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沙罗:印象主义的“摩西” 大师们的导师

《蒙马特大道 春晓》

两年前,曾被纳粹掠夺去的印象派名作《蒙马特大道 春晓》现身伦敦一场拍卖会,估价700万-1000万英镑,经过激烈的竞拍,最终以1970万英镑的价格落槌,接近人民币两亿元。

这幅画的作者,便是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毕沙罗70岁自画像, 约1900年, 私人收藏

1874年4月15日,一场由落选沙龙艺术家举办的展览悄然开幕,共展出作品165件,大部分是风景画,前来参观的评论家更像是享受一场讽刺的盛宴,绝无可能想到面前的这些作品,将在百年后成为博物馆的藏品,一个名为《喧哗》的杂志撰稿记者以《印象主义画展》为题写了一篇讽刺文章:

我怀着最为纯真的心情,把他悄悄地带到毕沙罗先生的《白霜》前。看到这幅令人吃惊的风景画,这位先生以为自己的眼镜片太脏了。“这到底是什么?”“田沟里的白霜。”“啊?这不是把调色板上不要的颜料刮到一块脏兮兮的画布上吗?”“大概吧。可是,里面是有一种印象的。”“这又是什么?”“这是果园右边的是小树。它的印象…”“那幅画画的是什么?”“那是莫奈的《印象·日出》。”“印象!当然是印象!我都印象至深了,画中还能没有印象吗?糊墙纸也比这种海景要完整许多!”

《蒙马特大道 夜》

《蒙马特大道 晨》

“印象主义”作为嘲笑语,就这样冠在了这群年轻人头上,参展的许多艺术家对此感到愤怒不已,但毕沙罗却说:“我们画的不是印象吗?让这个侮辱意义的名字就就此变成我们荣誉的标志吧。”

在美术史上,一个流派的兴盛往往不过数年,其中的参与者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算盘。比如上文的印象派,时下冠以印象派大师的艺术家,如德加、雷诺阿甚至莫奈等,都曾在几年后反思印象派正确与否,甚至退出了印象派主办的展览。

唯一参加过全部八次印象派展览的艺术家,只有我们今天的主角——毕沙罗。

他是印象派真正的中流砥柱,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无论是后来的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还是人称象征主义先驱的高更,都曾以毕沙罗的弟子示人。

毕沙罗伦敦时期作品 切尔西桥

但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在现代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他的学生们,或许有的人要成面子,有的人就要成里子。

那么,毕沙罗是如何成为里子的呢?

毕沙罗早期作品 古典主义倾向浓重

作为一个商人家庭的孩子,年轻的毕沙罗并不满足整天为父亲生意上的琐事而奔波,他常常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带着速写本,画下圣托马斯港的美景。父亲当然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毕沙罗对绘画的热爱无法割舍,矛盾尖锐,一怒之下他毅然离家出走,流浪到了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在此的过了五年时光,创作了一批作品。眼看儿子打算终老异乡了,父母终于妥协了,送他去巴黎学画,但他从来没有在同一个画室里呆满三个月。

毕沙罗早期作品 古典主义倾向浓重

在他看来,彼时巴黎盛行的风景画流派,安格尔的古典主义风景画是不切实际的壮美,德拉科洛瓦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宗教因素过于浓重。这些都不是毕沙罗眼中的“第一自然”,直至他遇见柯罗,1855年万国博览会上,柯罗和米勒的绘画作品令他深受感动,后经朋友介绍,得以结识柯罗,但他毕竟是个年轻人,柯罗对他作品的评价仅仅是“单一的看风景。”

1859年,他因为与母亲的女仆朱丽·瓦雷相爱并同居,家庭关系破裂,父亲不再给予他任何资助。这令他的生活举步维艰,没有人愿意收他的作品,为了糊口只好去做油漆工刷墙。妻子也在田间拼命的劳作,甚至因为借钱失败, 无米下锅,在与大儿子的通信中写到打算带孩子投河自杀。我想毕沙罗这时的内心一定是痛苦异常,绘画这条路从来不是他坦途,幸运的是,贫穷并没有击倒这对夫妻,这一年他们将迎来转机,并在十年后正式结婚。

毕沙罗的妻子

正是这一年,他进入了修士美术学院学习,并在这里遇见了莫奈、塞尚,参加了首次沙龙展,毕沙罗因此开始与印象派画家们有所交往。

随着普法战争爆发,毕沙罗远赴伦敦避祸,又在这里结识了他一生的贵人,画商保罗,同时也是后来印象派最重要的赞助人。这一时期的毕沙罗,受康斯太勃尔的影响,开始研究光与色的表现。“我找到了一个现代的‘综合’,其方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这种方法意味着把调子分解为他的构成因素,用这种光学色调法和那些以颜料色调法所创作的画相比,他显示出的光度更为强烈。”

但回到巴黎后,他那些色彩明亮了的作品却总是被沙龙拒之门外。同是天涯沦落人,1874年,他们集体以“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为名,举办了那场改变艺术轨迹的展览,引起了社会的哄笑与嘲讽。时人评论说:“那些自封为艺术家的人,拿起画布、颜料和笔,胡乱涂抹一番,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大作。这群家伙爱慕虚荣近乎疯狂。应该让毕沙罗懂得,树不是紫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的牛油色。在乡村里,我们找不到他画的那些。

但随后的历史却证明,这群年轻人的道路是正确的。

相较印象派其他艺术家,毕沙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些描绘巴黎街景的作品。随着巴黎的飞速扩张,现代都市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开始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毕沙罗在街头写生,他观察人、时尚、巴黎街头,但他的视角却是从高处俯视的,这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长期的野外写生,眼睛已承受不住野外的风吹雨打,而腿部的疾病,也令他只能来到窗边,慢慢探索城市的运动之美,直至病逝。

与莫奈一致,他也常常在不同时间面对同一个静物创作,描绘时光前进,光影变化的不同美感,但与莫奈相比,他的作品更注重作者自身面对静物时的情感。

即便是生活坎坷,但无论在何种情况,毕沙罗都以宽厚、乐观的态度面对,努力发掘其中的美与诗意。即便是无法去自然中写生,他也向儿子吕西安表示:“我很高兴能画这些人们说它丑陋的巴黎街道,这些街道如此银光闪闪,发着光,充满了生机。它们和那些林荫大道那么不同。这完全是现代化的街道!。”

毕沙罗绝非高产艺术家,他留下的作品约千副左右,题材也多以风景与城市街景为主,现代以奥赛美术馆收藏他的作品最为丰富,其次便是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如果有机会一观,不要错过这位“印象派大师们的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弗雷德里克,他的风景画,真是百看不腻
大师 | 印象派中的老大哥,大胡子毕沙罗
高更,一位原始主义的现代开拓者
101个名词解释:印象派艺术
高更艺术创作的重要转型作品《花园一角》现保利华谊上海
印象派大师画布上的“惊艳争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