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乾隆朝御制珐琅器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缠枝莲纹手镜

此手镜先在铜胎上施一层深蓝色釉料,镜缘及镜把以浅蓝、白色、红色、绿化等釉料彩绘缠枝莲纹。此器器型大方美观,釉料色阶变化柔和而光洁,珐琅彩亮丽精美,画面层次文明,纹饰优美,为清乾隆时期典型工艺。

铜胎画珐琅工艺是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造型典雅,纹饰细腻,色彩清秀。其在工艺上近似景泰蓝,具有景泰蓝厚重、端庄的特色,在装饰上又多有瓷器明丽、清雅写实的风采,构成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受欧洲艺术影响,清宫造办处开始制作铜胎画珐琅器。康熙后期请法国人在宫中协助烧造,从技术上进行指导,到此时铜胎画珐琅的烧造技术已日趋成熟,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阶段,此时工匠的技艺获得全面提高,故品种繁多。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官帽炉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官帽炉

「乾隆年制」款

此鼎炉直口、平沿、短颈、圆鼓腹,下承三足,器口、肩部、冠耳周边、底足有鎏金。炉肩两侧对称出双朝上的四方形冠耳朝天,双耳天蓝釉为地,满饰红、蓝、黄、白珐琅彩的花卉纹,呈现奼紫嫣红开遍地。整器雍容大方,胎体扎实厚重,品相良好。通身以浅蓝釉为地,填红、绿、黄、紫等色釉为饰,主体纹饰为螭龙纹,甚为少见。底部 有阴刻「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字体优雅。乾隆朝的大型珐琅器中,似此品带款者少之又少。

五供是供奉或祭祀用器,包括一对花觚、一对烛台和一个香炉,本品当为一组清宫御用五供之一,当为礼佛或祭祖用器。乾隆皇帝崇尚师古,亦下令制作了许多仿古珐琅作品,这些作品多源自商周青铜器,如炉、尊、壶、觥、觚、甗等,其上常饰蕉叶纹、兽面纹等。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御制诗文山水挂屏 (一对)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御制诗文山水挂屏 (一对)

这对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御制诗文山水挂屏一对,质坚而温,色重而莹,造型饱满,方正有度。因集各种材质、工艺于一身,可谓“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此拍品为铜胎掐丝珐琅挂屏一对,尺幅硕大,呈长方形,镶红木为框,富丽堂皇。其以掐丝珐琅工艺表现山水楼阁于屏面,制作工艺难度极大,为典型的清代乾隆宫廷装饰器。整幅画面如金碧青绿山水一般,三景皆备,层层晕染,颇具纵深感;崇山坡石、高松劲柏、亭台楼阁、仙云渌水,所有景物均描画得细致入微,并敷色鲜妍,亮丽多彩,极富装饰意味,布于居室定能增色不少。对屏面左右上方分别填金题清高宗御制诗文,诗中描写宫苑景象,寓意清代宫廷子孙万代,福寿康宁。乾隆皇帝性喜风雅,善作诗词,此幅乾隆题诗的掐丝图画,用做壁饰,一派富丽堂皇景象。

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这种陈设形式,雍、干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大多是接地而设,而后随着工艺的不断的进步、装饰的愈加精美,它己逐渐脱离实用家具的范畴,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陈设品。两大故宫之掐丝珐琅器挂屏总数加起来的数量也不过二十件(或组),其中大多被保存于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至于台北故宫就只区区的一件。

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仲常,号耐圃、重棠,清金坛人,乾隆二年(1737年)才24岁便中状元,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授职翰林院修撰。乾隆九年出任山西乡试主考,并出任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入值上书房,历官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刑部侍郎,二十五年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还充任国史馆“三通馆”总裁,多次主持会试,又被任命为上书房总师傅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于敏中少年得志,凭着他的精明强干和惊人的记忆力,长期受皇帝的宠爱,乾隆帝廷谕多出其手,以擅书御题闻名。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采桑耕挑茧图挂屏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采桑耕挑茧图挂屏

