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宣德朝青花瓷器鉴赏

「大明宣德年制」款

宣德御窑中以见暗花者为贵。暗花纹饰多与主题纹饰相呼应,若隐若现。带暗花工艺者在宣德御用盘、碗一类器物中极少出现,不及永乐时期。历史上出现正在拍场的几件宣德青花御窑器,可见暗花工艺者极为鲜有。

碗为敞口、宽口沿、浅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芍药纹,细小纹饰处采用一笔勾成的画法。腹壁共计六朵同花同向,花朵饱满圆润,花心状如葫芦,花瓣托苞。主枝为波浪形缠绕往复,小片花叶穿插其间,勾勒填色中有深浅变化。近足处为莲瓣纹饰,足壁绘以单线条装饰,内壁素白,碗心绘双圈朵花纹。青花发色浓深,底足平削,底款双圈六字“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罐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罐

本品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近底部内收,浅圈足露胎,无款。罐颈部绘数组花叶纹,肩部饰莲瓣纹,器腹饰三果纹,分别为石榴、寿桃与荔枝,近足处绘云气纹。三果纹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吉祥图案,见于梅瓶、执壶、碗、盘、罐等多种器形之上。画面由石榴、寿桃与荔枝三种果实组成。石榴象征多子,寿桃含义长寿,荔枝寓意“福利满枝”。而近足处的云气纹则颇为罕见,与之近似者可见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例正统青花人物纹罐。

宣德一朝是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古今收藏家皆以收藏宣窑瓷器为荣。《窑器说》云:“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精绝。”《格物镜原》云:“宣窑之贵,今与汝敌。”《清稗类钞》云;“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宣德官窑瓷器见有青花、釉里红、红釉、黄釉、白釉、蓝釉、酱釉、孔雀绿釉、仿哥釉等,其中青花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所用青花料主要是从伊斯兰地区进口的“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在适当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

本品器型敦实端庄,釉汁肥润泛青,胎骨雅洁坚致,青花发色艳丽,丝毫不见晕散。纹饰遒劲精致,布局疏朗清逸。圈足涩胎无釉,抚之光润细腻,可见陶土淘炼之精。罐类器物在永宣瓷器中寥若星辰,加之本品制作之精细,无疑系一件永宣御窑瓷器中的精品。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大碗敞口、宽口沿、深腹、圈足。器青花纹饰,碗外壁绘缠枝牡丹花卉纹,线条流畅自如,形态妍美怡人;近圈足处绘一周变形莲瓣纹及梅花纹,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笔触细腻,虽见工致却不落于媚弱,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胎釉温润,宝光内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秾美苍妍之青花相得益彰,是为佳瓷之品格。前贤明人王士性《广志绎》卷之四中评曰:“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由此即可窥见一二。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宣德款青花转枝牡丹纹大碗”和“宣德款青花莲托八吉祥纹大碗”在画法和布局上与本品极为相似。

本品所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体横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绝非庸手所为。据考证宣德一朝御瓷款识的粉本应出自当时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书法深得圣意钟爱,宣德皇帝常以之为师,故《万历野获编》赞宣德皇帝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沈氏对明初宫廷文化生活影响颇大。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巧艺”条记述:“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必命度书之”。今审沈度著名墨迹《张桓墓碣铭》中的“宣德”、“年”三字与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无论其点之大小,划之长短,运笔之轻重,间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见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上瓷的。

宣德御瓷每项制作绝非随意而为,均遵循严格的程序,处处彰显皇权独尊的不凡,故终明之世,精光不泯。嘉靖朝谢肇淛于《五杂俎》赞曰:“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品矣!”正是如此,宣德御瓷备受好古者推崇,一直蜚声国际,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由之可鉴,宣窑青花御瓷独具静穆而高贵的气质,虽经六百年沧桑变幻,历尽无数人间风霜,依旧风韵不减,述说着宣宗一朝的工艺之美,传颂着彼时之文艺精神。

