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广州华艺18年春拍成交记录(全)


广州华艺春拍北京时间2018年5月23日下午13:30分正式举行,其中『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专场中的一件清乾隆 御窑松石绿地青花釉里红海水腾龙纹扁壶拍出14,000,000RMB的高价。本次专场拍卖总数一共143件。接下来由古玩元素网给大家带来『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专场重要器物成交情况汇总如下,供收藏参考。(落槌价不含佣金)



『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专场成交结果(全)


1062 清乾隆 御窑松石绿地青花釉里红海水腾龙纹扁壶

尺寸:高30.8cm

估价:咨 询 价

落槌价:14,000,000RMB

著录:《鸿禧美术馆—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图159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来源: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

1001 清康熙 五彩“三国故事”图大盘

尺寸:直径34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50,000RMB

说明:盘纹饰精美,造型规整、层次分明,颜色丰富,盘心以五彩勾勒三国演义故事,运笔形如流水,颇见绘画功底。此为难得的清早期五彩精品。

1002 清康熙 五彩魁星点斗笔筒

尺寸:高14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落槌价:120,000RMB

著录: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lot771

说明:笔筒唇口、直筒形、底心内凹成脐,底面由外向内倾斜呈玉壁状,露胎处璇削纹清晰,器内外白釉闪青,光亮肥润。筒身通景绘魁星踏龙首,捧斗擎笔。海水江牙浪波汹涌,祥云旭日云霞飘洒,绿波红花,五彩釉色纯净剔透,绘工精当,虚实交加。置案攻读有“一品当朝、笔下生花”的祥愿相伴。

1007 明万历 五彩九供双龙戏珠纹碗

尺寸:直径19.5cm

估价:RMB 280,000-380,000

落槌价:300,000RMB

“大明万历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撇口,深腹,圈足,足端露胎,胎质坚细呈牙白色,通体施闪青白釉,青花五彩绘制纹饰,器内底绘双龙戏珠,器外壁分饰三架卷草足供桌,间隔三盆寿石兰草,口沿饰如意点彩边饰,每架供案物品多达九件,有瓶、炉、盅、壶、尊、缸、盒、盆、罐等,翎毛、珊瑚、灵芝、谷物、醴酒敬献其中。“九”为极数,由此可管窥宫中“春供秋祭” 仪礼一斑。此器精美绝伦,形正釉纯,为万历官窑的典型碗器,传世名远,由海外艺术馆珍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明万历朝五彩瓷部分。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1008 清康熙 五彩龙凤呈祥纹大盘 

尺寸:直径32cm

估价:RMB 900,000-1,300,000

落槌价:1,200,000RMB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康熙五彩乃清瓷名品之一,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康熙硬彩(即五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凝,粉彩艳丽而逸……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的评价。观此盘,端庄周正,质细而色耀,釉备而画工,称之尽善尽美,实无愧色也。

本品造型端庄周正,胎骨精细,釉汁莹白似玉,整器以五彩绘龙凤穿花纹饰,飞龙舞凤,盘心双圈内饰追龙赶凤,龙凤各二,四首相对,中间以牡丹花卉间隔开来;内壁亦绘有双龙双凤,周围填花卉,雍容华贵;盘外壁与内壁构图相似,绘双龙双凤。整体纹饰精美,花团锦簇,绚烂夺目;设色丰富,诸彩明快妍丽,与釉下青花相映成趣;加之所绘龙凤寓意吉祥,构图疏密得当,系康熙五彩官窑典型器,龙凤纹是明、清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之一。由龙凤组成的画面,称为“龙凤呈祥”,属于内府专用经典的吉祥纹饰。常见御瓷之中多装饰一对或二对龙凤纹,但本品则品格非凡,一器之上装饰六对龙凤纹,有清一代唯见康熙一朝出现,后世清宫御瓷再没见同类烧造。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P145,图133


1009 清康熙 虎皮三彩墩式碗

尺寸:直径12.5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落槌价:75,000RMB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康熙素三彩久负盛名,虎皮三彩更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的新颖品种。此碗型制规整,弧腹圈足,内外均施虎皮斑纹,在器物成形后除圈足底部施白釉外,通体以黄、绿、赭三色彩釉在器物上晕染成不规则的斑块,因酷似虎皮,俗称“虎皮斑”、“虎皮三彩”。此件虎皮三彩碗施彩均匀,赭石、绿、黄、白色相间,釉彩古朴典雅,同类传世品中较为少见。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图139

1010 清康熙 蓝地黄彩龙纹碗 

尺寸:直径13.3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落槌价:38,000RMB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撇口,弧腹,圈足,上以黄彩绘双龙赶珠纹,龙行于天地之间,以十字祥云环绕,云边燃起山形火焰,象征皇权一统天下,威严而不可小视。碗内壁留白,碗心绘以青花地黄团龙,龙体弯曲,跳跃欲出,亦显气势磅礴。底足“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

1015 明万历 青花双龙戏珠纹倭角长方盒

尺寸:长24cm

估价:RMB 200,000-280,000

落槌价:200,000RMB

“大明万历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本器倭角长方形,盒体作上下子母口,器形规整。盖顶以青花绘制二龙跃腾寿山福海两侧,身姿矫健,极富动态。顶盖、盒墙四壁绘缠枝花卉纹饰。器底以青花双线方框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典型万历官窑作品。同类收藏可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中。

至明之际,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生产出大量青花瓷及五彩瓷,各种异形器及大器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其中万历时期,内府对各式盒子需用甚多,盖盒形态多样。方形陶瓷盖盒烧制难度甚高:以瓷土擀成薄片,裁成所需长宽,拼镶而成。但瓷器的收缩度大,拼接处容易开裂,盖盒顶部容易塌陷,成品极低。而万历官窑却多见方形器皿,由此可见,万历一朝烧制技术之精湛。


参阅:《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看明代》图31,怀海堂藏“青花苍海龙纹倭角长方盒”

1016 明万历 青花龙凤纹菊瓣盘 

尺寸:直径14.8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落槌价:75,000RMB

“大明万历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拍品与天民楼藏明万历青花龙凤纹盘相同,内外壁皆饰双龙双凤纹,龙首凤首相对,呼唤应和,盘心绘龙凤呈祥纹,首尾相衔。龙五爪近轮形,刚劲锋利似铁镰,隆鼻,竖发;凤高冠,长眼,细颈;盘内画面繁密紧凑,青花用料为进口的回青料,发色纯正深沉,先以重色勾绘轮廓,再以浅色渲染,层次分明,具有典型的万历时代风格。


