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原生家庭对我及育儿的影响~上辈人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经济上的匮乏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幸福指数,我的童年很开心,很快乐。

我的爸妈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型,男主外女主内。

印象中,从没有妈妈生气大吼大叫的情景,永远是细声细语的;

对于爸爸,我只记得在弟弟小时候,总是淘气去河边玩,爸爸担心弟弟不小心落水而生气的大声责骂他的情景。

爸爸妈妈对我们两个一直是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爱。

很少有批评,向来以尊重和鼓励为主。

如果总结一下我们家的家风家训,那就是:爱、尊重、鼓励。

这篇文章中,我从最主要的四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说一下我爸妈对我的教育方式。

我很佩服,也会继续传承下去。

首先,先说一下我爸爸和我妈妈。

爸爸在乡镇的信用社当会计,文笔很好,领导开会时经常让爸爸帮忙写稿子,偶尔市里的领导也会找爸爸写,爸爸特别受人尊敬。

爸爸的学习能力很强,五十多岁的时候,和两个年轻同事一起去考高级工,两个年轻人都没考过,只有爸爸一个人考过了。

爸爸是个与时俱进的人,现在还经常看书看报,经常浏览新闻,知道我开了育儿自媒体,碰到好的文章,也会给我转发。

爸爸是个能屈能伸的人,退休后在家特别无聊,就去找朋友要工作干。开始当的是库房管理员,后来企业缩减员工,爸爸就去做了维护,换灯泡、扫地都干过,只要有事情做,他就觉得开心,只要靠劳动赚钱,他就不会认为没面子。能屈能伸这一点,很让我佩服。

爸爸是个有毅力的人,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体检查出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160+斤。医生建议要控制体重。于是,爸爸忌烟少酒少肉外,还给自己设定了每天一万步的目标。即使下雨天,在家里溜达也要走够步数。所以,一年时间,爸爸把体重慢慢减到了120斤。并一直维持到现在。

妈妈是个很和善的人,对谁都很温柔。妈妈一直是家庭妇女,从没出去赚过钱。但爸爸对妈妈一直很好。下班回到家,也会帮妈妈一起做饭。即使村里的人笑话爸爸骨头软,爸爸也不受影响,依然帮着我妈做家务。

话说,我爸爸的颜值可是高过我妈妈很多呀。我曾经开玩笑的对爸爸说:“爸,你这么帅,怎么不娶个漂亮的媳妇呀,这样我也能长得漂亮些啦!”

爸爸当时哈哈一笑:“能一起过日子最重要,漂亮也不能当饭吃。再说,我要换个媳妇,就没你啦,那我可舍不得!”

(一)家务活人人有份

很小的时候,扫地就成了我每天早上必做的事情,饭前拿碗筷,饭后收拾餐桌,基本都是我的任务。

妈妈说,我在六岁时就会做饭了

那天早上,爸妈很早就到地里干活去了,我和弟弟醒来发现父母不在家,我就决定做早饭。于是,和弟弟一起做了一锅玉米粥。

弟弟烧火,我熬粥。

等到爸妈从地里回来,看到我俩一起努力的成果:一盆稠的都可以用筷子夹起来的玉米粥,爸妈特别感动。

我记得当时爸爸眼里都闪着泪花了,但是爸爸只说了一句“不错呀,到家居然有饭吃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表扬的话。当然,更没有批评我为什么把厨房弄得那么乱,为什么弟弟身上那么脏,为什么粥做的这么多这么稠?……

我记得,那顿饭,爸妈吃的都很香。

所以,有两个用行为鼓励着我的爸妈,我更喜欢做家务更喜欢为爸妈分担了!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会擀皮儿、包饺子、烙饼了。

等到大了一些,我们就和爸妈一起下地干活。种庄稼、拔草、收玉米、收麦子等等我都做过,爸妈从没有说过“只要学习好,家务活就不用干了”这类的话。

既然是家庭的一份子,那么劳动也是人人有份。

不过,做农活的劳累和辛苦,让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带着爸妈到城市里生活,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网络图

(二)只有肯定,很少表扬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村里的邻居每次见面都要夸一夸。而爸妈从未在别人面前夸过我,更没主动炫耀过自己孩子多厉害。

谦虚,是爸妈让我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的品质。

即使在家里,爸妈对我的表扬也很有限,挺多就是一句话:挺好的。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我又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回家,爸爸对我说:“考的不错!不过,等到四年级有外村学生过来了,想保持这个成绩,就更需要努力了。”

