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子关系若处成战争关系论胜负的话,最终的输家一定是家长!

(一)四十多岁了,依然在吐槽妈妈

我曾遇到一个海归的博士,国际知名大学毕业,现已过了45岁,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女朋友。公司开了好几个,都没有成功。他曾是我的领导,在一起吃饭时,和我聊天的内容不是国际战争形势就是吐槽他的妈妈。

当时我很无语,一个四十多岁的领导,和下属吃饭聊天时,居然会说与他妈妈相处的多么不好,他妈妈的什么做法让他感觉很糟糕。我听的时候,除了偶尔会劝导几句之外,大多数都是“哦”“啊”的回应着。

当时我还没学正面管教,没有意识他的状态与他父母的关系。

现在想来,一个本应该做父亲的年纪,却依旧掉在与母亲战争的阶段,诉说着母亲的种种不是,以寻求下属对他做法的认可。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控制与强势,正是因为与母亲相处的不愉快,让他一直不敢去恋爱,不敢去想结婚。

他的妈妈确实在他们争论每件事时都赢了,但是儿子却将自己过成了这个样子,估计他妈妈的心里不会比儿子好过。

当然,儿子走到这一步,也不全都是父母的过错,这样想就极端了。

因为他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在不同的人和事中不断的做着自我定位。只能说,作为父母,是会担一部分责任的,这部分责任也是不好推卸的。

我们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控制其他人的言行,所以只能期望自身做的更好些,能给孩子正向的引导与影响。

而且孩子出了问题,除了分析家长自身原因和孩子个人的原因并做出改善之外,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也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就说是老师教的不好,可大多数普通人又没有权利换老师,这样推卸原因是不能解决和改善问题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或者我们想避免孩子出现问题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自身做起。

网络图

(二)父母可以赢得一时,但很难赢得一世

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比较弱势,特别依赖我们。同时,我们大人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毫无顾忌的指责和打骂孩子。

在孩子在10岁之前(个头长得快的,也许年龄会更低一些),你骂他打他,还能镇得住他。

但是,一旦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你自己都下不去手了。不是因为你舍不得了,而是因为你害怕!你担心你再骂再打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糟糕,甚至会换来孩子对你的武力回应!

那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母子,穿着很得体。上车时年轻妈妈就是生气的表情。

她对着只有三岁左右的儿子说:“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你刚才为什么那么做?不知道很丢脸吗?”

小男孩哭着答:“我不知道。怎么丢脸了?妈妈不要生气了,好不好?”

这个妈妈说:“你做错事了,还让我别生气?不知道就好好想想!”

孩子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大声和我说话!”(妈妈的嗓门很高,所以我才听得很清楚。)

妈妈依然愤怒不止:“我怎么了?你不喜欢我就不说了吗?做出那么丢人的事情,还管我怎么说话?!”

孩子见状继续小声的哭着,但不再接话了。过了两三站他们就下车了,下车时,这个妈妈看都不看她儿子,自己往前走,孩子小小的个子快步跟在后面,紧紧的拉上妈妈的衣服,妈妈则是一回头满脸嫌弃的表情。

我有些心疼这个孩子。

  • 孩子不懂,大人当下愤怒可以理解,可以等到自己情绪好一些的时候,给孩子解释一下,好好沟通。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明白道理的,很多事情是需要父母引导的。
  • 孩子说的那么清楚,提示你声音太大,而你却不以为然。
  • 公交车上那么多人,一口一句丢脸,真是很打孩子的脸。

我当时在想,孩子小,才会任你如此对待!如果这位妈妈不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等这个孩子长到十几岁了,妈妈再如此说话,孩子会做出怎样的行为?!那时候的情况,也许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或者不能承受的!

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趁着他们脆弱,我们成人就不管不管、肆意妄为!

因为,欠下的早晚是要还的!

而且,这和恃强凌弱的暴力分子有何区别?

你不尊重孩子,孩子如何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你?

网络图

(三)镜像神经元与潜意识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把看到的事物以镜像的方式存储起来,并表现出来。

举两个例子帮大家理解一下。

(1)即刻反应

你正在和一个人聊天,他很生气嗓门很高的说话时,你很容易受他影响,嗓门越来越高;当他伤心落泪时,你也会感同身受,陪着一起掉眼泪。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即时作用。

(2)延迟反应

有一次我带着我儿子淏仔在我妈妈那里吃饭,淏仔不断的玩筷子,我看到后马上用我的手指头敲了他一下。当我敲完才意识到我这算一个小暴力行为,笑着对淏仔说:“妈妈的行为比大脑先行了一步!”