参阅:《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1987年,上册,图48;下册,页75,图48

1017 明万历 青花婴戏图碗

尺寸:直径17.6cm

估价:RMB 250,000-300,000

落槌价:230,000RMB

著录:香港苏富比2005春拍lot 648

出版:《慧眼与遗珠—邗上衔英馆收藏集锦》P23

说明:本品画工极为细腻精雅,施釉温润如玉,器型规整秀美,当属万历时期御窑精品。青花婴戏图碗始见于明初永乐官窑,其烧造由永乐至万历,终有明一代兴盛不衰,器形、青料、画风各具时代特征。永乐、宣德时期碗径较大,画意相同,庭院中奇石、垂柳自然将十六子区隔为四组场景。其后纹饰变化发展,至成化时期,婴戏图碗见有四子、九子、十四子、十五子等多个品种,画面布局简化为两组,童子手持物件亦与前朝不同。

拍品修胎考究,胎釉俱佳,画工细致,碗形规整,外壁通景绘庭院婴戏图,画面以松柏、芭蕉树为界,巧妙地将四个童子分为两组,童子或持花叶,或拉风筝,载歌载舞,戏耍于草坪之上。均灵动可爱,童趣盎然。四周巧妙衬以栏杆、草石,祥云,使画面疏密有致。青花色泽沉稳,釉质莹润亮泽,传世无多,殊为珍贵。

1019 清康熙 通景人物山水图笔筒

尺寸:直径18.5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落槌价:95,000RMB

说明:笔筒直口,口底尺寸相若,规矩端方,典雅敦厚。釉面光润,触感细腻,外壁通景绘山水人物图,江面如镜,远山层迭,画面生动,气息浓厚,形成一完整天然图景。青花发色稳定,明丽翠蓝,浓淡有致,夺目宜人。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纯熟地掌握了珠明料的呈色技术,烧出了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的康熙青花,这种多色阶青花层次分明,故又有「五彩青花」之称,是青花器制作史上的重要创新。本拍品即仅用一种青花色料,充分表现出画面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在白腻胎骨的映衬下,极富立体层次感,尽显康熙青花之神韵,为此时期青花笔筒逸品之佳作。

1020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

尺寸:高40.5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落槌价:140,000RMB

著录:伦敦佳士得春拍lot204

说明:筒瓶最早见于万历,崇祯时期最为多见,是崇祯时期的典型器型,也称象腿瓶,一统瓶。晚明时期时局动荡,此种造型也寓有“天下一统”的良好祝愿。此件筒瓶,敞口,束颈,溜肩,筒形腹,平砂底。胎质细腻,釉质莹润,口沿及近底处暗刻一周装饰带。外壁通景以青花绘人物故事图,衬以山石、蕉叶、祥云。整体构图疏密有致,层次清晰,人物神态刻画精细,形象生动,笔法娴熟。青花发色青翠,以寥寥数笔描绘出细微的人物神态,峻伟的自然景观,画面意境幽深,青花发色纯正艳丽,分水技法细腻,笔触纤巧精致,状物有神,胎骨厚重坚致,釉汁滋润明亮,极具明代崇祯时期风格,此乃时代之杰作,罕见之珍品。

1023 清雍正 矾红龙纹杯

尺寸:直径6cm

估价:RMB 50,000-70,000

落槌价:160,000RMB

说明:此矾红龙纹杯口微撇,深腹,圈足。口沿绘青花线,外壁绘矾红海水龙纹,矾红颜色浓艳,器型轻巧秀丽,白釉温润,且成对传世殊为不易。此对杯所绘行龙纹与一般清代官窑所绘赶珠龙纹不同。龙的口舌贲张,动态凶猛之势有早明之风。而两条行龙一作回首,一作呼应,两龙间以十字云间隔,画面尤显生动。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识。

1024 清雍正 墨彩十八罗汉图马蹄套杯 

尺寸:尺寸不一

估价:RMB 30,000-50,000

落槌价:30,000RMB

说明:墨彩瓷是清雍正时烧造的一种富有特色的釉上彩瓷器,以黑彩料在白釉地上描绘纹饰,再入窑以低温烧造而成,别有韵致。马蹄杯因其形如马蹄而得名,本品为一组九件,形制相同,由小至大,均为广口,白釉地上以墨彩绘罗汉图。此瓶墨色浓淡有别,线条流畅,所绘人物生动传神,造型规范典雅,整体线条缓慢,柔和,反映出雍正时期墨彩瓷器的高超艺术水准。

1025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杯

尺寸:直径5cm

估价:RMB 900,000-1,500,000

落槌价:1,40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拍品造型秀巧,胎质坚洁,轻盈灵透。外壁通施柠檬黄釉,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神韵雅致具存,不失为雍正颜色釉之隽品。

纵观有清一代,颜色釉品种以雍正朝为最,达到历史高峰,传世柠檬黄釉也以雍正御窑的品质最为着称。乾隆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记事档》载录:“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说的“洋黄瓷器”正是指雍正朝的此类旧物。

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其与传统的黄釉相比较呈色更加浅淡,釉面更加匀净柔和,由于这种釉色与柠檬的色泽相似,故有“柠檬黄”之称。早在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将其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装饰使用,后发展成为雍正朝颜色釉的一个独立品类,时人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所载“岁例供御”瓷器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之品。柠檬黄釉器,形简而色单,但烧制不易,胎、釉、火必精熟,方见成品,但有微瑕,则前功尽弃。黄釉者,宫廷独断,以铁着色,始烧于明初。至雍正一朝,以氧化锑入料,创柠檬黄釉,色泽纯净娇嫩,赏心悦目。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57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此类柠檬黄釉瓷器,等级极高。传世所见柠檬黄釉以雍正朝制品的质量最好。

1026 清雍正 黄地绿彩缠枝莲纹卧足杯

尺寸:直径7.2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落槌价:58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黄地绿彩瓷器始创烧于明代,历来为皇家所珍。至清代雍正朝,此类瓷器因雍正皇帝独具慧眼而得以大放异彩。本器器形规整,微撇口,腹部略收,卧足内施白釉,以釉下青花书双圈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字体工整严谨。整体纹饰为绿彩缠枝花卉,先以暗刻勾边,再施绿彩。工艺精湛,色彩协调。虽属小件器物,亦甚弥足珍贵。已知传世品中香港望星楼藏有一只黄地绿彩缠枝莲纹卧足杯尺寸大小与本品基本一致,以资参考。