挂屏为长方形,四周镶以木框,屏心以铜胎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其以采桑耕织题材为主题图案。画面内容丰富,远处山川起伏,层峦迭嶂,山中有水;近处为溪流和岸边平地。此岸榆柳荫后檐,树中掩映几处民宅,有妇人于室内养蚕织布。彼岸是肥沃的田地,田边种树,树上一人采摘果实,树下一人接住放于竹篮内,树下一童子,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河两岸以石桥相连,林荫浓密。整幅图画田园景物优美,透出一股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气息。色泽鲜丽,山水相依,房舍相连,气氛宁静祥和,颇让人向往。挂屏兴起于明末清初,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掐丝珐琅挂屏是清代重要的室内装饰,尤盛于清宫中。这种陈设形式,雍、干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此挂屏尺幅硕大,富丽堂皇,为典型的清乾隆装饰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命宫廷画家焦秉贞仿照南宋楼瓙《耕织图》刊本绘制《御制耕织全图》,分送各处官署,以教导农民耕织之术,并经以此书的传播让农民感受到君主重视农务的德政。此书共46页,耕、织共23页。至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也为表孝德而令宫廷画师完全仿照焦氏本,绘制了一本图册。(现今保存于北京故宫)。本品应取材自上述所提两种刊本中的其中一本为范例所制,并将《采桑图》与《挑茧图》合并在一起。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皮球花山水纹大盖盒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皮球花山水纹大盖盒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皮球花山水纹大盖盒,表现出宫廷制作的高超水平与气息。此盖盒通体呈圆扁形,胎体厚实,体分上下两部,中间以子母口相合,整体呈现庄重端正之态。器表施珐琅彩釉工艺,外壁以深蓝色釉为地,上部盒盖微微隆起,中心掐丝勾绘山水图案,内饰高山流水,楼台屋宇,流云杂树等自然风景,悬泉飞瀑,宛如仙境。盖盒器底以皮球花为饰,五彩绚烂,枝叶舒展,呈中心对称式布局,与器壁周身花卉图案相互映衬,尽显整器繁丽华美面貌。整器纹饰饱满华丽,色彩鲜明亮丽,制作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掐丝勾勒流畅,填料细致饱满,工艺精细,色彩丰富,诸色明艳,显示出富丽堂皇之气。以深蓝作底的掐丝珐琅器甚为少见,盒盖面以五彩缤纷、多种色釉所组合而成的图案为主轴,显示出乾隆朝造办处「珐琅作」中应有宫廷画家参与设计的痕迹。

清乾隆 御制铜胎透明珐琅福禄万代攒盒

清乾隆 御制铜胎透明珐琅福禄万代攒盒

此攒盒盖、盒皆为圆形,盒盖中间凸出,为双层,宽沿。盒内一圆八扇九个隔断组成一个圆。各片均于四周勾框鎏金铜边,华贵庄重。盒身内外虽均作透明珐琅工艺装饰,勾勒出缠枝花卉纹和贴金蝙蝠图案。以深浅色蓝釉为色调,以金线勾勒五瓣花卉形状,使得花瓣相互交迭,连为一体,其间又以沈郁褐色作四瓣花朵置于其间,于宁静典雅之中不失高贵之气。攒盒为盛各种果脯、果饵的一种分格的盒子,既可分门别类驻放食品而不相互穿杂,又可共纳一体便于携带,显示了中国古代艺匠的设计智能,又因其形体不同而具装饰雅趣。该盒器形规整,施釉贵重。在清乾隆时期,在广州、苏州、扬州等地,均设有皇家御制工坊。当地官员附则挑选一流之工匠专在当地生产皇室御用器皿。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及开光画珐琅山水纹瓶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及开光画珐琅山水纹瓶

