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明园遗珍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回归记

今天,当我们走进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就会发现一件瓷器非常抢眼,它的全称是“清乾隆·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复杂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每天吸引着参观者驻足仔细欣赏。

六方套瓶原为圆明园中乾隆皇帝的观赏瓷器。其细腻的胎质、莹润的色釉、典雅的造型,以及艳丽的色彩而备受收藏界青睐。

六方套瓶图案纹印采用传统的象征吉祥之花卉图案为主,配以折枝花果,彩花绮丽多姿,娇艳的镂空套瓶装饰别开生面。六方景致物体具有立体感,堪称集清代瓷器艺术之大成的稀世杰作,更令收藏界所称道的,还是其融合了清代瓷器几乎所有的烧造方式,堪称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教科书”。

它是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时候,由北京市文物公司无偿捐献给首博永久珍藏的珍品,现在成了首博新馆的镇馆之宝。但是,您知道吗,“六方套瓶”竟然在海外流落了140多年。

关于这件陶瓷珍品的回归路程,有着一个曲折的感人故事。

秦公先生

2000年春天,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总经理秦公先生得到一条拍卖消息,英国苏富比拍卖公司不顾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公开表态,执意于5月2日在香港拍卖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去的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凭着高度职业敏感性,也为了不让流失的国宝不再次流失海外,秦公先生以自己丰富的文物鉴赏经验和爱国热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文物回归战。

2000年香港苏富比图录

​由于拍卖是在香港举行,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件真品,也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定它就是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宝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在拍卖前的短暂时间里,秦公先生和有关人员经过了紧张的搜集资料查证和研究,经过对第一手资料拍卖图录的细致研究判断,认定了这件拍卖品就是当年的故物。

​2000年5月2日下午2点20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这件国宝拍卖开始了,现场竟拍者强手如林,当拍卖师以420万港币的底价开始叫拍后,现场场上应者如云,在经历了40多次的竟拍之后,北京市文物公司最终以1900万港币的价格压倒所有竟拍者,拍得了这件国宝。让这件流失海外的“艺术孤儿”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

令人遗憾的是,秦公先生却没能亲眼看一眼自己花费心血抢救回来的国宝,在拍卖会圆满成功8天之后,秦公先生却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病逝在工作工位上。

国宝拍得回归后,经过8位权威专家的鉴定,给这件身价1900万港币的拍品鉴定结论是:“乾隆粉彩六方套瓶”是乾隆早期御窑厂烧制的器物,曾陈设于圆明园,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粉彩、珐琅彩、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纹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属国家一级文物。

今天,这件被称为“中国陶瓷发展到登峰造极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品”,在首都博物馆新馆的陶瓷精品展厅,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国宝归来的故事,绽放着国宝的美丽,也享受着祖国人民的特别厚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于冤砸的''''一级文物''''!
乾隆爱不释手的奢侈品,足够惊艳世界,现已是国宝文物
故宫陶瓷馆清代陶瓷(九)嘉庆、道光、咸丰朝瓷
罕有珍宝 痛失异国
中华瓷王
乾隆的突发奇想,造就了瓷器“大杂烩”,也造就了惊艳世界的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