参阅:香港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图101

1028 清道光 斗彩荷塘鹭鸶纹卧足杯 

尺寸:直径6.5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落槌价:180,000RMB

“大清道光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莲池鸳鸯纹饰,源自宋元时期陶瓷、织锦纹饰,亦称“满池娇”,因寓意吉祥和谐而受历朝宫廷喜爱。

略直,深腹,底端内收,卧足。,类似于缸,又宛如鸡缸杯。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微微闪淡青色,光洁莹润。碗外壁及内底心绘饰斗彩荷塘鸳鸯纹,青花勾勒荷叶、荷花、鸳鸯等图案边缘,青花色泽淡雅,入窑高温烧成之后,再依据荷塘鸳鸯的色彩填绘红、绿、黄诸彩,经二次低温烘烧而成。内口沿有青花梵文一周,外口沿下则饰一周青花云龙纹。此为模仿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器而作,色彩华丽典雅,画工精致细腻。外底心有“大清道光年製”六字篆文方款,为道光一朝官窑精品。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1031 清乾隆 白玉宫碗 

尺寸:直径12.3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750,000RMB

说明:此玉碗用料奢侈珍贵,作为实用器,以和田白玉大料剖成,不随形,不就料,玉色清润温和、洁白无瑕、如膏如脂,质地细腻通透,实为彼时珍稀之料。玉碗造型雅致高贵,碗口外侈,线形柔畅,底部有矮圈足,整器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以突显玉质之美,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玉碗胎体薄厚均匀,碗壁磨制精到,抛光细腻,虽光素无纹,却十分费工,包浆呈凝油脂光泽,实为清代乾隆一朝玉碗之精品。

乾隆朝治玉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一为陈设器,二为把玩器,三为实用器,实用器中玉碗较有代表性。乾隆时期玉器制作的详细过程,可从当时宫中交给苏州制作的玉碗中了解其大概。乾隆三十年,苏州织造为清室做了四件玉碗,向内务府写的支出费用报告称:“计开青玉大碗四件,各高三寸五分,口面五寸八分。每件做坯六十七工,打钻、叨膛九十一工,做细六十三工,光玉匠四十一工,镌刻年款四字做四工。以上每件做二百六十六工,每工银一钱五分四厘,共银四十两九钱六分四厘。”可见,制作玉碗除了设计图纸,审查工序外,还要经做坯、打钻、叨膛、做细、光玉、镌刻年款等六道工序。因此器虽简,而工则不然,器里器外弧度圆润优美,线条流畅飘逸,凸显雕琢工艺之精美,工匠们的巧思精工寓于其中。乾隆皇帝对此类素面作品十分赏识,他认为这类作品符合道家“清静无为”的理念,同时也能体现儒家的“素位”、“谦言”的道德准则。

1033 清乾隆 白玉雕寿字纹瓶 

尺寸:高21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920,000RMB

说明:清代的皇家御用玉器代表了当时玉雕的最高水平。乾隆时期的玉器一般以和田白玉和碧玉(或青玉)制成,这一时期的玉工继承和运用历代琢玉工艺,借鉴绘画和外来雕刻工艺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琢玉艺术。玉器形制丰富多样,图案、做工均很丰富。它以传统的阴、阳线刻、平凸、隐起、浮雕、镂空、俏色、烧古等工艺,加以变通综合应用,其题材纹饰受到清宫院画影响,近似工笔画,往往将传统题材纹饰与西方或阿拉伯图案结合在一起,组成折中性的新型图案。从图案的装饰技法上看,均较为繁缛精细。玉器抛光讲究,磨后呈蜡状光泽。地子不但平滑,且直线挺拔,弧线圆润。利用俏色技法掩盖玉料瑕疵,将其融入玉件的构图中,更是巧夺天工的精妙构思。

此件白玉瓶用上等白玉整料琢制,胎体厚实,玉质凝润。器分盖与瓶两部分,瓶身短颈折肩,椭圆口,腹下渐收,圈足,颈壁两侧镂雕花卉为耳,颈部一周饰蕉叶纹,腹壁纹饰细腻美观,两面中央饰寿字纹,寿字顶部现如意云头,设计精巧美观,近足处雕西番莲,两侧枝蔓向上蜿蜒,枝繁叶茂,显得整器雍容富贵。壶身烤有皮色,与纹饰巧妙结合,体现玉工俏色之巧。此瓶设计新颖,复古与创新相结合,琢磨精细,纹饰线条流畅,宝光内蕴,为乾隆时期玉雕精品。


来源:纽约苏富比1990年拍卖Lot243

1036 清 青白玉鹌鹑盒 (一对) 

尺寸:长12cm

估价:RMB 180,000-250,000

落槌价:250,000RMB

说明:这对盖盒青白玉质,取材精良,温润古朴。通体雕琢成一对卧坐鹌鹑,呈盒状,上下子母口扣合。鹌鹑小首硕身,雕工细腻,刻画精巧,翎毛层迭有序,纹丝不乱,鹌鹑神态安详,惟妙惟肖。盖内部挖膛细致,打磨光滑,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巧。鹌鹑是宫廷常用的图案和器物造型,寓平安之意。鹌鹑一对,则象征“双安”。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青玉鹌鹑盖盒,此对盖盒与其造型、纹饰、风格相同。该对玉雕鹌鹑式盖盒,线条简练流畅,细微之处更见生动典雅,当为清代玉雕精品。

1039 民国 田黄苍龙教子印章

尺寸:高4.1cm;重30g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落槌价:150,000RMB

印文:雪斋藏书

边款:刻奉雪斋王孙正,叔孺。

说明:赵叔孺(1874-1945)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浙江宁波人。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移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俯”。陈巨来、方介堪、沙孟海、叶潞渊、陶寿伯等皆为先生入室弟子。有《二弩精舍藏印》、《二弩精舍印谱》等行世。

溥伒(1893-1966),字雪斋,满族,清宗室,封固山贝子,工山水。曾任辅仁大学美术术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主席。

1041 民国 田黄薄意雕山水纹印章

尺寸:高5.4cm;重60g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380,000RMB

印文:不受尘埃半点侵

边款:癸亥三月 大年

说明:童大年(1874~1954),字醒盦,又字心安、心盦,号性涵、松君五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庐、雪峰片石草庐,江苏崇明(今上海)人。西泠印社元老,篆刻家,精研六书。间作花卉,书法负盛名。