「乾隆御制」款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及开光画珐琅山水纹瓶,造型优美别致,釉色光鲜明润,器身庄重典雅,颜色明丽。侈口微敛,颈部修长,鼓肩、弧腹,足部下收,形成矮圈足,足部外撇。底部刻有“乾隆御制”款。口沿、颈部和底部边缘呈铜胎鎏金,光亮耀眼,精致美观。器身以珐琅釉表现花卉纹样,瓶身中部开光,呈葵花形状,开光内画山水图案,清新自然。整器装饰纹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繁简有致,搭配精美且寓意美好,布局具有较好的整体感和层次感,令人赏心悦目。

以掐丝珐琅加画珐琅所造的珐琅器在两大故宫的藏品中也不过三十件左右。此器以掐丝珐琅加画珐琅所造,且又有“乾隆御制”款,查阅在两大故宫所发表的数据与市场上的流通器物,此器或为唯一一件。且此器在瓶子里端被灌了铅水,以起到防倾倒的作用。这种做法在北京故宫收藏的珐琅器文物及其他材质文物上屡见不鲜。从已公布的清宫造办处档案上,已发现数则有关乾隆皇帝下旨在珐琅器里灌铅水的文献,且均为北京故宫珐琅器中上承藏品。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开光仿古八方琮式瓶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开光仿古八方琮式瓶

此件铜胎掐丝珐琅琮式瓶造型大气,仿古玉琮,圆口,撇颈,颈肩过渡自然,四方直身,长方腹,足方外侈。器形虽大,但掐丝精细工整,口沿及足部鎏金錾刻云雷纹,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颈部及足部四面饰夔龙纹形成开光,开光内饰蝠纹、勾莲纹。侧棱上以夔龙勾连蝠纹、莲纹,往复对称,形成绵延之感。腹部四面夔龙纹开光,内作花鸟纹饰,四幅画面内容不尽相同,但皆表现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四时生机盎然之景。在所知公私收藏中的四件八方琮式瓶中,本品以花卉、花鸟、昆虫作为开光纹饰题材,甚为特殊,当为乾隆朝造办处珐琅作的仿古精品之作。

琮式瓶的原型为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据战国《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圆地方。琮式瓶脱胎于玉琮,承袭了其外方内圆的特点,通过不大的体积,将中国上古时代时期以来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英雄双联瓶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英雄双联瓶

英雄品也称双连瓶,在战国时期为铜质,至宋、元、明年间发展到以更多样化的材质进行制作,例如竹、瓷、玉等。至清朝,由于国力强盛,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也加入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仿古风尚行列。其中,尤以乾隆皇帝的影响为最。其朝中所设宫廷造办处更是绞尽脑汁去创造、生产迎合乾隆皇帝之喜好,大量以不同材质制造各种器形的仿古器。其中“珐琅作”从皇室所著的《西清古鉴》中借见古意,在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后,获得灵感制造了一批精美绝轮的珐琅器。本拍品厚重扎实的胎体与掐丝完美的结合,突显出皇室掐丝珐琅器中的美丽典雅,又不失霸气。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英雄双联瓶,双瓶并置,器口与底部在形式上对称,形成小平口、矮圈足的态势。口沿、颈部、底部以及足部皆有勾连的云雷纹样。颈、腹部等器身主体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装饰掐丝缠枝莲纹,双瓶连接处巧饰以雄鹰及似“熊”的造型,雄鹰立于“熊”首之上,展翅欲飞,器宇轩昂。“熊”则置于器身底部,双目圆睁,前爪伏地,后脚支撑,身体蜷曲,“熊”尾上卷,整体造型从器底跨越,极为巧妙。瓶身反面则装饰一条攀爬的螭龙,体态恣意,毫无拘束感。整件器物不仅铜质精纯,鎏金灿然,而且掐丝流畅,填釉饱满,釉色鲜艳、纯正,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仿古天鸡摆件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仿古天鸡摆件

