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讲座 | 篆书24品【8】
点击上方「中国书画报」可快速关注


篆书24品

□李敬东

  八、多友鼎

  多友鼎是西周晚期很有名的一件青铜器,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多友鼎实物图

  铸于周厉王时期的多友鼎,腹内壁铸铭文22行279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之一。多友鼎记载了周人反击猃狁的事件。猃狁是西周时期北方地区重要的民族之一,与西周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猃狁是西北主要的边患,时常侵扰周,劫掠财物、人口,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这篇铭文就讲述了猃狁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月,先后在龚、世、杨冢等地战斗,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127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多友重赏,多友特铸此鼎以纪念此次事情。在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中,多友鼎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其铭文对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古出土文物能和史料互相印证。虽然西周时期对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条件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就当时而言,青铜是极其珍贵的,铸造较大的一件铜器是寻常百姓难以负担的,而且按照西周的规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等级才能得到丰厚的赏赐。从鼎的铭文中可以得知,如果不是宣王的弟弟,没有爵位和官衔的普通人是不可能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和厚重赏赐的。后人推测,多友鼎的铸造主人是郑桓公。据记载郑桓公名友,或称多父、桓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的异母弟。铭文中没有直接说明鼎的铸造年代,因此只能根据铭文中所提人物和鼎的形制特点加以考证。多友鼎铭文中最为引人注意的人物就是武公,专家根据该线索经考证,确定多友鼎是周厉王时期的重要器物。


多友鼎拓片局部

  青铜器发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渐趋向定式,尤其在进入晚期以后,各类铜器都进入了整齐划一的状态。以青铜鼎为例,该时期的青铜鼎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克鼎类,主要特征是盆形体,腹宽大而呈扁体形,蹄足上部一般有兽面装饰,装饰纹样一般为环带纹,散伯车父鼎属于此类;另一种主要以半球形体、蹄足为特征,装饰纹样简单,一般仅以弦纹、重环纹装饰,多友鼎和毛公鼎就属于这一类。

  审视多友鼎铭文会发现西周晚期的书法风气开始走向一种自觉,由以往的粗砺变为规矩严谨。即便如此,这一时期的书风并非千篇一律的表现,而是传递出丰富多彩的书法风貌,这的确是书法史上的奇迹。创作多友鼎铭文的这一时期,先民很快在文字审美上找到了与自身文化息息相通的契合点。字形和结构力求稳健,不失古朴;章法空灵,不作开张之势;结体端正,平衡性极佳,线条圆曲而不露锋芒,已经不见西周早期铭文书写的随意性。此铭也是学习金文的范本佳作。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中期,四位周王文献少有记载,存在感弱 | 西周史话连载12
多友鼎:金戈铁马忆峥嵘
第一高峰——商后期青铜器
青铜器欣赏(1-2)
多友鼎
国宝 :西周青铜器(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