1042 清中期 田黄双狮纽方章

尺寸:6.8×2.8×2.8cm;重119.5g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落槌价:4,050,000RMB

说明:田黄石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满清皇族宠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价与金玉相埒,视同瑰宝,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爱,自清以来极负盛名,有“石中之王”的尊号。清代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将田黄视同拱壁,把它用于刻制玺印。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有收藏田黄的雅好,一次他在梦中得赐玉皇大帝御笔“福、寿、田”黄色石章,自此每逢元旦祭天时,必在供案中央置一块质地上佳的大田黄,以取吉祥之意。乾隆皇帝一生所拥有的田黄宝玺在清朝历代皇帝中数量最多,如“乾隆御笔”、“信天主人”、“三希堂”等十数个。不仅宫廷,民间也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之说,质地上乘的往往“易金数倍”。

通常而言,上佳印材如青田、鸡血之类,以一两左右算成材,二两以上算大材,而田黄非矿所出,多为独石,物稀材小,当更为珍贵,所以有专家认为田黄30克以上即算成才。此印材重达120克,方正规整,可想而知如此硕大、品相完美的正方印材,要耗用多大的田黄原石方可成形,印主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此田黄方章用料精贵,体量较大,采用上好田黄精雕而成,色泽自然,呈熟栗黄。呈色洁净素雅,表层微有沁黄,更显淳古。石质凝腻、温润,质理通透。方章精工雕琢,印纽双兽采取圆雕手法,用刀之法于细腻中见刚劲,圆熟明快。瑞兽圆眼,如意形隆鼻,毛发整齐丝毫毕现,表情威武,侧身回望,小瑞兽于其旁玩耍,乖巧活泼的情态令人爱不释手。雕刻中的细腻处理尤为精彩,全凭修炼深厚的刀技功力,才能呈现“心手相应、刀随心走”的境界。

1045 清早期 黄花梨笔筒

尺寸:高17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落槌价:50,000RMB

说明:明末清初之际是笔筒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竹、木、牙、瓷等各种材质争奇斗艳,不一而足。黄花梨是一种名贵硬木,因其色彩鲜美、纹理清晰,制作文房用具时多不加雕饰,以突出其木质纹理的自然美感。笔筒选优质黄花梨木整挖制成,唇口,玉壁底,富有含蓄的线条美。通体光素,原木纹理如行云流水一般,尽显文房雅韵。


来源:伦敦邦瀚斯春拍Lot177

1046 清早期 黄花梨笔筒

尺寸:高17.5cm

估价:RMB 30,000-50,000

落槌价:62,000RMB

说明:来源:伦敦佳士得春拍Lot1385

1050 清早期 铜太平有象香插 

尺寸:长6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48,000RMB

说明:香插以精致黄铜制造,入手厚重,采用圆雕技法琢一伏地卧象,眉眼清晰,长鼻弯曲侧甩,恭顺温和,象背上托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宝象回首瞻望,妙趣横生。整器造型别致,雕工精湛,无论象身之细毫,或是衣饰之纹理,无不悉心展现,确为文房佳玩。

1052 清早期 铜太狮少狮印 

尺寸:高4.8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落槌价:240,000RMB

印文:萸下之盛福也

说明:此印铜铸而成,形制方正,以太狮少狮为钮。狮自古就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母子狮有“子嗣昌盛”之意,亦有借谐音“太师少师”,寓高官厚禄。此印钮雕刻传神,狮子造型饱满,鬃毛与尾毛刻画精巧,开丝匀整细密。母狮半卧半立,回首与幼狮相视,神情威严而慈爱;幼狮紧贴母狮前腿,攀爬戏耍,顽皮可爱。太狮少狮的钮头与铜方章的尊贵大气相呼应,古朴中见灵巧,真趣里藏精神。

拍品以精铜为材,入手沉重,其工艺采用先铸后雕的技法,将狮子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印文为“萸下之盛福也”篆书六字。

1053 清乾隆 棉花图集锦墨 (十锭)

尺寸:长11cm;盒子28×31cm;重63g/锭

估价:RMB 96,000-120,000

落槌价:90,000RMB

款识:江南织造奴才常山恭呈、贡烟

说明:贡墨是进呈给封建朝廷或地方政府的墨,清代贡墨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此套集锦墨每锭正面绘《棉花图》,运用连环画形式,系统地描绘了棉花从种植到纺织的全过程;背面为乾隆御题诗句,并有一段文字简要说明该项工序的生产工艺及经验。此形制墨原为清代宫廷如意馆不知姓名的雕刻名工按照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进献的《棉花图》制成墨模,再由安徽休宁胡开文制墨坊根据墨模制成御墨,进献给皇帝,后来此墨模遗失。后世多有仿制,虽略有不同处,但大体主题一致,形式相同。

此套集锦墨共十锭,均为长方形,墨色黝黑清新,手感沉重,将播种、采棉、织布、练染的劳动过程再现于墨品之上,一面刻劳动场景,左上角以金彩书名;另一面刻乾隆御题诗句并相应文字。每锭墨侧面以楷书署“江南织造奴才常山恭呈”。带黑漆描金云龙纹盒。此类贡墨体现了清代制墨烟轻胶细的高品质工艺。

1054 清早期 老坑平板四方委角端砚

尺寸:长12.2cm

估价:无 底 价

落槌价:4,000RMB

说明:砚为端溪佳石所制,四方委角形,砚面平板,线条挺拔流畅,庄重典雅。其声如木,其色灰紫,质地细腻,温润有锋。通体青花若苹藻隐隐浮动,并有火捺、翡翠斑等名贵石品。配紫檀砚盒。


来源:补缺楼旧藏

1055 老坑叶形砚

尺寸:长28cm

估价:无 底 价

落槌价:18,000RMB

说明:砚作子石随型样,依型就势浮雕菜叶纹,尤其背面精雕细刻,叶纹翻转生动,工艺极佳。取端溪老坑佳石为质,质地坚韧润密,抚之如肌,磨之有锋,贮水不耗,呵气可研,品质极佳。此砚造型构思巧妙,纹饰雕琢精美,规格较大,为一件难得的文房收藏佳器。带老木盒,盒上题“老坑叶形砚”,落“李氏藏砚”款,编号十八。

