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薪火有传人(下)
         问:中医如果要疗效好,是否在用药的同时配合针灸,及其他方法?
         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诊断准确,处方到位,药物质量没问题,那么,临床上的疗效就是相当的好。其他的不说了,单就我在《第二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论文集》中的论文就可说明问题,现在,我把资料拿过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快速收效经验谈——姬领会: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很常见,它是一种病因尚未肯定的、具有关节炎性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感染、神经调节障碍、内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病变可延及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如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骨骼等,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萎缩,造成脑动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的严重后果。
       翻开更多的杂志和书籍,我们能看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程都很长,动辄需要治疗八个月、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且不说治疗所需的费用,但就喝服中药汤剂来说,更多的患者都接受不了。
       我没有秘方,也没有效验方,但是,我有一个经验,可以快速的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这个经验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加入大剂量的葛根。
葛根,味甘性平,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作用,通常用来治疗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斑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病症。
       由于《本经》中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就属于中医学中痹症的范畴,故而,应用葛根来治疗本病,无论病性寒热,均收效快捷。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把握好用量是关键。
       这里,我先说个资料:“在《南方医话》中谈到陈建新重用葛根取奇效:余用葛根治外感风热之头痛、项背强痛、肌肉痉痛和湿热泻痢或脾虚泄泻、热病口渴等症均以量大取效,每每下笔即120g一剂,药房中人因量大曾质询于余。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辛味虽有发散之力,使本品具发表、解肌、升阳透疹之功。但甘味重而辛味轻,其升透力并不强,兼之性凉并不甚寒。而脾虚泄泻则葛根宜炒,世人有土炒,余用米汁浸润后炒至老黄,与方中诸药同煎亦获其效,米汁有健脾胃作用,炒后葛根凉性减,升发清阳之力增。
       我用葛根大量取效来自三证:以生活中实例证之,世人每用塘葛菜或生鱼煲葛汤,一家四口每用1~1. 5kg葛煲汤,实即1 000~1 500g。四人平均分之,每人250~270g,诚然为鲜品,但葛根120g仅及一半或1/3而已,故虑其升散太过或过凉诚属多余之虑。其次证之古人:仲景《伤寒论》葛根芩连汤证“喘而汗出”用葛根0. 25kg。《梅师方》治热毒下血用生葛根1kg。三证之今人:有郭姓患者,女,33岁。1983年2月来诊,连日头项痛不能转侧,微恶寒,舌淡苔薄,脉浮紧,笔者头二诊4剂均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初诊15g,二诊30g),证如故。三诊葛根改用120g,上午服药下午头项痛即止,转动自如。
       1983年秋,有李姓患儿,男性,2岁。患秋季泄泻3天,日下十数行,前医以葛根芩连汤(葛根12g),笔者以同方葛根30g,按上法处理。下午服药,当晚泻即止。
       由此看来,葛根可重用而取奇效,无论从生活饮食或长期临床实践都说明葛根重用得当,可药到病除。”
       鉴于此,我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葛根的用量均在120克以上。
       比如最近治疗的一个女性病人,40岁,姓裴,今年9月1日初诊。自述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两年多,现在全身关节不适,特别是左手的关节和左膝疼痛更甚,一直在其他地方服用中药,偶尔用点西药以止疼。由于效果不明显,听人介绍后来我这里。看其舌:舌质淡,中间有裂纹,苔薄白。把其脉:脉滑紧,重按则虚。
       随即处方:制附子(先煎)30克,麻黄10克,细辛10克,生黄芪120克,葛根120克,茯苓30克,姜黄30克,木瓜30克,威灵仙30克,桑寄生30克,独活30克,川芎30克,肉桂(后下)30克。十剂
       9月12日复诊时,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自述前两天变天时,也没有以前那种加重的感觉。
       今年的7月29日也治疗过一个患者,姓刘,女,78岁。自述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十多年了,中药也吃过,西药也用过,但效果不明显。现在手指关节和膝盖疼痛严重,脖子非常僵硬,手腕和脚踝处特别肿胀,变天加重。看其舌:舌质红,苔稍黄干,脉滑紧,重按则实。
       处方:生地90克,丹参30克,当归30克,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桂枝30克,白芥子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滑石30克,二丑10克,白芍30克,元胡30克。十五剂
       8月13日二诊
       自述病情变化不大,还是以前的疼和肿。
       思之,上方中的丹参、当归、乳香、没药是张锡纯有名的“活络效灵丹”,具有很好的止疼作用,且还加有止疼的元胡,何以疼痛如故?以桂枝和白芥子配伍,是仿《燕山医话》中孙伯扬的经验,治疗痰瘀互结之证,效果不错;以车前子、滑石和二丑除湿消肿;生地和白芍滋阴养血,且白芍还有利尿之性。诸药配伍,标本兼治,怎么能无功?
