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猪场腹泻疾病真的很难防,但这些措施能极大减少损失

2017年新牧网正式上线直播栏目——新牧大讲堂,定期邀请行业大咖输出观点,服务行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衔柏老师, 为网友们详细讲解“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现状及防控措施”。

傲农集团特约:新牧大讲堂

邓衔柏: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现状及防控措施



【全程视频回放】



《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龙振辉


近几年中猪的腹泻疾病成为我们养殖行业一个重要的问题。自从2010年底开始,猪流行性腹泻横扫中国大江南北,造成7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80%。统计显示,一个5000头能繁母猪场一年因腹泻损失仔猪可达10000-15000头,并且腹泻还将导致育肥猪推迟10-15天出栏。而具体分辨出某一类腹泻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对我们生产过程中的疾病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确诊病因、怎么做好日常免疫和科学有效的防控,从而降低腹泻带来的巨额的经济损失呢?让华南农业大学邓衔柏老师告诉你。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衔柏

腹泻具有一定的日龄特异性

邓衔柏老师介绍,腹泻是由肠炎或肠分泌造成指排软的或有时呈水样的粪便多于正常的粪便,粪便内可含过量的脂肪、粘液、纤维蛋白或血凝块。应激(如营养和温度等)、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寄生虫(如球虫和小袋纤毛虫等)是引起腹泻的三大主要原因。

不同疾病引起仔猪腹泻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日龄特异性,熟悉不同疾病出现腹泻阵中的日龄阶段对病因确诊和科学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1-3日龄的仔猪腹泻应考虑伪狂犬病、梭菌性肠炎或低血糖。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可发生在1-35日龄仔猪,且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球虫病可发生在5-40日龄仔猪,粪便呈灰色、红色或黑色。轮状病毒性肠炎、猪痢疾、沙门氏菌病和猪丹毒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后。1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猪只发生急性严重腹泻是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的典型特征。

对于对断奶仔猪至成年猪腹泻的鉴别诊断,邓衔柏老师提到首先应确定存在什么症状,疾病是全身性的或局限于胃肠系统,以及侵害大肠还是小肠或两者都受侵害。如果发生腹泻的猪只未见或少见其他症状,且稀粪中不带血,则应考虑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结带线虫、大肠杆菌病、霉菌毒素以及急性钩端螺旋体病;如果稀粪中混有血样物质,应考虑胃溃疡、猪痢疾、增生性肠炎或鞭虫;如果发生腹泻的猪只还表现其他症状,则应综合这些症状和病理变化,甚至实验室诊断做出相应的判断。

如败血性沙门氏菌病、猪瘟的病猪还表现不愿起立、发热、厌食、沉郁、皮肤变色等;猪蛔虫、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和弓形体病等往往还表现呼吸道症状。

腹泻导致仔猪瘦小

剖检病变可进一步诊断腹泻原因

邓衔柏老师还提到剖检发生腹泻的仔猪可以进一步诊断应注意观察以下三个部位,通过以下三个部位以对病因进行再一步的分类确认。

第一个是肠系膜内的乳糜管,观察管内是否有脂肪,如无脂肪首先应考虑病毒性胃肠炎或未哺乳造成的低血糖症。第二个看肠的浆膜面是否变红(梭菌感染)或透明(病毒性胃肠炎)。第三个看肠的粘膜面有出血点或明显出血(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肠的粘膜面是否纤维性坏死性膜,或为固膜性的(球虫病、慢性梭菌性肠炎),或为出血性的(急性梭菌性肠炎、猪痢疾)。

另外粪便的pH值偏酸性,病猪有时伴有呕吐,无明显发病时间。各种日龄都出现不太严重的腹泻,应考虑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整窝仔猪腹泻应考虑母猪提供仔猪的某些母源抗体不足。梭菌性肠炎只感染一窝中个别最大最健康仔猪,而低血糖病往往发生在一窝中最小的仔猪。仔猪的有效环境温度不足是导致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初生仔猪的有效环境温度应达33℃,断奶仔猪的有效环境温度应达28℃。母猪奶水不足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奶水不足就不能给仔猪提供足够的母源抗体和维持抗体的能量。

仔猪黄痢

仔猪红痢

流行性腹泻返饲短期内有效果

病毒性腹泻包括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病。其中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甲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与传染性胃肠炎不同的是没有高烧的表现,甚至可能因为营养和水份的快速流失而体温下降,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严重的水样腹泻,伴随着偶尔有呕吐,导致脱水和营养失调。

在猪群转移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没有临床表现但仍然带毒。

感染猪胃肠道组织的返饲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衣壳蛋白抗体ELASA检测表明母猪的母源抗体难以通过初乳或粪便抗体保护仔猪,分泌型的IgA是肠道病原的有效保护,粪便里总IgA在返饲猪中含量很高,总体来说,PEDV感染介导的免疫反应是短期的,对母猪和仔猪没有固定的保护。

伪狂犬并发腹泻,但转阴率可达98%

腹泻除了一些常见病因外,有时也见于猪瘟、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PR)、类原线虫病和弓形体病,但在以上这些病的症状中,腹泻并不是主要的,如败血症、神经症状等其他的症状和病变可能是主要特征。

如猪的伪狂犬病,它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属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等动物中。其病症还表现为: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新生仔猪大量死亡;断奶仔猪呈现顽固性腹泻和零星神经症状;育肥猪90-150日龄gE野毒阳转率高,呈高烧、伴呼吸系统疾病;种猪不育,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返情、发情不稳定等;公猪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等症状。

