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元明清釉里红瓷器的兴衰成败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名,系用铜红釉在坯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经窑内1200℃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创烧于唐代长沙窑,元代由景德镇发掘并成熟发展,盛行于元、明、清。纯装饰形式有线描、拔白和涂绘。

明代宣德窑烧造的“釉里红三鱼”高足杯最富盛名。清代雍正窑釉里红制品达到极致,不仅发色艳丽,而且器物宏大。尤其是青花和釉里红配画于一器之上,形成釉下彩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至今。

由于青花和釉里红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窑内所需的还原气氛,我们可以在一窑一火中得到两件奇妙的东西,足以看出画家的高超技艺。

历代釉里红工艺细说

元代

元代釉红在各种颜色中,鲜红色较少,大部分为灰色,有明显的晕散,有温度失控和铜红釉"苍蝇"的白化现象,这是因为釉里红烧成温度和窑气氛要求严格,所以元代釉红瓷大多是黑色和灰色的,呈现鲜红色的很少。

元代的釉红大多是灰色的,例如碗罐中的黑色器皿。装饰简单,有小枝荷花、牡丹、草叶纹。除了在身上画上铜红外,铜红单线勾勒,涂抹色地及斑块等其他装饰方法,还经常用清花、雕刻花、印花等装饰方法。然而,当时的装饰手法是单一的,大多是涂抹的,这些特点都解释了元代釉红的原状。

而且元代人喜欢白色,汉人喜欢红色。民族认同也不同,所以釉红色的产量一直很小,所以每一件元代的釉红都是比金子更值钱的宝物。

明朝

明朝洪武期间釉里红已大获发展,从传世的古物中,洪武年间的釉里红比青花瓷还要多。

根据理化测试,釉中氧化钙含量高于青花瓷,钾含量较低,属钙质碱,高温烧成粘度变化不大,釉流动性较小。明朝釉面有青花瓷的特点,釉面增厚、润湿,釉色蓝白。釉有两种:一种是厚而明亮,乳白色,有开片的状态;另一种是厚实的,釉面上有很细的橙色线条,白色的绿色或灰色。通常看到的是收缩釉点或釉线。

玉壶春瓶、执壶罐径约20厘米的大碗底釉,但底釉光泽不强,釉色的玻璃度也不一样,釉面经常有开片,特别是一些器皿,可能是由于火力不足,也有类似的浆胎现象。大部分釉色是乳白色和灰色,大部分釉色是灰色的。

洪武早期釉里红颜色仍然难以把握,大部分是黑色和红色,不够亮,甚至有些烧成"釉里黑",其中有黄红色(局部有绿苔点)、酱油红(有晕散)、黄棕色(有绿苔点和晕散)、黄棕色、黑褐色等等,颜色都很不稳定。

在后期,铜红材料的使用和釉里红的烧制技术已经成熟,从原料提取、生产成型、绘画装饰到烧成技术都取得了突破,釉里红绘画装饰也变得多种多样。当时釉面上有一些条纹,有枝条、、牡丹、小枝、荷花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类、藻类等图案相比就显得比较简单。器型除了瓶、壶外.还有盘、碗、罐等,但基本不见杯盏之类的小件。洪武釉里红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

当时,釉红是由官窑烧成的,在技术改进上有了财政保障,使明初釉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洪武中后期,釉红的颜色更纯净。风格朴素,厚重,器型庞大,装饰品丰满,气势夺人,充分体现了明代开国之君的心境和风范。洪武时期釉红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的拉动,而主要是由于王室的喜爱而产生的生产需求。

明代釉红的技术改良是在永乐、宣德时期完成的。到了永、宣时期,釉里红呈色已娇艳欲滴,釉面油润晶莹,纹饰绘画趋向简约和灵动,达到了釉里红制作的巅峰。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窑创造成功色调纯正的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

而宣德时对铜红釉的烧造技术掌握得更好,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更胜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醉红、大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

就颜色而言,宣德红釉有深、略深、浅四种。深色是黑色和红色,就像浓缩的牛血一样,釉厚,釉中有更多的气泡。颜色稍深一些,釉层略薄,也有小气泡,同时也有隐约暴露的小血丝和小斑点。

浅釉颜色均匀分离,可与红宝石晶体相提并论。淡淡的桃花呈粉红色,俗称"桃花面",釉面不滑,没有桔皮纹。宣德釉红胎精,釉面甜白滋润,橙皮纹,釉层大小气体分布稀疏。水晶有浑浊,像大小的珍珠,红釉是滴斑驳的现象。它是这种水晶橙皮白釉与红釉的配合,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体现了这一时期红瓷在釉中的成就。

宣德釉里红三鱼、三果器.均采用的没骨绘法,由大笔涂抹,看不见勾勒轮廓线条。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偶尔会造成边缘部呈蟹甲青,红釉明艳且微泛青晕,更添花趣。除了传统的白地上用釉里红绘画外,还出现了红地白花等新品种,最为成功的是一对称为宝石红的三鱼纹和三果纹高足碗。

清朝

釉红技术在明末几乎失传了,到了清康熙、永正、雍正时期,官窑都十分重视釉红技术的恢复,这三个朝代的官窑都有优秀的釉红作品,与明朝相比,清代有所改善,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

同时,清朝釉里红能够分辨出浓淡的颜色顺序,这是另一个重要的进步。清代康熙时期,釉红的制作仅次于青花瓷。基本掌握了高温釉下铜红颜色的发色效果,釉红发色高于明代。色彩稳定,明亮亮丽,线条细腻,与青花配合浓淡相宜,和谐悦目,康熙早期釉里红的色调将深浓与浅谈两种,深浓者有凝厚感,浅淡者呈粉色。

细线条的描写细致清晰,有的清新,有的深沉。平涂绘就的釉里红三果,三鱼可达明代宣德时期的水平。这一时期,青花釉里红瓷器主要为官窑烧制,且烧造较为成功。传世品有青花釉里红摇铃尊、青花釉里红鱼藻缸、青花釉里红山水纹盘等,均为康熙时期代表作。

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是雍正釉下烧成的特别成功的品种。从康熙至雍正,釉红恢复到了历史的顶峰。

釉里红在雍正朝又称为“宝烧红”,制作工艺比康熙时更为精细,器物呈色稳定,色调红艳。雍正御窑品种有“一仿宣德宝烧,三鱼、三果、三芝(灵芝)、五福(蝙蝠)四种。”

由于釉红的呈色技术运用娴熟,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釉红瓷器的纹饰内容较康熙时表现的题材更为广泛,所绘纹饰均清楚明晰,造型优美,同呈色鲜亮艳丽。特别以青花和釉红同施一器的“青花釉里红”更为突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花瓷
清雅千年——绝美青花瓷
大件威武霸气,小件小巧玲珑,精致无比釉里红
千年的美丽: 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器
中国历代青花瓷器知识及精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