       理论终归是理论,现实就是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这时我在上次的处方中加入了葛根120克。又开了15剂。
       8月28日三诊
       患者自述疼痛减半,脖子变软,肿胀明显消退,仅剩有左脚踝处稍肿胀。于是,将前方中的葛根剂量变为150克,并加入生黄芪10克。
       9月11日四诊
       疼痛明显减轻,在诊室中自行走动,能较自如的坐和起。处方:变前方的黄芪为30克。
       后记
       应用葛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确实不错,不过需注意一下几点:
       1、剂量一定要大,临床观察得知,一般需用到120克以上。
        2、要用柴葛根,而不能用粉葛根。
        3、有是证,用是药。由于葛根的品质干燥,故而,如果没有葛根的适应症时,若误用葛根,则会导致口干舌燥之证。我在大剂量应用葛根前,先自己试服葛根120克、150克,180克,余无不适,就是口干,这点,和我们中药学里的“葛根生津”是不相同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诸法合用,当然效果更好。不过,这要取决于你掌握的方法多少和这个方法的适应症。比如在临床上过来一个颈椎病人,脖子僵硬疼痛,头晕头疼。此时,针灸见效更快,在耻骨上的反应点和后溪穴上针刺几秒钟,之后,病人立刻感觉轻松,此时,再配中药调治,标本兼治,疗效当然更好。对于下焦寒凉导致的脸上红疹或者顽固性口疮患者,在用中药调治的同时,嘱咐病人用艾条来灸两个脚心,也就是涌泉穴处,取效更捷。等等。
       问:你在诊疗之余著书立说,授徒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虽然是乡间小路旁的一颗小花,但是,能引起更多的更好的花来开放,岂不更好?
中医要发展,离不开老百姓。只有让老百姓懂得中医之理,他们才能相信中医。想想看,正是因为老百姓相信西医治病的道理,所以才相信西医,那么,如果让老百姓都相信中医治病的道理,自然而然的也就相信了中医,这样,中医自然也就发展了。
       要让老百姓相信中医的道理,单靠演说,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故而,出书,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授徒,说真的,这是我的恩师曹东义先生的“命令”。今年5月份到湖南长沙参加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会议时,老师给我说现在该收徒了,我很是推辞:因为我还是学生,不管是理论还是临床,都需要曹老师的更多指导,自己都不会飞,还带别人飞,呵呵,我的能力不足啊。
回来之后,仔细的想一想,老师说的是对的,有一分光,就发一份热,看看我的恩师,为了中医的发展,付出了太多太多,这次湖南相见,身体明显消瘦了好多。
        于是,带徒就这样的开始了。
        感谢姬领会先生对自己从医经历,和对中医的感悟、经验介绍与大家分享。中医薪火贵在传承,他们处江湖之远,心系中医命运,百姓安康。他们挺起了中医的脊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自述,“我全身...
中医辩证类风湿性关节炎,1个珍贵处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中医望肢体之梭形关节肿胀
中医辩证类风湿性关节炎,1个珍贵处方,建议收藏
微信16609老前辈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