此类宣德青花大碗存世数量罕少,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曾有折枝瑞果纹和岁寒三友图残器出土。香港葛氏天民楼收藏此类大碗最盛。另一例见于《世界陶瓷全集》,“明宣德 青花唐草文钵”,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宣德款青花转枝牡丹纹大碗”和“宣德款青花转枝月季花纹大碗”在画法和布局上与本品极为相似。北京故宫亦馆藏一例,腹部纹饰亦为缠枝莲者,唯口沿及近足处不同于本品而绘制梅花。

明宣德 青花海浪纹小罐

明宣德 青花海浪纹小罐

永宣时期青花瓷器历来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且因两朝皆以“苏麻离青”料绘制青花瓷器,故此时期青花瓷器有“永宣难分”一说。《景德镇陶录》云:“永窑。永乐年厂器也。土埴细,质尚厚,然有甚薄者,如脱胎素白器。……宣窑。宣德间厂器。所烧土赤埴,壤质骨如珠砂,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色尚淡彩。”《广志绎》云:“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之青,真苏勃尼青也。成窑时皆用尽,故成不及宣。”

本品直口,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除底足处饰一圈圆圈纹外,通体饰海水纹,小器大样,尤见气势。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此碗内壁素面无纹,器外纹样以青花为饰,圈足侧墙以梅花装饰,疏朗别致。胎体厚重,釉质细腻,内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六组折枝花果纹,石榴、寿桃、荔枝、柿子、枇杷、葡萄等,寓“多子多寿”之美意。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处绘花朵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为此式大碗统一写款制式。其构图疏朗自然,虚实相济,无缠枝纹饰常见繁密局促之虞,笔触细腻,虽见工致却不落于媚弱,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深得水墨神髓。胎釉温润,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与秾美苍妍之青花相得益彰,是为佳瓷之品格。

明宣宗朱瞻基为史上寥寥可数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执政十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称“仁宣之治”。每于万机之暇,宣宗皇帝寄情于各式文玩,以致彼时雕漆、范金、织绣、制墨、埏埴等诸类宫廷工艺品成就斐然,皆称后世同类之典范。究其原因,最根本还是与宣宗皇帝本身的文艺修养密切相关,明人姜绍书《无声诗史》如此评曰“帝天藻飞翔,雅尚词翰,尤精于绘事,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宣宗皇帝精通绘画,重视赵宋文艺,创设宣德画院,吸收许多著名画家入宫,汇精英于一堂,并与之交流学习,品画论道之声不绝于耳,文风极一时之盛。于此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以宣宗之文艺修养必然对其御瓷一项亲自过问与指导,必须符合其审美要求方可制样,故而造就宣德官窑品格超群。宣窑承袭前朝技艺而来,重视创新,不乏超越前朝之作,故宣窑不少器皿仅为宣德一朝所独有,本品即是其中显赫而珍罕的一例。

本品为宣窑青花御瓷之典,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敦实端庄,胎体厚重坚致,口沿平切,棱角明显,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能与之相当的品类,仅见洒蓝釉暗刻龙纹钵和青花云龙纹钵,皆以厚胎平口著称。其外壁装饰构图常见于缠枝四季花卉、岁寒三友图、缠枝莲花、缠枝灵芝、双龙赶珠、缠枝牡丹、缠枝莲托八宝等纹样,存世数量罕少,约在三十件之内,散见于世界各大收藏机构。唯本品之绘瑞果者,于众纹饰中较为罕有。此器形只于永乐宣德年间短暂烧制,如许多其它明初器形一样,并未有于明清复烧,更显其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造型别致的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
尽显华贵的明清御窑瓷器
鉴赏之二百八十五 明清官窑瓷器 (二十一)
2020拍卖年鉴 | 明代瓷器成交TOP10榜单
白地黄彩折枝花果纹盘
2022年瓷器拍卖纪录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