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说“不”就表示逆反、不听话?大多数父母都搞错了

父母们把孩子带到两岁的时候,如果统计孩子每天说的最多的词汇,会发现孩子说的最多的不是“爸爸”或者“妈妈”,而是“不”。

“宝贝,外面冷,把这件外套穿上吧?”“不!”

“宝贝,吃蔬菜就长大了,来把这口菜吃了。”“不!”

“宝贝,把鞋子穿上,妈妈带你出去玩好吗?”“不!”

“宝贝……”“不!”

无论家长带孩子做什么,孩子都回个“不”字,搞得家长也是火冒三丈:不不不!你到底想干嘛!上天吗?!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非常有名,也决定了几千年来家庭关系的分布,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封建时期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所谓“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说孩子就要听父亲的,妻子就应该听老公的话。虽然随着现代自由思想越来越推崇,这种封建思想被打压,但实际上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骨子里依旧存在“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影子,“父为子纲”最常见的,就是家长要求孩子听话。

都说两三岁是孩子的逆反期,但其实这段时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说“不”是为了确定这种感觉,而不是孩子真的抗拒做这件事情。

其实严格来说,两三岁时并不是孩子的“逆反期”,而是孩子的“成长期”,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逆反”本身就带有贬义,因为所有标准都是父母来定的,而父母对好孩子的默认就是“听话”,有“父为子纲”的含义包含其中。但听话并不见得有利于孩子成长,反而“逆反”的孩子更加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也更容易自立,因此说这是孩子“成长期”更为妥当。

在孩子这段成长期,其实也是孩子区分自己与父母的分离期,是孩子建立独立强大人格的关键时期,父母如果这时候不注重对孩子培养,反而觉得孩子这是忤逆自己的表现,觉得自己权威受到挑战,因而责骂孩子、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吩咐做事,将会非常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发育,导致孩子成年后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

当孩子对家长的提议说“不”的时候,孩子并不是抗拒做这件事情,而是孩子在试探家长的底线在哪里,是在试探自己空间的边缘。因为孩子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与父母的不同,不再像是小婴儿一样把自己和父母看做一体。在这种关键时期,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的意向,让孩子有选择拒绝的权利。

之前韩国电影《素媛》红极一时,不少人看了都表示不愿意再看第二遍。其实在电影中,说素媛是因为善良而导致被伤害,也可以说她是因为不懂得拒绝而受到伤害。如果素媛因为马上要上课了拒绝凶手,那么她可以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可因为她的善良和不懂得拒绝,最后却惨遭毒手。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孩子不懂得拒绝,他们在自己玩具被抢,或者是被同学要求抄答案的时候,不懂得拒绝别人,结果被对方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最后自己心里不舒服有没办法说出来,憋出一身病来。家长在斥责孩子为什么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自己曾经是否有剥夺孩子说不的权利。

那么当孩子总是说“不”的时候,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否认孩子,或者急于让孩子“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要求,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说“不”,孩子到底想要做什么。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听话,强迫孩子做某件事,最终大多数都只会以孩子大哭大闹收尾。

在不触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最好方式就是任由孩子去闹。其实在大多数问题上,并没有触及到原则问题,比如外面太冷可是孩子不愿意穿衣服,或者孩子穿上新衣服就想出去玩水,这种时候家长都可以任由孩子去做。

天气太冷不愿意穿衣服,家长知道会感冒,但孩子不知道,孩子拒绝穿衣服,出去后感到冷了,会自然而然要求加衣服,即使孩子感冒了,那也只是加深孩子印象,知道天冷之后就要穿衣服,而不是再像之前那样抗拒。有些家长在孩子不穿衣服之后责骂孩子,逼迫孩子穿衣服,实际上就是因为家长怕麻烦,毕竟孩子感冒之后又要吃药打针,自己得忙前忙后照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理就是家长忽视孩子说“不”的主要原因。

再比如孩子穿新衣服要玩水,家长说不能玩水会弄脏衣服,孩子却偏要玩,在这种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换一身旧衣服,没有必要非要强迫孩子不玩,这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非一不二的选择题。

孩子总是说“不”,一来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二来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只有孩子知道了这样做会生病感冒或者有其他后果,孩子才会自觉去做,而不需要家长督促。

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比如孩子玩了玩具没有收拾好,乱七八糟扔了一地,家长要孩子去收拾好,孩子却偏偏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就不能任由孩子胡闹了。在这种时候,话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快点把玩具收拾好”,或者“你必须收拾好玩具”,这种命令性指令会让孩子本能的抗拒,家长可以把这句话转换为“妈妈/爸爸太忙了,你能不能帮忙把玩具收拾一下”,让孩子以积极地状态去面对这件事,孩子才会更乐意去做。在事后家长也应该夸奖孩子,比如“做得真棒”,表扬孩子,让孩子下次更乐意去收拾玩具。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并不代表这就是孩子的逆反期,反而是孩子的成长期,家长在这个时间段注意培养孩子,孩子也会更独立、更自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请尽快改掉这几个坏习惯,别因此毁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生气扔玩具,霍思燕教育方式获高赞:千万别只跟孩子讲道理
思维导图|你家孩子,是不是越骂越倔强?这4个方法教你应对
“你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威胁式教育,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你再不听话,我就要生气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