然后,我想到我不是第一次这样,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反应,于是我问父母:“爸,妈,你们两个人,有谁在我小的时候喜欢这样敲我一下?”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妈和我爸同时回答。

  • 我妈说:“你爸呗!”
  • 我爸说:“我爱这样敲!”

这也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在我不老实的情况下敲我,这一幕幕都以图像的形式存在我大脑中的“潜意识”里面。我不知道我记得这些,我也想不起来。但是,这些图像就是在那里存储着。当我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就会做出和爸爸对待我一样的动作,这些都是下意识的动作,不需经过大脑思考直接就信手拈来的动作!

我不是埋怨爸爸,而且也不应该埋怨爸爸。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习惯,包括我。当我意识到我有这样的潜意识后,我就可以有意识的去改善自己。

(这些潜意识的记忆,只有经过催眠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手法才能进入并看到一些。)

我们不要以为现在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记得,就不太在意自己的言行。

——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孩子五岁之前,左脑的逻辑记忆还未发展,右脑非常发达,他们会把身边人的言行、遇到的人和事以图像的形式存在潜意识里面。而当孩子五六岁时,他的生活态度取向和性格已经基本形成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爸爸有家暴行为,儿子即使知道不好,也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家暴!家暴,是“镜像神经元”和“潜意识”的结果。

这也是我前面说的“欠下的总是要还的”这句话的原因。

网络图

(四)战争关系or合作关系

当我们和孩子处于战争关系,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那么,如何区别战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呢?还是从实例入手。

比如:

(1)尝试新事物

孩子想尝试一个运动,你说:“你现在太小,别去做,不然会受伤的。”孩子执意去了,摔了,你说:“你看,我说会受伤的吧,你非不听我的!看,摔了吧!”

——这是对立关系。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安全的尝试这项运动,无论成败,你们都一起分担过程中的感受。

——便是与孩子形成了合作关系。

如果,这项运动真的非常危险,你说明危险性之后,对孩子说:“如果你受伤了,妈妈会很心疼的很伤心的。等你X岁的时候,妈妈再来陪你尝试,好不好?”

——这也是与孩子站在一起的合作关系。

(2)考试分数低

当孩子拿回来一张分数不高的卷子时,如果你说:“怎么考的这么低啊?你有没有好好想想原因?/告诉你好好复习,你就是不听!/以后别看动画片,别玩游戏了,赶紧抓紧学习,不然越来越落后!/下次再考这么点儿分,就别回家了,看我不揍你!”

——这是战争关系。

如果你说:“怎么考的这么低啊?来,让妈妈看看。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都错了什么题,每道错题是什么原因,我们想想有什么改善的办法?/需要妈妈为你提供什么帮助?/考到这样的分数,你一定很难过吧?妈妈理解你的心情。/我们一起想办法,如果你需要,妈妈会陪着你的。”

——这是合作关系。

那么多到了初中就不去上学的孩子,任凭父母怎么打骂就是不走出家门的孩子,大多都是来自于战争对立关系的家庭里,或者溺爱无底线的家庭里。

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和程度,孩子无所畏惧!包括性命!

但家长呢?

网络图

(五)当孩子十几岁或成年后是否愿意和你沟通,取决于孩子小时候和你的亲子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与他们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孩子们长大后是否依然愿意把心门向我们敞开。

当亲子关系处于战争关系时:

两方是对立状态,家长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在审核孩子的言行,在控制着孩子。

孩子在这种状态下,要么迫于家长淫威而心不甘情不愿的改善行为,而且极有可能是形式化的改善;要么沉默着反抗,继续之前的行为;要么破罐破摔,直接言语顶撞,行为偏差更大……

如果这些话语,放在孩子十几岁或者成年之后再去对孩子说(怎么又被领导批评啦?告诉你要认真工作,你怎么不听呢?!),孩子会给你什么反馈?

估计“离你远远的”或者“什么都不和你说了”就是比较好的反馈了吧!差一些的反馈我就不说了,大家估计也能想出来。

当亲子关系处于合作关系:

两方站在统一战线,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感受的是爱与支持。

如果孩子十几岁了或者成年之后,依然这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被领导批评啦?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妈?我们一起分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了,想想有什么方法改善。/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孩子会给你什么反馈?

孩子依然会愿意和你沟通,哪怕你帮不到他,他也愿意和你说一说。因为他知道,妈妈会理解他,会支持他,会鼓励他。

当亲子关系成为战争关系时,家长有可能会赢得一时,但同时,也一定会成为最终的输家!

除非,我们意识到这种状态的恶性循环,及时改善、及时止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与孩子斗气永远都是输家
家长如何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孩子的叛逆,就来源于和父母的“权力之争”,不要在家庭中争输赢
亲子关系胜过教育
家庭教育 | 冲孩子发火后 如何快速修复亲子关系
爱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