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东方真的会轰然倒塌吗?

?本案例摘录自刘润先生新书《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刘润:之所以选取新东方案例,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看清,在产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可能创造哪些竞争优势。


·2013年,新东方一反常态地沉寂。这一年无人得知新东方内部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挣扎。


·2013年1月,新东方的季度财报显示,产生了1580万美元的亏损。为此,新东方向外宣布将关闭近20个教学中心,四个月内裁员近1500人。


·2013年年底,俞敏洪在新东方20周年庆典的三天后公开表示:“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一个月后,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宣布离职。


“百度、阿里、腾讯全部上了教育平台,3家公司创始人都是我的朋友,却豪不犹豫地冲进了我的领域。”


俞敏洪在2013年年底的演讲中坦言,给出的答案是新东方过去的成功基因没法跟互联网、移动技术相结合。他认为,“必须更换我本人的基因,同时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更换基因这个坎过不去,基本上就要死……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死在原来的基因里。”


俞敏洪遭遇了什么样无法逆转的危机?



|俞敏洪|


到2013年,新东方旗下已经有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大愚图书、家庭教育中心、满天星幼儿园、迈格森国际教育、泡泡少儿教育、北京新东方外国语、扬州国际高中、扬州外国语学校、同文高考培训、北美留学直通车、前途出国、国际游学、酷学酷玩夏冬令营、批改网、留留学等近20个子机构,业务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留学咨询多个市场层面。


截止2013年5月31日,新东方的学校和学校中心综述为726个。


据2013年度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新东方总营收为9.599亿美元。


但新东方庞大的体态并不能带来高速的成长曲线,这是为什么呢?


近十年间,中国留学人数一直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中国的留学人数高达45万人。


而与此同时,新东方的财报显示,2013年海外考试及咨询业务持续放缓,海外业务营收增长不及20%,学员人数同比下滑4%。大班人数逐渐减少,占比从两年前的60%下降到40%。新东方管理层称,2014年这一比率将会继续放缓,学员增长率也会降至6-7%之间。初中部业务将成为学员的主要增长点。


而我们知道,大班海外考试培训是新东方的主要产品条线,也是新东方最具品牌力的产品。




市场正在发生转移,从原来的人山人海,拿着喇叭上课,转而小班和VIP独立辅导更受欢迎。另一方面,学员年轻化的趋势越加明显。


同时,新东方的成本在迅速高企。一方面是全国教学中心的迅速扩张,意味着房地产租金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本也在上升。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找到更新更快更便宜的赚钱路径——网络教学。可笑的是,曾任新东方老师,成为了他们开个体培训班最好的招牌。


2013年6月,新东方在内部发布通知,严禁总公司、下属机构及教师个人在YY等竞争机构讲座和课程合作。这一消息一出,引发众多哗然。有人质疑说YY等网络教授平台上的免费讲座和公开课不是新东方最好的广告么?也有教师毅然决然辞职新东方就此加入了YY等教学平台开课。


这一幕与二十年前,俞敏洪在北大门外的电线杆上刷小广告,转眼被北大开除教籍有着神奇的相似之处。


其实究其本质,教育,就是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把知识“对称”一遍到他的脑中、体中、心中。人这一辈子能学会的有三样东西:知识(对称到脑中)、技能(对称到体中)、态度(对称到心中)。而知识本身就是信息,训练技能的方法也是信息,修炼心态的心法也是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方式,随着沟通效率的发展,被互联网做减法是必然的趋势。


面对面学英语,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


谁在颠覆新东方?



|沪江网创始人 阿诺|


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城市上海,一个英语老师正在一个叫“沪江网”的平台上开课,这个网上虚拟的“课堂”中坐了近6000人,这些人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老师在自家电脑前,讲了几十分钟的公开课,大获好评,于是学员现场购买了他8万元的收费网络录播课程。


2001年,当阿诺创办沪江网的时候,他还没有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在寝室里倒腾服务器的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一网站会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在线教育网站。


