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校内掌握不好,校外补再多也没X用”?

上周,我去儿子的学校开了本学期末的家长会。

当了整整两个学期的“小一生”家长,第一次作为爹妈参加儿子期末家长会,内心甚为鸡冻。以前自己是学生,考完试爹妈去开家长会的那种焦虑心情,老娘我终于翻篇了!——可惜,只是不用再为自己考不好被爹妈DISS而焦虑,翻成了怕儿子被老师DISS而焦虑

不过,今天我不吐槽,我是来讲一个问题的。以我当了多年职业记者的敏锐嗅觉,长达2个小时的家长会中,我迅速get了期末家长会内容上的轻重主次

1,这个学期孩子们举办的校内外活动(不重要);

2,暑假作业的具体要求(重要);

3,小孩所在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学业总体表现(很重要);

4,期末测评考核中,小孩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非常重要);

5,升入下一学年后,教学的整体要求(极为重要)。

蓝后,我发现,我们学校主课老师们,尤其是语文和数学老师,在分别讲了各种不重要、重要、很重要、极其重要的问题之后,又语重心长、反反复复、旁敲侧击地表达了一个意思:

家长们,你们记住一点:

校内掌握不好,校外补再多也没用!

我把这句话记在了笔记本里,打算深深思考一下。

01

补课才能“考第一”,就是一句谎言

儿子没上小学以前,就听很多鸡血群里的爹妈说:小学的教育(尤其是公办小学)就是在扫盲,所以你想让小孩成绩遥遥领先,必须去外面补课自我提高!——我现在告诉大家,这真特么是一句不负责任的巨大谎言

我后来琢磨,说这话的爹妈,要么他们的小孩不是神娃就是牛娃,扫盲根本等同于不用学(因为已经全部提前学过了)?或者他们的小孩还只是在幼儿园,压根不知道扫盲教育扫到何等程度?

反正,我以一个985硕士毕业的身份来审视整个魔都公办小学一年级教育,我不觉得每一个细节都能轻松过关——就拿语文来说,我前后鼻音不分,写拼音就要被扣分;我很多字笔顺不对,数笔画时也要被扣分;我田字格里写字没按标准,也要被扣分!

而这仅仅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基础,还有各种规范、各种细节……哪个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娃能次次拿满分,样样都过关?!

“一定要去外面补课”,提前把所有的都学会了,上课再“浪费一遍”时间?或者不再听课,考试依然能遥遥领先?

其实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关注小孩教育、业余教育领域KOL的我,常常会被问到:

伊森妈,你说我应该给我娃报个什么班啊?他/她语文/数学/英语,学得太差了,学校里跟不上啊!

一般情况下,我会仔细问问,“跟不上”是具体指什么?家长们也会仔细罗列出小孩的这些问题

1,小孩上课开小差,走神,不专心听讲,导致学习跟不上。

2,貌似认真听了,但考试测验成绩不好,与班级里优秀的同学拉开一大截,甚至徘徊在及格线。

3,做作业困难,卷面题目读不懂,理解困难,1小时的作业需要2小时甚至更多。

4,同样一道错题,反复解释,还是不理解,还是错。

5,小学低年级就出现偏科现象,尤其厌恶某一门学科(比如女孩厌恶数学),导致这门科目越学越差。

如果小孩是这以上情况中的一种,基本就可以断定,校内的学习内容确实没有掌握好,需要再反复巩固打基础。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塞进课外机构去“搞拓展”、去“做难题”——比如数学去补个奥数,语文去上个“大语文”。以期让小孩“跟上学校的进度”,那基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什么?因为难题不能解决基础问题;奥数不能解决数学课本内容;大语文不能教孩子一笔一画写字、完整又通顺地写小作文啊!

02

为什么有时候,补课反而越补越差?

我超级同意老师们苦口婆心说的这句话:校内掌握不好,校外补再多也没X用。

我们数学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班上有小孩100以内加减法错误率极高,联系了小孩家长,家长微信里“啪”甩了一张卷子,老师一看:1000以内的加减乘除,小孩都已经在做了……

我们语文老师也举了一个例子:班上还有个小孩,四会字(教育大纲要求会认、会读、会写、会默)写得缺胳膊少腿一塌糊涂,联系了家长,家长又“啪”甩出了一个本子,老师一看:这小孩已经开始写小作文了……

换我是老师,心里肯定会MMP——学习不是光造火箭啊盆友,只负责上天,不需要回收;学习是造房子啊亲,一层层造上去,谁让你们地基还没打,直接开始造三楼了?

为什么,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反而常常“劝守不劝攻”?会劝这样的小孩,不要去课外拼命补课?

理由很简单——因为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人的情绪也是浮动的,更何况是那些小不点们?