老坑:又称水岩,因它开坑采石年代久远,历史较长,故称老坑;又因洞内长年累月为泉水浸渍,故称水岩。自唐代开采至今。石色紫蓝,其石品花纹为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为端溪各名坑之冠。

1056 清 养心殿旧宣纸 (三十卷) 

尺寸:--

估价:无 底 价

落槌价:32,000RMB

1058 清雍正 仿正德黄地绿彩龙纹盘

尺寸:直径18.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落槌价:320,000RMB

“大明正德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此盘圆口,弧壁浅腹,圈足,胎质坚密,釉质莹润。盘内及圈足内施白釉,色泽素雅,洁白无瑕。外壁黄地绿彩绘海水龙纹图,纹饰均带暗刻,两条五爪行龙游走于海面之上,体态矫健,昂头向前,两龙其间以火珠为隔,故此纹饰亦可称双龙赶珠,行龙四周所饰“壬”字云纹,整器纹饰清新雅泽,寓意万寿齐天,器底落“大明正德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是为清雍正年间御窑摹古上乘之作,保存至今,品相完好,颇为珍贵。

在黄釉上绘绿彩五爪云龙,一般称之为黄地绿龙盘,黄地绿彩品种始见于明代永乐官窑,此类器物为皇家祝寿活动时由景德镇御窑厂定烧,为皇家专用官窑器物。据《国朝宫史》所载,清宫中皇帝、皇太后、皇后使用里外皆施黄釉的瓷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的瓷器;贵妃、妃子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其余偏妃贵人皆用黄地紫龙的瓷器。由此可见清宫等级制度之森严,用瓷法度之健全繁细。盘内壁素白,外壁模印双龙纹,釉上施黄地绿彩装饰,作工精细,色彩浓艳。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1059 清雍正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高足碗

尺寸:直径15.5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1,30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此件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高足碗,葵口微侈,深腹圆收,稍起浅棱,下承高足,足部外撇。外壁黄地青花装饰,口沿下侧绘花卉纹,腹部绘花卉三多纹饰,间以折枝牡丹,足墙折枝灵芝纹;腹部及足墙纹饰皆绘于葵瓣开光之内,别具雅致;碗内饰白釉,口沿内侧绘海浪纹一周,碗心以双青花线开光绘折枝寿桃,由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绘就,笔法酣畅有力干净利落,全器用笔劲利,笔意绵绵而气脉不断,极富艺术感染力;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笔力遒劲,工整俊秀。

此作品与玫茵堂旧藏的一件“清雍正·蓝地留白菊纹葵花式碗”造型相仿(见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lot 0046),唯非高足,且蓝地白花品级较黄地青花制器品级底,更显拍品珍贵。此碗造型端庄秀丽,彩釉搭配协调,青花发色幽艳,追求永宣时期笔法及效果,又不掩本朝风韵格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为雍窑中难得佳品。

宣窑品格之美,为有明一代之冠,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创新发明极多,器类与釉色之丰富,为此前所未经见,从而铸就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十年,其中青花一门,极负盛名,终明之世,精光不泯,由此衍生出黄地青花者,更是宣窑最杰出之发明,开启后世低温色地装饰御瓷之先河。

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宣窑佳作,以致雍干二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宣窑之风采,从而对宣窑各方面的艺术成就取得深刻的认识,感悟更在古人之上。如此所凝积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由钦慕古物转入摹古抒情之际,更具独特的艺术视野,往往撷其最精华之处组合化裁,既保留经典元素,又另见新意。本品当是其中之经典佳例。


参阅:

1. 《清瓷萃珍—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编号79;

2.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三,编号0046。


来源:英国北部藏家旧藏


1065 清雍正 青花鸡冠花纹盘 (一对)

尺寸:直径13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落槌价:12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胎质细腻,白釉温润,盘心与外壁均以缠枝鸡冠花纹装饰,为雍正朝新创纹样,线内留白不填色,即所谓铁线描技法,枝蔓翻卷,绰约生姿,风格独具。全器青花发色妍丽雅致,传世少见,是为雍正官窑精品。铁线描青花是青花瓷中的一独特小品种,采用中国古代绘画技法之一的铁线描,以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形如铁丝,故名,为官窑青花器中的独特品种。

1066 清咸丰 青花三友图盘 

尺寸:直径18cm

估价:RMB 60,000-80,000

落槌价:58,000RMB

“大清咸丰年制”矾红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青花庭院仕女三友图盘纹饰始见于明宣德时期,其后历朝承袭烧造,而纹饰略有变化,为明清官窑瓷器的经典品种。拍品品种在清代瓷器活计档大运瓷器名单中记载为“青三友人物六寸盘”,盘心绘松竹梅三友图,外壁绘青花庭院仕女婴戏图,釉面光亮莹润,纹饰描绘细致,为咸丰官窑之精品。

1067 清乾隆 青花海水应龙穿花纹大盘

尺寸:直径50.8cm

估价:RMB 2,800,000-3,500,000

落槌价:3,000,000RMB

著录:

1、纽约苏富比,1976年10月23日,Lot325

2、纽约苏富比,2000年3月22日,Lot133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应龙的形象,作为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题材和纹样,最早出现于青铜、玉、漆器、石雕及绘画中。考古发现,应龙出现于瓷器装饰上,出现于南宋龙泉窑。明永宣御窑作为一种创新,吸收为官窑青花的装饰图案。清代御窑的应龙纹饰,多为仿古之作,出现于流行制式的盘类,非常稀见珍贵。

同类型品种可见2011年北京瀚海春拍Lot2335成交价:¥1035万元,可资参考。


参阅:香港佳士得?1994年5月1-3日拍卖?lot657

伦敦佳士得 1992年12月13日?lot569

伦敦佳士得?1962年12月13日拍卖

出版于Du Boulay编撰《佳士得中国艺术品图录》?P203

纽约佳士得?2011年3月24日拍卖

赛克勒收藏中国瓷器工艺品Ⅱ?lot1667

1068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纹罐 

尺寸:高13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落槌价:680,000RMB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本品为宣窑珍稀之品,清宫旧藏现存与之相同者,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12、图106。尚见无款者,高12.9厘米,亦来自清宫旧藏,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图113。另见相同造型、尺寸而主体纹饰为葡萄纹的实例,收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一书之图114。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图36

