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的动力从哪里来?陆维钊和沙孟海等人的学书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不仅仅是“天下第一行书”这么简单。在书法史上,它近乎于一种图腾一样的存在,无数后世书法爱好者顶礼膜拜,以能得其笔意为荣。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简单了解一下书法发展的脉络,你就会明白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位置。从他的儿子王献之开始,到南朝的智永、唐代的李北海、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子昂、明代的王铎、一直到今天的无数书法爱好者,无论书法风格怎么转变,王羲之一直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学王羲之的名家高手有很多。智永和赵子昂等人算是比较乖的,别的想法没有,老老实实地跟在王羲之后面,试图再现王羲之的用笔奥秘。
大图模式
有老实地,自然也会有想法比较多的。咱们就说明代的王铎吧,他也学王羲之,并且用功颇深。他临写的行书《圣教序》,现在仍是很多书法爱好者的最爱。
大图模式
可是,比较王羲之和王铎的作品,无论在用笔上,还是整体气韵上,差别都是很大的,单从面上分析,很难看出王羲之的影子。
王铎是怎么学王羲之的?暂且不谈。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代书法名家陆维钊,魏碑笔意写行书《兰亭序》,这种方式,您也可以借鉴。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陆维钊,原名子平,字微昭,当代著名书法家,同时也是现代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陆维钊擅长篆隶,在魏碑方面也下过苦功夫。晚年的他,独创了一种非篆非隶而又亦篆亦隶的新书体“蜾扁”,人称陆维钊体。
大图模式
陆维钊书法的独特性不光体现在平时的创作中,在临写前人的时候也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下图就是陆维钊老师用魏碑笔意写的行书《兰亭序》,大家看一下,这种风貌的《兰亭序》,您见过吗?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这哪里是临帖啊,明显就是利用《兰亭序》的内容在进行个人创作。
没那么简单,陆维钊老师在临写《兰亭序》的时候,心中还是有王羲之的。只不过,他并没有没完全按照王羲之的路子走,更多使用了魏碑《寇君碑》的笔意。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用别家的笔意写《兰亭序》,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
陆维钊本来就擅长魏碑笔法,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吸收一些王羲之的意蕴,定然能呈现出另一番与众不同的面貌。
不光陆维钊这么学王羲之,近代名家沙孟海先生也是如此。
沙孟海先生自己就曾说过,在早年临摹《兰亭序》的时候,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后来,他在吴昌硕等人的引导下,刻意引入了碑学用笔的硬朗,这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沙孟海。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翰林粹言》中有这么一句话:“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做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我们学书法,精于一家,这很重要,也是首先要做到的。只不过,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不能再局限于一家一帖了,还要尝试将自己的眼界打开,想尽办法多吸收一些不同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才能在下笔的时候写出别人没有的风采。
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
特别是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新时期,创新的动力从哪里来?陆维钊和沙孟海等人的学书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
王羲之等名帖珍品
鸣剑书法:行书——临王羲之《兰亭序》,临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原创)
初学王羲之的行书应临哪本帖为好?
赵孟頫:传承二王书法,《兰亭序》的精湛演绎
书法展示,夏云行书巨献,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坚决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