此件铜胎掐丝珐琅仿古天鸡摆件,为清乾隆年间御制。头部前伸,以天蓝釉为地,上饰缠枝花卉纹,喙部微张,鸡冠和喙鎏金为饰。颈部以胭脂红釉料为地,饰花卉纹,鸡身通体饰各色龟背锦纹,以鎏金弦纹勾绘出翼部,翼部的双龙戏珠纹为鎏金镂雕,鎏金厚重,华美绚丽。尾部上翘,造型写实,以不同珐琅釉料装饰初羽毛质感。天鸡前足似兽蹄形,局部鎏金;后承一足,全鎏金呈回首螭龙形。整器造型极其精美,釉料颜色选用高级,尤其是大量使用了清雍正年间开发出的、使用黄金所炼的胭脂红釉料。工艺上除铜胎掐丝工艺外,还采用了难度颇高的铜镂空錾刻法,反映出清乾隆朝宫廷珐琅作高超的技艺。

此器的形制仿古代青铜器,北京颐和园藏有一件「战国 错金鸟形尊」为清宫旧藏,其造型与本品如出一辙。清宫著录的《西清古鉴》中亦能找到出版参考,或为本品在乾隆朝制作石的参考模型与图稿。查阅两岸故宫的铜胎掐丝珐琅器藏品,动物造型的珐琅器因其制作难度较高,故藏品数量稀少,此器更为罕见孤品。

天鸡,中国神话中天界的神兽。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亦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句。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

此盖盒为蒸饼式,通体呈圆扁形制,体分上下两部,中间以子母口相合,整体呈现庄重端正之态。盖盒器表施珐琅彩绘工艺,外壁以深浅蓝釉为地,上部盒盖隆起,中心掐丝勾绘楷书「春」字图案,字内以六角龟甲锦纹为地,上缀五瓣花,可谓锦上添花;「春」字中心有一圆形开光,内绘寿星图,旁边衬有松柏、卧鹿、桌几香炉等,寓意吉祥,充满喜庆气氛。

春字两侧,饰有腾云双龙,下方为聚宝盒,里面盛放着珊瑚,象牙、犀角、宝珠、古钱、银锭等各式珍宝,并有五色宝光自盒中放射出去,彰显祥瑞之态。盖盒器底以冰梅纹为饰,其间梅花五彩绚烂,三两成簇点缀于冰纹之间,与器壁周身花卉图案相互映衬,尽显整器繁丽华美面貌。

盒盖和器身的周壁纹饰基本相同,各有四组开光,开光之间为方胜、犀角、宝珠、珊瑚等杂宝纹。开光之内雕有山水人物,楼台屋宇,流云杂树等纹样,分别是:「倪瓒洗桐」、 「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饲鹤图」,及「米芾拜石」、「林逋爱悔」、「抚琴图」、 「李白对酒邀月图」八幅高人逸士的故事。众场景色泽丰富烂漫,人物面目喜庆欢愉,各有趣味。著名的古代文人典故之一。众多怪诞有趣的关于文人士大夫的故事,多发生在宋元时期,是因为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市井气息的形成,使得士大夫文化成为宋朝文化之主流,这样就形成了诸多的以士大夫的雅文趣事,流传于世,读来使人顿生闲情雅趣之感。

寿春宝盒者多为漆器制品,早在明代嘉靖时期已有制作。乾隆一朝因帝心所好,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寿宝盒,无论质量亦或艺术水平,都可与嘉靖时期的制品平分春色。但如本品以铜胎掐丝珐琅之技制作者,则十分鲜见,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往往比剔彩漆器更为费工耗时,是以产量如此稀少。

此宝盒制作殊特之处在于无论「春」字内的寿星,还是八个开光内的高仕人物,均以精铸镀金头首,平底凸起与盖面,除有画龙点睛之效外,更令整器益见光辉、倍添绮华。再者,乾隆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器,以人物图案为主题纹饰的非常罕见,如本品装饰之华美、工艺之精湛更为稀有。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螭龙纹四方小瓶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螭龙纹四方小瓶

