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年魔营·第十一天:神采与形质

01、上午理论

《兰亭序五种》,我建议大家回去后,没事就比较有什么区别,这样你的眼力慢慢的就提上去了,眼力很重要。 

侧入和侧落。我们现在讲的是一个落笔, 如果这两个进一步延伸,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区别,它们中间行笔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侧入的笔画往往全部落在纸面,在纸面运行,所以趋于稳健、平和。换句话说,它偏于一点静态,笔笔在纸面上交代的都很清楚,陆柬之《文赋》属于典型的这一路。学侧入容易见效,但是这一路下来,“神用笔”他做不到。所以当时陆柬之的儿子陆彦远跟着父亲学完侧入这一类笔法后,见到褚遂良会问: 听说还有一种“神用笔”,写字怎样到达“殊妙”之境?

侧入的美,起行收交代的清清楚楚,所有的技法都做到周详、周备、无可挑剔,是一种很完美的状态。褚遂良对陆彦远说“用笔当如印印泥”,然后转身走了。一句“印印泥”, 开启了陆彦远的思考,并从中悟到了笔法。

神用笔其实也就是侧落的方式,毛笔在纸面上“飞”起来, 笔必须提起来,不是在纸面上做动作  。所以前天我专门做了铺垫, 说“屋漏痕”其实是指毛笔提起来的书写方式,可不是毛笔深入、写得很有力气的样子,“屋漏痕”的意思就是像水一样的能够流淌。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最后一段话:“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第一个阶段是十二意,差不多就是横竖撇捺点折钩提的练习,然后是如何“齐于古人”。这个讲完以后,颜真卿又问了一句:“敢问长史神用执笔之理,可得闻乎?”于是张旭又给颜真卿讲陆彦远碰到褚遂良的事情,所以用笔当如“印印泥”,用笔当如“锥画沙”。于是就会发现,侧落的笔法更容易体现空中飞舞的这些动作,在空中飞;侧入很容易变成是在地上走。一个是人,一个是神,两种境界。但是如果用笔用得好的话,明白了“锥画沙”一侧而入的笔法,照样也可以在空中飞舞。 

苏轼有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就这感觉,雪泥鸿爪,这是魏晋笔法的最高的境界,或者说龙在空中飞舞,那种太难想象了。当然这种做的最好的就是王羲之,从早年的一榻直下,到中年的一侧而入,再到最后上升到“殊妙”境界,进入一侧而落的笔法,使王羲之得以成为王羲之。

02、下午示范

《行书兰亭序墨迹五种》,比较五个人的临本,他们肯定有一个母本,找出五人中公共的地方,这样对王羲之的判断会更接近一点。这五个人都是一流的大家,他们在写的时候是如何处理差异的?如果能够看出来的话,表明你的眼睛区别、分辨的能力也会提升。

今天讲魏晋笔法,大家都是站在所谓书法的关键就是线条,于是讲线条的丰富变化,这是站在一个美术的角度看。古人看字不是从线条开始的,而是从书写的动作开始的。这样的五个人对一件作品的临摹,其实赵孟頫的基本上已经不是临摹,他是一种发挥。虞世南的临本是典型的教学片,在给大家上课,讲兰亭序里面的妙处在哪里,然后把它提示出来。

这牵涉到对古代经典作品的两种态度,一种叫抄袭、剽窃;一种是灵感启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你在借鉴古人作品的时候,如果是灵感启示,那么你这个作品的有机性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内聚性比较高,你能够把它完整的成为一个整体,是一个生命体。反之,对原作里边的某一个要素进行夸张,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节奏、质性、结构。如果说你完全模仿某一个人,这样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叫抄袭、剽窃(临摹学习除外)。抄袭剽窃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是从古人经典里面拿出来的某一个,它没有由此而生发出来一个生命体。

虞世南临本《兰亭序》可以用张怀瓘《用笔十法》中有一句话说明:“烟感识字”。王珣《伯远帖》是典型的侧落用笔。

虽然都是古代一流大师,写的还是有区别,今天讲过以后,大家对两种用笔方式有没发现,又细化了。侧入书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笔笔在纸素上,一种是笔笔凌空高蹈。

侧落的用笔方式,我们分三步走:可以先买一些白蕉的资料,然后进入到王珣的《伯远帖》,再开始进入王羲之。

《伯远帖》其实就薄薄一层,最好的印刷几乎透过墨可以看到它的底儿,写得非常的清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凝重,但它不弱,很轻松,无非是写的慢一点,下压的幅度大一点,因为书写方式所带来的笔画的形态,而不是预设的一个笔画的形态。

这个动作有点难哦~~~

03、晚上作业

作业:《伯远帖》先精确临摹三遍,然后背临。

【我在魔营】

01、观察日记

【观察员 陈安源】今日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实际几日前,杭州市即已进入“烧烤模式”。

有小伙伴形象地说:“下课到门口吃饭,在高温马路上整个人就像被抬上了烧烤架,还是自带椒盐的!”

