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区分:京作、苏作、广作、晋作、鲁作


中国古代家具有纵横两条主线。


纵线就是以历史为线索:产生于各个时期的家具系列,即早期家具、汉唐家具、宋元家具、明清家具、民国家具等。


第二条主线是横线,横线是以地方风格为脉络,产生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家具模式。


今天研习君从横线上摘下几枚标志,以作参考介绍。



 京 作 

 

“京作”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水准”,也代表着清式家具的“主流”



它主要是指:

 

清盛世内务府造办处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小部分指内务府下令在江浙两广等地监督制作的供宫廷使用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酸枝等几种珍贵木材为主。

 

据考证,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始于西周(在那之前,就有了私人作坊),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鼎盛。中国传统家具制作中的“京作”,就形成于清代官作制度的成熟时期。



从产品诞生年份看,京作家具分早期晚期两部分,早期京作是指清代帝都北京上层社会家具的流派,并非一般的民间用品。

 

理解这一概念要注意两点:

 

其一,并非在北京做的家具就叫京作家具;

 

其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北京地区、天津地区与河北地区的民间日用家具在当时也并非真正的京作家具。

 

| 清初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


京作家具的形成之初,宫廷的家具大部分是苏、广和西北进贡的精品家具,且数量巨大,我们称为“贡作家具”

 

这些家具是有别于当地产的普通家具,因为带有了宫廷的味道,以及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权力色彩。


| 清乾隆 紫檀满雕云龙纹“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玉册匣 |


所以,这些专门为宫廷定制的专用家具,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虽然不是在北京生产,但具备了京城“宫廷意志”鲜明的艺术特征,这就是最早的“京作”。

 

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京作家具即使是在各处采办,也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根据需要出样、监制,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设计,下旨造办处。


| 清乾隆 花梨镂雕方几 (符望阁)|

 

但随着巨大的宫廷家具需求,仅靠从外面的征集进贡,远远不够。因此,集全国各地的工匠大师一起的清盛世内务府造办处宫廷作坊也就应运而生。


| 太和殿 紫檀“龙柜”|

 

在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自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由于广州工匠技艺高超,又在木作中单设一广木作,全部由广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带有浓厚的广作风格。


| 清 紫檀雕花嵌珐琅扶手椅 |


| 清乾隆 紫檀雕花椅 |


总的来说,京作家具是由广作家具与苏作家具有机结合形成的。

 

具体地看,京作在造型上多借鉴广作家具,浑厚端庄,在工艺上、线条上则借鉴了苏作家具的灵秀、精巧,形成了独具一派的皇室正统新典范



从用料来看,京作较广作讲究而且小,比苏作又实在。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其华美富贵也非其他家具可比。


| 清乾隆  紫檀嵌玉花卉宝座 |


| 清乾隆 紫檀嵌珐琅宝座 |


清代宫内造办处有各种“珐琅作”、“錾花作”、“镀金作”、“牙作”等,为宫廷家具提供极佳的配套附件,由此也衬托出皇家宫廷家具的富贵华丽与皇室威严。


| 清 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盆架 |


| 清中期  紫檀嵌珐琅五伦图宝座屏风 |

 

 

 苏 作 

 

苏作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在继承宋元家具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已形成一个独立体系。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


 

苏作家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精打细算到令人侧目。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中有“惜墨如金”,苏作家具做到了“惜木如金”


 

历史上无论是黄花梨、紫檀还是红酸枝,无论是漂洋过海,还是从内陆跋涉而来,苏州都并非其第一归宿,这些珍贵的材料或进贡朝廷、或在广州被大量消耗,最后达到苏州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由于珍贵木材的稀少,苏州的工匠们在用料上极为节省,以至于提及苏作红木,红木行业的人都善意地笑其——“抠门”


 

而正是这种惜木如金的抠门,造就了苏作红木独特而精巧的制作工艺。

 

苏作家具利用传统建筑中大木梁架结构,以框架榫卯为结构,衔接处紧密无缝,仿若独木雕刻。


    


 

