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简所见楚先、三楚先考辨

  楚卜筮祭祷简中记载了丰富的祖先祭祷信息,为研究传说时代的楚人祖先提供了重要线索。楚人祖先主要指楚先与三楚先,见于楚同姓贵族墓竹简,如包山楚简、望山楚简和葛陵楚简等,学界已有不少讨论,但仍有一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楚先、三楚先的具体所指,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以及三楚先的组合等问题。

  楚先和三楚先内涵不同

  楚先与三楚先的具体内涵,一般认为二者含义相同,均指特定的三位楚先祖,但对于具体所指有不同意见。如刘信芳先生认为前者特指“老童、祝融、穴熊”三位先祖,后者称先祖、先公中三位最杰出者——“老童、祝融、鬻熊”,皆指三位特定的先祖。(《楚系简帛释例》,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然细审简文文例,楚先、三楚先的内涵并不尽相同。

  楚先,学者多认为是“老童、祝融、鬻熊”三位先祖,但从简文文例看,实际包括三种:一是称“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包山简217、简237,望山简120—121,葛陵简甲三188、197均作此);二是单称“楚先”(望山简124、葛陵简甲三134、108和零99),无具体人名,不确定是几位先祖;三是望山简122—123称“楚先老童、祝融”,不包括鬻熊,也不特指三位先祖,与“三楚先”的内涵不同。传世文献亦有“楚先”记载。《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王逸注引《帝系》曰:“颛顼娶于腾隍氏女而生老僮,是为楚先。”此是单把老童称作“楚先”。《楚世家》又载楚武王熊通之语称“吾先鬻熊”,“吾先”之“吾”是指楚人而言,“吾先”与“楚先”可等同,则鬻熊也可单称“楚先”。因此,“楚先”并不一定就是指具体的三位先祖,有时可单称某一位先祖,也可称两位或者三位先祖。

  三楚先,仅见于葛陵简,共7例。“三楚先”之后并无具体受祭先祖名称,学界对“三楚先”具体所指的三位先祖产生了不同意见,或认为指“老童、祝融、穴熊”,或指“老童、祝融、鬻熊”。但葛陵简还记载了“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和无“楚先”或“三楚先”前缀直接称“老童、祝融、穴熊”三位祖先的祭祷祀例。针对这种记载的差异,学界对“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以及二者是否同一人产生了分歧。

  鬻熊与穴熊关系辨析

  葛陵简中多次出现“老童、祝融、穴熊”三位先祖的祭祷,结合关于“楚先”与“三楚先”的记载,学者对“三楚先”的具体所指,“鬻熊”与“穴熊”究竟哪一位是三楚先之一产生了分歧。目前学界对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鬻熊、穴熊为同一人。李家浩先生根据“古代人名用字很不固定,同一个人名往往有不同写法”,认为“鬻熊”“穴熊”当为同一人,从音韵学上证明“鬻”“穴”二字音近可通。(《楚简所记楚人祖先“鬻熊”与“穴熊”为一人说——兼说上古音幽部与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辑)他还根据“穴熊”出现7例,全部见于葛陵简,“鬻熊”出现4例,3例见于望山和包山简,1例见于葛陵简,从地域上推测,同一位先祖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写法,显然是因为当时楚国不同地区的方言不同所造成的。“鬻熊”是楚国国都地区官话的写法,“穴熊”则是楚国平舆地区的写法。

  二是鬻熊、穴熊非一人。李学勤先生在考释包山简“鬻熊”时指出,隶定为“鬻”的字是从“女”“蟲”省称,和在质部的“穴”字不会有什么关系,这一先祖名是穴熊的可能性应排除。(《论包山简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第8期)宋华强先生指出文字释读缺乏说服力,并力主“三楚先”只能是“老童、祝融、鬻熊”三位先祖的组合。(《〈离骚〉“三后”即新蔡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于“三楚先”》,《云梦学刊》2006年第2期)

  还有一些学者的主张比较折中,如郭永秉先生认为老童、祝融、鬻熊、穴熊无疑都属于“楚先”。(《帝系新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晏昌贵先生认为楚人祭祷其先祖,开始只祭祷老童、祝融二楚先,其后增至三楚先,对于新增的一位,则有穴熊、鬻熊异说。(《巫鬼与淫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传世文献中,鬻熊多见,而穴熊仅见于《楚世家》,且世系上居于鬻熊之前,二者同时出现,明显有别。陈伟先生注意到古书中穴熊为鬻熊的线索(《楚简册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大戴礼记·帝系》孔广森《补注》曾云:“鬻熊即穴熊之声读之异,史误分指。穴熊之事文王蚤卒,其孙以熊为氏。”另按《世本八种》雷学淇辑本亦曾言及《帝系》问题,提出楚之先世有三个鬻熊,其中之一即穴熊。依此来看,二者为同一人的可能性更大。而新发现的楚地出土材料,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了新证据。

  清华简《楚居》与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新证

  根据《楚居》记载,早期楚先祖世系之首为季连,季连之后的楚君为穴熊,穴熊生丽季,即熊丽,其后楚君为熊狂、熊绎。与文献中的鬻熊、熊丽相合。学者引证《楚居》所载的楚国世系,认为这足以证明穴熊即鬻熊。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包括楚史类竹简,记载了楚先祖及熊丽以下至惠王时期各王的终立更替和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楚早期世系为帝颛顼生老童,是为楚先。老童生重及黎、吴及回。黎氏即祝融,有子六人,其六子曰季连,是为荆人。“融乃使人下请季连,求之弗得。见人在穴中,问之不言,以火爨其穴,乃惧,告曰:熊。”使人告融,“融曰:是穴之熊也,乃遂名之曰穴熊,是为荆王”。穴熊生熊丽,穴熊终,熊丽立。

  清华简《楚居》和安大简对楚国世系的记载,与传世文献截然不同。《楚世家》所载世系最为完整,问题也最多,或与司马迁对楚国早期历史的整合过多有关。事实上,楚先祖中以季连最为瞩目,《楚居》更是以季连为芈姓楚人的始祖,但无论是传世文献,抑或是楚卜筮祭祷简“楚先”“三楚先”的祭祷,均未见有以季连作为楚先祖而受到祭祷的记录,颇不合理。根据最新的安大简世系,老童直接出自颛顼,是楚人始祖,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季连,季连即穴熊。因此,楚简才会出现“老童、祝融、穴熊”的组合,三楚先即是这一组合的简称。三楚先并非没有季连,而是季连即穴熊,只是没有称呼季连而已。这样来看,史书中的季连、穴熊、鬻熊都是同一人。

  综上,楚简所祭祷的“三楚先”,即“老童、祝融、穴(鬻)熊”三人,包山简、望山简、葛陵简均有记载。从简文文例看,楚人祭祀先祖的结构并不固定,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达,一是称“楚先”后接先祖名,二是直接称“三楚先”而不接先祖名,三是直接称三位先祖名,不加楚先、三楚先之类的前缀。而“楚先”与“三楚先”的内涵还有所区别,“楚先”并不一定是固定的三位祖先,可单称某一先祖,也可称“老童、祝融”两位先祖。这表明,在祖先祭祷方面,地域不同具体祭祷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所见楚国信仰习俗研究”(21CZS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廉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国崛起史1—看两千多年前楚国人是如何描写国家的前世今生的
再说楚先人世系新解读
安大简与《天问》“伏匿穴处,爰何云”新解
湖北的盘龙城遗址是楚国的首都吗?出土竹简《楚居》给我们线索
原创 楚国5:楚先人世系新解读
祝融没有分南北、没有分炎黄两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