大暑是暑热的极致,也是盛夏的最后辉煌,它显示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万物荣华终有尽。

同样,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也走过盛衰转变的历程。今天的魔营示范课上,于钟华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书法谱系传承史。智永是王羲之七世孙,得到王氏笔法后传与外甥虞世南,虞世南后将笔法传给外甥陆柬之,陆柬之又传笔法给其子陆彦远。陆彦远又将笔法传给其外甥张旭……

我们可以看到,笔法的传承是家族式的,有严密的自我封闭的性质,是不对外相传的,既使当场表现书艺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上传承,若干人等间的关系,要么是父子、父女、师徒,要么是亲戚,而且居多是亲戚,就这说明外人不可得而闻焉。

众所周知,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唐以后的书法可观者寥寥,这其间包括以苏东坡为首的宋四家。其实,宋人自己面对唐人书法就不自信,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究其原因,苏东坡有着一段深刻的分析,短短数句,鞭辟入里。他说:“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在苏东坡看来,宋人书法的衰落其原因在于唐末战乱使得人物凋落,而人物凋落则使得书法“笔法衰绝”——这是根本的原因,并确定具体时间为:颜真卿和柳公权之后——晚唐时期。

万物循环往复,人类代代相传,神秘的笔法密码就凝聚在先贤留给后世的法帖上,一直影响着后人探索,生生不息。  

02、学习心得

书写与书法

杨诗苑

在当代社会,学书法的人愈来愈多,却鲜有人知真正的书法代表着什么。过去的我在面对一本字帖时,眼中只有字本身,却很难看到一篇它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到我自己书写时,更难将感情付诸于此,我一直很困惑为何书写起来迟涩难以顺手,今日听了于老师的课,终于豁然开朗。

在当代,大多数人认为汉字是一种现成品,写字是 从实用角度出发,将字写清楚、正确、美观即可。而书法则是通过汉字的书写来进行造型,从而达到抒发情感或个人思想的艺术。上述认为汉字构成书法,但实际上,书法艺术是通过一整套的笔法和书写方式来生成汉字。

找寻书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拥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更好的加以实践。

书写与书法

侯亚静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在学书法的人很多,真正理解书法的却很少,包括我自己。今天于老师讲了书写与书法,我知道了它们的异同。

书者抒也,书者舒也。

在书写的过程中抒发情感,抒发思想,有感而发的表达感情,把“里面”的东西拿到“外面”,抒也。

主张在阳光灿烂的状态下书写,忌讳无病呻吟,书写的过程中舒适、舒展,舒也。

有所感,有所发,有所推动,把情感宣泄出来,“写”就是㵼。

“书者,如也;如者,随也;随者,顺也;顺者,理也”。 书法是历史概念,是个体自由摸索书写与历史承传有绪的书写、承传书写与时代之间的内在关联,所以书写是书法的内在支撑,是核心技术。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小楷在用笔上的区别

刘海涛

钟繇小楷脱胎于隶书。在用笔上既保留了藏锋于毫、中锋行笔、笔画厚实的特点,又为了便捷书写,采用“一搨直下”的起笔方式,故而起笔处非常饱满;在转折处,则用暗转,没有明显的提按变化;在出钩处,则保留了隶书圆的特点,显得含浑。

王羲之小楷,在钟繇小楷基础之上,强调了锋的运用。由于书写时把锋立起来,故而笔画健挺、明净;起笔处则由“一搨直下”变为“一侧而入”,故而笔画清新自然;转折和出钩处,采用“停、顿”,显得棱角分明。

王献之小楷,其用笔在王羲之强调用锋的基础之上,起笔处变为“顺锋而入 ”,从而使书写更加爽利;运笔采用 外拓之势,更加强调 笔势的舒展,使笔画更加飘逸 。

安住己心,知行合一

 张诗睿 

书写是能表达自我、传递思想的工具。我们在练字的同时也是在修炼自己。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手发于心,心正法正。同样在临习书法家的作品前也应当了解其为人与书写时的心境。道生万物而内化于万物之中。我们在找寻最便捷的书写方式的同时,也是在追寻自己的本真。王安石在《礼乐论》里也表示:“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不为外物所动,安住己心,跟自己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动荡的时代之所以会造就伟人,是因其纷乱下各个地域不同的人被迫不断的杂糅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又重新组合,难以安定便很难因对环境的依赖产生惰性。而朝不保夕的不定数让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有向死而生的决心,从而觉醒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为人也是如此,过于安逸的生活环境局限你的眼界与心胸,你很难去获取新的知识,更难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思想。

历史就像一个不删档游戏,伟人就像游戏里的npc推动着故事向前,其他的民众只是游客账号有机缘巧合享受了这个时代的一切。希望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伟人靠近哪怕只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繇的书法有多好?看看祝允明是如何继承的
千古不易的笔法之谜
赵孟頫与王羲之的差距,网友:中间隔个欧阳询!
《十七帖》笔法解析
绞转笔法训练
王羲之黄庭经学习教程(版权归林泉书院所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