1069 明宣德 青花苜蓿花荷塘纹碗

尺寸:直径15.2cm

估价:RMB 1,600,000-2,000,000

落槌价:1,550,000RMB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来源:仇焱之旧藏

仇焱之(1910-1980),原籍江苏太仓,早年曾从上海晋古斋掌柜朱鹤亭学习古瓷鉴定和买卖,因其眼力极佳,经手大量瓷器精品,被称为二十世纪骨董界的传奇人物。


参阅:《(台北)故宫藏瓷·明青花瓷二·宣德下》,台北故宫博物院,1963年,图54a、54、55a、55;《明代初年瓷器特展目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2年,页94,图26;

1070 清雍正 粉彩福禄寿三星图瓶 

尺寸:高39cm

估价:RMB 200,000-250,000

落槌价:430,000RMB

著录:2004香港苏富比秋拍lot145

说明:此图称“三星图”,福星主司福运、禄星主司禄位、寿星主司寿命,福星怀抱童儿示多子多孙、禄星天官手持如意、寿星广额白须,身披鹅氅,持仗捧桃。此瓶粉彩绘画浓施淡抹,工艺精湛,人物脸部略施红彩。形象生动,立体感极强,为雍正粉彩中精品之作。

1072 民国 青花卢雀图瓷板 

尺寸:画心50×23.5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落槌价:3,700,000RMB

1075 清乾隆 粉彩绿地轧道开光高士图瓶

尺寸:高51.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落槌价:22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以秋葵绿地粉彩装饰,前后分别开光饰山水人物图,图中两位仙人眉目含笑,悬松石壁下高士题诗。绘画精细,色彩艳丽,并加金彩装点,富丽堂皇。整体纤细秀美,特殊别致。:瓶内壁及外底均施松石绿釉,口沿至足以描金满绘卷草纹、蕉叶纹、缠枝宝相花纹等装饰。肩部以粉彩绘就四只花色各异的彩蝶。整器纹饰繁密有致,金彩富丽堂皇,色彩鲜艳华丽。

1076 清乾隆 粉彩涂金无量寿佛 

尺寸:高21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落槌价:760,000RMB

1078 清乾隆 粉彩癞瓜纹碗 (一对)

尺寸:直径11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落槌价:53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9月,页235,图308。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218。《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下,朝华出版社,2005年,页73。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12

《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籹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页134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1081 清嘉庆 金地粉彩仙人乘槎过海图倭角盖碗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RMB 60,000-80,000

落槌价:92,000RMB

“大清嘉庆年制”矾红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拍品敞口倭角,弧腹,圈足。腹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以金彩为地绘麻姑献寿图,人物纤毫毕现,印证了“嘉庆所绘人物亦有极精者”的记载。仕女造型与同时代画家改琦、王素类似。东晋时期由葛洪著作的文献《神仙传》中讲述麻姑是一位勤劳善良又美丽的南城人,因积累了不少功德,后而得道成仙,成为下八洞神仙之一的女寿仙,非常适宜做为给女性祝寿的礼品,高贵典雅,赏心悦目。

1085 清道光 粉彩夔凤纹碗

尺寸:直径21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落槌价:80,000RMB

1086 清同治 蓝地黄龙茶碗 (一对)

尺寸:直径10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落槌价:78,000RMB

说明:此对碗敞口略外撇,弧腹,圈足。胎质细腻,釉光温润。先以青花勾勒纹饰的图案及填底色,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再在其上用黄彩填色,形成蓝地黄彩的效果。为皇室日用器皿,是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其型端庄,胎轻体薄,绘工流畅传神,色彩艳丽浓重,颇具艺术表现力。品相殊美,极为难得。足底双圈内书青花“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1087 清宣统 内青花外粉彩荷塘纹碗 (一对)

尺寸:直径17.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落槌价:220,000RMB

“大清宣统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431

《清代瓷器鉴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95,图393

1088 清光绪 粉彩喜上眉梢图蒜头瓶

尺寸:高18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落槌价:320,000RMB

著录:香港苏富比秋拍lot 3672

“永庆长春“矾红四字楷书款

本瓶造型、纹样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相同,且在北京故宫发现藏有该品种瓷器画样,画稿左上红签题“拾叁号”,瓷器官样是内府画工根据皇帝的旨意绘成的,发往御窑厂充当烧造依据的各种瓷器形制及纹样的图案。本件瓶底部书有“永庆长春”四字楷书抹红款,而此抹红款的主人正是圣母皇太后慈禧。


同类型品种可见2015年北京瀚海秋拍lot 2099 清光绪 粉彩花鸟纹蒜头瓶,高:37cm,

成交价¥954,000。

1089 清光绪 五彩人物故事图凤尾尊 (一对)

尺寸:高44cm

估价:RMB 200,000-250,000

落槌价:190,000RMB

说明:凤尾尊又称凤尾瓶或花觚,因腹下部至底足散开角度较大,似凤尾而名。元代龙泉窑创烧的青釉品种。清康熙时盛行,其后烧造较少。构图布局丰富,色彩饱满,通篇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此对尊有摹康熙五彩之遗风,具清晚期气息。

1091 清光绪 粉彩九桃碗 

尺寸:直径20cm

估价:RMB 50,000-70,000

落槌价:48,000RMB

“大清光绪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说明:此碗侈口弧腹,下承圈足,内外均以粉彩装饰。外壁绘九桃纹,碗心绘团鹤纹,寓意长寿吉祥。圈足内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1092 清乾隆 胭脂红青花五福捧寿盘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RMB 60,000-80,000

落槌价:98,000RMB

说明:拍品敞口,浅腹,圈足。内壁口沿以青花绘如意云纹。盘心青花双圈,内以胭脂水绘红蝠五只,各口衔一万福纹饰,拱托团寿纹,此类瓷盘为乾隆时期典型宫廷用器,制作简洁精致,工整细致。

1094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花浇 (一对)

尺寸:高26cm

估价:RMB 380,000-500,000

落槌价:480,000RMB

参阅:Keir 典藏十二 / 十三世纪伊朗金属花浇Geza Fehervari,《Islamic Metalwork of the Eighth to the Fifteenth Century in the Keir Collection》,伦敦,1976年,图版15;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94。

1095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

尺寸:直径15.9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落槌价:500,000RMB

款识:“子孙永宝”四字篆书刻款

参阅:香港苏富比10/5 Lot42,成交价HKD 875,000

1098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海棠式手炉

尺寸:高10.5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落槌价:1,200,000RMB

来源:80年代购于瑞士藏家

参阅:《错金镂采—法国皮埃尔·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特展》,北京,2011,图057。

