隆四方抽角盘

《回乡展》实物图片

2.紫砂白泥挂釉气孔花插,看图册釉层偏稀薄,观实物,釉层极为肥厚,且有明显的流动感的乳浊釉。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明末白泥挂釉七管花瓶

《回乡展》实物图片

3.雍正柿蒂纹段泥茶壶看图册正面照图片,整器的泥色呈现出偏黄的暖色调,看实物泥色非常明显的偏青泥色,更趋于冷色调。以俯视角度观察壶嘴部分,壶嘴开口也是椭圆形,饮茶把玩时饶有趣味。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著录清雍正段泥柿蒂纹圆壶

《回乡展》实物图片

看一次高质量的展览,如饮甘泉、如沐春风、酣畅淋漓。那种激动和兴奋,那种心理的满足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此时此刻,又不由得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那离家已经一个世纪的十九件康熙紫砂胎珐琅彩茶壶,什么时候也能回乡省亲?今天的我们已经可以很轻松地前往台北去观看馆藏,只是感到这十九持重器离开故土太久太久,脱离了它原本的空间状态,似乎总是一种缺憾。如果亦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砂器回乡省亲之盛事重演,那么它到来的深远意义远远要比让我们爱好者一饱眼福来得重要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中的部分珍品文物
紫砂小记(十三)钩沉稽古 发微抉隐 再续
紫砂小记(十一)钩沉稽古 发微抉隐
清玩的精神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痕都
文徵明、石涛......一展看尽,文物上的山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