等到我六年级依然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回家时,爸爸对我说:“考的不错!不过,等到初中,整个乡的同岁孩子都在一起上学时,再想取得前几名的成绩,可就不容易了,还是要继续努力。”

等到初三,我的成绩在年级前五名且稳定不变时,爸爸对我说:“挺好的,注意身体。”

晚上每到九点钟,爸爸就会对着我的房门喊一句:“九点了,别看书了,睡觉吧。”

在爸妈的眼里,学习没有身体重要。所以,无论我考试成绩高或低,在爸妈面前,我从没有害怕或忐忑过。

因为我知道,爸妈爱我,这种爱不会因为我成绩下滑了或者上升了而有所改变。

(三)只有鼓励,很少批评

在小学时,学校有勤工俭学。需要到别人已经收完花生的地里,用小锄头或小铲子,去挖找主人遗落的花生,然后交到学校。

这件事我记忆特别深刻,对我触动很大。

那一天,我和村里的几个小朋友还有大人一起去挖花生,一直挖到中午一点多才回家。别人都挖了很多,同样拿的篮子,人家的都是满满的,而我只有一点点。可能是方法不对,还是其他原因,总之真的很差。

我回到家,爸妈在门口等着,饭菜都已经摆好了,爸妈没吃一口,一直在等我回家后一起吃饭。我看到爸妈就低下了头,爸爸说:“回来啦!赶紧洗洗手吃饭,都饿了吧?”

我说:“爸,你看看,我只挖了这么一点点花生,而且路上太饿,又吃了一些,更少了。”

爸爸看了一眼,说:“不少不少,挺好的!老李,赶紧把咱闺女挖的花生放到房顶上晒着去,明天有时间再挖。最后还不够的话,就从家里拿一些,别担心。”

本来还以为爸妈会批评我,出去大半天居然只带回这么一点点,没想到得到了如此的安慰,爸妈也没有把我和其他同学对比,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很舒服,很感谢爸爸。

(四)只有尊重,没有强迫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妈妈一直很尊重我,从来没强迫过我做不喜欢的事。

从小学开始,我就写日记,爸妈从来不翻看我的日记本;我穿什么衣服、看什么书,都是我自己说了算。

不但在小事上如此,在大事上也依然。

记得中考报志愿时,爸爸特别希望我能报“中师”。

那时候的中师非常好,比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要高,一个学校只有两三个名额。毕业后就回到村里或者乡里当老师,很稳定,适合女孩子。

可是,当时的我不想考“中师”,不想回村里,我想考高中、上大学,像电视里的人那样穿职业套装当白领。

全家人都劝我考“中师”,包括我的两个姑姑、叔叔、舅舅、姥姥和姥爷都劝我报中师,说是女孩子,到高中学习能力比男孩子差,学习会跟不上,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回来连老师都做不了……

我爸妈虽然很希望我能听亲人劝,可是他们却从不在我耳旁唠叨。

只有三天的报名时间,我每天回家都与爸爸谈一次。

第三天的中午我回家时,爸爸在地里干活,我骑车到地里,对爸爸重复着这两天的同一句话:“爸,你就让我报一中吧,我能考上大学的!今天下午是最后的时间了。”

爸爸看了看我,停顿了一会,说了一句:“好,那你就报一中吧!”

现在我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清晰在目,依然觉得很感动。

爸妈很尊重我,我也很尊重我的爸爸妈妈。

一家人就这样在尊重的氛围中,一起生活着,成长着,很幸福!

我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虽然我的脾气更像爸爸,急躁一些,没有我妈妈那么和善;

但是,我能做到“尊重”和“倾听”,能做到“鼓励”和“肯定”。

对我的两个孩子,我会很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能耐心的倾听他们对事物的观点。

尊重和鼓励,是我的爸妈给我的,已经融入到我的骨子里,融入到我的生命里了。

我非常感谢我的爸妈,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妈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木匠和四姑娘-高木匠是我爸爸的雅号,四姑娘是我妈妈的雅号……
参加工作之后,老家的父母好吃懒做,三天两头要钱,把我当银行了!
这一餐,真香(克涵和亦言)
为百万彩礼,放弃上重点大学的莆田新娘
小学考“爸妈生二孩好吗?”孩子们的答案火了
醉了!期末考“爸妈生二胎好吗?”,小学生们超搞笑答题火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