不论是薄如纸片的木片,还是粗大的腿料,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其包镶手法之高超,几乎看不出破绽。

 

通常所见苏作椅子,除主要承重构件外,多用碎料攒成,一些椅面下的牙条也较窄较薄,座面边框也不宽,中间不用板心而用席,节省不少木料。


 

历史上那些苏作工匠就像魔术师般精心地落用木料,甚至连很小的木片都派上了用场。《吴县志》记载这些艺人的手艺是,明朝一代的“绝妙技”

 

做“小件”需要相当高的技艺,在做苏作家具的过程中,一些工匠便发挥了这方面的优势,他们巧妙地利用各种小料,最后使之成型。



 

不仅充分利用木料,而且观赏性很强,材尽其用:用好用活用绝

 

“苏作”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杰出代表,自近现代以来可以说是誉满全球。2006年,“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 作 

 

广作指明末清初以来,以广州为中心、广东地区生产的硬木家具样式。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早一批的城市,清代以来广州成为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硬木进口便利、运输成本较低,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作”家具的发展。


| 两广总督瑞麟,他身旁的茶几就是广作家具 |


广作家具用料毫不吝惜,大多用一木制成,用料清一色用同一种木料制作一件家具,绝不掺用其他木料。


| 清 九屏罗汉床满嵌螺钿 | 


特别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关闭了江、浙、闽三处海关,只剩下粤海关对外通商,因此广州成为了面向世界的唯一窗口,它不仅是东南亚硬木进口的源头,还占得了与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先机。

 

广州的家具作坊吸收了西方的文化艺术,将其与传统的中式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作风。


| 清 炕桌 | 


比如最常见的广作家具上的西番莲(一种酷似中国牡丹的西洋花卉)

 

但广作家具的百年不衰,绝不是一种“舶来品”的胜利,它体现了一百年来,广东工匠精到的改良智慧,堪称“洋为中用”在中国人日常生活里的最早实践。


| 18至19世纪 广作仿西式座椅 |

 

嘉庆四年(1799)正月,酷好广式硬木家具的乾隆皇帝去世,由于战乱和经济拮据等原因,继位的嘉庆、道光皇帝大幅削减了宫廷造办处的家具制作,并限制地方向朝廷呈送宝物。

 

由此广州硬木家具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广作硬木家具的风格逐渐向平民化、西洋化转变,草花梨和坤甸木等低档硬木的使用也因此逐渐增多。


| 1880年代作 艾米·鲁斯菲尔德等 清代家具内饰照片 |

 

上世纪60、70年代,广作家具在全国出口量最大,是创造外汇的大户,还是赠送外宾的佳品。


| 清代广式家具图样 《广东五常酸枝家私》及照相原稿残页 |


但近些年来,随着大型机械化生产,人们对于审美细腻的辨识已被抹杀,广式、苏式、京式的风格已经慢慢杂糅,而且现在很难找到广东工匠,漫长的学徒期更让本地“后生仔”望而却步,加之红木家具的价格令人瞠目,真正能反映广式传统手艺的已凤毛麟角。

 

 

 晋 作 

 

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它成派于清,体量朋硕、沉穆劲挺、框厚板实、大边坚梆为之特色。


| 龙神驾 |


“晋作”是山西境内发展起来的以就地取材,由本地木匠进行制作的,供广大平民、官宦家庭等社会中下层使用的,充满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为特征的家具流派。


| 双面三弯腿供桌 |


| 清早期 榆木花卉纹供桌 |


不同于京作家具的贵气,但同时豪迈大气;不同于苏作家具的秀气,但也精雕细琢,整体造型古朴厚重,雕刻自然。

| 清·榆木六棱香几 |

 

从当今留存下来的明清家具来看,苏作、京作、广作家具多是硬木家具(如黄花梨、紫檀、红木家具),而晋作大多为柴木家具,极少数为硬木家具。

 

柴木家具制作地域性很强,大都就地取材。晋作家具利用晋南地区优质软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术,发展传承至今。

 