目前沪江网的日均PV600万,业务分为多语种学习网站,电商购物平台以及沪江网校。2012年营收过亿,其中网校收入占40%。2013年,沪江网获得了数千万美金B轮融资。


沪江网的优势在于,用社交属性来构建“沪江网校”。这一网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沉淀了2000万注册用户。2013年我和阿诺以及沪江网的其他高管聊过好几次,他们讲述了沪江的商业逻辑。


2009年,沪江网开始启动网校项目,最开始的设想是做视频教育,但是由于带宽成本过高而被否决。随后,沪江网开始考虑用flash和音频制作课程。而这一产品迅速获得了用户的青睐。


沪江网校在最初定制产品时,定价非常低。比如口语课或者是日语课初级,学习费用一般不会超过500,甚至很多课程出现了30-50元的低价。而在线下课程中,类似的课程可能售价是网校的数倍。



在用低价课程打开市场局面之后,社交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增加用户粘性的最好方法。


在沪江网的设计思路中,随处可见对于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细节致敬。


单词本,选课大厅,学习记录,打卡给积分等等服务,让用户迅速地沉淀在这一产品体系之中。


2012年,阿诺瞄准了移动市场潮流,推出了50多个移动应用APP,这些应用如撒豆成兵,让沪江网在移动端也有了相应的布点。


从目前的定价体系来看,沪江网网校的课程费用一般在千元上下,与新东方的课程费用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新东方的课程一般在30节课左右,而沪江网的课程基本在一百个课时以上。


这由两个原因组成,第一房租很贵,教师人工高企,第二,网络课程可以缩短每个课时的时间段,以提高注意力,同时这些课程可以随时反复播放,这也大大降低了网校的制作成本。


更重要的是,网校不需要维护太多的教师资源,可以单次购买授课版权,也可以采取与教师签约的方式来分成。


拥有互联网减法带来的巨大成本优势,未来,中国教育市场必然会被网络教育所颠覆。只不过,这个颠覆可能会发生在沪江网,也有可能会发生在YY这样的社交聊天工具产生的社群之中,也有可能新东方会拼死一搏,颠覆自己,迎来新的时代。


正如腾讯是通过广州研究院做微信来颠覆原有的QQ客户端一样,新东方需要有自我颠覆的勇气和魄力。面对面教学所获得高额利润,就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新东方必须有逐步放弃既得利益的勇气,做好互联网减法,才能重获新生。


2014年1月21日,新东方公布的最新财报中有互联网相关战略,其内容如下:


新东方一直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举措,包括进行线上线下结合(O2O)和纯线上学习产品。


新东方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网上互动学习平台,该平台涵盖所有主要的产品线。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平台继续完成练习和测验,并与教师互动,同时该平台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季度。公司相信,新的在线互动学习平台将会显著提升学习体验,并且通过网络增值服务创造新的收入流,通过推动学员由线上到线下转化形成更多的人学量和增加收入。


公司也在新东方在线平台和官网上试验对一些成人短期应试类课程进行现场直播,用户可以付费后在设定的时间观看直播和在任何时候重复收看。


Koolearn.com (新东方在线)目前为青少年和成人提供超过2000个在线课程,包括语言培训、考试辅导和职业教育。


此外,新东方已经面向2——8岁儿童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移动和Web使用的应用程序,命名为"多纳(DONUT)"。这套产品侧重基于游戏的学习,包括英语、数学、语文阅读和亲子游戏,内容每月更新。目前大多是应用程序都可以免下载,我们在应用中也嵌入了可以商业化的购买机会。


除了自身努力,公司亦与其他大型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以求在在线教育领域进一步发展。


祝愿俞敏洪的“新新东方”,能够颠覆“新东方”。



624

知识就是力量


“世界喧嚣,真相稀少”!才疏学浅的我们怎敢妄言“真相”,只希望提供一些在寻找真相路上发现的线索、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东方的挑战者来了 网络教育杀手
双减——沪江网校背词的改变
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网课?
别让脑子成为你最大的短板
“网红”张雪峰的幕后推手竟然是……
沪江网校12.12捷报背后隐喻:一场在线教育的“文火慢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