此瓶方形口,口微侈,平折沿,长束颈,肩部起棱,腹部方形,四面鼓,下承外撇的四方圈足,圈足略高。整体线条硬朗流畅。通体施天蓝色釉为地,色泽清雅,掐丝填蓝、红、白、绿、黄等色珐琅彩饰深蓝釉螭龙纹。口沿、边棱及足底皆露铜胎底色,与珐琅彩相辉映,富丽美观。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乾隆年制珐琅彩器为清代工艺巅峰之作,掐丝细腻流畅,填彩华丽精致,纹饰繁复,布局相宜。本品造型端庄,纹样古朴,制作工艺精细,具有乾隆珐琅工艺的典型特征。堪称乾隆朝制掐丝珐琅精品。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手杯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手杯

此件手杯口微侈,弧腹,圈足,口部下有一圈凸棱,便于手持。铜胎,口沿处鎏金,满施淡蓝色珐琅釉为地,以掐丝珐琅为饰。外口沿均饰夔龙纹,昂首张口,龙身矫健,以四朵如意云头为中心对称,仿若行于九天之上,内口沿饰变形龙纹。杯外腹饰缠枝莲纹,莲花的花瓣呈火焰形,整体形似火焰宝珠,极具特色。缠枝莲纹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装饰花纹,并且一直作为掐丝珐琅器的主要装饰图案。圈足饰一周如意云头纹。

掐丝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需先将扁细的铜丝或金银丝掐成各式花纹,嵌粘于铜胎之上,再于嵌成纹样中,填充各色的珐琅釉料,经四、五次反复高火烧结,最后磨光、镀金,才得一件掐丝成品,其工艺之繁复,所得成品之光艳夺目,令人惊叹。此杯形制小巧,十分趁手,上嵌纹样繁复清晰,蓝色珐琅彩为地,色泽明丽。纹饰色彩绚烂丰富,红、黄、蓝、白、绿等等诸色明朗艳丽,过渡自然,鎏金亮丽,可谓当时期的掐丝珐琅精品。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圈形纸镇 (一对)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圈形纸镇 (一对)

该纸镇造型呈现圆角扁长方体形制,轮廓线饰鎏金,通体由浅蓝色珐琅釉作为底色,整体纹饰布满于器物的上表面、下表面、内圈、外圈,而纹饰类型分成两大类,一为内圈的卷云纹;二为主体纹饰,绘制了以黄色花心为主,分别有蓝色、红色、黄色、白色花瓣的掐丝花卉纹,花卉之间装饰黄、红、蓝、绿的掐丝缠枝形纹,生机勃勃,草叶繁密。整体器表釉面光泽润和,晶莹纯净,纹饰设计对称有致,周围枝叶翻折卷曲,相互连接,予人呈现规整细密之势,使整器增添华美富丽之气,为乾隆朝掐丝珐琅文房佳器。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小烛台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小烛台

烛台由底座与烛盘二部份所组成。高圈足外撇,中间为烛盘,盘中置柱形烛碗及烛杆。顶端设计一类似小盏的实心鎏金形制,从中心笔直出一尖挺烛扦,下有一算盘珠状物,下接筒形台柱,以鎏金圆环相隔。烛台中部置托盘相承接,形制成宽平沿、斜圆腹、平底,盘下设有短鼓腹形制,并衔接鎏金短束腰,在下置钵形托座。烛台器身通体作掐丝珐琅彩绘装饰,各部结合处皆以鎏金分隔,其余器表以淡蓝珐琅釉为地,上饰绘有各式各样、色彩多变的花纹,从束腰为分界,束腰以上为小巧形花卉缠枝纹,排列繁密,华美富丽;束腰以下及托盘布满一周的缠枝莲纹,而束腰下饰有一圈蓝色珐琅釉的变形卷云纹。烛台填色饱满丰实,华贵艳丽,造型规整,一丝不苟。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双龙捧寿螭龙纹风字形砚盒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双龙捧寿螭龙纹风字形砚盒