晋作家具的用料俗有:一榆二槐三核桃,柳木家具常用料。


| 清早期 榆木大漆交椅 |

 

榆槐木质坚硬,经久耐用,多用于桌椅板凳的打造,但由于质坚费工,清朝以后此料即少为家具之选材。于是晋作家具中的上品多以核桃木为之。


| 清·核桃木七屏风宝座 |


| 清早期 核桃木滚脚凳 |

 

核桃木纹理细腻,软硬相当,易于雕花刻饰,若不髹漆,久置则色褐栗,皮赭酱,纹理与花梨木很是相像,故又有“假花梨”之称。

 

晋作家具由于材质稍逊,限制了雕镂工艺的进步,于是便在漆工上做起了文章。


| 清中期 黑漆梳背椅 |


铺麻披灰,黑漆描金,十分地讲究。如今平遥推光漆绛州雕漆能成为特色工艺,与此大有关系。


| 清早期黑漆香几 |


| 清乾隆 晋作明式黑漆绿石插屏 |


晋作家具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又因其主要以家庭传承的方式为主,故而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技艺。


| 乔家大院内家具陈设 |

 

王世襄于1957年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见《锦灰堆》一书,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上的文章《呼吁抢救古代家具》中特别提到了山西家具,文中说:

 

几个月前,北京市木材公司派专人去山西买旧木器,逐批运回来后,崇文门外红桥市场上硬木材料满坑满谷,原来都是拆散了的家具,其中非常精美的紫檀龙大床也已身断肢分,惨不忍睹。

 

我问当地木材公司的同志,为什么好木器不整着运回来。他说:成件的硬木器山西不让出境,拆散了就可以随便运,没有人过问。反正我们卖材料,没关系。

 

随着明清晋作家具实物的减少和工艺技术的断档,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晋作家具的制作技艺日渐流失,能够利用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多变雕刻技法制作传统中式家具的艺人越来越少。


 

 

 鲁 作 

 

明清家具以苏作、京作著称于世,不知有鲁。


 

探究其原因,主要为整个山东家具各个地区的做法不一致,不系统、不规范,特点不算太突出,以至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中若是存在精品,数十年来也大量外流,混迹于其他地区家具之中,见者也不知是出于山东,被误认为其他地区作品。



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

 

鲁作家具因此受到晋作影响,在正面处理上与晋作家具大同小异,只是往往在背面底部等观察不到的地方处理得明显草率。


 

同时,齐地位置处于苏晋之间,使得鲁作家具又兼具苏晋之风,尽显中庸之道,融各家之所长,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朴,工艺上严谨扎实”的美学特色。



鲁作家具在选料上,并不侧重于使用高档木材,所用多是山东本地生长的硬质中等木材,如榆木、槐木、柏木、楸木等,因为其取材制宜,所以用料粗壮。


| 清早 槐木南官帽椅 |


| 槐木南官帽椅靠背局部 |

 

鲁作家具装饰技法很少用镶嵌,少数鲁作家具装饰所用镶嵌,有一种是嵌金银丝手法,最为特殊,这是区别于“它作”家具之处。

 

在表面涂饰上,较“它作”有所不同是,鲁作家具以鬃漆工艺为主,采用清漆涂饰,用漆较厚,一般要5~10遍涂漆次数,使家具木质的天然纹理更加透彻,呈现出家具纯朴简约的风采。


| 螭龙纹南官帽椅 |


| 四出头官帽椅 |

 

鲁作家具的造型风格比之京作的精工、苏式的纤秀、广作的奢侈、晋作的古拙更显敦厚质朴,粗狂中带有大气。



鲁作家具作为延续传统山东民俗文化的载体,以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精神内涵,体现出其有普遍性和传承性的艺术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作、苏作、广作、晋作、鲁作,为何乾隆皇帝只偏爱广作
张德祥谈中国清代家具广作·京作·苏作
京作: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水准”
中式古典家具三大流派 之 京式家具
红木家具三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搜狗网页
京作红木:工不厌精料不厌细的浓墨重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