1099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五供

尺寸:觚高37.5cm;烛台高44.5cm;炉高46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落槌价:2,000,000RMB

来源:英国藏家旧藏

1102 元、明早期 剔犀如意云头纹香筒

尺寸:高32cm

估价:RMB 50,000-80,000

落槌价:50,000RMB


参阅: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编号1623。

1103 明初 剔犀如意云头纹捧盒

尺寸:直径18.5cm

估价:RMB 120,000-180,000

落槌价:110,000RMB


参阅:《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P19,No.4

1104 清中期 剔红人物故事图捧盒 

尺寸:直径25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落槌价:370,000RMB

1107 清 紫檀灵芝如意

尺寸:长44.5cm

估价:RMB 90,000-120,000

落槌价:85,000RMB

说明:如意以紫檀为材,以圆镂、浅刻技艺并用,所雕如意枝虬展绕,形态自然,外表打磨光润、更显清雅灵动。明清以降,如意多为皇上恩赐或者大臣贵胄互赠之礼品,寓意吉祥,该器雕工精湛更显珍稀。

1110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尺寸:长58.5cm;宽44cm;高113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800,000RMB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38页,甲70,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刘传生《凿抐工巧—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展》35页09,北京知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来源:纽约苏富比

1111 明17世纪 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 

尺寸:长59cm;宽45cm;高96cm

估价:RMB 380,000-500,000

落槌价:380,000RMB

说明:搭脑两端以挖烟袋锅榫连接后腿,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木纹优美的三弯靠背板上端嵌入搭脑,下方入椅盘后大边。三弯弧形扶手以飘肩榫接入后腿,扶手前端与前腿鹅脖以挖烟袋锅榫连接,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扶手下支以三弯弧形上细下大的联帮棍。扶手、 腿足与联帮棍皆打磨圆滑。椅盘格角攒边,抹头见透榫,下有二根穿带支承。椅面造软屉,下装三面“壶门式”券口牙子,后方则安起短线直牙条。前腿间下施一脚踏,左右两边及后方安方材管脚枨。脚踏与二侧脚枨下各安以素牙子。

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扶手椅,北京工匠称为南官帽椅。南官帽椅是明朝典型椅具之一。现例全身光素,用方材构件,空间布局稳妥,比例完美,文气十足。


参阅: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39页,甲77,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2.刘传生《凿抐工巧—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展》35页09,北京知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1112 清中期 黄花梨圈椅 (一对)

尺寸:43×58×93cm

估价:RMB 380,000-500,000

落槌价:400,000RMB

说明:这对圈椅的座面宽大。椅圈略呈椭圆状。鹅脖向后退缩,三弯靠背板上方剔地阳雕四方委角开光,内饰花卉纹,使乘坐者的腿部有了较大的活动空间。

圈椅的造型藴含着深厚的哲理,除了标准制式外亦经常有所变化,每一种款式的圈椅乘坐起来的感受都会因人而异。由此可见,圈椅是定制家具,而非盲目生产,存世量不会太多,更显珍贵。

1113 明17世纪 黄花梨带翘头雕螭龙联三闷户橱

尺寸:长188cm;宽51.5cm;高86cm

估价:RMB 1,450,000-2,000,000

落槌价:1,400,000RMB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戊13,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22页。

1114 清中期 红木福寿纹供桌

尺寸:266.5×55.5×132.5cm

估价:RMB 480,000-680,000

落槌价:480,000RMB

说明:清中期是中国最重要的仿古风尚大盛的年代,上至宫廷,下至文豪,皆以尚古好古为雅。此件供桌造型敦实稳重,器宇轩昂,桌面平整,两侧方折并向下收,桌面下的长牙板则以镂空福寿纹为饰,造型更具装饰效果,是一件十分精彩红木家具,气度非凡。

1115 明17世纪 黄花梨独板翘头案

尺寸:长189cm;宽45cm;高80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1,000,000RMB


参阅:

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院藏珍品 第二辑 明式家具》捷艺佳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 1994(陈曾弼51)

2.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第61页,乙92,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3.胡德生《明清宫廷家具大观》上,265页,图305,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来源:

1.美国费城J Welles HeNdersoN旧藏

2.伍嘉恩旧藏

1116 清18世纪 紫檀展腿式长桌

尺寸:长76cm;宽89cm;高43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300,000RMB

说明:长桌以上好紫檀木制作,桌面攒框装板,冰盘沿嵌铜条,方腿直足与桌面榫接呈台阶式,枨由长短木料攒接而成,与桌腿格角相接,与传统横枨不同,此枨用短木料攒接成曲线,使得整桌玲珑秀巧。明显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横枨及脚边缘起阳线,至足作外翻马蹄足。这张画桌形制典雅,富有创意,尤其是枨的造型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来源:苏富比

1117 清中期 柞榛木高花几 (一对) 

尺寸:44.5×44.5×140.5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落槌价:155,000RMB

说明:花几高挑华贵,线条流畅,所饰勾云纹婉然曲折,红木木质精密,造型清秀。花几为红木质地。几面四角攒框镶嵌瘿木板心,四周有拦水线。冰盘沿面下有束腰,牙板镂雕拐子纹,三弯腿,下踩圆珠。腿间置罗锅枨。通体木纹自然优美,品相完好,包浆润泽,是件难得的实用与收藏佳品。

1119 清初 黄釉苹果尊 

尺寸:高20cm

估价:RMB 20,000-50,000

落槌价:48,000RMB

说明:拍品造型端庄俊秀内外通施明黄釉,色泽纯正,透亮,尽显皇家雍容华贵之气派。在清宫档案中此造型尊被命名为“太白尊”或“太白罐”,大部分为乾隆三年至五年期间由唐英督造,有仿汝釉、仿官釉和仿钧(窑变)釉等作品存世,通体黄釉者则极为罕见,几近孤品。从款识判断,应为清早顺治,康熙期间烧造,无论胎、釉、造型均质量上佳,令人赞叹。

此尊唇口外撇,微曲颈,丰肩下渐收至圈足,造型线条挺括俊雅;圈足,胎质坚实细润,内底及唇沿,釉质莹润肥腴;釉面匀净、深邃,充分呈现了单色釉佳器“大道至简”的澄净幽雅气质,实为不可多得之早期单色釉佳作。