此件风字形砚盒呈「风」字形,由盖、身两部分组成,下承鎏金小足。纹饰主要分布在盖面与盖侧。通体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中部主体以双龙捧寿螭龙纹装饰。顶部亦饰双龙捧珠纹。下部则分别以蕉叶纹与缠枝花卉纹作饰。砚盒侧边亦饰缠枝花卉纹,与盒面图案交相辉映。整器颜色绚丽,掐丝线条纤细,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繁富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给人以华贵之感;珐琅釉色丰富明快,具乾隆时期掐丝工艺之特点。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相传龙生九子,「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螭龙有着奋力向上的升腾之势,故而颇受世人所喜。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蓝底万花彩蝶纹天球瓶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蓝底万花彩蝶纹天球瓶

本件掐丝珐琅万花彩蝶纹天球瓶,圆口,长颈,丰肩略垂,圆鼓腹,至足底渐收。整器造型圆润规整,端庄大气,做工精致细腻,釉色纯正敦厚,色质柔和自然,通体施深蓝珐琅釉为地,掐丝填以红、白、黄、绿、蓝等多种色彩,亮泽绚丽,典雅堂皇。通体饰四季花卉,其间彩蝶轻舞,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美景,真可谓「穿花蛱蝶深深现,点水蜻蜓款款飞」。整体画面构图疏朗清丽,色彩绚烂夺目。画意清新娴雅,曼妙生动。未施釉处鎏金,鎏金保存基本完好,金色沈郁。在诸多铜胎掐丝珐琅器型中,天球瓶的造型并不多见。就珐琅的制作而言,乾隆朝为清代成就最高的时期。釉彩早期继续崇尚康熙末年采用的浓郁的釉色,中期以后则变为流行浅淡。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天球瓶」原名为「千秋瓶」,象征着「千秋太平」之意。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仿古螭龙纹狮首三足炉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仿古螭龙纹狮首三足炉

「乾隆年制」款

此炉圆筒形,造型仿自汉代的漆器樽。带盖,盖木制,半拱,浮雕云纹,盖钮雕为仙山之形。炉身筒形,近底内收,平底,下承三狮头足,肩部附双耳,呈螭龙形。通体施蓝色珐琅釉为地,以宝石红、蓝、黄、白、绿等釉绘制两层缠枝莲纹图案,莲瓣盛开,莲蓬饱满,枝叶线条流畅,掐丝粗细均匀。从口至底共四组九道弦纹,露胎鎏金,似合「九思」之意。「九思」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各个方面都加以考虑,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古人善于托物言志,常常在器物上设置九道弦纹来代指「九思」,来起到见物思志的作用。其中腹部两组弦纹之间露胎鎏金,浮雕螭龙纹样。此器制作工艺精致,鎏金明亮,掐丝流畅细腻,带「乾隆年制」款,为乾隆掐丝珐琅之上乘之作,十分难得。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鎏金把手大洗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鎏金把手大洗

此器为圆口、平沿、弧腹、外撇圈足,腹部两侧各有三个凸圆形制,排列方式呈现上排二个,下排一个的倒三角形设计,而上排二个中心延伸出环扣,是安置鎏金把手的造型,其中心绘有圆形鎏金,外围则是有一周宝蓝色珐琅釉的变形卷云纹。鎏金部分还出现在口沿至内部,以及圈足底部一圈。通体以浅蓝色珐琅釉作为底色,口沿处饰一周绿底蓝边的如意云纹,腹部主体纹饰则为色彩缤纷的缠枝莲纹,以及蓝心红瓣的缠枝花卉纹,莲瓣排列齐致细密,静穆端庄,枝叶翻折卷曲,相互穿插交错,呈现完美组合。圈足则绘有一周黄色叶脉、绿色珐琅釉的蕉叶形纹饰带,并在蕉叶之间掐丝出圆形装饰带。整体器形扁体扎实,掐丝粗细均匀流畅,鎏金遍布,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尤为突出。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螭龙耳宝柜形炉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螭龙耳宝柜形炉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螭龙耳宝柜形炉,造型典雅大方,古色古韵,富丽堂皇。炉身小巧,子母口,有盖,圆形宝珠钮,简洁大方。方唇、直口,斜肩,腹部斜收,矮方座形底。肩部巧饰一对鎏金螭龙形耳,姿态生动。炉釉色纯正,流露出整洁、素雅的艺术气息。纹饰仅仅表现缠枝莲纹饰,突出名贵之气。此炉工艺精巧,掐丝流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蕉叶弦纹大觚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蕉叶弦纹大觚