大人上班一天,到家里都累得快垮了,小孩上学一天就不累了?他们还要做回家作业,第二天要交;他们还要做我们给布置的课外作业;如果还要被送去各种机构上课,搞到老老晚回家,能心情愉悦滴对第二天的学习充满希冀么?

大人整天在高压状态下工作生活,精神也要奔溃了,小孩整天在学校被“做规矩”,回家又要被狂吼,能心情愉快地探索真知吗?10分钟做100道口算题,必须越做越快;每天要背10页单词,必须反复默写;每日要抄100个田字格,写不好还要擦掉……换了我,我也要翻毛腔——娘冬彩,这日子怎么过?一点没意思!

本来身体就疲惫,精神也萎靡,兴致又提不起来,还要被逼早起去上学——这是啥操作?基本属于轻度虐童了啊喂。

为什么有些小孩,补课越多,学习状态越差?因为TA已对压力“承受不起”,已对学习“爱不起来”。

03

什么情况,补课才有效果?

个么,什么样的小孩,校外可以适当补呢?

我认为,校内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看学习效率

效率高的小孩,指单位时间内汲取和吸收知识的量高。一道题,给他讲一遍他就懂了,最好举一反三都能做;1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不需要2个小时;平时学习较为轻松,心情放松,比较自信乐观——这样的小孩,完全可以再增加一点课外的拓展。

其实这样的小孩就是老师们嘴里说的“课内知识吃不饱”。可家长们不甘心啊,难道我孩子就一点“竞争力”木有吗?就只配将来中考被淘汰,高考要复读吗?

其实,娃能在小学低年级就把学校里学的知识扎扎实实都学好了,一旦到了高年级,效率就会逐渐上去。因为基础好,高年级就不会出现“需要重新打补丁”的情况,学业哪怕难度增加,也不会特别困难,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后劲”,去课外拓展、更进一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并不是说,现在不建议去机构补课做难题,就意味着永远不适合去。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所谓“提前抢跑道”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有些选手一开始冲刺过头,后面坚持不下来,退赛了,跑道还会继续让出来。没有人说过,这跑道一开始归你,就永远归你了。但你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一开始就掉队掉太多,那这前面的跑道即便让出来了,也不会属于你。

还有一种情况,爹妈们也会很焦虑,盆友们常常在读者群里问

我家小孩,学校的内容都懂了,在外面也学得不错啊,可一到考试测验,永远不可能拿满分。怎么办?这算校内掌握得不好吗?

我觉得吧,这个就是耐心细心和稳定性问题了。我们读书时也会遇到酱紫的同学,平时题目都会做,但一考试就要出岔子。

“没有拿第一的命”,是不是该认命呢?我觉得不该。细心耐心和稳定性,其实是可以磨练的。这也与行为习惯、心理成熟度有关。越是心智稳定、成熟度和自控力高的小孩,更容易拿到小学低年级学科成绩的满分——氮素,仅限于小低年级,因为知识没有难度,以后大噶就知道真相了,如果一次考试测验满分过多,说明卷子出坏了……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复查、验算”的习惯,将大大有益于成绩的提高。

04

基础不好,到底该怎么办?

那如果,一旦校内掌握不好,怎么补?这其实就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其中家长也必然将付出更多的精力:

1,和老师充分沟通,一定要确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薄弱的环节,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比如,数学计算只能反复练习;语文默写只能不断重复;英语单词只能一遍遍背诵。

3,业余时间,注重阅读——阅读上去了,理解就会上去,这是语文的基本要求,更是数学的读题要求。

最后再啰嗦几句。

我曾在一篇推文中(【干货】小学语文的“难”,在于它必须花时间扎扎实实“打基础”)写过——

有一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永远以校内的内容为基石,把学校教的吃透了,再去增加课外的知识点。如果吃不透,就要补课:不是超前补,而是补基础。如果吃不饱,就可以适当提前学,或者扩充更深的内容——那种课堂内数学都搞不清做不好的小孩,送去学奥数,以期把数学抓上去的做法,就是大错特错的。

语文也一样。如果字和词都写不清楚、用不利索,课文都无法理解的,拼命给补“大语文”,就是在瞎胡闹了。

基础打好了,才能平地起高楼。

写下此文,望与同行的家长们共勉。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童年馆馆主"伊森妈

上海交大学士、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

沪上主流媒体编辑、记者

为孩子写童话、画英文手绘笔记,专注亲子教育话题,探讨素质教育新方法,提倡家长与孩子共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 | 小学1
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三篇】
参加完小孩的家长会,我彻底崩溃了
小学开家长会,一道数学题难坏家长们!老师脸都气绿了!
501家长会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