1121 清雍正 红釉高足碗 

尺寸:直径18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落槌价:10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横款

说明: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皇帝十分重视霁红釉烧造,对于提高其质量曾亲自下旨,因此雍正朝制品最为妍美。

高足碗亦称靶碗,原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习用。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1732)二月二十二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可将霁红、霁青、黄色、白色高足靶碗每样烧造些,厚些的亦烧造些,以备用赏蒙古王用。钦此”。由此可知,雍正官窑单色釉高足碗分薄胎与厚胎两种,拍品为其中胎壁较薄者。

器形秀美,胎质细腻。外壁满施霁红釉,釉色鲜红艳丽,口沿处留一道整齐的灯草边。


参阅:《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年,页104,图42

1122 清乾隆 红釉胆瓶 

尺寸:高24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落槌价:58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参阅:《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P153

1123 清乾隆 红釉梅瓶 

尺寸:高22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落槌价:1,200,000RMB

1124 清乾隆 窑变釉石榴尊

尺寸:高19cm

估价:RMB 500,000-700,000

落槌价:48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来源:日本壶中居旧藏(附早年发票)

参阅:《故宫清瓷图录—乾隆窑及其它》图75,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年;《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页169,图81,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27 清乾隆 茶叶末釉荸荠瓶(原配座)

尺寸:高42.5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落槌价:1,15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刻款

来源:

1大阪美术俱乐部旧藏,

2日本私人收藏于1920年

3壶中居旧藏


参阅:

1.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品。出版于《中国陶瓷·清朝瓷器(Chines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R.K编,1986年伦敦出版)第26页。

2.英国伦敦大收藏家S. Marchant & Son藏品。出版于《MARCHANT 2011年藏清朝瓷器》封面和第86、87页。

3.日本三菱(Mitsubishi)家族藏品。出版于《Seikado Bunko藏清朝瓷器(Qing Porcelain in the Seikado Bunko Collection) 》(Torataro Yoneyama 编,2006年出版)第109页。

1128 清乾隆 茶叶末釉鸠耳尊

尺寸:高20.5cm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落槌价:1,40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刻款

1129 元 龙泉窑贴塑龙纹折沿盘 

尺寸:直径33.5cm

估价:RMB 50,000-70,000

落槌价:50,000RMB

来源:补缺楼旧藏

1132 清乾隆 豆青釉堆白暗八仙纹盘口瓶

尺寸:高52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落槌价:10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细长颈,颈侧对称设双夔凤耳,鼓腹,圈足,造型秀美。器身通体施豆青釉,釉色莹润,釉上则以玻璃白粉在瓶身腹部两面堆塑螭龙纹,立体感极强,活灵活现,再施透明釉,一次烧成。瓷器堆塑工艺的历史最早刻追溯到西晋,至清朝堆塑技艺更为精进。此瓶造型端庄大气,堆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釉色莹润肥厚,乃乾隆堆塑之佳品。

1133 清初或更早 仿官釉双耳尊

尺寸:高17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落槌价:155,000RMB

著录:伦敦佳士得2004年春拍E.T.Hall单色釉收藏专拍lot177。

说明:拍品造型古拙,胎体坚实,尺寸较小,肩部饰凸起弦纹一周,身侧对称设象耳,其造型仿自战汉青铜器造型,典雅端庄。

1134 清雍正 仿哥釉铺首四方尊

尺寸:高32.5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落槌价:480,000RMB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仿哥窑铺首尊,雍正一朝初创。琢制方形重器,肥不失痴,沉不失板,有赖皇帝审美,更赖窑工用心。雍正仿哥几可乱真,但仍有本朝特征,其釉质并不一味追摹宋哥的肥厚,以细润莹净为上,有一种玻璃质感。器足修胎的规整,亦略胜前朝,形制以商周青铜礼祭之器为模范。

雍正制器,看似堪玩之器,实质是彰史抑乱的治国道具。此尊釉色淡雅,色自为色,不浮不滞,若绢素之骨,无红绿火气,陈设庙堂,欲发雷霆震怒,观之可以平熨矜暴;灰白之间弥漫冰裂纹线,疏密有度,自然成象,意喻天子御下教众,成也无心,随手点化而物态毕呈,满眼法网而取势自便。御窑厂称之“大观”,不愧深解圣意。

1136 清康熙 甜白釉暗刻鸳鸯纹斗笠碗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RMB 120,000-200,000

落槌价:170,000RMB

“永乐年制”暗刻四字篆书款

说明:此碗作斗笠式,敞口,斜壁,直圈足,造型取法赵宋制器之美,轻盈灵秀,洗练简约。

制坯修胎规整严谨,淘洗精炼,胎薄体轻,胎质缜密,质坚纯净,正合康熙制胎『糯米汁』、『似玉』之美称。通体罩施白釉,釉色纯净洁白,釉面光润似玉,其釉色直追永乐之甜白,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斗笠碗始见于五代,其后多有延烧。盌内斜刀刻划一双鸳鸯游弋于荡漾的水波之中,旁有莲花、水草,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外壁光素无纹饰。刻划刀法娴熟流畅,简洁生动。在传世品中,不为多见。此碗乃康熙时期仿明永乐之作,整体造型典雅庄正,简约而不失气度,釉色及造型皆仿古而为,当为康熙一朝追摹古风之佳作。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2010年,商务印书馆,第110页,图101

1137 清乾隆 仿官釉树形笔筒

尺寸:高17cm

估价:RMB 80,000-90,000

落槌价:90,000RMB

1139 清乾隆 仿汝釉朝天耳炉

尺寸:直径8cm

估价:RMB 180,000-220,000

落槌价:200,000RMB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说明:造型仿宣德铜炉,两桥形耳似凤眼,三足。釉面光润,开片自然,底足露出香灰胎,器型小巧精致。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三行篆书款。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北京盈时春拍成交记录火热出炉(内附高清大图全)
典藏拍讯 | 18保利秋拍“嘉庆粉彩婴戏瓶”420万高价拔得头筹(附60件)
一只元青花大碗1200万:中贸圣佳《璀璨夜场》部分瓷器成交价参阅
最新最全成交结果: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保利厦门2017春拍
370万落槌,《何朝宗制祥云观音》又一件瓷器界的“白富美”?
2018中贸圣佳迎春四季拍卖会古董珍玩——瓷器专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