对于伪狂犬病的防控应对新购买的种猪经检疫证明无本病感染才可以引进猪场;在疫区及受威胁区有多种疫苗可使用;断奶仔猪2-4月龄可接种疫苗或灭活苗;繁殖母猪在产前1月接种灭活苗。其他防治方法包括清洁、消毒、灭鼠等。采用综合措施、方能控制本病。

邓衔柏教授建议到母猪伪狂犬免疫程序采取“3 2”:一年普免3次,每四个月一次,每次肌肉注射1头份。产前35天跟胎免疫一次伪狂犬灭活疫苗,每次肌肉注射2ml。仔猪“2 1”免疫方案:新生仔猪0-3日龄滴鼻1头份;保育舍30-3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70-80日龄免疫一次2ml,120日龄选种的时候再免疫一次。

如果是种猪场采取以上方式进行免疫,出售种猪时检测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达到98%的转阴性率,所以阳性的母猪可以不用淘汰,用以上的方法还是可以转阴性。

猪伪狂犬

腹泻确诊需快速,防控原则:标本兼治

邓衔柏教授对猪腹泻防控总结有以下看法:猪场一旦出现腹泻,应尽快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控制原则上考虑标本兼治,改善饲养管理。

1、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管理和环境卫生差的猪场,给猪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卫生的环境是防控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关键措施。检疫隔离是预防不同种类大肠杆菌株或其它感染病原入侵猪场的必要程序。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乳猪料,保证饲料原料中大肠杆菌指数在正常范围内。推行有效的仔猪护理方法,仔猪断乳后留在分娩舍一星期,转出后,尽量让分娩舍最少空置一星期。

在大肠杆菌病多发的猪场,可选用菌苗接种怀孕母猪或初生仔猪预防大肠杆菌引起下痢。大肠杆菌易产生抗药性,选用抗菌药应根据药敏试验决定,或选用本场较少使用的抗菌素治疗。口服或注射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对大肠杆菌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2、仔猪梭菌性肠炎的防控: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做好环境卫生和产房消毒工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给产前15-30天母猪接种菌苗,有预防作用。给病猪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抗厌氧菌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沃尼妙林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病毒性胃肠炎(包括轮状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商品化的二联或三联病毒性胃肠炎疫苗,对本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给预产期在2周以上的母猪喂予感染仔猪下痢的肠道内容物,将会提高乳汁内的抗体含量,可减少所产仔猪发病。为患病仔猪提供温暖、干燥环境和充足的电解质溶液;用抗生素治疗,以抵抗细菌混合感染;口服阿斯匹林修复肠绒毛;以及让有免疫力母猪代为哺育,均可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4、球虫引起的腹泻:一方面要搞好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可给患病仔猪口服抗球虫药。 

5、伪狂犬病引起的腹泻:一方面要做好母猪的伪狂犬疫苗免疫,另一方面可给病仔猪滴鼻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

6、由增生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可用疫苗进行预防以及口服沃尼妙林治疗。而对于猪瘟、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腹泻症状,主要应从解除病因的角度上进行防控。

7、小袋纤毛虫:大肠在肠壁淋巴组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圆形及椭圆形溃疡,四环素或泰乐菌素效果较好。

总之,对于猪场腹泻问题的处理和处理其他疾病一样,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如饲养管理、病史、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等),经过合理地分析,找出病因,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给出合理地方案,这样才能解决腹泻的问题,减少损失。


【答网友问】

网友:我们养殖场正尝试反饲,那么反饲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邓衔柏:我觉得反饲呢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里头不应该含有别的病原,比如说这里病原比较清楚就是流行性腹泻,而不带有伪狂犬病原,不带有高致病的感染病毒,那这样反饲的效果是比较确切的;另一个看他的含毒量够不够,含毒量不够往往效果出不来。

网友:流行性腹泻在封闭的种猪场内以及同一育肥猪群内或不同育肥猪群间的传播较慢。病毒通常需要4~6周才能感染不同猪舍的猪群,甚至有的猪舍的猪群仍未感染,那有在病毒传播过程中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做出诊断和阻止病毒进一步的传播吗?

邓衔柏:最主要是做好隔离,比如说养殖员管理哪一栋就是哪一栋,另外一个工具也是分隔的使用,从空间上做好阻隔。

网友:如果打疫苗,免疫的方法是先活苗后灭毒苗?是不是弱毒苗比灭毒苗更有优势?

邓衔柏:在流性腹泻这个病的防控上,弱毒苗有弱毒苗的益处,灭活苗有灭火苗的益处,弱毒苗能够提高细胞免疫,但是在抗体产生会比灭活苗差一些,你比如说产前40天弱毒苗,产前20天灭毒苗,那么这样就既考虑细胞免疫,也考虑到了体液免疫,在实践过程中奶水中的IgA会比较保险一些。免疫的方法确实是先火苗后灭活苗。

邓衔柏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猪专家(6)——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猪场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治的一些建议
孙雪梅:哺乳仔猪腹泻的应对措施(图)
冬季流行性腹泻来袭,教你怎么防治
【猪易双11】猪场病毒性腹泻控制不住,要怎样做预防效果才好?
28、小小的拉稀,产房的小猪差点死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