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禅”的吉州窑究竟有多美......

吉州窑遗址位于江西省境内赣江中游吉安县永和镇。创烧于唐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入元以后逐渐衰落。江西不仅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还是禅宗五宗七派共同的发源所在。禅宗文化已经成为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因。禅宗的影响还渗透到了手工业领域,吉州窑便是典型一例。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笠式盏

1.桑叶盏

天津市博物馆藏南宋黑釉木叶纹笠式盏,口径11.5、底径3.1、高5.2厘米。木叶纹是指将天然桑叶用于瓷器装饰,烧成后的桑叶呈黄色,与黑色地釉之间形成对比色,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妙趣天成。南宋江西派诗人陈与义曾写诗云:“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因而“能通禅”的桑叶盏很可能就是禅僧或参禅士人所设计。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薝卜纹笠式盏

2.黑釉剪纸贴花薝卜纹盏

江西省博物馆藏南宋黑釉剪纸贴花薝卜纹盏,口径12.5、底径3.8、高6.2厘米。剪纸贴花是吉州窑的典型装饰,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含铁量高的底釉瓷器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石灰钙型竹灰釉,然后剔掉剪纸纹样,以显出底色纹样来。南宋王十朋《薝葡》一诗:“禅友何时到,运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更将薝卜径称为“禅友”,宋人取之插于花瓶陈设,有满室生香之妙。此薝卜纹盏是吉州窑的典型器,是通禅的实物物证。

宋 吉州窑黑釉黄斑长颈瓶

3.洒釉和釉斑

江西省博物馆藏宋黑釉黄斑纹长颈瓶,口径3.9、底颈6.3、高19.7厘米。洒釉、釉斑茶具具有自然灵动之美,装饰风格自然朴素,率性洒脱,虽系人工所为,却透出一般自然造化的禅意之美。洒釉和釉斑装饰技法在南宋吉州窑茶盏等器物上十分流行,其工艺源头似可上溯至北方唐宋黑瓷同类装饰。

宋 吉州窑黑釉鹧鸪纹盏

黑釉鹧鸪纹盏鹧鸪纹是吉州窑独有的窑变釉,与福建建窑的“兔毫纹”并美,为时人争购,为后人珍藏。其实,鹧鸪纹也是师法自然、取法自然、崇拜自然的真性情的一种反映。宋代充满文人逸趣的清玩鉴赏之风在江西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对吉州窑瓷器纹饰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以诗入画,特别是釉下彩绘瓷器中所见的梅梢月、海棠啼莺、鸳鸯蒲荷等纹饰,颇能体现宋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宋 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长颈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宋黑釉剔花折枝梅纹长颈瓶,口径2.9、底径5.3、高17厘米。剔花折枝梅是宋代吉州窑最为典型的装饰工艺,展现出冷寂孤寒之美。

宋 吉州窑白釉褐彩竹梅纹盖罐

釉下彩绘梅竹纹盖罐,口径9.5、底径7.5、高10.5厘米。吉州窑瓷器大量流行梅花装饰,这与宋代梅花渐受文人雅重有关。这不仅是南宋士人文化引领风潮的最好例证,也是其审美意识融入陶瓷工艺的典型范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雅俗共赏吉州窑
江南名窑——吉州窑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剔绘梅纹三足炉
吉州窑瓷器最高成交价是多少?如何鉴别?吉州窑瓷器是哪个时期的?
瞳胧晨光里,明灭晓光初——吉州窑黑釉瓷厘析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