此觚造型是仿商代晚期青铜饮酒器方觚的形制,胎体扎实,端庄古朴,是乾隆时期具有仿古风格的典型器。觚身形高耸,喇叭式侈口,长颈,椭圆鼓腹,高圈足,足呈圆形外撇,露铜胎处有素面鎏金,分别为口沿、底足及上中下三段衔接处,腹部上下饰有双周的蓝底掐丝回纹,器表通体以施浅蓝色与白色珐琅釉作为底色,口沿内掐丝缠枝莲花纹与一周的如意云纹饰带,颈饰蕉叶纹,蕉叶纹之间则绘有缠枝莲花纹点缀,腹部绘兽面纹,足部则饰俯首形兽面纹,通体装饰着许多蓝、红、绿珐琅釉变形兽体纹。整体器型秀美高耸、纹饰古朴端庄,掐丝粗硕流畅,规整细致,填彩平整,色泽华丽,纹饰繁复规整,讲究协调对称之美。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蝠报平安」花草纹童子香插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蝠报平安」花草纹童子香插

此香插以铜铸胎而成,胎体厚重,鎏金饱满,造型生动别致,姿态传神。器身以掐丝珐琅技法加以纹样装饰,童子嘴角上扬面带微笑,可谓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服饰为吊带肚兜式,上半身与下半身由回纹装饰的鎏金衣带区隔,上身以六边形几何锦纹饰组合而成,内绘有蓝色掐丝花卉,下半身则是各式各样花卉艳丽绽放,通体呈现浅蓝珐琅彩作为打底色,体现花红绿枝间晴蓝。童子左脚屈膝、右脚跪膝,作为整座香插的两大支撑点,手托住的香插瓶,口沿下与腹部通体装饰着掐丝云纹,颈下部有蕉叶纹饰带,肩部装饰如意云一周,腹部的主体纹饰为红彩珐琅的蝙蝠纹样,因此有「蝠报平安」之意。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卷轴书册式盖盒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卷轴书册式盖盒

这件清乾隆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卷轴书册式盖盒,器型庄重典雅,匠心独运,颜色明丽,工艺技法纯熟高明。器体以滚动条和书册盒为形,端正厚重,柔美雅致,滚动条盖盒可旋转对开,书册式盖盒则近似填满了书本,造型生动,文气十足,极为雅致。以淡蓝色珐琅釉为地,间饰云蝠纹、锦地纹,纹样中填红、黄、紫、粉等珐琅釉料,搭配精美,寓意美好,繁花似锦,且布局具有较好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器身局部边缘呈铜鎏金色,光亮耀眼,精致美观。该器釉色纯正淡雅,色调搭配柔和,掐丝技法娴熟,线条简练流畅,图案布局疏密有致,为掐丝珐琅精美之作,保存完好。此盒设计制作极为精巧,为三联书卷式造型,可谓匠心别运。类似此种书卷式盒的书画包装,在清代宫廷特别是乾隆时期非常典型样式,并有多种材质形式,而设计多为开合式,如此件抽拉式则十分少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博物院:珐琅精品大赏(上)
什么样的鼻烟壶最有价值
一品雅集五周年庆典专场|一品雍斓之珐琅
珐琅器鉴赏
明清珐琅器精品欣赏
皇室贵族的万千宠爱——掐丝珐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